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們出去走走吧!可是,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去過的地方那么少,從哪里走起呢?正在迷茫的時候讓我想起了羅盤。在沒有普及GPS或者北斗定位系統(tǒng)的年代,地質隊員手中都有一個羅盤,羅盤就是當時的“導航儀”,在荒無人煙的野外,一部地質羅盤,就能給你一個定位,讓你找到北。對,我們去找北!</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9日我們一行兩人,從哈爾濱乘大綠皮,一路向北來到了漠河。漠河是中國最北的縣城,也是中國最北的冬季旅游之地。漠河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冰雪運動而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九曲十八彎有著獨特的自然風景,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濕地景區(qū)。額爾木河從這里蜿蜒而過,形成曲折迂回的河灣。每年的春末到夏末,濕地被郁郁蔥蔥的綠草所覆蓋,秀麗清新的小野花點綴著草原,河水從中流淌,猶如一條潔白的色帶,輕舞飛揚。清晨觀景,更是如同仙境,早上的霧氣繚繞,景致典雅中帶著一份矜持,九曲十八彎像是一位少女,不施粉黛,青春美好。</p> <p class="ql-block">九曲十八灣國家級濕地公園景區(qū)內建有5層24.8米高仿木觀景臺,名為騰龍閣,登臺俯視,層巒迭翠、云霧繚繞,其形變幻無常,如臨仙境,巍巍群山,莽莽森林,盡收眼底。濕地內1500米木棧道蜿蜒而過,你可以穿林越壑,近聽水聲鳥語,松濤蟲鳴,沉浸在廣闊的綠色林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北國的白樺林,是我早已心之神往的一種美麗。漠河正是出產這種美麗的地方,到處是白色的樹干襯著翠綠色的葉,到處是一雙雙穿越時空記憶的眼睛,到處飄然著一種冷寂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馴鹿是一種特別溫順的動物,來到馴鹿苑手上拿著一筐苔蘚,也可以跟馴鹿們近距離接觸,它們一點都不會認生,只認吃。除了馴鹿還有梅花鹿,梅花鹿不吃苔蘚對玉米粒情有獨鐘。</p> <p class="ql-block">中國最北點位于漠河縣龍江第一灣景區(qū)內的烏蘇里卡倫淺灘上,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p> <p class="ql-block">烏蘇里卡倫淺灘上立有“中國最北點”、“北國擎天石”、“風景這邊獨好”石碑,形成了江邊公園的雛形。</p> <p class="ql-block">看到中國界碑心中驟然升起一種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龍江第一灣是黑龍江源頭流經紅旗嶺段形成一個“Ω”形江灣,因其景觀獨特、氣勢磅礴俗稱為“龍江第一灣”,又因其半島周邊被沙灘環(huán)繞在陽光照耀下閃若金光而被稱為“金環(huán)島”。龍江第一灣是中國最美九大江灣之一,同樣創(chuàng)造了可以同黃河、長江相媲美的黑水文化。規(guī)模宏大的三十公里江灣綿延不斷,浩浩蕩蕩,氣派非凡彰顯著雄渾大氣。一江東流水,五里一回眸,十里一徘徊,大尺度的上下婉轉,場面壯觀超乎尋常,幾番輪回,蕩氣回腸。它豪放不羈的輝煌氣勢,驚世駭俗,震憾乾坤,堪稱天下奇觀。</p> <p class="ql-block">只有不畏崎嶇登上險峰的人,才能領略無限風光。登上峰頂遠眺,水勢寬衍,江水青幽,黑龍江從源頭奔騰而下,突然回流急轉,沒有洶涌澎湃,沒有濁浪滔天,飄然出塵之間蘊含著純潔恬靜和幾乎被人類遺忘的自然之美,猶如一顆碩大的綠寶石鑲嵌在在天地之間,躍動著音樂般的韻律和美感。我盡最大努力多次選擇取景點,也沒能拍下第一灣的全貌,但并不遺憾,因為我已經享受到了一場視覺大宴。</p><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來找北的一車不算司機有六人,按年齡三大三小來分我屬于后者,最長者今年八十歲。起初,我望著這拔地而起的九百六十節(jié)臺階有些畏懼,八十歲的老先生說;“走,我們一起上去吧!”說老實話,我不想在八十歲老人面前說自己不行,有點逞強。走到半山腰我有些腿軟了,老先生對我說;“放慢腳步,山高徐徐走,路窄側身行?!甭犃诉@句話我些感悟,登山走路是這樣,做人不也是如此嗎!</p> <p class="ql-block">北紅村原名大草墊子,文革時期改名北紅村。北紅村坐落于中國的最北端,中俄交界處,隸屬于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鄉(xiāng),其南北面環(huán)山,東西黑龍江穿村邊而過。北紅村是遠離城市喧囂的凈土,真正的最北村莊。</p> <p class="ql-block">清末金礦時期,大草甸子就已經有人定居,主要是獵戶和從金礦下來打魚種地的中國農民。這一時期,很多俄羅斯女人嫁到中國,而落魄的中國農民也過江謀生。</p> <p class="ql-block">北紅村位于漠河市東北部黑龍江上游,距源頭140多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3度17分,北緯53度33分。北紅村是伴隨著金礦的建立而逐漸形成村落的。</p> <p class="ql-block">在北紅村我度過了這次旅行的第一個夜晚。夏至這天早上,我三點就爬起來看最北日出,我剛推開屋門,一股寒流貫穿上下,我趕緊退縮回來,把行李箱里的厚衣服一件一件的都套在了身上,這才出門。</p><p class="ql-block">沿著江岸,隨著自己的感覺踱步,聽著風聲、流水聲、鳥叫聲,看著江面上蒸騰的白霧,覺得自己是身處世外桃源了。江的對岸就是俄羅斯,有時會覺得自己伸手就可以觸碰到對面的樹木。--那些曾經都是我們的國土。</p> <p class="ql-block">北紅村是黑龍江上游最具俄羅斯風情的邊塞小鎮(zhèn),村中人口大約320人,俄羅斯后裔占到了40%以上。</p> <p class="ql-block">濃郁的俄羅斯風情,早知道這樣自己也做一件這樣的衣服穿上再和她們一起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在江邊駐有中國最北陸軍的水兵,他們肩負著保衛(wèi)祖國最北邊疆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北紅村位于大興安嶺最北部的群山之中,四周林木濃密,野果遍地,小動物如野豬、狍子、雪兔、飛龍等隨處可見。叢林中鳥叫蟲鳴,在夏末,可以采摘野果,蘑菇木耳也可以尋找野生靈芝等名貴藥材。這里不能種莊稼,因為無霜期短,莊稼還沒等到成熟就被凍死了。</p> <p class="ql-block">白樺林的浪漫,不僅只是在皚皚的冬天、亦或是在燦燦的秋天的季節(jié)里,才顯得更加獨特與充滿誘惑。此時遠處的大興安嶺的森林,就像一位剛剛睡醒的白衣少女,睜開惺忪的眼睛,在翠綠的帷帳里靜靜地慵懶地躺臥著,遲遲不想起來,也懶得與人說話。我想,這夢后的困倦,一定要比激情的舞蹈更疲乏吧,況且這夢太長、太長,而且還是皓皓冰雪鎖住的一個無比香甜的夢。</p> <p class="ql-block">這里過去是大興安嶺的一個林場。乃至今日,漠河縣政府還掛著另一塊牌子:大興安嶺林區(qū)漠河林業(yè)管理局。