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降江公子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我所在的工廠傳來了一個暴炸性的小道消息,這仿佛像一滴水落在熱油鍋中,讓素日平淡乏味的廠區(qū)沸騰起來。私底下人們紛紛議論著"知道嗎?那四大金剛手下的得力干將,江某某的女兒下到我們廠里來啦!</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發(fā)生后震撼了所有人!沒想到震后的余波竟然涉及到我們廠里,當年受九一三事件波及的江父曾任空政黨委書記,其母親也是軍內(nèi)首長。身為空軍大院出生的江公子乃是軍中之花一枚。如今屈尊到工廠當一名普通工人也是令人咋舌!</p><p class="ql-block">聞當年與江公子同一車間的好友回憶,江生性活潑性格開朗,在車間里人緣很好!完全沒有高干子弟的矯嬌二氣。</p><p class="ql-block"> 我在廠時并沒有與江有交集,偶爾一次邂逅發(fā)生在一次上中班時,那天身感不適,準備去醫(yī)務室。路過機修車間突然竄出一個身影,嘴上還嚷嚷"快快!趕快去請半天假!否則來不及了"原來那天電視臺播放解禁后引進的大片《安娜·卡列尼娜》。曾經(jīng)讀過蘇聯(lián)作家托爾斯泰所著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無不被美麗動人的安娜,和風流倜儻的渥倫斯基的愛情故事所深深吸引!如今在電影上重現(xiàn)。也難怪江公子如此歡騰雀躍的奔醫(yī)務室,就為觀看此片請假去啦!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江公子!這么多年過去,當時她那性格跳脫,不加掩飾的樣子仍鮮活的浮現(xiàn)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久廠宣傳科與工會組織愛好文藝的青年,成立了廠業(yè)余宣傳隊。那群熱血青年,其中不乏有文學才子的加盟,滿腔熱情的自創(chuàng)各種形式的舞臺短劇,讓宣傳隊活躍在廠內(nèi)外的舞臺上。那空軍大院出來的能歌善舞的江公子則成了宣傳隊的臺柱子。每當演出,她優(yōu)雅的表演和曼妙的舞姿,讓臺下觀眾為之喝彩?。▌≌涨白蠖?lt;/p><p class="ql-block"> 這么多年過去,當年作為政治問題的江父已經(jīng)平反!而受牽連下放到工廠的江公子如今還好嗎……?</p> 二、老張其人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中期,我車間來了一位女士姓張單字萌。碰巧分在我所在的軸承內(nèi)圈小組。進車間后也無人介紹,只知她姓張所以眾人均稱她為老張!當年的老張蒼白的臉上一雙微陷深沉的雙眸,對人和藹,一笑就露出一顆鑲銀的牙齒!她一頭樸素的齊耳短發(fā)里夾雜著少許白發(fā),略顯老態(tài)!后來我才知道老張當年實際年齡才四十多歲!</p><p class="ql-block"> 車間主任將老張分配給小組資格最老的陸師傅學習技術!老張對陸師傅很恭敬一口一個陸師傅的叫。可能是年紀的原故記性不好,老是受師傅的白眼,操作中遇到技術困難,老張怕師傅責備。喜歡找我不恥下問,用帶著一口江浙地方口音的普通話,小史小史的叫我,我也樂于助她幫她解決磨床挍車上的小問題。一來二去老張就和我熟了,交談中我驚呀的得知,老張竟然和我是我家對面,那幢自由公寓的鄰居,這一下子拉近了我和老張的關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時間一長我和她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閑聊中我才知道老張原來是徐匯區(qū)政府的辦公室主任,她和在上海社科院工作的先生,解放前都曾在新四軍后勤工作,解放后轉(zhuǎn)業(yè)到地方。老張至所以下到我廠工作,原因是正值文革后期,老張所在區(qū)政府因為她犯所謂路線不清的問題,被 懲罰性的臨時下放到工廠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育[擦汗]當年老張長期精神緊張造成的傷害,使她身體狀況不好,但在廠工作時她仍咬著牙堅持上班,讓我為她感到擔憂。</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所謂改造,老張離開了工廠回到了原來的區(qū)政府。與老張在車間暫短時間的相處,讓我與她成了忘年之交!離開工廠后的老張熱情的??請我和小組的師傅們?nèi)ニ易隹?,讓我認識了她的在社科院任職的江老先生,一位待人親和,博學睿智的老知識分子!老張有一雙兒女,兒子叫萬紫,女兒名千紅。女兒成年后嫁給了上海知名的大畫家唐云的小兒子現(xiàn)定居在美國????兒子也亊業(yè)有成,在電影業(yè)幕后搞技術工作。</p><p class="ql-block"> 十數(shù)年后我去華東醫(yī)院探望老父親,在住院大樓臺階上正碰到江先生!我上前叫聲江老!他還認識我,與江老先生握手致意,談到了老張才知到已是古稀之年的她因為文革受到刺激和傷害,如今已失聰久臥在床[難過]回憶起當年與老張相處的那段難忘經(jīng)歷,至今仍讓我不勝唏噓感慨..…!</p> <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回望青春三》記述的是本人當年在廠時的兩位與眾不同的女士。前者為軍中高干之女江姓新頁。后者則是當年位于徐匯區(qū)政府的辦公室主任張萌女士。原本與工廠八桿子打不到的關系卻因為特殊時期撞集在一起。讓我看到原于高位的人在異境中如何順適,活出自我,在平凡中煥發(fā)出光和熱。雁過留聲,她們的每段經(jīng)歷都留有印記,在不同環(huán)境點點滴滴泛起,音容笑貌猶存一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和光同塵,與時舒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寫于二零二三年六月夏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