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穿越丙察察

江城子

<p class="ql-block">萬萬沒想到,“此生必駕丙察察”這頗具蠱惑性的口號,一不小心讓我這七旬老太付諸了行動。2023年春天,和老伴自駕“指南者”從海南出發(fā)(返鄉(xiāng)),經(jīng)廣西、云南繞行怒江美麗公路至丙中洛,以此為起點,開啟了一段原始、神秘、崎嶇而艱難的丙察察進(jìn)藏之旅。</p> <p class="ql-block">怒江美麗公路的“美麗”二字,不是形容詞,而是公路的名字。這條路蜿蜒于深壑的怒江大峽谷中,穿行在高黎貢山、碧羅雪山與怒江之間。而作為漫長的219國道重要組成路段,美麗公路也是自駕丙察察必經(jīng)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兩側(cè)綿延300公里的山水風(fēng)光,將其美麗毫不吝嗇地展現(xiàn)給每一個行走其間的人。步步皆風(fēng)景,入目便是畫,是對美麗公路真實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怒江兩岸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p> <p class="ql-block">與美麗公路相伴的怒江,不同季節(jié)呈現(xiàn)不同顏色。5月初的顏色是混黃的,與其它季節(jié)碧綠的江水判若兩江 </p> <p class="ql-block">因為多彎路,美麗公路路邊停車拍照不是件容易的事(雖然設(shè)有停車區(qū)):提前將手機(jī)調(diào)整到拍照或錄像頁面;觀察前后車情況;迅速下車,麻溜拍照。如此很難顧及到角度、構(gòu)圖等,有影就行。有時候因不方便停車遺憾地錯過了拍照的機(jī)會,只能把美景刻在腦海里(彩色條是騎行道)。</p> <p class="ql-block">離開美麗公路駛向S316省道去片馬鎮(zhèn)。這是一條更加彎曲、陡峭的公路,但路況很好,全程行走在高黎貢山深處。一路上時不時見有從山上滾落的大大小小的石頭。</p> <p class="ql-block">沿途茂盛的植被,被云霧籠罩著,為高黎貢山増?zhí)砹艘环萆衩厣?lt;/p> <p class="ql-block">海拔3150米的片馬丫口檢查站</p> <p class="ql-block">來到片馬這個隱藏在高黎貢山深處的邊陲小鎮(zhèn),才了解到這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英雄小鎮(zhèn)。100多年前,英國覬覦片馬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礦藏,出兵強(qiáng)行占領(lǐng)了片馬, 并把片馬納入緬甸版圖。新中國成立后,與緬甸政府歷經(jīng)3年的談判,1961年游離了70多年片馬終于回到了祖國懷抱。期間片馬人民為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英勇抗擊英軍侵略,發(fā)生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身后是片馬國門)。</p> <p class="ql-block">片馬抗英.駝峰航線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駝峰航線是二戰(zhàn)期間世界空運(yùn)史上付出代價最大的空運(yùn)線。館里有一架駝峰航線C53運(yùn)輸機(jī)遺骸,是1996年在片馬丫口附近被一緬甸獵人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時機(jī)骸在高黎貢山靜靜地躺了半個世紀(jì)。</p> <p class="ql-block">在片馬發(fā)生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插曲。5月2日午夜時分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陣搖晃驚醒,床左右晃動持續(xù)10多秒?!暗卣鹆耍斐鋈??!庇腥撕?。起身到室外,已有許多人跑到了街上,后來知道震中在云南保山。感受這樣“強(qiáng)烈”的地震平生還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一路風(fēng)塵仆仆,美景“伺候”,終于到達(dá)美麗公路盡頭即此行的主角地之一——丙中洛。丙察察穿越拉開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是滇西北最后一個鄉(xiāng)鎮(zhèn),位于西藏、緬甸、云南交界處。這里怒族、藏族、傈僳族、獨龍族等多民族混居,每個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信仰,每個人都有心中的神,被稱為人神共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不是第一次來到丙中洛了。