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chǎn)黨和蘇聯(lián)的幫助下,在廣州東郊的黃埔建立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通稱黃埔軍校。</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黃埔軍校廣州舊址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在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以前,這是一所國共合作的革命軍事學校。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廖仲愷任校黨代表,蔣介石任校長。中國共產(chǎn)黨人周恩來、惲代英、蕭楚女、熊雄、聶榮臻以及其他同志,曾經(jīng)先后在這個學校擔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為當時的革命軍隊培養(yǎng)了大批骨干,其中包括不少的共產(chǎn)黨員和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p> <p class="ql-block">1924年6月16日,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于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長洲島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p><p class="ql-block">1927年,黃埔軍校遷校至武漢,寧漢合流后,又遷校至南京。1931年3月,黃埔軍校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8月,因抗日戰(zhàn)爭黃埔軍校遷出南京。1938年11月,黃埔軍校遷抵成都。1946年1月,黃埔軍校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學校國有化。1949年12月,黃埔23期大部分學員隨“國府”遷臺。1950年10月,臺灣當局以所謂“中國臺灣地區(qū)陸軍軍官學?!泵x在高雄鳳山區(qū)“復?!?,并續(xù)辦24期自稱為黃埔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6月16日舉行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時,孫中山到會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fā)財?shù)男睦?,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yè)”?!拔覀冮_辦這個學校,要用里面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干。創(chuàng)立了革命軍,我們的革命才能成功?!?lt;/p> <p class="ql-block">1994年6月16日,為紀念黃埔軍校建校70周年,大陸郵電部發(fā)行了紀念郵票1枚,面值20分,票面為黃埔軍校大門全景。臺灣的中華郵政亦發(fā)行郵票1枚,票面為黃埔軍校大門全景與蔣中正校長頭像。</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機構設置:軍校由六個部門組成,政治、教育、訓練、管理、醫(yī)學和補給。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p> <p class="ql-block">黃浦軍校先后成立了許多分校。</p><p class="ql-block">潮州分校、</p><p class="ql-block">長沙分校、</p><p class="ql-block">漢中分校(中央軍校第一分校)、</p><p class="ql-block">武漢分校(中央軍校第二分校,遷至湖南武岡)、</p><p class="ql-block">江西分校(中央軍校第三分校)、</p><p class="ql-block">廣州分校(中央軍校第四分校)、</p><p class="ql-block">昆明分校(中央軍校第五分校)</p><p class="ql-block">南寧分校(中央軍校第六分校)、</p><p class="ql-block">西安分校(中央軍校第七分校)、</p><p class="ql-block">湖北分校(中央軍校第八分校)、</p><p class="ql-block">迪化(烏魯木齊)分校(中央軍校第九分校)、</p><p class="ql-block">鳳山分校(中央軍校第十分校)</p> <p class="ql-block">1925年孫中山逝世時,曾在此設靈堂供學生悼念。</p> <p class="ql-block">共產(chǎn)黨人在黃埔。</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從制定教學計劃、招生到開學初的各項工作,都有共產(chǎn)黨員參與,他們?yōu)檐娦5陌l(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員,大部分是共產(chǎn)黨人從各省動員報考入學的進步青年,其中國共產(chǎn)黨員、青年團員有56人,占學員總數(shù)的十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學生中的共產(chǎn)黨員,多數(shù)成績優(yōu)秀、才華洋溢、表現(xiàn)出眾。被稱為“黃埔奇才“的蔣先云,經(jīng)毛澤東介紹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創(chuàng)造了黃埔軍校史上一項“后無來者”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還選派了一批重要干部到黃埔軍校任職。黃埔軍校初創(chuàng)時,中國共產(chǎn)黨就派了譚平山、張崧年、茅延楨、金佛莊、徐成章、胡公冕等人到校參加工作或?qū)W習。接著,第二批又抽調(diào)魯易、王逸常、楊其綱、聶榮臻、惲代英、張秋人、陳賡等一批共產(chǎn)黨的精英,參加了中國青年軍人聯(lián)合會,為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作出了貢獻。</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政治部主要由共產(chǎn)黨員主持。黃埔軍校初創(chuàng)時,中共黨員張崧年任政治部副主任,葉劍英任教育部副主任。1924年11月,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長周恩來到校任政治部主任。當時僅26歲的周恩來很快就展露出了令人矚目的才華,他對政治部原有班子進行了整頓,增設組織機構,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并從黃埔一期畢業(yè)生中選調(diào)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任職,以保證政治部工作正常運轉(zhuǎn)。還制定了服務細則,重訂政治教育計劃,豐富政治教學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陶鑄也是黃埔學生。