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浙江云和梯田是集旅游休閑、攝影觀光、民俗欣賞于一體的云和縣首批4A級旅游景區(qū)。主要分布在云和縣崇頭鎮(zhèn)周圍高山上,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個地質景觀帶,最多有700多層,是華東最大的梯田群,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是中國攝影之鄉(xiāng)——麗水的主要采風基地,景區(qū)擁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霧凇等自然景觀,“云霧奇觀,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亮點。有“千層梯田、千米落差、千年歷史”之稱。</p> <p class="ql-block"> 紅翅鳳頭鵑,是在云和梯田景區(qū)內拍攝到的,當時我們在采風,突然聽到一聲聲清脆的叫聲,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它的身影。紅翅鳳頭鵑它最大的特點是非常靈敏,飛行速度快,有點風聲草動就立馬展翅飛遠。為不驚擾到棲息在樹上的紅翅鳳頭鵑,當時發(fā)現(xiàn)它們的位置后,就小心翼翼躲在其不遠,用快門記錄下了紅翅鳳頭鵑。紅翅鳳頭鵑是夏候鳥,較為罕見,在云和拍到它的千姿百態(tài),說明了云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持續(xù)向好,越來越適宜野生動物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 枝頭獨自佇立,眺望遠山連綿。云和白鶴尖,是云和最高峰,森林植被茂盛,擁有優(yōu)渥的生態(tài)條件,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紅翅鳳頭鵑是一種美麗的鳥類,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鵑科鳥類之一,真是鳥類家族中的顏值擔當。紅翅鳳頭鵑是一種喜歡群居的鳥類,它們常常成群結隊地飛行,發(fā)出清脆悅耳的鳥鳴。它們的食物主要是昆蟲和果實,喜歡在樹枝上覓食。紅翅鳳頭鵑在我國南方地區(qū)非常常見,是一種非常受人喜愛的鳥類。它們的美麗外表和歡快的鳴叫聲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也受到了很多保護機構的關注和保護。</p> <p class="ql-block"> 紅翅鳳頭鵑,別名冠郭公、紅翅鳳頭郭公等。是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鵑形目、杜鵑科、鳳頭鵑屬的一種鳥類。體長約38厘米。嘴側扁,嘴峰彎度較大。頭上有長的黑色羽冠。頭頂、頭側及枕部也為黑色而具藍色光澤。后頸白色,形成一個半領環(huán);背、肩,及翼上覆羽,最內側次級飛羽黑色而具金屬綠色光彩。</p> <p class="ql-block"> 紅翅鳳頭鵑,腰和尾黑色,具深藍色光澤。尾長,凸尾,中央尾羽均具窄的白色端斑。兩翅栗色。飛羽尖端蒼綠色。頦、喉和上胸淡紅褐色;下胸和腹白色,跗跖基部被羽。覆腿羽灰色。尾下覆羽黑色,腋羽淡棕色,翼下覆羽淡紅褐色。幼鳥上體褐色,具棕色端緣,下體白色。虹膜淡紅色。嘴黑色,下嘴基部近淡土黃色,嘴角肉紅色,腳鉛褐色。</p> <p class="ql-block"> 紅翅鳳頭鵑,主要棲息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等開闊地帶的疏林和灌木林中。也見活動于園林和宅旁樹上。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常活躍于高而暴露的樹枝間,不似一般杜鵑那樣喜歡藏匿于濃密的枝葉叢中。飛行快速,但不持久。主要以白蟻、毛蟲、甲蟲等昆蟲為食。偶爾也吃植物果實。</p> <p class="ql-block"> 紅翅鳳頭鵑,常見于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等省區(qū)。東自江蘇徐州,西至甘肅武山,往南經(jīng)四川、貴州、云南等整個東南部地區(qū)。繁殖期為5-7月。4月即見有求偶活動。求偶時雄鳥尾羽略張開,兩翅也半張開向兩側聳起,圍繞雌鳥碎步追逐。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攝 影:海闊天空攝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闊天空(劉佳)</p><p class="ql-block">音 樂:鄧藝菡《鳥兒》</p><p class="ql-block">拍攝地:浙江云和梯田風景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