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識 、悟 、修》</p><p class="ql-block"> 近來好多喜歡我文章的客人都問我最近為什么沒有寫東西?近一年半以來只做了以下一件事,好似可以湊為一篇略作與諸位分享?;塾X尚淺望能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體悟。</p><p class="ql-block">人生的三種境界無外乎與識,悟,修。</p><p class="ql-block"> 儒家講仁義禮智也就是說世界是個大舞臺你要恪守仁義道德禮智廉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施展自己的才華。這也是幾千年來學而優(yōu)則仕,為什么幾千人幾萬人的為了一個公家崗位你爭我奪的原因所在。本質(zhì)上講儒家強調(diào)了人與人的關(guān)系。道家講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天地人三者是為一體的。萬物與我為一,尊重自然尊重平衡。道家強調(diào)了人與自然天地的關(guān)系,三年疫情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佛家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儒釋道看似不同卻又相通,相通之處就在于一個靜字,靜而生智,智又有慧。你想啊,沒有智慧這三家你咋可能去體會呢?這就識,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便是識。</p><p class="ql-block"> 悟便是體悟感悟的意思。不同的人生在同一個人家悟性是不一樣的,有的有力;有的有智;有的有物;有的有財;有的有壽。這就像一塊種滿了玉米的地,有的穗碩大飽滿,有的到秋收了還沒出穗只好割去喂牛喂馬。同樣的種子,同樣的農(nóng)民,同樣的地,這是為什么呢?天地萬物生而有界,持界不同。飽滿的那個被人吃了,干癟的那個被牛馬吃了,這就是界不同。同的只是被吃,無非對象不同而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埋怨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持界不同,怎么可以能一碗水端平呢?如果你試想一下你這個農(nóng)民給這片玉米施肥的時候,你會給哪一株或哪一片施呢?想必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你怕他長不大呀必然會給他多施點,那個長的大一點的不施也行,或者是少施一點,照樣長的很壯。</p><p class="ql-block"> 修是什么呢?就是修為。修為是什么呢?修為就是修正和實施。舉例面對美人,俗人誰能到做美女坐懷不亂?柳下惠僅僅是小說中的人物并無考證之處。是人們想用這樣的人物或者故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表達自己的向往而已。如果你看到一個美女能克制自己僅僅是看一下而已,又或者是美女正在向你靠近及時告她,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走就壞規(guī)矩了。通過手段斷了自己和對方的念想。有了辦法,有了對策一定要去實施。修的目的是通過行為約束到達自已的心靈彼岸,修的重點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才去為。為什么老百姓說福報都是前世或今生修來的呢?要想有福報就得去修。如果你經(jīng)營一個企業(yè)就要合法納稅,你不納稅,他不納稅,國家機構(gòu)怎么運行?誰來保衛(wèi)你的國家安全家中兒女。如果你是一個兒子就要孝敬父母,如果不是他們的百般呵護,你怎么可能有健康的身體和現(xiàn)在的生活?如果你有了錢財一定要懂得這是天地的恩賜,如果不是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你又從哪里可以得到這些錢財呢?用正確的方法堅持自己的方向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是修為。</p><p class="ql-block"> 盡管每個人持界不同但這不是叫我們躺平而是更努力的去工作和生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界的最高點。</p><p class="ql-block"> 正源正味 癸卯四月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