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名稱 <p class="ql-block">共讀書籍:《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p><p class="ql-block">共讀時間:2023.6.9</p><p class="ql-block">共讀教師:張琳琳 張芳 張瑤 李秀紅</p> 學習內(nèi)容整理 <p class="ql-block">??第六章 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教育</p><p class="ql-block">??第一節(jié) 空間幾何概念與幼兒學習空間幾何形體的意義</p><p class="ql-block">??第二節(jié) 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發(fā)展特點與要求</p><p class="ql-block">??第三節(jié) 幼兒空間概念教育的設計與組織</p> <p class="ql-block">??????????????????????????????第一節(jié) 空間幾何概念與幼兒學習空間幾何形體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1.空間: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xiàn)出來。</p><p class="ql-block">2.幾何體:只研究一個物體的形狀和大小而不考慮它的其他性質(zhì)。</p><p class="ql-block">3.幼兒幾何概念的學習有賴于其空間概念的發(fā)展,幼兒幾何概念的學習也可促進空間能力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一、空間知覺</p><p class="ql-block">霍夫:人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項</span>空間知覺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例如:連接虛線(點)形成圖形(面);走迷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圖形——背景知覺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從背景中分辨前景的能力,例如:色盲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知覺恒常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例如:辨認相似圖形、辨認全等圖形、依大小排列圖形的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空間位置知覺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即認識空間中的物體和自己的方位關(guān)系(上下、前后、左右);圖形的移位、翻轉(zhuǎn)、倒轉(zhuǎn)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空間關(guān)系知覺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即認識空間物體的彼此方位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6.視覺分辨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即指認物體空間相似或相異的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7.視覺記憶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即回憶已不在視線內(nèi)的物體的能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總結(jié):</span>空間知覺包括方向定位的知覺(上下前后左右);距離的知覺(判斷物體遠近);圖形辨認的知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對圖形關(guān)系和圖形變化結(jié)果的洞察和知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運動覺和視覺在空間知覺形成發(fā)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二、幾何形體(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平面圖形:由同一平面內(nèi)的點、線、面所構(gòu)成的圖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立體圖形:由空間非同一平面內(nèi)點、線、面及其組合而成的圖形。</span></p><p class="ql-block">三、幼兒學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通過下面例子理解</p> <p class="ql-block">??第二節(jié) 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發(fā)展特點與要求</p> <p class="ql-block">一、幼兒空間方位概念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1.從幼兒認識空間方位的發(fā)展順序講,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在第一階段。兒童是以實際動作來試驗方位,將環(huán)境中的物體和他自己的各邊相連。在第二階段則是以視覺估計物體之間的空間安排。以及物體與主體之間的空間安排。</p><p class="ql-block"> 2.幼兒認識空間方位體現(xiàn)出由近及遠逐步擴展的趨勢。</p><p class="ql-block"> 3.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識。是從以自我為中心到課題為中心逐漸過渡的。</p><p class="ql-block"> 4.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識從絕對化逐漸過渡到相對化。</p><p class="ql-block">二、幼兒幾何概念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皮亞杰,提出的兒童圖形知覺發(fā)展的三個階段:</p><p class="ql-block">1. 2—4歲:能分辨開放圖形和封閉圖形,但不能分辨歐式圖形。</p><p class="ql-block">2. 4—6歲:能辨認歐式圖形,即區(qū)分直線圖形和曲線圖形。</p><p class="ql-block">3. 7歲左右:具有逆向思維能力,能辨識直線形成的封閉圖形。</p><p class="ql-block"> 幼兒從感知幾何形體的外部形狀到能夠用相應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詞</span>予以表達,還需經(jīng)歷由<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對——指認——命名</span>的過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命名</span>的發(fā)展趨勢是:幾何形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與實物等同</span>(如將長方形叫做門)——幾何形體與<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實物作比較</span>(如圓向太陽)——幾何形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為區(qū)分物體形狀的標準</span>(如說碗是圓)</p><p class="ql-block">三、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教育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1.能在知覺的水平上辨認圖形和制作圖形。</p><p class="ql-block"> 2.認識圖形的特征及其圖形之間的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 3.能把物體零散的部分構(gòu)成一個整體。</p><p class="ql-block"> 4.能有規(guī)律地排列物體,感知物體間分離、次序、包圍、鄰近等空間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 5.發(fā)展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間知覺。</p> <p class="ql-block">??第三節(jié) 幼兒空間概念教育的設計與組織</p> <p class="ql-block">一、空間方位的操作活動設計與教學組織</p><p class="ql-block">1.空間<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位</span>的活動設計與組織</p><p class="ql-block"> 比如:“身體部位”游戲。從自己身體有關(guān)部位的方位認識開始,讓幼兒通過自我感知、詞語描述來認識方位。