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云貴川之旅第十六 舊貌新顏都江堰(李恒久)

寒秋423613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舊貌新顏都江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貴川之旅3月29日(周三)</p><p class="ql-block">自本月10日踏上游覽云貴川的行程,至今已逾18天,且已開始回程之旅。計劃中的下一站本該是穿過同樣有“伊甸園”之稱的稻城亞丁,再到神秘的藏傳佛教最高學府色達五明佛學院。</p><p class="ql-block">但在海拔3400米的香格里拉僅待了兩天。一行四人中,便有3人產生高反。我本人癥狀最輕,但也有些呼吸不暢。盡管在高海拔地區(qū)產生一些身體不適是正常反應,但繼續(xù)往更高海拔的地方去就是問題了。況且,同行者畢竟都是60歲以上的高齡者,還是謹慎為好。大家一致同意,止步于近在咫尺的稻城亞丁,放棄游覽藏傳佛教的神秘之地色達佛學院,下一個目的地改為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到都江堰近千公里,這是兩天的行程。第一天前往580公里外的四川西昌住宿,第二天抵達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筆者1988年9月15日攝于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都江堰</p><p class="ql-block">35年前的1988年,我在中國橋雜志社工作時,曾與同事陳月新暢游云貴川,也曾到過四川的青城山、都江堰。這里不僅留下過我的足跡,而且寫出了8萬字的“情系云貴川”游記。35年后再游云貴川,又寫出帶有另一種情結的云貴川之旅,這似乎是冥冥中的天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9日—攝于都江堰</p><p class="ql-block">從西昌到都江堰并非易事,沿途依然要經過崇山峻嶺,高山大河,只不過是由云南變成了四川。我原以為云南的天空是最藍的,沒想到在四川的崇山峻嶺中竟再見藍天。</p><p class="ql-block">從西昌到都江堰的幾百公里路程,數不清的隧道簡直堪比秦嶺。更讓我長知識的是,開車經過隧道和橋梁時,竟然是額外收費的,通過隧道每公里1.5元(超過高速公路費三倍);而過橋的額外收費更高,每座橋3元,看起來以前真是孤陋寡聞了。</p><p class="ql-block">中午到四川雅安市屬的滎經縣,在滎經服務區(qū)進午餐,吃的是從北京帶出的“自嗨飯”,即廉價又干凈。今天當地氣溫18度,很舒適。</p><p class="ql-block">滎經只是途經而已,無需更多認識。但該了解的是,滎經是傳說中的黃帝之孫——也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誕生地。屈原的長詩“離騷”開篇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的高陽氏便是顓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快到青城山時,下了高速公路轉上國道。高速收費站是一座寫有青城山三個大字的烏紫色牌樓,顯得恢宏壯麗而且肅穆,這很少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一會兒,一道山巒在云里霧里漸漸清晰起來,那就是千年萬年屹立不倒的青城山了。一個很大的廣告牌上寫有兩行字:“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是散文家余秋雨來都江堰時留下的墨寶。</p><p class="ql-block">下榻的朋輝溫泉酒店剛好在都江堰景區(qū)外百米的地方。信步而行,片刻便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5年的光陰,在歲月的長河里彈指一揮而已,但對一個地方的變遷來說卻已夠漫長。1988年的都江堰遠不是“市”,充其量只是個“鄉(xiāng)或鎮(zhèn)”,更沒有今天偌大的都江堰風景區(qū),有知名度的只是“二王廟”和橫跨岷江的安瀾橋,但都江堰作為一項跨越歷史和時代的“水利工程”卻舉世皆知。</p><p class="ql-block">何為都江堰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眾所周知的是,發(fā)源于四川北部的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在古代,每當春夏山洪暴發(fā)時,由于河道狹窄,常常引起洪災。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秦昭襄王年間,蜀郡太守李冰為排除洪災之患,主持修建了這項著名的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都江堰歷經230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這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年代最為悠久,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四川之所以能夠稱為“天府之國”,這不能不說是李冰修建了都江堰的功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王廟”座落在都江堰市的玉壘山麓,原為“望帝祠”(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望帝春心托杜鵑”便是由此而來),供奉蜀王杜宇。宋朝以后,李冰父子相繼敕封為王,故又稱其為“二王廟”?!岸鯊R”現存殿宇多為明末清初所建,山門上“二王廟”三個金字是馮玉祥將軍的手筆。</p><p class="ql-block">“二王廟”前后殿分別塑有李冰及其子二郎像。前殿李冰像身著袍服,正襟危坐,手里拿著半裹的絹圖,凝神沉思治水方案;后殿二郎像草履便服,手執(zhí)鐵鍤[chā],英姿勃勃,充滿豪邁激情。</p><p class="ql-block">走出“二王廟”,遠遠便看到橫跨岷江上搖搖晃晃的一條索橋——這便是著名的“安瀾索橋”。從橋頭石碑的碑文上得知,該橋始建宋代以前,明末毀于戰(zhàn)火,清朝嘉慶八年重建。相傳此橋是由附近私塾教師何先德先生集資修建,故民間稱此橋為“夫妻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橋特殊之處在于,它是以木排為板,石墩為柱,承托橋身,再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盡管橋面比較寬闊,但因其無固定的依托,總是隨著人的走動或隨風搖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3年因修外江閘,將此橋下移100米,并將竹纜改為鋼繩,將石墩改成混凝土樁墩;另在橋南端和橋中部增建橋亭,北端建一橋頭堡。此橋原長320米,現長280米,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之一, 這可算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了。</p><p class="ql-block">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都江堰的變化可謂是“天地傳,光陰迫”,徹徹底底地舊貌換新顏了。但今天的都江堰景區(qū)依然是以占地面積僅有1萬多平方米的“二王廟”為核心加以擴建的。不僅將廟外數百米遠的安瀾橋囊括其中,而且大興土木,拆除了安瀾橋周邊及岷江兩岸的無數民居建筑才有了今日規(guī)模的都江堰景區(qū)。</p><p class="ql-block">無論今日都江堰風景區(qū)修建的如何壯觀,增添了多少新的景點。但大多游客來此,依然是為憑吊拜謁“二王廟”和觀賞橫跨在岷江上的安瀾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廟”幾乎遭到徹底損毀,廟內紅磚青瓦的幽然境界頃刻間蕩然無存,處處是墻倒屋塌后露出的懸崖陡坡。好在政府部門深知都江堰及二王廟無可估量的歷史價值,不惜重金加以修復。災后不久僅用三年便基本恢復了景區(qū)的原貌。如果說,中國的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那么,世人矚目的都江堰工程卻實實在在歷經了千年浩淼的光陰。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有了三國時期諸葛亮和劉備的雄才大略;也是因為有了它,才有了李白、杜甫、陸游等詩人們震鑠古今的偉大詩章。</p><p class="ql-block">四川的朋友說:“看云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但要看水,且不可忘記都江堰”。散文家余秋雨所言“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不也蓋緣于此嗎!都江堰下的岷江水奔騰不息,近在咫尺的青城山默默守望,相對無語,但它們都深知歲月悠長,人生短暫。恰如孔子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