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一生飄零,半世悲苦

八月雪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認識賽金花,是因為最近讀了《孽海自由花》這本書,感概萬千中,始終讀不懂這是什么樣的徽州女人。愛的糾結(jié)竟然糾纏了這位風塵女子的一生,是拯救京城于水火中的巾幗英雄,還是享譽歐洲東方美人?是無情無義風月場上的淪落妓女還是敢愛敢恨俠膽柔腸的女中豪杰?總覺得賽金花一生就是一本難以讀懂的天書,一生有著太多瑰麗太多的悲情太多的傳奇,坎坷而多彩。<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幾個月前我去了黟縣賽金花故居,黟縣的二都上軸村。很難想象名噪京城的愛國名妓“賽金花”就出生在這里。一條開闊的大道,毗鄰著空曠的田野,一座二層樓的徽派建筑和命名為“歸園”的黛瓦白墻的院落就佇立在那里。過了堂前是長長的走廊,鄰接著古色古香的六角亭,幾經(jīng)滄桑風雨,早已不見當年蕓閣書香,可是走過女兒墻,一排排瓶形漏窗卻透出園外誘人的山容樹色、田園風光。<br><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叫人稱絕的是園內(nèi)亭臺樓榭、假山池橋、修竹古樟和傍水而建的直廊、曲廊、爬坡廊勾勒出一幅醉人的山水潑墨畫,賽金花舊居和書齋旁,主人親手栽下的海棠花仍是那樣的嬌艷奪目,檐牙高啄處,常青藤和紅楓樹也是那樣的紅火蔥蘢,“月影疏梅閨房在,不見當年俏美人”情緒油然而生。<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攀上池塘旁的聳逸峰極目遠眺,歸園外一片的秋高氣爽,草黃果碩。村中一條盤山小道蜿蜒東去,我想,當年年幼的賽金花是不是就是拽著父親的手依依不舍地從這條山村小道走上了她的荊棘的一生?村里老人說,這位徽州嬌小孱弱的女子一輩子都飄零在沉浮煙雨中,跌宕起伏的變故充滿著神秘的色彩。我想到了賽金花的嬌艷,古徽州歷來有著“徽菜黟女”的說法,佳肴美味在徽菜,而女子秀美溫存,徽州女子中當數(shù)山嵐水秀滋潤出的黟縣女子。</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賽金花出生于士紳家庭。母親病逝后,便隨父親移居到蘇州。她如出水芙蓉,嬌艷柔麗引人注目??墒羌t顏多劫,因家道衰敗,1886年,一個遠房親戚的引薦十四歲的賽金花來到了香風細細的花船上,改名為傅彩云,成了一名賣笑不賣身的“清倌人”。由于她的笑靨如花、柔情似水,“賽金花”名聲鶴起,紅遍了蘇州城。<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也就在她光彩照人,艷麗四射的時候,幸運的她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那位出任西方四國的公使的洪鈞,這是她一生中最為鐘情最為摯愛的男人,如果不是徽州老鄉(xiāng)洪鈞的出現(xiàn),平淡中的她只不過猶如池塘里的四處飄零的浮萍。</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洪鈞出生于蘇州城內(nèi)的張家巷,后來擔任了江西學政,因母親去世而回到了老家蘇州。也許同為徽州老鄉(xiāng),他鄉(xiāng)故人的緣故,在偶遇賽金花后,洪鈞心底里再也放不下這個魂牽夢繞的美人,最終將賽金花娶回家中,成了他的二姨太,改名為洪夢鸞。從此,賽金花由花船妓女一躍而成“狀元夫人”,完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挪威作家易卜生在《玩偶世家》中描述了安娜的出走,成為了轟動世界的話題。而賽金花兩次出走成就了她一生中跌宕起伏的夢幻。第一次出走因為家道敗落,被人引誘上花船?;蛟S,冥冥之中神靈的保佑,命中注定那位同鄉(xiāng)的金榜狀元洪鈞會出現(xiàn)在她愛情世界里。狀元把她從社會底層拽起,踏進上流社會的天地!<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第二次出走,賽金花攀上人生之巔。她陪伴著狀元出使德、俄、荷、奧歐洲四國,把西方禮儀,融入東方氣韻中,她以彬彬有禮的高貴和優(yōu)雅的風度征服了世界,德國皇帝和皇后召見了她,眼前的她身姿綽約,嬌嫩雪白的肌膚和水靈靈的一雙妙目潤含無限柔情,細瓷般的氣韻震住了德國皇帝和皇后,讓他們真正見識到東方美女的風采,歐洲四國為她的驚艷所折服,朝野上下無不贊嘆。使人意想不到的是歐洲三年,賽金花,憑她的聰明伶俐,居然學得了一口流利的德語。她是那樣的美麗,又長于辭令,人生變故成就了她一生中的美好和輝煌。<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也許本就是“克夫”多劫多難的命,賽金花三次嫁人三次都死了男人。我不知道,一位流落京城的落魄妓女靠什么止住了八國聯(lián)軍在京城燒殺奸掠的惡行,就連病臥在床的李鴻章也哀嘆拯救紫禁城只有靠賽金花了。不知道這位能嫻熟流利說出英德兩國語言的徽州弱女子靠什么樣的魅力勸說住瓦德西和克林德夫人,使清政府與聯(lián)軍簽下辛丑和議,使紫禁城免遭災難,以至于“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爭傳賽金花”成為美談?<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掀開了賽金花傳奇色彩的一頁,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早在百余年前,人們就在念叨賽金花,念叨她如何嫁給晚清狀元洪鈞,陪洪鈞出使歐洲,結(jié)交歐洲政要名流?