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到蒲公英,可能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們都認識它、熟悉它,可能還吃過它,特別是七十歲以上的來自農(nóng)村的高齡人群,還會對它有一種特殊感情: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災(zāi)害時期,它曾充填了我們的饑腸,為我們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使我們渡過難關(guān)。</p><p class="ql-block">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和適應(yīng)性特強,頭狀花序,單一頂生,花黃色,瘦果長圓形,褐色,有白色冠毛,象小降落傘。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味苦,性寒,無毒。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採回的新鮮蒲公英,擇后焯水,或炒,或蒸或涼拌,都是飯桌上的美味,濾過的水盛在容器內(nèi),渴時飲用,既解渴又祛火清毒。</p><p class="ql-block"> 蒲公英生命力極強,在我國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的田間、路旁、河邊和原野上,山間草地和城市林帶丶草坪和公園里,到處可以看到它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論年份我和蒲公英結(jié)緣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當時我還不滿十歲,在我們兄妹中我是老大,上有奶奶和父母,下有兩個弟弟和妹妹,一到農(nóng)歷二、三月份,因父母親忙于地里的耕作,我每到放學回家,趕緊寫完作業(yè),不是帶弟弟妺妹,就是挎?zhèn)€草籃子下地割草餵牛。每逢見到蒲公英,總是如獲至寶,細心的把它挖出來,順便擇干凈,另外放在草籃子里,待到回家,把它交給母親,或焯水當菜,或下到面條鍋里當菜吃…</p><p class="ql-block"> 1998年退休后,在石場鎮(zhèn)時,我每年都要去採集很多蒲公英,留夠吃的,還要晾曬不少干蒲公英留作冬季熬水當茶葉用,既清火又解渴。</p><p class="ql-block">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新世紀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lǐng)導和帶領(lǐng)</p><p class="ql-block">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國富民強的中國夢。城市居民也越來越喜歡能吃上來自山區(qū)和野地的純天然和無公害的蒲公英。還有那些富豪人家更是花大價錢買來,把它當作飯桌上的美味佳肴。</p><p class="ql-block"> 蒲公英的昨天和今天,都是被人們所喜愛。如果沒有食用過蒲公英的朋友,不妨採來,按本人介紹的方法焯水后一試,實踐會證明,你必定能和蒲公英交上朋友!記住,到時間不要忘記我這個推薦者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