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難忘的高考——我的1979年

舞者

<p class="ql-block"> 知識改變命運 學習創(chuàng)造未來</p><p class="ql-block"> 感恩鄧公決策 公平競爭惠國</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1日高考結(jié)束之際,再次回顧并分享我于2023年6月11日撰寫并發(fā)布的美篇:《難忘的高考——我的一九七九年》</p><p class="ql-block">以饗讀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川大學歷史系七九級畢業(yè)四十周年慶系列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其中最有意義最受同學們首肯的一件事,便是由周勇等同學倡議,周永章、熊渝等同學積極操辦的,請各位同學撰寫一篇“我的1979”,</p><p class="ql-block">然后集結(jié)出版一本書,作為對已經(jīng)過去的 40 周年的珍貴印記。日前已有二十位同學交稿,以《往事并不如煙——我的一九七九——四川大學歷史系七九級畢業(yè)四十周年紀念文集》為書名的電子版書已經(jīng)編輯完成。</p><p class="ql-block"> 作為川大的學子,作為歷史學的傳人,作為歷史系七九級的大學生,我撰寫并發(fā)表了《難忘高考——我的一九七九年》,也將收入文集。今天在畢業(yè)四十周年紀念活動中,再次以美篇的形式,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我的同學和我的至愛親朋。</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1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難 忘 的 高 考 </p><p class="ql-block"> ——我的1979年 </p><p class="ql-block"> 曹 蓉</p> <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恢復高考,是改革開放的先聲。高考方針,由鄧小平刪去“領導批準”四個字而確定為:“自愿報考,嚴格考試,擇優(yōu)錄取”,使高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平競爭,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得以永繼傳承。 </p><p class="ql-block">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chuàng)造未來”,是我的親身感受,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 </p><p class="ql-block"> 鄧小平恢復高考決策的改革精神值得永遠銘記。</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驚雷一聲震天響 恢復高考有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節(jié)點:1977年10月21日,恢復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像秋天里的一聲驚雷,喚醒了千萬個中國青年沉睡的夢。歷經(jīng)文革的磨難,經(jīng)歷過多年的中斷和推薦上大學后,突然間,廣大知識青年意識到自己的命運不再操決于他人,不再由出身和關系來決定,而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通過公平競爭來決定,確實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特大喜訊。 </p><p class="ql-block"> 鄧小平鼎力主理決策恢復高考,由他主持確定的高考方針,給我們廣大“知青”送來了學習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知青們奔走相告踴躍報考。</p> <p class="ql-block">  我要參加高考,我要考上大學!天賜良機,必須把握!可是,高考對于從未讀過高中,初中兩年也是在學工學農(nóng)學軍中度過的我來說,多難??!不怕!為了自己的夢想,高中三年的課程我決定自學惡補。新華書店里教材和復習資料各買一套,聽說哪里有復習題賣立馬趕去搶購,語數(shù)外史地政,還有生物課,一切都是那么重要,一門也不能落下。二話不說,我擬定了學習計劃包括大目標小目標及進度時限,便開始了如饑似渴地學習。</p> <h3>(下圖來自網(wǎng)絡:搶書潮)</h3> <p class="ql-block">  剛從邊疆回到城市的我,每天除了幫父母為全家買菜做飯洗衣服做家務外,便是從早到晚學習學習再學習,挑燈夜戰(zhàn)每至凌晨。從未學過的英語和漢語拼音,我定時收聽四川人民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補課。好友吳嘉蓉教我學習國際音標,幫助我提高了自學英語的能力。從未學過的課程,我把教材看好幾遍,從例題公式到練習題一頁一頁地學習,實在弄不懂的就生吞活剝死記硬背,按計劃推進起走,從而大大提高了進度。才幾個月就拿下了大部分課程!