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6月30日,為紀念“七.一”黨的生日,新羅區(qū)中城街道上井社區(qū)黨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各小區(qū)黨支部成員、社區(qū)工作人員參觀西陂鎮(zhèn)紫陽村紅色交通線紀念館、雁石鎮(zhèn)益坑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陂鎮(zhèn)紫陽村紅色山莊是由原中央蘇區(qū)地下交通員王志海的兒子王瑞泉先生創(chuàng)建的閩西第一座集革命歷史教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紅色旅游山莊,也是全國首家由農民出資自辦為主,政府引導的紅色山莊。經過王瑞泉先生等人多年的艱苦努力,紅色交通線紀念館收集整理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地下交通站文物100多件,還原了蘇區(qū)時期中央紅色交通線的革命斗爭歷程,生動反映了當年紅色交通線建立的歷史背景和過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全國第一個“紅色交通線”展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全國第一次“紅色交通線”研究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全國第一個出版“紅色交通線”(研究一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黃修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此次參觀過程中,王瑞泉先生熱情地為大家講解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英雄事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紅軍王志海生前有一個遺愿,希望把在中央蘇區(qū)地下交通員的經歷和戰(zhàn)友們的事跡傳播出去。為了實現(xiàn)父親的遺愿,王瑞泉先生自籌資金創(chuàng)建紅色山莊、“紅色交通線紀念館”,得到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有關領導的高度肯定,被譽為“在休閑中領略紅色風采”和“傳承紅色文化,革命后代弘揚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同時“紅色交通線紀念館”也先后被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龍巖市委宣傳部等相關部門命名為“福建黨史教育基地”、龍巖黨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隨后我們來到了雁石鎮(zhèn)益坑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益坑村距龍巖中心城區(qū)25公里、雁石集鎮(zhèn)2公里,是一個人口不足600人的小山村。過去,村民收入主要靠務工和發(fā)展種養(yǎng)業(yè)等。近年來,該村抓住國家實施鄉(xiāng)村振興的戰(zhàn)略機遇,利用生態(tài)、區(qū)位等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休閑旅游、研學等新業(yè)態(tài),闖出了新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