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親年青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父愛如山,那母愛就是水,看似柔弱卻一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人不能缺少水,家幸福不能沒有娘。 </p><p class="ql-block"> 因為我是家中老么,小時候是我媽的小尾巴,母親去哪我跟到哪,母親買菜我跟著,母親去河邊洗衣我跟著,母親去外婆家我跟著,總之母親到哪我跟到哪。有一次跟著媽媽去買菜,我不知怎么看到照相館,非要進去照相,母親拗不過我,也是疼愛我,照顧我的愛美之心,就帶了我照了一張,那時候家里窮,一張照片是一家人一天的菜錢。</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那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 小時候覺得母親無所不能,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被母親安排的井井有條,一年四季過年過節(jié)都很有儀式感。每年端午母親會提前泡好糯米包粽子,插艾葉,做好小香囊和小猴子掛件掛在蚊帳中,端午還喝雄黃酒,因為母親粽子包的好,經(jīng)常有不會包的鄰居找上門來,讓母親幫忙包粽子,有時一包一整天。中秋節(jié)有月餅吃,還帶我們到后院看月亮。過年就更豐富了,一進臘月就開始忙,忙著炒花生,炒豆子,炒山芋干,自己熬糖餅,做花生糖,芝麻糖,大掃除,貼對聯(lián)。早早地為一家老小每人準(zhǔn)備一雙親手做的新棉鞋,為我們添做新衣服,大年初一出門穿上新衣新鞋給大人拜年,被夸一句真漂亮,心里別提多美。</p><p class="ql-block"> 母親手巧,那時候家窮,小孩子都會穿補丁衣服,我們身上的補丁都會被縫的整整齊齊漂漂亮亮,母親做的鞋也遠近聞名,經(jīng)常有人會找上我家討鞋樣子。</p><p class="ql-block"> 冬天沒菜吃,母親會做霉豆子,豆腐乳,腌白菜,做五香蘿卜干,做甜米酒,總會變著花樣想方設(shè)法,改善我們的餐桌。</p><p class="ql-block"> 春夏之交,母親還會自己做醬。做醬要先把干蠶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夜,讓其發(fā)漲后,再剝?nèi)ネ馄?,把剝好的蠶豆,下鍋蒸熟,然后將蠶豆按一定比例倒入面粉中,面粉和蠶豆按比例用水和好,揉成面團,再做成厚面餅,將面餅放在蒸籠中蒸熟,然后切成條,再將條切成段,將醬坯冷卻到微溫時候,放到箥子里碼好,然后蓋上一層約5公分黃精樹枝葉,放在背風(fēng)處發(fā)酵,一周左右,醬坯長成長長的菌毛,然后把醬坯放入醬缽用冷卻水先淹到,按這一缽醬多少斤加上中粗粒鹽,而這鹽也在熱鍋中炒熟的,然后攪拌,整個過程按醬坯吸收狀態(tài),加水,達到糊狀為止,然后將醬缽放在我家后院石鼓上曬,最后是天天曬天天攪拌,一個夏天后就可大功告成。 </p><p class="ql-block"> 母親炒的小菜,那也叫一絕,</p><p class="ql-block">我們還懷念母親的糖醋藕絲,紅燒茄子、紅燒肉。雖然母親也親手教了哥姐和我愛人,他們炒的像個八九分,但總是缺了一點滋味。</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愛也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時夏天沒有空調(diào)和電風(fēng)扇,一家人都會搬涼床到院子里乘涼,我們躺在涼床上,母親會經(jīng)常在邊上為我們打扇子,指著天上的星星教我認牛郎星、織女星、北斗星,還給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冬天天冷,有時窗玻璃上都有冰花,但早上起床總能穿上母親為我們烘在火桶上的暖暖和和的棉襖棉褲。家里一個月只能吃到一兩次肉,好不容易燉一次肉,母親總是把肉都分給我們大家,自己只喝一點點湯。上小學(xué)時長身體,肚子容易餓,每次放學(xué)母親總會像變戲法一樣,給我拿出一把毛栗子或幾顆棗子,或一小串山里紅等等。隨著季節(jié)的不同,會有當(dāng)季的小零食。那時的菱角有四個角,小時候想吃卻沒辦法下嘴,母親會用菜刀三下兩下會剁出一個完整的菱角米,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小時候我喜歡跳舞,開始在街道向陽院跳,后來上小學(xué)是學(xué)校宣傳隊的,那時候演出,街道和學(xué)校都不提供服裝。母親人緣好,東家跑,西家跑,總能為我借來衣服。母親也會唱歌,有時會邊炒菜邊唱。孟姜女的故事就是母親唱的歌并教會我唱,還給我講了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母愛是偉大的,偉大的母愛是經(jīng)過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來。母愛是無私的,無私的母愛是因為母親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孩子。母愛是遼闊的海洋,袒露著寬廣的胸懷;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著孩子茁壯地成。母親走了8、9年了,但女兒時常會想起母親,懷念母親。母親的恩情似海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