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的福建行(四)

肖韋

<p class="ql-block"><b>福州大榕樹</b></p><p class="ql-block">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里有一棵超級大榕樹,之所以用超級來形容它的體格,是因為這棵榕樹太大了,它的樹桿直徑有約3米,需要六個人以上才能將樹合抱,樹下可供一千余人乘涼。</p> <p class="ql-block">  這棵大榕樹有兩個名字,低調的名字叫“福州第一榕”,高調的名字叫“中國榕樹王”。據(jù)資料介紹,這棵榕樹的種植時間在北宋治平年間,在福州知府張伯玉的植樹運動下,誕生了這棵榕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凌空俯視千年古榕,大榕樹用它那巨大的身軀證明獨木也能成林,并以一己之力,蔭蔽一方天下。</p> <p class="ql-block">  鏡頭下移,看看這茂密的樹冠,是對“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最好詮釋。</p> <p class="ql-block">  走進大榕樹,在享受大榕樹給予的陰涼時,也看到了它不堪負重的年邁身軀,被眾多圓柱形物體支撐著。</p> <p class="ql-block">  這張圖片看的更明顯一些。為了保護這棵千年古榕,工作人員用鋼筋混凝土,打造了很多仿樹木形狀的支撐物來保護古榕樹。這些支撐物都是根據(jù)古榕樹的枝干在不同位置的粗細和高低設計和制作的,可謂量身定制。我把這些支撐物戲稱為“古榕拐棍”。</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拍攝的一組不同角度古榕各枝干的圖片,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古榕拐棍”所處的位置和妙用。</p> <p class="ql-block">  古榕樹現(xiàn)場的介紹牌匾是這樣描述它的:“該樹樹齡約千年,胸圍9米,樹冠投影面積約1300平方米,如祥云般錯落有致的分布,宛如天然巨型盆景……”。</p><p class="ql-block"> 用盡最優(yōu)美的詞語來表達福州民眾對千年古榕深深的愛戀。</p> <p class="ql-block"><b>羅星塔</b></p><p class="ql-block"> 福州閩江岸邊的羅星塔始建于宋代,明代萬歷年間被毀,隨后明代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又在原有塔基上重建,塔高30米通體為花崗巖材質,造型為八角七層石塔。由于羅星塔是世界港航圖中著名的標志,因此被譽為“中國塔”。</p> <p class="ql-block">  走近觀賞,即被這幅對聯(lián)所吸引。看了介紹才知道了它應該這樣讀。上聯(lián):朝zhao朝zhao朝chao, 朝zhao朝chao朝zhao夕。下聯(lián):長chang長chang長zhang,長chang長zhang長chang消。十足的咬文嚼字。</p> <p class="ql-block">  傳說“柳七娘”為紀念冤死的亡夫建造了此塔。寓意造七級浮屠,可超度亡靈。</p> <p class="ql-block">  羅星塔景區(qū)作為福建“中國船政文化景區(qū)”的主景區(qū),在塔下周邊還建有一些中國船政發(fā)展歷史的雕塑群。這是“同舟共練”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  這兩組雕塑的名字想不起來了,就叫它“浴血奮戰(zhàn)”吧,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還看到一幅非常好的畫作,名字叫《在閩江上》。畫中展示了1869年的夏天,羅星塔下桅桿林立,中國商船與外國運茶帆船自由貿易的繁榮景象,見證了福州馬尾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jié)點的歷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在羅星塔北側的閩江馬尾處,陳列著那個年代中國海政(船政局)所屬的一號船塢,在與法國入侵的海戰(zhàn)中沉沒,這艘是復制品,我們需要銘記那段歷史,讓歷史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  走近看看?;赝麣v史,今天的中國已由弱變強。</p> <p class="ql-block"><b>中洲島</b></p><p class="ql-block"> 這里曾經(jīng)是閩江上的一個沙洲,清代“五口通商”之后,逐漸在此處設置了領事館、商社、教堂和醫(yī)院,十九世紀末清政府在這里增設了海關,負責管理對外貿易和征收關稅。這張圖片的右側即是閩江上的中洲島。</p> <p class="ql-block">  將中洲島與閩江兩岸聯(lián)通的大橋叫解放大橋,主橋部分由五個彩虹拱門組成,從中洲島的尾部橫穿并跨越閩江。</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全國各地最多的路是中山路,那么最多的橋應該就是解放橋了。</p> <p class="ql-block">  放飛無人機,俯瞰橫穿中洲島尾部的解放大橋。</p> <p class="ql-block">  旋轉鏡頭俯瞰中洲島,因飛行高度受限,無法拍全整個中洲島,但解放大橋位于中洲島尾部,跟上一張俯瞰圖組合起來看,也能呈現(xiàn)出中洲島的全貌。中洲島好似閩江上航行的一艘巨輪。</p> <p class="ql-block"><b>三坊七巷</b></p><p class="ql-block"> 在福州的繁華鬧市區(qū),有一片古代的建筑群被非常完好的保存下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坊七巷”。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為從這里走出了眾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如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洋務運動的沈葆楨;開啟近代思想啟蒙的嚴復;辛亥科命的林覺明;新文化運動的冰心等等,三坊七巷可謂是名人輩出的寶地。</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的中軸線是南北走向的南后街,從南后街的南口進入后,左側即西面依次排列三個坊;右側即東面又依次排列七個巷,組成了一個有200多座房屋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南后街牌樓</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翻拍的三坊七巷平面圖。這片古建筑群始建于晉,在唐五代得以完善,明清時期則迎來了它的鼎盛時代。占地600多畝的三坊七巷那時是官宦名流的重要聚集地。據(jù)介紹,這里是中國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國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既然這里名人薈萃,那就從名人印記中去了解這個歷史文化街區(qū)吧。林則徐紀念館是在1905年建成的“林文忠公祠”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文忠是清咸豐帝賜予林則徐的謚號。</p> <p class="ql-block">  進了第一道門,即是公祠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林則徐史績展是這里陳列的主要內容。</p> <p class="ql-block">  進入正廳樹德堂,林則徐的坐像上方懸掛著兩塊牌匾,分別是“福壽”和“功資柱石”,這是清道光皇帝喜聞廣東抗英初捷時賜贈給林則徐的。</p> <p class="ql-block">  沈葆楨的故居正在修整中,無法入內參觀。</p> <p class="ql-block">  這是嚴復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林覺民故居和冰心故居在同一處院落。篇幅有限,這三故居就不展開介紹了。</p> <p class="ql-block">  放松休閑一下,看看三坊七巷的街景吧。</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三坊七巷南后街的燈光成了這里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是哪個坊,還是哪個巷,都站立在南后街的兩側,靜靜地等待著游人的觀賞。</p> <p class="ql-block">  走著走著,看到一個影城。</p> <p class="ql-block">  “拾塊大洋”的牌子,引起了我的好奇,進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原來這里還有一個茶社,這廣告做的還挺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走近看看,無論圖片還是廣告語都體現(xiàn)著過去那個年代的小資生活。</p> <p class="ql-block">  這次來閩很喜歡吃魚丸湯,看到這家店面有賣,那就歇歇腳吧。</p> <p class="ql-block">  店家的門面不大,但桌布到挺有情調。</p> <p class="ql-block">  夜已深,三坊七巷南后街的游人也漸漸稀少了。今晚也是我此次在閩的最后一個夜晚,歷時十五天的福建行也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p> <p class="ql-block">  在旅行路上,看美麗中國,我仍將繼續(xù)前行,朋友們,下次旅行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