他1926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大革命失敗后,參加南昌起義,在葉挺部任連長。后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警衛(wèi)團工作,參加廣州起義。建國后長期在廣東主持工作,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p> <p class="ql-block">魯迅不是中共黨員,但與黃埔軍校也有交集。1927年4月8日,魯迅先生在黃埔軍校做了2個小時的演講,演講題目是《革命時代的文學》。魯迅先生做這場演講的時候正好是北伐戰(zhàn)爭開打,黃埔生聽完魯迅先生的演講,無不感到熱血沸騰,革命的熱情油然而生。幾天后,演講稿經(jīng)謄錄整理,被印行發(fā)表在1927年6月12日出版的《黃埔生活》周刊第4期上。可以提一下的是魯迅先生一生只給2個軍校做過演講,一個是這次的黃埔軍校,另外一次是西安講武堂。</p> <p class="ql-block">做為校長的蔣介石,自然少不了給學生訓話,并訂成了單行本。</p> <p class="ql-block">中規(guī)中矩的畢業(yè)證書。</p> <p class="ql-block">陳賡(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陳庶康,出生于湖南湘鄉(xiāng)。出身將門,祖父為湘軍將領。是位國共兩黨都十分認可的傳奇人物,曾救過蔣介石的命,可惜英年早逝。建國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7月作為中共中央代表應邀赴越南,幫助越南軍民進行抗法戰(zhàn)爭。1951年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后代理彭德懷在志愿軍的職務。1952年7月起,任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哈軍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p> <p class="ql-block">葉挺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北伐中被譽為“鐵軍”參與指揮南昌起義并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nóng)紅軍總司令,抗日戰(zhàn)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戰(zhàn)勝利后,獲救出獄后被中國共產(chǎn)黨重新接納為黨員。1946年4月8日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fā)、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p><p class="ql-block">讓我們重溫這首小學語文曾學過的課文?!肚舾琛罚簽槿诉M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 給你自由!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深知道——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烈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p><p class="ql-block">葉劍英說過,葉挺如果活著,人民軍隊會有兩位姓葉的元帥。</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中有八十多名共產(chǎn)黨員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p> <p class="ql-block">也有一大批參加了廣州起義。</p> <p class="ql-block">東北抗聯(lián)四位陣亡將領楊靖宇李兆麟趙尚志趙一曼,后二者是黃埔學生。建國后哈爾濱有四條大街分別以他們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如果他們都活著,抗聯(lián)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的影響會更大,龍江的發(fā)展也絕不是今天這德行??箲?zhàn)八年改為抗戰(zhàn)十三年是最近幾年才被國家層面認可。</p> <p class="ql-block">胡宗南體檢時因身高不足1.60米身體又較弱曾被取消了考試資格,在考場哭喊驚動了正在另外一個房間里的廖仲愷,被特許參加了接下來的文化考試,后來成了肩扛3顆金星的上將。</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中的共產(chǎn)黨員將帥。五位元帥:聶榮臻徐向前陳毅林彪葉劍英。三位大將:陳賡許光達羅瑞卿。八位上將十位中將。</p> <p class="ql-block">1924年5月,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錄學生350名,備取120名。5月5日開始入學。孫中山宣布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咨爾多士,為民前鋒,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此訓詞其后成為國民黨黨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陳祖康譜曲,該校歌從黃埔五期開始傳唱至今。</p> <p class="ql-block">自習室</p> <p class="ql-block">教授部</p> <p class="ql-block">書報閱覽室</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學生的后代經(jīng)常被請來講述他們父輩的光輝業(yè)績。血統(tǒng)純正對執(zhí)政很重要。我的家庭出身不好,參加工作后為入黨竟被考驗了十二年。此為羅瑞卿兒子羅箭在講話。</p> <p class="ql-block">教練部</p> <p class="ql-block">秘書處</p> <p class="ql-block">校本部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總理室。孫中山經(jīng)常來講話和看望學生,有時還住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手書贈蔣介石: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p><p class="ql-block">于右任是中國近現(xiàn)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參與創(chuàng)辦、改建了渭北師范學校、三原中學、復旦公學、上海大學、西安中山軍事學校、國立西北農(nóng)林??茖W校等校。他善書法,喜作詩,是中國近現(xiàn)代重要的書法家之一。輯有《標準草書》《右任文存》《右任詩存》《右任墨存》等。</p><p class="ql-block">屈武是其女婿。</p> <p class="ql-block">關于校長人選,最初決定為程潛,而以蔣介石、李濟深為副校長。但是蔣介石不愿在程潛之下,跑到上海消極對抗。并派張靜江找孫中山說情,孫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蔣介石為校長。在此過程中,蔣介石曾辭去軍校籌備委員長一職。