縣長兼局長,實行的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政府和企業(yè)雙重管理機制。而1987年那場著名的大興安嶺火災,就是從這里燃起的。</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6日,我國大興安嶺地區(qū)發(fā)生過一起特大火災,這場大火足足燃燒了28個晝夜,燒毀70萬公頃的森林,85萬立方米牧場,三座城鎮(zhèn)在大火的侵蝕下被燒成了廢墟。這場火災共造成210人死亡,5萬多人無家可歸,成為了建國之后規(guī)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特大災難。</p><p class="ql-block">經過36年的恢復和保護,火燒跡地上重新長起了大片樹林,多以樺樹、樟子松為主。這些年輕的生命不知道當年發(fā)生怎么慘烈的事情,可是它們腳下的那些遺骸時時刻刻都在訴說著,那些燒焦的眼睛至今都沒有瞑目,盡管焦體上長滿了青荇,也不肯腐爛為泥,它們要世世代代告誡人沒,記住這個慘痛的教訓吧!</p> <p class="ql-block">我趴在地上拍了這直直挺挺的樹干,同時姐姐也拍下了歪歪扭扭的我。36年過去了,歷經了36年的風霜雪雨、酷暑嚴寒,你仍然站立著。我想,36年前你該是多么的彪悍雄壯、風流倜儻啊!愿你站成永恒,看著你的族人和子孫后代,沒有災難,茁壯成長。</p> <p class="ql-block">額木爾河九曲十八彎,在此形成特別的彎轉,空中俯瞰像女人的腳,這里非常靜謐,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p> <p class="ql-block">坐在疾馳的商務車里,前方的公路默默向林區(qū)的深處延伸。一片又一片的白云,在天上輕輕地甩動著水袖;一片又一片的白樺林,在公路的兩旁齊刷刷地踮起了腳尖,像是舞蹈的仙子,像是迎賓的儀仗隊,讓我有了某種向往已久的陶醉!</p> <p class="ql-block">來到北極村人都是一個目的——找北,我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北極村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漠河市漠河鄉(xiāng),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素有“金雞之冠”、“神州北極”和“不夜城”之美譽,是全國觀賞北極光的最佳觀測點,是中國“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國最北的城鎮(zhèn)。北極村憑借中國最北、神奇天象、極地冰雪等國內獨特的資源景觀,與三亞的天涯海角共列最具魅力旅游景點景區(qū)榜單前十名。</p> <p class="ql-block">相傳很早以前,這里是泥濘的沼澤和貧瘠的土地,森林中橫行著各種野獸。到了冬天,常常幾天看不到太陽。就是在這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一個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民族——鄂倫春民族。</p> <p class="ql-block">北極村古風純樸,靜溢清新,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植被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存完好。春季,鳥雀飛翔,杜鵑花盛開。夏季,綠草成茵,百花斗艷。深秋,層林盡染,五彩斑斕。冬季,千里冰封,原馳蠟象。此時你若背上獵槍,坐著馬爬犁在雪山林海奔馳狩獵,該是別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中國最北郵局,是來北極村必到之處,在這里拍照留影的人絡繹不絕,這人沒照完那人就往上沖,所以照片里往往不是留下一只胳膊,就是留下一條腿,很搞笑。</p> <p class="ql-block">北極村以“最北”貫稱的很多,什么最北一家人、最北客運站、最北書屋、最北豆腐房等等,石頭上有各種字體的北,到了北極村讓我感受最大的就是,我終于找到北了!</p><p class="ql-block">北極村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悠久古鎮(zhèn),逐漸成了一種象征、一個坐標。每年都有很多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體會那份找到北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北陲哨所隔江相對的是俄羅斯哨所,北陲哨兵一直守衛(wèi)著祖國的北疆。俄羅斯哨所里空無一人,中國與俄羅斯關系正常,俄羅斯對中國也不戒備。</p> <p class="ql-block">北極村對面的俄羅斯村莊叫伊格納斯依諾村,說那棟小紅樓是村長家。伊格納斯依諾村是一個30左右戶的村莊,位于漠河北極村黑龍江對岸,屬于俄羅斯遠東偏遠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到北望埡口廣場這里就能看到北極村最北的標志“北”字了,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個“北”字。</p> <p class="ql-block">莊嚴的中國138號界碑。</p> <p class="ql-block">在神州北極廣場,“神州北極”石碑上的四個字,是由清帝雍正第九代孫愛新覺羅啟驤寫的。</p> <p class="ql-block">夏至日傍晚,從全國各地來的人們紛紛走出賓館,到北極廣場看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江對面的俄羅斯山在晚霞的映照下如油畫般美麗。</p> <p class="ql-block">夏至北極村是不夜村,那邊的七星廣場是篝火晚會,這邊的北極廣場是音樂會,整個村莊燈火輝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每當夏至前后,一天24小時幾乎都是白晝,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人們在室外可以下棋,打籃球,如果您幸運的話,可以看到氣勢恢弘、絢麗多彩的北極光,但這是可遇不可求。</p> <p class="ql-block">漠河極地第三十三界北極光節(jié)文藝演出現場。關于北極光中外有很多傳說,中國故事講述的是,西王母娘身邊有叫赤霞、橙練、黃衣、綠玉、藍裳、青霓和紫露七個侍女,她們在宮中翩翩起舞,每年的夏季,都會回家看望爹娘,在空中,形成七彩霞光。漠河的夏季有個民俗節(jié)日就叫夏至節(jié),這一天,全村人都會在外面唱歌跳舞,迎接仙女回家,人們就可以看到北極光了。</p> <p class="ql-block">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即使遠方的風景并不盡如人意,我們也無需在乎,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隨著你,月圓是畫 ,月缺是詩。來吧,朋友!我在北極村等你。