8年前的丙中洛雖然已小有名氣,但還是冷清、落后的小鎮(zhèn)。如今,搖身一變成繁華熱鬧的現(xiàn)代化小鎮(zhèn)。尤其是來自全國各地自駕丙察察的車隊(大多越野車)或單車,走馬燈似的一波一波會聚在這里,車來人往,給小鎮(zhèn)帶來了生氣,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p> <p class="ql-block">怒江流經(jīng)到丙中洛,因大山阻擋,順勢拐出了一個U型灣,被稱為怒江第一灣。</p> <p class="ql-block">怒江兩岸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拔地而起,形成了一道巨大石門。汽車來向的左側(cè)是碧羅雪山,右側(cè)是高黎貢山。</p> <p class="ql-block">隔怒江遠(yuǎn)眺霧里村——散落在山坡上的霧里村,因其美麗的田園風(fēng)光被譽(yù)為“中國小瑞士”。 至今村里還不通公路,進(jìn)村只能走掛壁上的茶馬古道。</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云南段詳細(xì)的指路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出丙中洛鎮(zhèn)約27公里,就到了滇藏交界的地方。再次踏上西藏的土地,心情是復(fù)雜的。13年前曾走G318至西藏芒康,但因高反嚴(yán)重,不得不中止腳步,當(dāng)時的沮喪可想而知。如今,當(dāng)年的一幕會不會重演,心里沒有多少底氣,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p> <p class="ql-block">掃碼報備,勾起了多少抗疫往事。但愿它永遠(yuǎn)告別歷史舞臺,萬不要卷土重來</p> <p class="ql-block">突出的巨大巖石低垂,形如張開利齒的老虎口,這就是丙察察著名的天險之一老虎嘴。由于路面加寬,路邊又加裝了防護(hù)欄,通過時沒有那么驚險、嚇人。不過,前方不遠(yuǎn)的丙察察唯一的隧道——雞爪骨隧道,簡陋得像地道,沒有什么“裝飾”,十足的原生態(tài)隧道。</p> <p class="ql-block">V型峽谷景觀。怒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彎彎繞繞在這里又轉(zhuǎn)了一個U型灣。</p> <p class="ql-block">渾然不知已深入橫斷山脈腹地。嶙峋古怪的褐色山體寸草不生,顯得粗獷而冷峻,混濁的怒江似乎也缺少了水的靈性。畫面中隱約可見的掛在山腰上細(xì)細(xì)的白線條就是一路走來的路,是在山體上硬生生鑿出來的路。</p> <p class="ql-block">走在坑洼不平的碎石路上,車子顛簸的厲害,時速只能維持在20公里左右,有時甚至是個位數(shù)蠕行。這樣的爛路,對人和車都是一種折磨,尤其是對車的損害更大。難怪有人說走丙察察不爆個胎,都不好意思說走了丙察察,更有人調(diào)侃說,干脆把丙察察改名為“蹦嚓嚓”??。</p> <p class="ql-block">導(dǎo)航儀顯示的之字形轉(zhuǎn)山路。</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著名的打卡地——大流沙。這是一段易滑坡塌方滾石路段,據(jù)說風(fēng)一吹,沙子就從山上往下滑,而且高山上的石頭隨時飛落下來。所以,我們趕在上午風(fēng)小的時候通過,不敢多做停留。</p> <p class="ql-block">行駛了4個多小時,約80公里到了察瓦龍鄉(xiāng)。察瓦龍是丙察察線的重鎮(zhèn),更是旅友補(bǔ)給、休整的重要驛站。</p> <p class="ql-block">察瓦龍一家飯店的墻上,涂滿了自駕丙察察驢友的留言簽字。老董也即興揮筆寫下:75歲駕車來。</p> <p class="ql-block">5月份是當(dāng)?shù)剞r(nóng)忙時節(jié),家家戶戶的青稞麥開始收割了。</p> <p class="ql-block">碧綠的玉曲河與怒江在怒江大橋附近交匯,同流合污變成了“黃河”。</p> <p class="ql-block">路雖破,路標(biāo)一點不含糊。一路上,這樣醒目的標(biāo)牌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目若村,村子不大,40多戶人家,也是丙察察的主要驛站。但因其海拔3800多米,容易高反,自駕驢友不輕易在此留宿。</p> <p class="ql-block">在目若村這家四川人開的飯店,老板娘主動為我們拍下了這張難得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先后翻越了雄珠拉、昌拉、益秀拉3個埡口,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由衷佩服那些騎行勇士,尤其是單車單人的,驚人的毅力,不怕苦的精神令人仰望。