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午與朋友交流的話題</p><p class="ql-block"> 人也好,社會也好,不同的階段都會用儒釋道的思想去引領(lǐng)。早期需要奮斗的時候要用儒家進步的思想促進發(fā)展。中期,在儒家促進的同時要融入佛家的智慧來控制好發(fā)展的步伐和修正人與自然、人與自己的關(guān)系。晚期,要用道家無為而為的思想境界來保護發(fā)展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人的多數(shù)焦慮是來自內(nèi)心,內(nèi)里存在強大的分別的時候,會過于在意外界帶來的因素,當今的父母為自己的孩子焦慮,多數(shù)都是在社會價值觀上存在很大的分別心,怕孩子成長路上吃虧受罪,怕沒有好工作,還有的是存有虛榮心。</p><p class="ql-block"> 社會發(fā)展越快,物質(zhì)生活越好,修心越是重要。每個人存在不同的社會形式里,每種生活和工作的形式,對于我們自己都是在修心。有的是通過寫書法修心,有的是通過工作修心,有的是通過打坐誦經(jīng)來修心。</p><p class="ql-block"> 人與社會關(guān)系久了,習慣于追求人的需要,向外求的多了,忽略了自身的生命自然和宇宙自然需求的保護。世界和社會消耗的速度決定人類離去的時間!</p><p class="ql-block">——加飛弘藝館202306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