</p> <p class="ql-block">李金鏞,1835年—1890年,江蘇無錫人。少時務農,不久赴滬經商,他將經商所得常用于救災及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1876年~1879年,他因多次倡導義捐賑災,安撫各地災民,被提升為知府。1882年,吉林將軍銘安很賞識他的才華,向上奏請,留他在吉林府任事,并讓他擔任了第一任知府,1883年,李金鏞代理長春廳通判。1887年,由李鴻章推薦,李金鏞從吉林被調往黑龍江籌建漠河金礦,從此,他把畢生的心血全部獻給了這片“北極之地”,后人稱他為“黃金之路辟路人”。</p> <p class="ql-block">胭脂溝位于漠河縣金溝林場,又名“老溝”、“老金溝”,從清末至今一直是淘金圣地。它全長14公里,是額木爾河的一條支流,以盛產黃金而聞名于世。 胭脂溝從發(fā)現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里的沙土已被篩淘過幾十遍,但至今仍可以淘到黃金,可見這里黃金儲量之豐富。 這里還有李金鏞祠堂遺址,埋葬了5國500多名妓女的墓葬群、采金文化陳列館、胭脂亭。相傳,每年七月初七,天上的七仙女都要下凡來到胭脂溝里來,沐浴、嬉戲。久而久之,把這溪溝里的水,也浸滿了仙女們身上的胭脂,溪水也發(fā)出淡淡的胭脂味道,因而得名胭脂溝。</p> <p class="ql-block">漠河北極星廣場,位于漠河市西邊的一個小高坡上。廣場面積較大,是漠河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廣場上塑有一些反映傳統(tǒng)文化故事的塑像,在這里,人們可以俯瞰大部分城區(qū),感受漠河的美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6日大火時,松苑公園奇跡般的逃過火劫,人人稱奇,又因漠河還有清真寺、茅廁、墳地等處未燒,人們總結為,松苑不燒,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清真寺不燒,因真主威儀,火魔不敢也;茅廁不燒,因污穢之所,火魔不屑也;墳地不燒,因鬼魅同宗,火魔不犯也。公園內立有“松苑記”大理石碑記載此事。</p> <p class="ql-block">松苑公園東西長282米,南北寬182米,園內林木蓄積總量為400立方米,主要樹種為落葉松林。興安杜鵑,俗稱達子香,也稱滿山紅、映山紅。這種植物只生長在高緯寒極地區(qū),每年春天5月份開花,每到花開時節(jié),公園成為花的海洋,綠樹紅花,滿園飄香,美不勝收。整做公園綠樹成蔭,鮮花遍地,園內修有林中小徑和石桌木椅,是全國極少的城內原始森林公園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進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紀念館心情很沉重,外表華麗的紀念館內保存著部分火災過后現場實況。有遇難的老人孩子、新婚夫婦,有殘垣斷壁、焦鍋破碗…一切的一切慘不忍睹。我也拍下了一些照片,可是不想再多看一眼。每當看到這些照片,仿佛就聽見了人們的哭叫、植物的悲吟、動物的哀嚎。</p> <p class="ql-block">找到了北,就能找到東。從北極村出來,我們又來到祖國的最東端——撫遠。</p> <p class="ql-block">撫遠市,黑龍江省轄縣級市,由佳木斯市代管,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東、北兩面與俄羅斯隔烏蘇里江、黑龍江相望,為低平遼闊的沉降平原,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p><p class="ql-block">撫遠是中國陸地最東端的縣級行政區(qū),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和“東方第一城”之美譽。撫遠有著厚重的歷史淵源,是滿族肅慎人的發(fā)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撫遠是黑龍江五大對俄口岸之一,處于東北亞地區(qū)中、日、俄、韓經濟核心地帶,與俄羅斯遠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羅夫斯克航道距離僅65千米,境內有黑瞎子島等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一個集活魚、標本和科普于一體的“魚博館”,展示黑龍江特有的魚類種群、稀有魚種標本以及赫哲族漁獵文化,為人們了解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魚種生活習性以及魚文化提供便利。</p><p class="ql-block">一層主題魚行兩江。首先看到的是游弋在巨大玻璃櫥窗里的大型鱘鰉魚。鱘鰉魚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是鱘魚和達氏鰉兩種魚類的總稱,人們常將兩者合提,稱鱘鰉魚,成年魚的體重可達1000公斤,是我國淡水魚類中體重最大的魚類。鱘鰉魚因起源于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因而具有"水中熊貓"的美稱。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p><p class="ql-block">二層標本區(qū)。穿過迷宮般的活魚區(qū),沿著階梯而上,就來到了標本區(qū),展廳內容十分豐富,重點展出了三花、五羅、十八子,是學習魚文化的絕佳課堂。</p> <p class="ql-block">撫遠邊防巡邏路,這條警犬和我很友好。國境線是國家領土領海的邊緣。如果說國境線是在用主權和尊嚴訴說國運歷史,邊防巡邏路則以自身的存在彰顯著戍邊人的堅忍與執(zhí)著。 路是發(fā)展的支撐,也是文明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撫遠地處黑龍江的下游,江面很寬,江里魚的種類很多,江邊每天都有釣魚的人,他們三五成群,這里幾人,那里幾人,有說有笑,悠閑愜意。他們釣魚不單單是為了消遣,也是為了賺錢,據說釣魚年收入竟有十萬元之多,消遣中賺錢,是多好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來到中國的最東邊撫遠,吃魚看日出,是一件想想就很浪漫的事,當東方漸漸現出魚肚白;當朝霞一點一點刺破地平線;當朝霞映紅了江面;當那第一米陽光照在祖國大地上,就像是一場太陽對大地的浪漫告白,該是多么的含蓄且熱烈啊!可惜,我們到來的這天遇到陰天,沒有看到日出時的壯美場景。</p> <p class="ql-block">東極閣位于撫遠市南山山頂,海拔266.5米,是撫遠市域的最高點,登頂可鳥瞰整座撫遠城,可將城、江、林、河、田等景色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在撫遠,司機師傅不斷的給我們講著,從植物到動物,從天上飛的鳥到水里游的魚,從當地風土人情到名勝古跡,講述周到細致。當他講到東極閣是最佳觀日出點時,我順勢提出個額外要求,“明天早上來看日出吧?”師傅竟然答應了。我們約定,若早上不下雨,兩點鐘起來上山看日出。凌晨兩點我正在睡夢中,被電話叫醒,司機師傅說他到外面看了,天沒下雨,但是很陰。我很不好意思,對他說;“這么大早就麻煩你,我們不去了?!睅煾嫡f;“沒關系,我們賭一把?!