</p> <p class="ql-block">1921年(辛酉年)12月,共產(chǎn)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qū)O中山提出“創(chuàng)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黃埔軍校最初有許多從蘇聯(lián)來的教員,但在北伐戰(zhàn)爭期間蔣中正與中國共產(chǎn)黨關系破裂,所以這些蘇聯(lián)教員離開了。</p><p class="ql-block"> 原來成立黃埔軍校是蘇聯(lián)人最先提出的。難怪孫中山提出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工農(nóng)。</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市先生為黃埔軍校制定的訓詞。</p> <p class="ql-block">國民黨潰敗臺灣后復建了鳳山軍校。</p> <p class="ql-block">左權(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p><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p><p class="ql-block">1925年12月赴蘇聯(lián)學習;1934年參加長征,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zhàn)斗。長征到達陜北后,左權率部參加了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和紅軍東征。1936年,他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西征并參與指揮山城堡戰(zhàn)役??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協(xié)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蕩”,發(fā)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zhàn)等許多戰(zhàn)役、戰(zhàn)斗的勝利。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zhuǎn)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犧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據(jù)地為其舉行追悼會,并改遼縣為左權縣。</p><p class="ql-block">左權一生軍事著作40多篇,對學習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對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檔案報》2012年5月25日)。2009年,左權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左權將軍是抗日戰(zhàn)爭中八路軍犧牲的職務最高的指揮員。年輕的生命過早地無私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他留下的四十余萬字軍事論著與12封家書,更讓我們看到了鋼鐵男兒的情意綿長。</p><p class="ql-block">太可惜了,左權文韜武略,英年早逝,不然建國后元帥人選必有將軍一席。</p> <p class="ql-block">建校之初,不招女兵,直到1927年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直接領導下,公開向全國招收女生,200多名中國女兵邁進了黃埔軍校的大門。曾憲植(1910年1月23日-1989年10月11日),湖南省雙峰縣人,開國元帥葉劍英前妻,[8]革命家、原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副主席。1926年,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即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畢業(yè)后參加北伐。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9年赴日本留學。1941年去延安。1946年在重慶、南京任中共代表團成員鄧穎超秘書。建國后,任全國婦聯(lián)副秘書長,婦聯(lián)第三屆書記處書記,第四屆執(zhí)委會副主席。還任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1989年10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在曾國藩的中國后代中,還有一個名人,他就是曾國藩九弟曾國荃的五代孫女曾憲植。</p><p class="ql-block">瞧這個大家族!</p> <p class="ql-block">趙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女,漢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zhèn)人(今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qū)白花鎮(zhèn))。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于莫斯科中山大學。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聶榮臻和張瑞華是黃埔軍校一對師生,后結為伉儷。查了一下資料,他們在校其間并無戀情。從軍校建立至今,地球繞太陽又轉(zhuǎn)了一百圈,人類已進化到高中時代談情說愛、大學時代繁殖后代了。</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是黃埔一期學員。畢業(yè)后留校任排長</p> <p class="ql-block">在黃埔軍校授課的共產(chǎn)黨人瞿秋白毛澤東郭沬若沈雁冰李達。</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還在翻建,停下來吧,己經(jīng)沒有軍校的風貌了。我上次來參觀還是八十年代初的事,那時沒現(xiàn)在這么大規(guī)模,也沒這么豪華鋪張。現(xiàn)在快成花園了!風花雪月之地怎么能培養(yǎng)出那么多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的抗日將士!</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自1924年6月在廣州創(chuàng)辦到1949年底學校停辦,在大陸共辦了二十三期,若包括臺灣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陸時期其畢業(yè)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nèi),計有41386人。名將輩出,戰(zhàn)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占有顯赫地位。而昔日的黃埔軍校舊址于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