<p class="ql-block"> 金色的沙灘,湛藍的海水,挺秀的椰樹,香氣清遠的熱帶水果,五花八門的風(fēng)味小吃,蕈狀巖風(fēng)化的女皇頭……豐饒的臺灣寶島,風(fēng)情萬種,常常令人魂牽夢縈、心向神往,然而,人生的夢想時光總是在期盼中飛逝而去。</p><p class="ql-block"> 真是沒想到,在去年那個高溫酷暑難耐的夏天,機會終于來了,夢想也就近了,申報旅行社,辦理赴臺簽證,沒有刻意的策劃,沒有過多的準(zhǔn)備,一切顯得匆忙而有序,來得如此順理成章,卻原來是,遠在海峽彼岸——祖國美麗的寶島在召喚!</p> <p class="ql-block"> 千里海峽一日行</p><p class="ql-block"> 7月2日下午,為趕第二天上午9點30分的航班,我們遂昌部分旅行團成員已提前趕赴杭城,雖然天氣十分炎熱,但滿懷向往寶島的喜悅之情,卻依然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真是出呼大家預(yù)料的,在那里接待我們的導(dǎo)游,她居然是遂昌縣城西街人,更讓我們喜出望外,有著說不盡的同鄉(xiāng)親切感,那一夜,我們因在激動和興奮中等待,而感到特別漫長。</p><p class="ql-block"> 7日3日一大早,我們浙江中旅宋珊代表團一行22人興致勃勃地從蕭山國際機場大廳出發(fā),順利通過一道道嚴(yán)格的安檢,搭乘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CA149號客機,經(jīng)過1小時40分的短暫飛行,當(dāng)機長告訴我們:“親愛的乘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飛駛在臺北的上空,馬上就要在臺北桃園國際機場降落”時,我立即將身子向機窗靠近,俯視寶島大地,心頭不禁感慨萬千:無垠的江山啊!是如此臨近,卻又如此遙遠。在歷經(jīng)了半個多世紀(jì)的漫長分離,那份長久的期盼與思念,使得臺灣在祖國大陸同胞的心目中,變得既陌生又神秘。而今,臺灣終于羞澀地開啟了沉重的大門,并與大陸直接通航,歡迎大陸同胞前去旅游觀光,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去走走,親眼看看神秘面紗背后的臺灣,是否像歌里唱的和書本上描寫的相類似。</p> <p class="ql-block"> 然而,當(dāng)我真正踏上這片凝結(jié)著我們深重情節(jié)的土地時,處處讓我感受到兩岸同胞一脈相承、一衣帶水的親切。相迎我們的是黃皮膚、黑眼睛的笑臉,柔和流利的國語,大陸風(fēng)味的飲食,中式風(fēng)格的建筑,我們每下榻一個酒店,都能在大廳顯眼處看見“熱烈歡迎浙江中旅宋姍代表團光臨”的字幅,飯店的保安會主動上車幫我們拿行李,引導(dǎo)我們住宿吃飯,各種服務(wù)也是熱情周到。可見,半個多世紀(jì)以來,波濤澎湃的臺灣海峽,無情地阻擋了兩岸人民交往的腳步,卻無法阻隔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旅游巴士穿行于臺灣的大街和公路上,中山路、成都路、南京路、廣州路、武昌街、貴陽街、濟南街、昆明街……這些以大陸城市命名的路和街,看起來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簡直就像似“微縮版”的大陸版塊圖。隨手翻開報刊和旅游宣傳小冊子,豎排的繁體字,讓人看起來有些吃力,有的甚至要看前后的字和詞語,才能讀懂整個語句意思,但它又會喚起人們幾乎忘卻的古老記憶,不得不感嘆我們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竟然在這里被傳承得如此地道;而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于用被簡化了多次的漢字,特別是大寫的“臺灣”兩個字,我站在街頭眼睛直愣愣地盯著看了半天,但一旦離開了視線還是寫不出來??上攵?,這里的孩子們從小就學(xué)習(xí)繁體漢字,擔(dān)當(dāng)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責(zé)任和義務(wù),該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不禁心頭百感交集,一份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臺灣,這片古老文明的熱土上,能讓人真真切切地尋找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感受到千年華夏燦爛文明的深深烙印。</p> <p class="ql-block"> 稀世瑰寶藏故宮</p><p class="ql-block"> 臺北是一座美麗繁華的歷史古城,這里花木扶疏,綠樹成蔭,既有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也有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還有那如宮殿般富麗堂皇的藝術(shù)館和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是其中的一座,它是中華文化瑰寶珍藏的所在地,吸引著無數(shù)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覽勝觀光,感受偉大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結(jié)晶。