边@天的日出時間是早上3:05,我們如約登上山頂,可是,東邊的云層太厚,沒有看到日出,只看遠處的山從朦朧到清晰,天一點點的亮了起來。撫遠,最先把天亮迎接到祖國大地。</p> <p class="ql-block">撫遠生態(tài)資源保存完好,全國最大低地高寒濕地三江濕地位于境內,擁有黑瞎子島濕地公園和華夏東極森林公園兩個國家級公園。撫遠濕地里的塔頭墩子,看似雜草,實際是濕地的保護神和鳥類的樂園。車行駛在路上,兩邊的塔頭墊子一片連著一片,聽說自從盤古開天這些塔頭墊子就存在了,無數的鳥在這里繁染生息。</p> <p class="ql-block">晚清時期,由于清政府腐朽無能,和西方列強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割讓了許多土地,有很多土地至今都沒有收回。今天所講的這個地方,也是我國的固有領土,直到04年我國才收回該地的一半領土,這個地方就是黑瞎子島。</p><p class="ql-block">黑瞎子島在我國的最北方,位于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交匯處。一直以來,黑瞎子島都是我國的領土。1929年,蘇聯強行占領了黑瞎子島。黑瞎子島被蘇聯占領后,我國一直無法收回。</p><p class="ql-block">直到2004年,我國才收回了黑瞎子島,但僅僅是半個。</p><p class="ql-block">那么黑瞎子島是怎么被蘇聯占領的呢?黑瞎子島的丟失可以說和張學良有關。1929年,張學良提議國民政府應該收回中東鐵路的管理權。當時張學良是東北軍的主帥,張學良的提議國民黨政府不得不考慮。不久后,國民黨和蘇聯政府進行交涉,希望可以收回中東鐵路的管理權,但蘇聯堅決不同意。1929年6月,蘇聯宣布斷交,9月蘇聯開始進攻東北邊防部隊。由于張學良指揮不當,東北軍慘敗。12月22日,雙方停止了戰(zhàn)爭,國民黨政府簽訂了《伯力協(xié)定》,黑瞎子島被蘇聯占領。不僅如此,蘇聯通過《伯力協(xié)定》重新獲得了中東鐵路的管理權。</p><p class="ql-block">由于黑瞎子島地理位置特殊,黑瞎子島被蘇聯占領后,對我國的東北地區(qū)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蘇聯甚至不允許中國人登陸該島,一經發(fā)現,立即斬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和蘇聯多次交涉,但最終都沒有收回黑瞎子島。隨著我國國力逐漸強大,2004年,我國和俄羅斯達成了一致意見,簽訂了協(xié)議,但僅收回了半個黑瞎子島。</p> <p class="ql-block">瞎子島上是原始自然風光與人為建筑最為完美結合的景點之一。黑瞎子島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島上棲息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有丹頂鶴、黑鶴、鴛鴦、鴻雁、棱皮龜等。在環(huán)繞的黑龍江及其支流和河灘湖泊中生活著大馬哈魚、鱘鰉魚等多種魚類。</p><p class="ql-block">我們坐在觀光車里走往前走著,迎面一個體型碩大的黑熊,拖兒帶女“吧嗒吧嗒”地走來,不由分說就爬在車外,向人們索要食物,我后悔沒帶個面包來。</p> <p class="ql-block">東極廣場地處中國陸地最東端,每天清晨,第一縷陽光從這里照進祖國大地,又名“太陽廣場”,不僅能觀賞撫遠水道和烏蘇里江交匯的壯美景象,還能隔江眺望對面的俄羅斯邊陲小鎮(zhèn)“卡雜克維茨沃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達四十米篆字“東”標地標,造型宏偉,氣勢非凡。撫遠東極廣場的“東”字與北極村北極廣場的“北”字字體不同,一定是有不同的意義在里邊吧。</p> <p class="ql-block">東極哨所,東方第一哨。</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烏蘇里江邊,對岸就是異域風情十足的俄羅斯小鎮(zhèn)——卡雜克維茨沃。</p> <p class="ql-block">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在這里交匯,站在這里看以一眼望兩江。計劃中是要在這里坐船游江的,船游的時間需四十分鐘,算了一下,時間不太充分,所以放棄了,有點遺憾。</p> <p class="ql-block">東極廣場是我國陸地領土最東端的地標性景觀。廣場背倚祖國、面向東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狀如同鋒利的軍艦艦艏,劈波斬浪,將烏蘇里江分為主航道和撫遠水道兩塊,以“起航”為總體景觀意象,以高39.5米的東極極標雕塑為桅桿,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觀景廣場為艦艏,象征著中國這艘巨輪正起航駛向東方,而“華夏東極”撫遠,則正是這艘中華巨輪高昂的船頭,每天都在為祖國迎來最新的一輪朝陽。</p> <p class="ql-block">《烏蘇里船歌》那優(yōu)美舒展的“赫尼哪”調,總會讓人想起生活在我國東北三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以漁獵為生的赫哲族人民。</p><p class="ql-block">“赫哲”一詞有“下游”或“東方”之意。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國黑龍江省松花江下游與黑龍江、烏蘇里江構成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一帶。三江沃野,山水縱橫,這里有馳名中外的特產——蝗魚、蛙魚、三花五羅、貂皮、麝鼠……自古以來,就是富饒的天然漁場和逐獵之地。人們常用“棒打樟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鍋里來”來描述這里的富庶。勤勞的赫哲人世世代代生息。據當地人介紹,撫遠純種的抓吉赫哲人已經沒有了。</p> <p class="ql-block">幾天來,我們找到北又找東,穿林海越塔頭墊子,幾進幾出哈爾濱,輾轉來到海拉爾,目的是要去過草原。</p><p class="ql-block">海拉爾”系蒙古語,指“野韭菜叢生的地方”,牧民稱它“野韭地的河”,野韭菜牛羊愛吃上膘,河的兩岸至今仍長滿了茂密的野韭菜;另一種說法是“流下來的桃花水”因雪化冰融注入河內,故得名。</p><p class="ql-block">海拉爾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轄區(qū),呼倫貝爾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信息、旅游中心,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呼倫貝爾市中部,地處大興安嶺西麓的低山丘陵與呼倫貝爾高平原交接地帶,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草原氣候。</p> <p class="ql-block">1734年,呼倫貝爾城在今天海拉爾區(qū)的正陽街一帶興建,之后的200多年間,這里成為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于呼倫貝爾一直是東北西線的戰(zhàn)略重點,呼倫貝爾古城在一次次的戰(zhàn)爭中被摧毀和重建,解放后,呼倫貝爾古城已經不復存在。