明白了為什么能在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與聯(lián)軍統(tǒng)帥瓦德西結(jié)交,并力救京城百姓;又如何成為名噪京滬兩地的交際花,被人稱作“賽二爺”?<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想,這位直到21世紀還能為娛樂界“爆料”的奇女子,如果不是有了早年隨夫出使西洋的資歷,又怎能有日后十里洋場上海灘的艷幟高揚,及至那段被野史筆墨寫濫了的“以身救國”,一個一廂情愿的“石榴裙抵擋八國聯(lián)軍”的神話故事?塞金花之所以成了一個美麗動人的謎,她的美麗是根本。難怪北大教授劉半農(nóng)在《賽金花本事》感嘆:“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br><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可是,她又是那樣的悲哀,命運多桀,一生飄零中無所依托,最終成了無根的浮萍。她曾經(jīng)嫁了三次男人可又是那樣的“克夫”無后的不幸。到了晚年,疾苦伶仃,為了生活這位死了男人的徽州女子重操舊業(yè),雖已是昔日黃花,可憐的她竟然用狀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傳奇招牌換回一日三餐的溫飽,當這位“花榜狀元”名揚上海灘時,絡繹不絕的來人不是為了欣賞她日益消褪的花容月貌,或撫摸她那皺紋漸起的身軀,更多的是消費和摩挲她的歷史傳奇。</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就如一本有著舊插圖的書籍,來翻閱的人感興趣的只是那些消逝歲月里的夢影,可是傳奇竟然也成為了這位女子的磨難,驅(qū)逐著她從北京流落到上海又到天津,她的顛沛流離她的四處飄零,再不是昔日力挽狂瀾救太后于危難之中的奇女子,也不是驚艷西方的公使夫人而迅速衰落成漸漸人老珠黃的妓女。<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她的兩次改嫁只是想要在世上扎根而維持過一種平常人家平穩(wěn)的生活,可這也成了難以實現(xiàn)的夢囈。她的悲苦讓人無法想象,唏噓嘆息。1922年,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她帶著從民國初期就一直跟著她的保姆顧媽,搬到了北京一條叫做居仁里的小胡同的一所小院。那是靠近天橋的貧民窟。賽金花的日子如江河日下,八大胡同徹底拋棄了她,人們已經(jīng)無情地將當年這位許身報國的“巾幗英雄”徹底地遺忘。<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著名作家冰心曾說自己見過垂暮之年的賽金花,那時的賽金花:“漂亮看不出了,皮膚倒還白凈,舉止也算得上大方文雅;意外的是,賽金花居然跟來訪的美國記者用英文交談了幾句。”</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1936年11月4日凌晨四點左右,那是一個風高月黑的隆冬,落寞凄涼的賽金花離開了這個使她愛恨糾結(jié)一生的世界。凜冽的寒風讓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緊緊地攥住了一床破棉被的被角,來抵御透風破窗外的如刀朔風的呼嘯。</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個女人以自己的羞辱和名聲,舍棄了自己的身體,卻換來了京城百姓的片刻的安寧,這是怎樣的犧牲和舍棄啊?</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賽金花死后,驚動了京城,麻木的人們此時此刻才想起當年她的恩德和犧牲,想起了在那滿朝文武大臣奔命逃竄時候一個弱女子是怎樣的勇敢頑強地屹立在侵略者的列強前。噓唏不已的人們在陶然亭園內(nèi)悼念著芳魂。著名畫家張大千為她作畫,齊白石為她題寫墓碑。人們透過婆娑淚眼依稀記起了這位徽州女人書寫下的“國家是人人的國家,救國是人人的本分”那份豪邁激情,這顆弱小芳心中包裹著是怎樣的撼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比起當時禍國殃民的賣國賊子們是多么的涇渭分明?“自古風塵出俠女”這是對賽金花一生的真實的寫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無怪乎,林語堂在《京華煙云》寫道:“北京總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規(guī)模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中,這有賴于名妓賽金花的福蔭。”賽金花走后,有人給她寫下這樣一幅挽聯(lián):救生靈于涂炭,救國家如沉淪,不得已色相犧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頌;乏負廓之田園,乏立錐之廬舍,到如此窮愁病死,無兒來哭,無女來啼。<br>功德千年的女子一生的飄零一輩子卻換來的是半世的悲苦成就的是一個徽州女人的純粹。</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