</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臺北市西郊南部士林鎮(zhèn)外雙溪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成于1965年,它是一座仿照北京故宮博物院設(shè)計建造的中國宮殿式的建筑,占地約16公頃,建筑面積1.03萬平方米,場館不大,卻典藏豐富,收藏了65萬余件中華文化藝術(shù)的瑰寶,幾乎涵蓋了華夏五千年歷史文明。其中有24萬余件,是在解放前夕,從祖國大陸的北平故宮博物院、沈陽故宮博物院和河北熱河行宮運來的,所收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器物,種類繁多,均為稀世珍品。它們的每一絲氣質(zhì),都依附著中華古老文明的氣息;每一件文物,都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歷史淵源文化。</p><p class="ql-block"> 這座充滿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歷史文物與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主體建筑共四層,正面平面呈“梅花形”,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層為演講廳、辦公廳; 第二層展出歷代著名的書法和繪畫,以及青銅器和瓷器等珍貴文物;第三層陳列有圖書,文獻、碑帖及玉器、琺瑯和雕制等歷代珍藏;第四層是舉辦各類具有特色的專題展覽。博物院的三層樓后面,架設(shè)有一條長廊,直插后山之腹,作為文物貯藏庫,洞內(nèi)裝有空調(diào)、防潮、防火、照明和自動報警系統(tǒng)等先進設(shè)備,以保障收藏文物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就在寶島之行的第二天,我們懷著一份仰慕與好奇之心,走進了這座巨大的中華文物寶庫,觀賞中華文化的藝術(shù)瑰寶,親身感受千年華夏的璀璨文明。當(dāng)我們乘車來到美麗的陽明山腳下時,抬頭仰望在綠蔭環(huán)抱中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巍然屹立,背負(fù)青山,遠瞻綠水,金黃色的屋檐翹角,淡藍色的琉璃瓦,米黃色的墻體,建筑外圍刻有“龍紋”的漢白玉欄桿環(huán)繞在青石基臺上,顯得莊重典雅,巍峨壯觀。</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外雙溪孔子銅像前拾級而上,穿過鐫刻著孫中山先生手跡、氣勢雄偉的“天下為公”牌坊,走過寬敞花崗巖鋪砌的故宮廣場,經(jīng)過刻有“博愛”字樣的銅鼎,便來到了博物院二層正門的入口處。我們在地陪的帶領(lǐng)下,排著長隊,跟隨天南地北熙熙攘攘的游客,按照館內(nèi)工作人員的指示,井然有序地觀賞二三兩層的文物珍品展示。其中有貴妃玉璽印、紅珊瑚鑲金蓋碗,青玉、白玉制水仙、大禹治水玉雕……琳瑯滿目的奇珍異寶,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更為令人矚目的是,這里的三大鎮(zhèn)館之寶:清宮“翡翠白菜”、西周“毛公鼎”、清代“肉形石”,以及宋定窯白瓷嬰兒枕、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這些惟妙惟肖、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造詣,他們真無愧于絕世國寶,無不讓人為之嘖嘖贊嘆! </p> <p class="ql-block"> 八千年歷史長河,五千年華夏文明。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和展示的稀世珍寶,不勝枚舉,價值連城的更是數(shù)以萬計,它們都是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征,中華文化藝術(shù)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在寶島臺灣觀光覽勝的日子里,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紀(jì)念館,寶藏豐富、雄奇壯美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飽覽了碧波漣漪、有著“海外別一洞天”的日月潭,在野柳地質(zhì)公園屹立了千萬年的女王頭、像形石;領(lǐng)略了神秘幽靜的臺北士林官邸生態(tài)公園,用溫泉煮雞蛋、煮玉米的臺南風(fēng)情小鎮(zhèn);穿越了崎嶇險峻、山高水急的太魯閣大峽谷,林木蔥翠、綺麗多姿清涼的阿里山山脈……從北至南環(huán)島一周,盡情地享受寶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寶島悠久歷史的歲月滄桑。</p> <p class="ql-block"> 相見時難,別亦難!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的短暫 ,七天寶島快樂之旅,一晃就要結(jié)束行程了,飛機已經(jīng)緩緩地盤旋在臺北的上空,我趕緊透過機窗,滿懷深情地凝望寶島最后一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