</p><p class="ql-block">2007年,海拉爾政府著手恢復呼倫貝爾副都統(tǒng)衙門、呼倫貝爾古城建筑群,再現了清代時呼倫貝爾城的歷史面貌。</p> <p class="ql-block">走進呼倫貝爾草原,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小伙子給我們獻上了藍色的哈達。千百年來,逐水草游牧的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廣泛使用哈達的禮儀習俗,蒙古民族崇尚的哈達是藍色的,這與其民族宗教信仰有關。</p><p class="ql-block">自遠古時期開始,蒙古民族就崇拜大自然——信奉長生天,認為藍色蒼穹的浩瀚無邊、清新永恒,以威猛的神力呵護著草原上的萬物生靈。為此,蒙古民族無比敬慕蒼天之藍色。藍色哈達象征藍天,代表智慧、健康、永恒、平安和忠誠,多用于兄弟之間。</p> <p class="ql-block">白巖松曾說過一段話:“對于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里的人們來說,草原似乎就是藥,來到草原,再緊張的神經都能即刻松弛下來。”草原上的公路,就像鋪展在綠毯上的緞帶,向極遠處延伸著,沒有盡頭。</p><p class="ql-block">大草原是我唯一的來過又想來的地方,2018年同學邀請我來過草原,看完《狼圖騰》后我又來到了草原。草原的神奇在于她的變幻,春夏一片翠綠,秋天一片金黃,冬天一片潔白,每個季節(jié)的景色都能讓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內蒙古無邊的草原廣袤、粗獷,駿馬飛馳,牛羊成群,天高云低,仿佛白云觸手可及。還有草原人民的熱情,以及他們表現出來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崇敬,對騰格里的信奉,對職業(yè)的堅守,深深的感動著我。</p><p class="ql-block">草原人的圖騰是狼,他們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從狼身上學會了頑強、恩仇必報和團隊合作精神。</p><p class="ql-block">草原和大海一樣有著寬闊的胸懷,但大海的深邃能藏住她的秘密,我的秘密。而大草原每時每刻都對你表達著,訴說著。</p> <p class="ql-block">莫爾格勒河因其河道迂回彎曲,極度曲折,就似巨龍盤臥在草原一樣,彎彎曲曲九轉回腸,水路輾轉翻折,流向變來變去。彎曲如此之多的河流,在全國十分罕見。我國著名作家老舍曾稱之為“全國第一曲水”。</p> <p class="ql-block">額爾古納濕地,是亞洲生態(tài)完美、面積最大的濕地,被譽為“亞洲第一濕地″。濕地里草木繁茂,鮮花盛開,臨高遠望視野更加開闊,景色更加迷人,可以放眼俯視一望無際高低起伏的墨綠色的濕地和美麗如畫的翠綠色的草原。</p><p class="ql-block"> 濕地公園位于根河、額爾古納河、得爾布干河和哈烏爾河相交的三角洲中,是眾多河流合力形成的沖擊平原。其涵蓋了額爾古納地區(qū)除原始森林外的所有類型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清澈的根河靜靜流淌,曲水環(huán)抱草甸,景色秀美,難以言述。</p> <p class="ql-block">走進大草原的第一餐是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是宴席上的一道最講究的傳統(tǒng)名菜,其形、色、味俱佳,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上席時烹制者將整羊平臥于一大木盤中,羊脖上系一紅綢帶、打成花結以示隆重。餐桌配有刀、叉,有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卸成小塊,先把里脊上的瘦肉切下來,放在盤子里端上去,視客人身份依次奉遞,最后把帶骨頭的肉端上去,接著才能上飯。這便是烤全羊待客的全過程。</p><p class="ql-block">由于“烤全羊”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講究,以前只供蒙古王爺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如今,在烤全羊剛上席,身著民族服裝的禮儀小姐,雙手捧著哈達,唱著甜美的祝酒歌,敬獻哈達并用銀碗向尊貴的客人敬酒,歌聲不停,敬酒不斷。一銀碗酒約有一兩多,而且必須喝完,如果不想多喝一定要等唱完歌再干杯,否則還會繼續(xù)倒酒。</p><p class="ql-block">喝酒時也是有禮儀講究的。接酒時要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酒彈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彈向額頭,表示祭祖先;隨后就把酒一飲而盡。</p><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烤全羊是成吉思汗最喜愛吃的一道宮廷名菜,也是元朝宮廷御宴“詐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是成吉思汗接待王宮貴族,犒賞凱旋將士的頂級大餐。</p> <p class="ql-block">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了黑山頭,我們也要“暮宿黑山頭”。這里安排了多項游戲,草原小火車、草原戰(zhàn)車、駱駝車隊、篝火晚會等,聽著都覺得很有興趣。當我們坐上小火車的時候,姐姐說;“草原小火車就是一個破拖拉機拉著一串破油桶!”姐姐的一句話惹得我捧腹大笑,五臟六腑不知道是顛的還是笑的,都動蕩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坐上草原戰(zhàn)車,我仿佛看到了車轔轔馬瀟瀟,成千上萬的蒙古勇士保衛(wèi)家園的疆場,這是大風起兮云飛揚,無數豪杰征戰(zhàn)的沙場啊!此刻,有歌聲傳來,隨著馬頭琴悠婉哀傷的長調,我心里默讀著瀟雨默涵的《蒙古長調》</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聽到長調,就激起了我內心強烈的震撼。那如泣的顫音,屬于蒙古族的血液,屬于高原上浩蕩奔淌的河流。而蒙古民族的心靈,更屬于這奪人魂魄的音韻。馬頭琴蒼勁深沉的音色,記載著歷史的蒼茫悠遠;蒙古人的粗獷和豪放,記載著匈奴民族的勇猛頑強。語言隔離不了血脈,丟失多年的兒子,總能一眼就認出母親!沒有曠古悠長的寂寞,就不會發(fā)出這樣的吟唱。沒有曾經千年的滄桑,怎會有如此的哭歌。第一次聽到你的呼喚,我低下頭來,無聲地哭了。叫一聲額吉啊,我心痛楚!屈膝跪在白音胡碩,靈魂被這滔天的波瀾 撕扯。多少年,不再聽到鴻雁排隊撩過頭頂,多少年沒有見過成群的馬兒剽健的身影。那遙遠的科爾沁草原啊,百靈鳥還在吟唱嗎?它可是被這咧咧寒風啞住了喉嚨?長調,隨風而逝的長調,你究竟想引領我去往哪里?我遍野黃沙的第二故鄉(xiāng),沒有敖包。我的腳,走不出這漫漫荒原。失去了雄鷹,誰來指引這空蕩蕩的蒼天?