</p> <p class="ql-block">穿過海拔4706米的益秀拉埡口雪墻</p> <p class="ql-block">幾十輛拉練軍車威武駛過,我們駐車讓路。向保疆衛(wèi)國的軍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前方不遠(yuǎn)就是丙察察的終到地——察隅縣。隨著海拔的降低,不知不覺山體由黃色轉(zhuǎn)換成了綠色,樹木也挺拔、高大起來,山間氧含量增加,呼吸好像也順暢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終于到了丙察察最后一站——察隅縣。當(dāng)從沙石路過渡到柏油路的瞬間,想到從此走上溜光大道再無顛簸路,幸福感爆棚。</p> <p class="ql-block">察隅是我國重要的邊境縣,1962年中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瓦弄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察隅縣。察隅又是西藏海拔較低的縣,四季溫和,降雨充沛,是生存環(huán)境較好的地方,被譽(yù)為西藏小江南。</p><p class="ql-block">城區(qū)有一條碧綠的河水流過,滋潤著這片土地,這是察隅的母親河——桑曲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別丙察察,繼續(xù)向北往然烏方向匯入318國道。一路風(fēng)塵,一路風(fēng)光,奔向遠(yuǎn)方的家。</p><p class="ql-block">沿途藏川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在海南出發(fā)前,打包了一些舊衣服,想著去西藏的路上送給需要的人。但也留下些許遺憾——沒有留下這戶人家的地址,以致不能再為他們寄點什么了。直到回家還在糾結(jié)著這件事(察隅古玉村)。</p> <p class="ql-block">古玉鄉(xiāng)凋謝的桃花告訴我們:來晚了,錯過了桃花盛開期。</p> <p class="ql-block">見美景就心動,總是忍不住停車拍照。</p> <p class="ql-block">翻越海拔4900米德姆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德姆拉山口風(fēng)雪彌漫</p> <p class="ql-block">雪山下的圣湖——然烏湖</p> <p class="ql-block">G318八宿段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跨過怒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盤怒江72拐</p> <p class="ql-block">翻越G318最高峰——海拔5130米東達(dá)山。</p> <p class="ql-block">芒康如美鎮(zhèn),瀾滄江穿城而過。</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橋——藏、川交界處</p> <p class="ql-block">巴塘姊妹湖濕地</p> <p class="ql-block">藏、漢一家親</p> <p class="ql-block">海子山</p> <p class="ql-block">毛埡草原</p> <p class="ql-block">世界高城理塘</p> <p class="ql-block">新都橋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  時常有人問:去過西藏嗎?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去過?可沒去過拉薩。沒去過?卻走過了西藏一角。這一角,走過了承載多少人夢想的最原始的路,享受了雪山、圣湖、峽谷、草原視覺大餐……從某種意義上說,丙察察之行不是一次普通的觀光旅游,而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探險之旅。在此要感謝我的老伴老董,沒有他的執(zhí)念、他的慫恿,我是斷然不會與西藏有這樣近距離的對話,更無從體驗“身在地獄,眼在天堂”的極致感受;還要感謝上天的眷顧,讓高反繞著走,助我和老伴攜手走過丙察察;去年底的“陽”也功不可沒,身體有了“抗體”,為萬里回家路“保駕護(hù)航”。</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旅行都有遺憾 ,如同人生。“西藏不在拉薩,西藏在路上”,暫且借用這句話回答篇尾之問,并聊以自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