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其實就在山的那一邊,北臨我國,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2023年4月下旬,參加了攝影之都、錦弘南亞組織的“飛越世界之巔遇上尼”的深度行攝團。我們一行14人,從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直飛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在機窗口,但見偉大的珠穆朗瑪峰。 約莫3個小時的航程,抵達了特里布胡凡國際機場,走進了這個神秘古老的國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加德滿都谷地 三大杜巴廣場</b></h3> <p class="ql-block">到尼泊爾,那是一定要去看三大杜巴廣場(杜巴廣場意為皇宮廣場)。</p><p class="ql-block">級別: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時間: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p> <b>巴德崗杜馬廣場</b> 巴德崗地處加德滿都東邊14公里,是尼泊爾中世紀建筑和藝術的發(fā)源地。 巴德崗杜馬廣場就在古城內,沒有圍墻,沒有刻意的保護,原住居民與游人一道,構成了這個世界遺產特有的景致。 <p class="ql-block">古老與現(xiàn)代是可以完美搭配的。</p> <p class="ql-block">歲月斑駁的印跡,與民族服飾的色調,有機的融合。</p> 不經(jīng)意間,你就穿越在千年歲月的長廊中。 <p class="ql-block">隨處一坐,這里都有一段久遠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遇見,都是友善。</p> <p class="ql-block">歲月的框架,畫你。</p> <p class="ql-block"><b>加德滿都杜馬廣場</b></p> <p class="ql-block">去加德滿都杜巴廣場,路遇大雨。</p> <p class="ql-block">抵達杜巴廣場,已近暮色。</p> 拜拉弗大型浮雕處,前來朝拜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夜幕下,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有一種滄桑悲壯的美。 <b>帕坦杜馬廣場</b> 帕坦杜馬廣場,位于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南5公里的巴格馬提河畔,是著名的古都。 帕坦杜馬廣場的“少女活佛”,官方稱為庫瑪麗女神,又稱童女神,她被視為皇室守護神塔蕾珠的化身。 帕坦皇宮。 帕坦金廟。 尼泊爾的這三座杜巴廣場曾受過2015年地震的摧殘,有部分現(xiàn)在仍在修繕中,但是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它們蘊含的文化內涵和那種生生不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祈求風調雨順 觀音菩薩花車節(jié)</b></h3> 每年祈求風調雨順、稻谷豐收的花車節(jié),是帕坦最隆重盛大的慶典。 <p class="ql-block">人們了組裝高20米,直徑4.5米的巨大花車,用人力拖拉,在萬人的簇擁下,環(huán)繞帕坦古城游行。</p> <p class="ql-block">齊心協(xié)力,花車前行。</p> 整個古城,萬人空巷。 生活需要儀式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蕓蕓眾生蕓蕓路 帕斯帕提納神廟</b></h3> <p class="ql-block">在帕斯帕提納神廟外的巴格馬蒂河畔上,記錄了一組尼泊爾男人的特寫。那眼神,現(xiàn)在都記得。</p> 思考人生。 生命輪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菩提樹下 班迪布爾小鎮(zhèn)</b></h3><div><b><br></b></div><div>班迪布爾建于18世紀,是遺落在山間塵世外的歐式小鎮(zhèn)。<b><br></b></div> 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的途中,我們來到班迪布爾,住在懸崖村的一處民宿,說是村長家。 <p class="ql-block">民宿外,有一大片草地和十幾株參天菩提樹,使這個小鎮(zhèn)憑添了一種禪意。</p> 班迪布爾的鎮(zhèn)子中心,安詳靜美。 整條街都是一副慵懶愜意的樣子。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data-v-c0b2b5c8=""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img data-v-c0b2b5c8="" alt="" class="img ls-is-cached lazyloaded" src="blob:http://www.h-ceramic.com.cn/08ba9245-d6d0-4d7b-afde-b8de8746d42a" data-src="blob:http://www.h-ceramic.com.cn/08ba9245-d6d0-4d7b-afde-b8de8746d42a"><div class="cps-uploading-mask"><!