長調,你叫我肝腸寸斷!此刻 我像一個無助的孩子,淚流滿面。我是找不到家園的羔羊,只有醉倒在你天堂般的夢境:夢見高原大河奔涌,夢見大地重現蔥蘢,夢見草原鮮花盛開,夢見百鳥飛翔歌唱,夢見萬馬奔騰馳騁;我夢見老額吉跪拜在氈房虔誠地呼喚。遠行的孩子,何時才能回歸這生你養(yǎng)你的故鄉(xiāng)。如果我真的長醉于此,永不醒來。那么,就把我的血流入干涸的河床,把我的身體化作敖包上的一塊祭石,傾聽那悠悠遠古泣血的 長調!”</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烏云籠罩著天空,我坐在蒙古包前,像老額吉等著她的羊群回家。</p> <p class="ql-block">蒙古包里整潔干凈,大酒店里的設施這里全都具備。包里沒有城市酒店地毯霉味和空氣清新劑的混雜味,但有一種淡淡的味道,是奶疝味、還是牛糞味分辨不清。</p> <p class="ql-block">186彩帶河位于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境內,在日暮時分,這里的河流蜿蜒盤旋,猶如壯美的彩帶一般,場面極為龐大,十分壯觀,這就是著名的186彩帶河。</p><p class="ql-block">186彩帶河,整體屬于典型的濕地景觀,占地面積極為廣闊,遠眺一望無垠,彩帶河猶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呈現出九曲十八彎之態(tài)勢,這里的河流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很有年代感,給人無限的遐想。整個景區(qū)依山傍水,景色十分宜人。與俄羅斯外貝加爾邊境區(qū)最大的村鎮(zhèn)杜羅依隔河相望,景光旖旎,風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著名的格爾古納河是中俄的分界河,長久地流淌的這里,交織纏繞,九曲回腸,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滋潤著這片土地,這里風光秀美,水草豐美,鳥語花香,雄鷹高飛,視野開闊,當地人引以為豪的稱之為生命之源。站在致高的觀景臺上,俯瞰古老而秀美的額爾古納河,河道迂回,彎彎繞繞,自然成景,美輪美奐,令人瞠目結舌,無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p> <p class="ql-block">呼倫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東北地區(qū)第一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又名達賚湖,“達賚”是蒙古語,意為“?!?,“達賚湖”就是海一樣的湖。其90%的水域,位于呼倫貝爾草原西部的新巴爾虎右旗境內。</p><p class="ql-block">呼倫湖是因地殼運動而形成的構造湖,湖面呈不規(guī)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湖水面積廣闊,平均寬32公里,湖周長447公里。</p><p class="ql-block">呼倫湖有著神奇的自凈能力,與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首先湖的面積大,與多條草原河流溝通;其次由于地處高緯地區(qū),氣溫低,對湖體浮游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湖體構造特殊,露出30余個泉點,有大量地下水的補給。因此,呼倫湖在維持生物多樣性和豐富的生物資源方面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在區(qū)域環(huán)境保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湖中共有魚類30多種,主要有鯉魚、鯽魚、鲇魚等經濟魚類。此外湖中還盛產白蝦。呼倫湖也是中國北方地區(qū)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和東部內陸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春秋兩季,南來北往的候鳥種類繁多。</p><p class="ql-block">呼倫湖水天一色,蘆葦茂密,夏季溫涼,是很好的避暑圣地。</p> <p class="ql-block">中俄邊防公路,位于內蒙和和俄羅斯的交界處,是靠近國界線上一條名為904的縣道,總計四百多公里。中俄邊界線公路左鄰額爾古納河,右靠呼倫貝爾大草原,起于我國的邊境城市滿洲里,通往額爾古納的黑山頭,我們要沿著這條公路去往滿洲里了。</p> <p class="ql-block">現在的滿洲里國門是第五代國門,國門景區(qū)占地面積13平方公里,包括41號界碑、國門、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和平之門主體雕塑和滿洲里歷史浮雕、紅色旅游展廳、火車頭廣場等景點。</p><p class="ql-block">滿洲里,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代管縣級市,內蒙古自治區(qū)計劃單列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北部,地處呼倫貝爾高原和大興安嶺邊緣過渡地帶,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北與俄羅斯聯邦接壤,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p> <p class="ql-block">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中東鐵路西部線建成后,建立火車站,因從俄國進入中國東北地區(qū)(當時慣稱“滿洲”)的首站,故名“滿洲里站”,俄語為“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p><p class="ql-block">滿洲里,這座不大的城市卻有著三個國家的文化;這座不大的城市卻有著都市的氣息;這座不大的城市卻有著蓄勢待發(fā)的能量。滿洲里——承擔著中俄貿易6成以上的運輸任務,是我國向北開放的窗口。滿洲里——為草原的明珠增添了亮麗,也是世界上一縷魅力之光。</p> <p class="ql-block">北疆明珠坐落在滿洲里市中俄邊境旅游區(qū)國門景區(qū)內。登塔既可以遠眺俄羅斯后貝加爾斯克小鎮(zhèn)風光,俯瞰滿洲里全市美景,感受中俄邊陲城市文化的開放與交融,充分展現滿洲里“一眼望俄蒙、雞鳴聞三國”的獨特地域魅力。</p><p class="ql-block">北疆明珠一層二層分別為游服大廳和主題商業(yè)區(qū)“俄品匯”,觀光層分為室內觀光層“悅賞三國”及室外觀光層“四季云端”。頂層環(huán)塔小火車(150米)和旋轉太空梭(198米)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北疆明珠游樂體驗內容,除了為人們帶來會當凌絕頂和俯身預沖的體驗外,更可以感受凌空漫步,俯瞰邊城美景。