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什么叫“大美新疆”?只有穿越了橫亙在這塊土地上的阿爾泰山,天山和昆侖山,領略了綺麗的北疆風景和多彩的南疆風情之后,才能回答這個問題。</h1> <h1>帕米爾高原</h1><h1>是見證中國最后一縷夕陽的地方。世人只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但在塔吉克語中,帕米爾才是“世界屋脊”的意思。這里海拔四千米到七千多米,是天山、昆侖山、喀拉昆侖山、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等五條大山的匯聚地,有“萬山之祖”之稱。</h1><h1>與青藏高原相比,帕米爾高原天高地遠,少人問津。但歷史上它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十字路口。千百年來,它的神奇總能不斷激起探險家們的欲望,張騫、法顯、馬可波羅、唐玄奘都曾在此留下足跡。</h1><h1>帕米爾高原更是一個美若仙境的地方。一路走來,我們目睹了素雅溫婉的白沙湖,壯麗非凡的慕士塔格峰,不可思議的盤龍古道,中國最牛的縣—塔縣,中華龍脈昆侖山,詭秘莫測的石頭城,高原濕地金草灘,當然還有熱情好客的塔吉克人和《冰山上的來客》中古蘭丹姆的家鄉(xiāng)。其實,這些邂逅不過是帕米爾魅力的九牛一毛。</h1> <h1>白沙湖</h1><h1>湖水平靜清澈見底,在藍天倒映下,更顯淡雅。岸邊山崗上的白沙與黑褐的巖石,搭配出的深淺灰色,濃淡相宜。遠處,公格爾雪山突立挺拔,直插云天的主峰氣勢磅礴。腳下,片片青黃色的草甸,點綴著白色的牛、黑色的馬、棕色的駱駝,還有那些被美得目瞪口呆的游人。</h1><h1>在荒蕪人煙寸草不生的高原上顛簸,一路看著肌理粗糙凸凹有致的大山,已有視覺疲勞之感。忽然,群山中顯出旖旎變幻的仙境,潔白的沙山,湛藍的湖水,蔥綠的草原......沉重的黑褐色換成清麗的藍白色,硬朗的筆直線條換成優(yōu)雅的柔美曲線,真是天地之間有大美。</h1><h1>很難想象,在荒涼的帕米爾高原上有如此山光水色,溫文爾雅,超凡脫俗。白沙湖是一種境界,是靈魂所要爭取的高度。 </h1> <h1>慕士塔格峰</h1><h1>帕米爾高原上,最美麗最壯觀的雪山是慕士塔格峰,有“冰川之父”之稱。它渾圓的山體呈現(xiàn)一個完美的錐體,挺拔不失敦厚,雄偉兼蓄柔和。塔吉克青年將它看成男女純凈愛情的象征,代表著彼此的忠貞不渝。</h1><h1>山峰覆蓋著潔凈無瑕的白雪,山體鋪滿水晶般的冰川,環(huán)繞著縷縷白云的頂峰,傲視蒼穹,浩氣凜然。山腳下的卡拉庫里湖由冰川的溶水匯集而成,湖面波平如鏡,安詳靜美,陽光折射下變幻著藍、綠、青、黃的顏色。慕士塔格峰倒映在湖中,靜如處子,若隱若現(xiàn),高潔又不失謙恭。</h1><h1>站在4000米的高原之巔,面對7546米的慕峰,抬頭仰望那渾圓的山體和磅礴的冰川,感受著崇高偉岸、遠離紅塵。無論是探險家還是朝拜者,它的魅力都是感人肺腑,開闊眼界,清洗靈魂,提升格局。</h1> <h1>盤龍古道</h1><h1>從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出發(fā),翻過山脊,一條公路蜿蜒而上,就像是盤踞在高原上的巨龍,得名盤龍古道。在短短30公里距離,古道盤了600多個S彎道,彎度都超過180度,海拔從3000米陡然上升到冰渣雪跡的4200米。駛過了這條蜿蜒的公路,感覺其它什么路都是浮云了。</h1><h1>古道分成大盤龍和小盤龍。大盤龍的彎度大,但沒那么密集,沿途有觀景臺供人停車,可看纏繞在山腰上的層層公路。小盤龍的彎道整整齊齊,密密麻麻,更像一條巨蟒匍匐在山,看的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我有暈車的毛病,盡管提前吃了藥,行駛中仍感到腎上腺素激增。</h1><h1>人生就是一條路,有路就有彎,有彎也要走,如這盤龍古道,一盤又一盤,一彎又一彎,只要走下去,一定會迎來一馬平川。就像盤龍古道的宣傳語講的,“今日走過了所有的彎路,從此人生盡是坦途”。</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