----></div></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div></div><!----> 一杯咖啡,一瓶啤酒,一種心情,一個下午。 <p class="ql-block">余暉下,班迪布爾如夢幻一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博卡拉 泛舟費瓦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卡拉是尼泊爾的第二大城市,是尼泊爾最為盛名的風景旅游地。</p> <p class="ql-block">費瓦湖是尼泊爾的第二大湖泊,面積約有6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坐船沿湖轉了一圈。這位是我們船的舵手,幾位大姐強烈要求他把口罩取了,一看,果然帥哥一枚。</p> 費瓦湖的波光粼粼。 費瓦湖的溫存。 費瓦湖的寧靜。 <p class="ql-block">揮手間,都是不同國度的友人。</p> 不覺,晚霞映紅了湖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博卡拉 仰望魚尾峰</b></h3><div><b><br></b></div><div>魚尾峰,位于尼泊爾境內。魚尾峰因其形狀酷似魚尾而得名,在當?shù)厝诵哪恐惺且蛔裆?,政府是禁止攀登該雪山的,因此魚尾峰還是處女峰。<b><br></b></div> 起了一個大早,等待期望中魚尾峰的出現(xiàn)。天空破曉,魚尾峰終于漸顯,眾人呼喚。 也就一兩分鐘,魚尾峰就被濃霧遮蓋,再也沒有顯露尊容。 等待,也是美好。 太陽升起。<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奇特旺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b></h3><div><b><br></b></div><div>奇特旺在尼泊爾南部,是寬廣的平原,河流在此形成沖積扇,滋養(yǎng)了肥沃的水土,從而衍生了一大片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和蔥郁的叢林。<b><br></b></div> <p class="ql-block">奇特旺索拉哈鎮(zhèn)的一個小村莊。</p> 小村莊的一些生活場景,總覺得好眼熟。 村頭來了賣冰激凌的,小朋友的最愛。 村莊的草地上,一群踢足球的少年,還是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p class="ql-block">從小村莊返回時,天色近黃昏。</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奇特旺 國家森林公園</b></h3><div><br></div><div>奇特旺皇家國家公園,位于尼泊爾南部拉伊平原的天然動物保護區(qū),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喜瑪拉雅丘陵地帶中為數(shù)不多的未遭破壞的自然區(qū)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已經(jīng)罕見的亞洲獨角犀牛的棲息之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后藏身地之一。<b><br></b></div> 晨霧中,緊跟向導,輕輕地走進自然動物保護區(qū)。 尋尋覓覓,在河流中看見的野生亞洲獨角犀牛。 繼而,大象從森林深處走來。 一隊又一隊的大象,淌水過河,場面十分壯觀。 半野生的亞洲獨角小犀牛,憨厚,憨乖。 大象宿舍旁的動物瞭望臺。其實,我們僅僅是在天然動物保護區(qū)的邊沿,沒有深入到核心區(qū)域,但意思到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城 一個小雨的清晨</b></h3><div><b><br></b></div><div>地導告訴我們,尼泊爾人新的一天,都是從敬神開始的。<b><br></b></div> 一早,但見古城的人已開始取水沖浴梳妝,爾后,托著供盤去寺廟做晨禱。 在太陽初升之時,眾人面向太陽,雙手合十祈禱。 晨禱后,人們四散開去,開啟了一天的生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尼泊爾的街頭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尼泊爾雖然是世界上經(jīng)濟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但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燦爛的歷史文化,也有著幸福、樂觀的態(tài)度,以及平和、友好的心態(tài)。</p><p class="ql-block">在尼泊爾的這些日子,象是回到我們經(jīng)歷過的八九十年代,老舊而真誠。當行走在尼泊爾的街頭,還真是:恍若曾經(jīng)的舊時光。</p> 城市的交通仿佛永遠是喧囂和擁擠。 <p class="ql-block">街頭的年輕人,陽光、時尚。</p> <p class="ql-block">學生身著的學生裝,是人群中最漂亮的服裝。</p> 矗立的電桿和眾多雜亂的電線,是街道的標志。 赭紅的袈裟,是街道的色調。 自行車上賣水果,是街道的點綴。 娃兒,都是乖娃兒! 老人們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青春的笑容,永遠燦爛。 一輪夕陽,把這條街道照得彤紅,眾人住足凝望,道:明天是個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