魅力邊城旋轉茶餐廳位于地面標高135米處,錦繡北疆旋轉俄餐廳位于地面標高140米處,每30分鐘旋轉一圈的環(huán)游設置,讓您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徜徉”于中俄之間。</p> <p class="ql-block">登上北疆明珠可以一眼望三國,我手所指的俄羅斯城市是后貝加爾斯克,位于俄羅斯赤塔州東南部,與中蒙俄三國交界地帶,距離滿洲里市區(qū)9公里。該城市也是俄羅斯聯邦赤塔州的重要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大套娃 中、俄、蒙三國風情交融。全國唯一以套娃為主題的廣場,主體建筑是高30米的世界最大套娃。套娃景區(qū)是中俄邊境旅游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大型俄羅斯特色風情園。景區(qū)內設套娃世界、歡樂地帶、套娃劇場、俄羅斯民俗體驗館、俄蒙演藝劇場、極限樂園六大功能區(qū)。有俄羅斯大馬戲、夢幻芭蕾舞劇、神秘奇幻的水幕實景演藝、世界最大的套娃主題酒店、游樂設施等。</p> <p class="ql-block">滿洲里套娃廣場是滿洲里標志性旅游景區(qū),廣場集中體現了滿洲里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國風情交融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比不上滿洲里的燈光?!钡搅送砩?,這座城市便沸騰了,</p><p class="ql-block">我見到了讓人窒息的美,無數歐式建筑在金色的燈光下呼吸著,它璀璨、靈動、妖嬈、鮮活,你會認為這就是天堂!人間的天堂!夜色中,在近千盞彩燈的映射下,滿洲里流光溢彩,仿佛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滿洲里的夜景果然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巴爾虎蒙古部落位于巴爾虎草原的腹地,地處國道301和滿洲里至額爾古納公路交界處,距邊城滿洲里36公里,這里夏秋季節(jié),綠草如茵,牛羊肥壯,氣候涼爽,幽靜宜人。這里是以游牧部落為景觀的旅游景點,全方位、多角度向您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jié)舉行的“那達慕”大會,是人們?yōu)榱藨c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澳沁_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游戲?!澳沁_慕”大會上有驚險刺激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賽馬也是大會上重要的活動之一。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扎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著各種鮮艷的彩旗,只等號角長鳴,騎手們便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一時紅巾飛舞,如箭矢齊發(fā)。前五名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贊譽的健兒。射箭、摔跤等比賽也吸引著眾多牧民,“那達慕”未婚男女傳遞好機會。</p> <p class="ql-block">最美阿爾山 ,不一樣的風情萬種 。</p><p class="ql-block">阿爾山全稱哈倫?阿爾山,系蒙古語,意為“熱的圣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呼倫貝爾、科爾沁、錫林郭勒和蒙古四大草原交匯處,屬于森林和草原過渡地帶。</p><p class="ql-block">阿爾山地質構造、地質歷史演變復雜,特別是第三紀至第四紀期間,隨著地層斷裂活動的加劇,地區(qū)出現過強烈的火山活動。</p> <p class="ql-block">阿爾山天池位于興安盟阿爾山市東北70公里的林海之中,傳說為天上王母娘娘洗浴之地,故稱天池。</p><p class="ql-block">內蒙古阿爾山天池長450米,寬300米,水面積195畝,深約100米,海拔1320米。池畔山巒環(huán)繞,風光別具,古松、白樺高聳,草木郁郁蔥蔥,湖面水平如鏡,水波不興。天氣晴朗時,湖面閃金躍銀,成群的水鴨追逐嬉戲,飛龍鳥時而鳴叫著掠過水面;下雨的天氣里,云氣蒙蒙,似輕沙一般浮動。天池是一個活火山口,山腳下地勢平坦,紅色、綠色、黃色、白色、古銅色等五彩斑斕的火山巖遍地皆是。據考查,天池內通地有泉,池水貯水壓力而自動調節(jié),無論是久旱無雨,還是陰雨連綿,池水都不漲不落,始終保持在一個水位上。</p> <p class="ql-block">哈拉哈河,又名哈勒欣河,“哈拉哈”蒙語為“屏障”之意,由于西岸比東岸高,從河東岸看西岸如同一座長長的壁障在眼前,哈拉哈河由此地貌而得名。哈拉哈也是蒙古喀爾喀部的名稱來源。哈拉哈河部分河段為中蒙界河。哈拉哈河由東南向西北奔流,注入中蒙共有湖泊貝爾湖后,折返入境流入呼倫湖,因此人稱這條河為“愛國河”。</p> <p class="ql-block">峽谷有三潭,故稱三潭峽。</p><p class="ql-block">臥牛潭——河水平穩(wěn),潭前大大小小的臥牛石橫河擺放,如龐大的牛群靜憩河中。</p><p class="ql-block">虎石潭——平靜的潭水上方,河流中密布著形態(tài)各異的巨大巖石,宛如虎群在河中玩耍嬉戲。</p><p class="ql-block">悅心潭——是峽谷的盡頭,地面豁然開朗,河面加寬,潭水透明,清澈見底。河床由大到小不等的巖石組成,兩岸是針闊混交林,林間杜鵑花枝繁葉茂,景色宜人。火山巖石布滿河谷,人可踩石水中行,峽谷南壁陡峭險峻,北壁由巨大火山巖石堆積而成。峽谷兩岸杜鵑花滿山遍野。走進這個峽谷,給人一種仙境之感。岸上有小路隨河而行,三潭之間,彎路頗多,九曲回腸。峽谷中有一段在六、七月份存在冰川,被稱為“夏日冰川”。</p> <p class="ql-block">石塘林為第四紀火山爆發(fā)的地質遺跡,是亞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巖地貌,地質構造、土壤、植被、生物區(qū),均保持原始狀態(tài),生物多樣,再現了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的演替全過程,具有較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石塘林長20公里、寬10公里,是由火山噴發(fā)后巖漿流淌凝成。裸露的火山石。形成了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的地貌,怪石嶙峋,姿態(tài)各異。塘內寸土無積,但落葉松長得高大挺拔,高山柏長達數丈;偃松(爬地松)翠綠欲滴;金星梅、銀星梅長開不謝。石塘林內,石林相依,花草相融,清流時隱時現,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經過千年風化和流水沖刷,形成了石塘林獨具特色的自然地貌,猶如波濤洶涌的熔巖海洋,有翻花石、熔巖洞、熔巖丘、噴氣錐、熔巖龜背、地下暗河等神奇的景觀。興安落葉松枝繁葉茂,高山柏遍地延伸,偃松四季常青,金星梅、銀星梅一片金黃,一片銀白,處處景色盎然。