</p> <h3>(下圖是我和戰(zhàn)友吳嘉蓉1972年在云南邊疆駐地南定河邊的合照)</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授補習班解疑 小伙伴互助“打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住高校四川財經(jīng)學院(西南財經(jīng)大學的前身)也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吧。為幫助孩子們學習復習備戰(zhàn)高考,財院工會建立了補習班,家長教授們自愿無償為孩子們上課。這件好事讓我們受益多多,學習更有方向,方法更為多樣,效率更是大提升。</p> <h3>(下圖為四川財經(jīng)學院的標志:光華鐵樹)</h3> <p class="ql-block">  劉老師講語文,我學到了漢語語法的主謂結(jié)構(gòu)偏正結(jié)構(gòu);楊老師講數(shù)學,我學懂了之前似是而非的代數(shù)幾何;賴老師講英語,第一課第一句“The air is moved that is Windy”(空氣的移動那就是風),然后是解析知識點和音標,讓我們學得有趣輕松,至今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p><p class="ql-block"> 每天下午自學時間,除了消化上午的補習課,便是按自己的計劃繼續(xù)推進學習復習。進入倒計時階段,猜題做題背題,循序漸進不懈努力。我都為自己激發(fā)起來的學習能力動力而吃驚。為了背題,我編了不少順口溜,把一道題的結(jié)構(gòu)和知識點串起來,看到一個題目就想起這個點串,有些題甚至可以在腦海里浮現(xiàn)一組圖型!運用聯(lián)想法和循環(huán)記憶法使我的學習效率提升不少。 </p><p class="ql-block"> 鄰居小伙伴找我聊天,交流做題背題的方法,我們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某題的答案及知識點的串聯(lián)背誦方法,互相抽問答題,在交流過程中互相取長補短、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在提升學習效率的同時增進友誼增添樂趣,以至于每天下午都樂此不彼,對有些答題甚至達到了倒背如流的境地!考前幾天,我不再看書,滿腦子的題目和答案不斷涌現(xiàn),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部考試機器題庫辭典,豐富的內(nèi)容止不住地呈現(xiàn)眼前。這年高考(1979年),被戲稱為“四人邦”的我們四個鄰居小伙伴:我和稅鈺、王振國、趙小虎,全都考上了重點大學!</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鑼鼓喧天傳喜報 功夫不負當狀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2023年)高考剛結(jié)束幾天,網(wǎng)上看到不少高考出分激動瞬間的視頻,我也不禁熱淚盈眶感慨萬千!因為我深知那份成績單來之不易,飽含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努力奮戰(zhàn)。 </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想起我的高考成績單!那是1979年夏天,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網(wǎng)絡,7月7、8、9日三天高考之后,人們便在家里靜靜的等待郵遞信件的到來。7月中旬的一天中午午飯前,一通喜慶的鑼鼓聲由遠及近來到門前,我和家人鄰居們紛紛跑出來觀看。財院工會主席劉圻帶著一隊人,敲鑼打鼓地把大紅喜報送到家門前,高聲地祝賀道:曹老師,你的女兒曹蓉高考成績優(yōu)秀,是我們成都市西城區(qū)的文科狀元!祝賀祝賀!我媽媽樂得合不攏嘴,連聲道謝,還自言自語地說:“這是真的嗎?真是太好了!”然后回頭對我說:“三妹你真乖!”我也是意外的驚喜,在喧天的鑼鼓聲中噙滿淚花,在眾人的祝賀聲中油然升起一種自豪感。</p> <h3>(下圖為西南財大的青春雕塑)</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考入川大歷史系 勤奮學習改命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恢復高考是一次真正意義的革命,它蕩滌了“讀書無用論”、“唯成份論”的濁流,為百廢待興的中國大地吹來了第一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風。1977年8月4日,鄧小平在主持研討科教發(fā)展的座談會上,將提議的高考方針刪去“領導批準”四個字,確定為“自愿報考,嚴格考試,擇優(yōu)錄取”,使高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平競爭,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得以永繼傳承。從此,“高考”一詞以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并影響了我們社會進程的方方面面。從此,高考成為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p> <p class="ql-block">  1977年恢復高考,參加高考人數(shù)570萬,錄取27萬人,錄取率5%。1978年參加高考610萬人,錄取40.2萬人,錄取率7%。1979年參加高考468萬人,錄取28萬人,錄取率6%。在那個年代,高考被稱為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能考入大學實屬不易,更何況我還是個沒有讀過高中的初中生。 </p><p class="ql-block"> 我的成績是多少分已經(jīng)記不清了。填寫志愿時,工會主席還專門來提醒指導,說你的分數(shù)考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復旦大學都沒有問題,一定要填好啊??墒?,我的想法卻不一樣。 </p><p class="ql-block"> 1971年還是16歲花季的少年,我便與同學們一起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生產(chǎn)建設兵團,去云南屯墾戍邊,種橡膠建果園。支邊八年,有成果有成長,亦有工傷(腰椎尖盤突出)有磨難,回到成都后,治療康復中的我身體狀況并不好,腰傷復發(fā)不能再走遠。于是,在成都考一所最好的重點大學成為首選。我順利地被四川大學歷史系錄取,站在了人生的新起點。</p> <h3>(下圖為1973年我和戰(zhàn)友元嬿在云南邊疆駐地練習射擊)</h3> <h3>(下圖為我的支邊剪輯:參加科研小組活動)</h3> <h3>(終于圓了大學夢)</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識改變命運 學習創(chuàng)造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有機會考上大學,是改革開放政策賦予的機遇,我一定要好好讀書珍惜機遇,不負時代的眷顧和召喚。</p> <p class="ql-block">  在川大讀書期間,我認真聽課、盡力記筆記,成為速記高手。我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筆記本上奮力疾書教授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娓娓道來的故事和哲理。每學期復習考試的時候,我的課堂筆記都成為最佳復習資料,為同學們爭相借閱參考。甚至還發(fā)生了考前一周我的《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筆記被盜的小插曲。大學四年的全部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課堂筆記,包括著名史學家繆鉞、徐中舒、蒙默、王庭科、趙清、劉琳等的精彩授課內(nèi)容,一共好幾十本,我保存了三十多年,最后依依不舍地全部捐贈給了建川博物館。</p> <h3>(下圖為我的捐贈證書)</h3> <p class="ql-block">  在川大讀書期間,教室、圖書館、寢室三點一線,就是我的全部學習生活。上課在教室,沒課就在圖書館,看課外書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抄寫的資料卡片就有好幾大捆。那時候是沒有復印機和手機拍照的現(xiàn)代化手段的。午餐后回寢室,先寫一篇毛筆字然后小睡一會兒又去學習。晚餐后和同學一起去望江公園散步,手拿小卡片邊走邊背英語單詞。然后去教室上晚自習。雖然在成都讀書,為節(jié)省時間多讀書,周末我也很少回家,媽媽心疼我有時會讓鄰居稅鈺同學給我捎來一罐頭瓶子的碎肉炒泡菜。我堅持幾個學期的每天晨跑,實現(xiàn)了體育課800米跑步達標。當上了三好學生。</p> <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川大讀書期間,我的學業(yè)優(yōu)秀,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我的畢業(yè)論文“四川義和團質(zhì)疑”后來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1993第 1期。</p> <p class="ql-block">  1983年大學畢業(yè)時,我被選調(diào)到中共四川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政策研究室工作。</p> <p class="ql-block">下圖為1985年我在中共四川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政策研究室的工作照</p> <h3>(下圖前排左七為作者)</h3> <p class="ql-block">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chuàng)造未來”,是我的親身感受,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 </p><p class="ql-block"> 恢復高考,不僅是許多人命運的轉(zhuǎn)折點,而且成為一個國家與時代的拐點。 </p><p class="ql-block"> 銘記“改革的精神”,感恩我們所處的時代。 </p><p class="ql-block"> 2023.6.1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謝《四川政協(xié)報》2023年6月15日全文發(fā)表了本文。</p> <h3>(下圖為《四川政協(xié)報》2023.6.15第四版照片)</h3> <h3>  <br>  感恩母親曹鳳琴的養(yǎng)育之恩</h3> <h3>(下圖為2018年我與母親在西南財經(jīng)大學光華樓前的合照)</h3> <h3><br>  感恩母校四川大學的培育</h3> <h3>(下圖為作者在四川大學荷花池畔)</h3> <h3><br>四川大學校徽<br></h3> <h3>(下圖為四川大學文史樓新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