如果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按自我為中心辨別方位,可再進行以客體為中心辨別方位(水杯在桌子的哪里?)。</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認識空間</span>(地點、環(huán)境)的活動設計與組織</p><p class="ql-block"> 比如:認識班級環(huán)境。教師可以問:墻角落是什么活動區(qū)?緊靠著這個區(qū)的是什么地方?門上有一個什么標記?用這種提示來幫助幼兒記住地點特征。</p><p class="ql-block"> 大一點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學習看導游圖,在圖上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還可以讓孩子畫出熟悉的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手眼協(xié)調(diào)活動與視覺分辨活動</span>的設計與組織(操作活動為多)</p><p class="ql-block"> 比如:“釘板圖案”“走迷宮”“找不同”“拼圖”</p><p class="ql-block">“排序”</p> <p class="ql-block">二、其他活動中空間概念的滲透教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體育活動。</span>例如:“向上舉”“向下蹲”“向前跑”“想后退”“向右轉(zhuǎn)”,“跨過障礙物”“跳過小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科學活動。</span>例如:由里到外、由上向下分析物體結(jié)構(gòu)。</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音樂活動。</span>例如:聽聲音辨別遠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美術(shù)手工活動。</span>例如:折紙、安排畫面、泥工、紙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語言活動。</span>例如:手指游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6.其他活動。</span>例如:穿衣、吃飯、遠足、捉迷藏、搭積木等。</p> 反思交流 <p class="ql-block"> 張芳老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教育》,受益頗深,使我明白了許多以往未知的東西,比如空間知覺,以前一提到空間知覺我只想到的是空間中的物體和自己的方位關(guān)系(上下,前后,左右)。學完本節(jié)課我了解到了空間知覺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方面如: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圖形-背景知覺的能力知覺恒常能力,空間關(guān)系知覺能力,視覺分辨能力,視覺記憶能力等。書中的一些案例讓我對這些能力了解地更清晰明了,在第三節(jié)中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中介紹了一些讓幼兒認識空間和幾何形體的途徑如:指身體的部位,帶幼兒參觀游覽,在釘板上用絨線繞回案,連點成線,走謎迷控。拼圖。“一一規(guī)律”排序等。這些活動有些也讓幼兒玩過但不明白它的作用,學完本節(jié)課使我恍然大悟,在其它活動中也可以滲透空間概念:如體育活動中做操,列隊,體育游戲跨“小內(nèi)”“小河;科學活動中認識物體育樂活動中感受聲音,美術(shù)活動中折紙,做紙塑品素,語言活動中做手指游戲,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可以滲透空間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隨機地引導幼兒學習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一些有空間和幾何形體的知識.今天的學習為我在以后的幼兒數(shù)學教學中指明了方向,相信有了經(jīng)驗支持,我會更加有效組織幼兒開展活動,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的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張琳琳老師:通過系統(tǒng)的閱讀、學習,我反思到:對空間、幾何的感知與學習源于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又作用于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的書本等等。那么幼兒對空間和幾何形體的認識也是從自身與環(huán)境中去感知、認識。從開始出現(xiàn)的通過身體部位感知空間、感知形體,然后到以身邊客觀具體實物為導向的感知空間與形體,幼兒在不同年齡段都有屬于該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在學習第三節(jié)中,我突然意識到體育活動的重要性,體育活動是發(fā)展幼兒空間方位感的最佳途徑,除了能夠健全幼兒的身體,并且對幼兒感知空間方位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以后的活動中,可以在體育活動中有意識的觀察幼兒對空間感知與運用的學習。針對性的組織相應的數(shù)學活動可能并不是很多,但可以在其它活動中同樣感知,比如:建構(gòu)活動;體育游戲:捉迷藏、123木頭人等;手指游戲;表征、折紙活動;益智區(qū)中排序、七巧板、魔尺等。</p> <p class="ql-block"> 李秀紅老師:通過完整學習《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第六章《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的教育》,對空間和幾何形體有了更新的認識。潛意識里,對空間幾何的認知比較狹隘,通過學習發(fā)現(xiàn),幼兒空間幾何形體的學習就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之中。如,書中提到,體育活動是發(fā)展幼兒空間方位感的最佳途徑。在之前的活動中也帶領幼兒一起玩過向前走、向后退的方位游戲,但并沒有和幼兒空間幾何的學習切實聯(lián)系起來,通過本次學習,了解到了發(fā)展幼兒空間方位感的最佳途徑就是體育活動。當然,還有很多活動也對幼兒空間概念的學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張瑤老師:今天我學習了《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中的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教育,從中收獲了許多的知識。在本章中了解空間和幾何體之間的關(guān)系,懂得了霍夫的七項空間知覺能力:</p><p class="ql-block">①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②圖形﹣背景知覺能力③知覺恒常能力④空間位置知覺能力⑤空間關(guān)系⑥視覺分辨能力⑦視覺記憶能力,這些是我從前不能了解到的尤其里面的一些案例,對我的啟發(fā)比較大在第三書中的游戲"釘板圖案"中我覺得可以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在區(qū)域活動中投放此游戲,根據(jù)幼兒不同年齡特點,增加不同的難度,小班可以在釘板上增加圖案,中班可以看簡單圖索繞出圖形,大班可以在此增加困難,或增加地形圖尋找寶藏等。</p><p class="ql-block"> 在空間和幾何形體它們兩個之間相互關(guān)聯(lián),互相滲透,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不同發(fā)展水平,準備不同難度差異的材料,供幼兒選擇,或在其他活動中也能滲透其教育.可以在體育活動中結(jié)合做操、列隊。"跨小溝""跳小河"等。科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前到后認識分析物體結(jié)構(gòu),音樂活動中可以感受聲音遠近的變化,美術(shù)活動中可以安排:畫面,折紙,做紙塑品等。</p><p class="ql-block"> 學習了這幾節(jié)我學習到了太多的知識,可以應用于生活教育中,把教育滲透于各種活動中,在活動中涉及于此。</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根據(jù)之前共讀活動,反思到:共讀時讀的時間多,思考時間少。共讀時缺少了聯(lián)系實際的交流分享。此次共讀做出了一些調(diào)整,將閱讀時間調(diào)整到了交流分享之前,中午主要請各位老師聯(lián)系實際交流了自己的所學、所思、所得。那么也通過本次共讀交流活動,大家分享了這段時間從理論學習中的所獲。我們將會從實踐中調(diào)整,從學習中實踐,讓理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p> <p class="ql-block">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感恩每一次學習,感恩每一次成長……</p><p class="ql-block">編輯:張琳琳</p><p class="ql-block">審核:崔英強 趙梓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