</p> <p class="ql-block">湖泊主要有杜鵑湖、松葉湖、烏蘇浪子湖、仙鶴湖、鹿鳴湖、眼鏡湖等6個大湖泊。</p><p class="ql-block">杜鵑湖為典型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杜鵑湖海拔1244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可達5米,湖面128公頃。該湖因其湖周圍盛開杜鵑花而得名。杜鵑湖是一泓活水,東南面是它的進水口,西南是出水口。由于阿爾山氣候寒冷,常常是杜鵑花冒雪盛開,故有杜鵑傲雪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杜鵑湖為典型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杜鵑湖海拔1244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可達5米,湖面128公頃。該湖因其湖周圍盛開杜鵑花而得名。杜鵑湖是一泓活水,東南面是它的進水口,西南是出水口。由于阿爾山氣候寒冷,常常是杜鵑花冒雪盛開,故有杜鵑傲雪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阿爾山小城獨具風格,仿日式建筑典雅清秀,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當每一處建筑和房屋被燈光打亮時,暖色的燈光更讓這座浪漫的小城平添一份溫馨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安靜的城,安靜得遠遠就聽見潺潺流動的河水聲。這里的每一處花園、每一條小街、每一段水流,在燈光的照射下變換著顏色,或溫馨、或迷人,夢幻般的夜色讓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阿爾山火車站,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阿爾山市,隸屬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白城車務段管轄,是白阿鐵路上的三等站。</p><p class="ql-block">阿爾山站建于1937年,站售票廳與候車室一體面積約20平方米,是一幢東洋風格的低檐尖頂二層日式建筑,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1937年,阿爾山站修建是日本關東軍駐扎時期的產物。阿爾山站是白阿鐵路的終點。白阿鐵路是侵華日軍擄掠當地礦產資源所修建的鐵道線 。</p> <p class="ql-block">阿爾山小城很小,小得不費力氣就能步行穿城而過,可她卻有大都市豪華的酒店,酒店內富麗堂皇,寬敞明亮。</p> <p class="ql-block">車行駛在阿爾山到海拉爾的路,大草原一望無際,牛羊遍地??刹皇恰帮L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草稀得蓋不住地面,矮得掩不住馬蹄。今年春天雨水少,草長勢不好。</p><p class="ql-block">草原有三種自然災害,即白災、黑災和黃災。白災是因為大雪覆蓋草原,導致畜群無處放牧;黑災是因為我國北方草原冬季少雪或無雪,使牲畜缺水,疫病流行,膘情下降,母畜流產,甚至造成大批牲畜死亡的現象;黃災則是沙塵暴引起的。</p> <p class="ql-block">草原的照片大多都是我在行進的車上拍的,由于車速快手機拿不穩(wěn),照片拍的有些模糊,但還能分清顏色。路邊黃色草是因為干旱缺水造成的,紅色的草是因為雨后突然晴天高溫,炎熱的陽光把草燒焦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下來我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比如蒙古包為什么上尖下圓?什么人住木刻楞、撮羅子?不聽不知道,一聽全知道。</p><p class="ql-block">關于蒙古包地球人都知道,關于木刻楞和撮羅子首先我就不知道。</p><p class="ql-block">木刻楞,是俄羅斯族典型的民居,具有冬暖夏涼,結實耐用等優(yōu)點。木刻楞在墻裙之下,一般選用大塊石料做基礎,中間用粗長圓木疊羅或用寬度不等的長條木板釘就成墻壁;上部房檐、門檐、窗檐是背飾重點。木刻楞房蓋好以后,可以在外面刷清漆,保持原木本色;也可以根據各家各戶不同的愛好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一般以藍、綠色居多。</p><p class="ql-block">撮羅子,又稱“斜仁柱”或“撮羅昂庫”,是鄂倫春、鄂溫克、赫哲等民族的一種圓錐形“房子”?!按榱_”是“尖”、“昂庫”是“窩棚”,這是赫哲人的叫法;“斜仁”是“木桿”,“柱”是“屋子”,這是鄂倫春、鄂溫克人的叫法。把兩種名稱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用木桿搭起的尖頂屋”,這正是“撮羅子”最主要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旅行就是從你住煩的地方到別人住煩的地方去。我覺得,凡是遙遠的地方對人都有一種誘惑,盡管遠方的風景不盡如人意,也應該去成全這個迷人的錯,只有走出去就有收獲。</p><p class="ql-block">都說出去旅游導游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這是肯定的。此出行分別有三位先生給我們做導游,每一位都讓我感到。在漠河司機兼導游,他干在前吃在后,端茶倒水,腿快話少,純樸真誠,我的行李箱總是在他手上。</p><p class="ql-block">在撫遠有件事讓我很難忘,當司機導游給我們介紹蛇山的時候,前方的路上有一條被碾死的蛇,他停車下去,用樹枝輕輕的把蛇挑起送到山坡上,接著又是一條。他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讓我感動不已。</p><p class="ql-block">呼倫貝爾草原的導游是位90后熱情奔放的蒙古族小伙子,內蒙古大學旅游管理專業(yè)畢業(yè),他秉承著老師對中國旅游事業(yè)的厚望,在疫情三年旅游業(yè)蕭條的情況下沒有放棄,始終堅守著。他們解說的是祖國的山山水水,傳播的是民族文化與文明。我在想,若是我們每個人在文明的路上向前邁出一小步,整個社會就會邁出一大步吧。</p> <p class="ql-block">走了17天我們“一路向北”行動結束了,回到家的幾天里,我不斷的回憶這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心還在路上。就像我看完一部書合上卷宗那一刻,心還在故事里。</p><p class="ql-block">幾天來,我們從找北開始又找到了東、找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從黑龍江的盡頭追溯到源頭,用我們的足跡在祖國北方的疆土上畫了一個圈。導游給我們講了很多,我也忘了很多。一路上我拍下了很多照片,我按行動路線,挑選出有代表性的幾張做了本集,照片沒做后期,為了記錄當時的真實情景。我本人才疏學淺,筆拙詞窮,游記我不會寫,隨筆我寫不了,記下此豆腐賬,以作備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