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都”系氐羌語,“成”為蜀人自稱,意為高原人;“都”意為地區(qū)、地方。即“成”人的地方之意。</p><p class="ql-block"> 成都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在公元前4世紀(jì)以前成都就為蜀國的都城,秦置成都縣。1930年設(shè)“成都市”。</p><p class="ql-block"> 成都,簡稱“蓉城”,五代孟蜀后主時,成都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芙蓉城”。</p><p class="ql-block"> 導(dǎo)演張藝謀說“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誠然,不論是詩仙李白還是詩圣杜甫,曾經(jīng)都無限深情款款地謳歌過這座獨具風(fēng)情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成都我之前來過三次,但每次都是短暫的停留,前往稻城亞丁、九寨溝、光霧山而匆匆路過。都說成都人安逸、巴適,此次有機會可以在成都停留幾天,正好好好觀賞蓉城的夜色,喝茶、吃火鍋體驗成都人的悠閑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風(fēng)景永遠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從廣州南站坐動車經(jīng)廣西、貴州歷時9個半小時終于抵達成都東站</p> <p class="ql-block">安順廊橋。該橋全長81米,寬6米。明清建筑風(fēng)格,橋面通道及欄桿均由青石制成,橋欄桿上雕有梅、蘭、竹、菊等圖案,橋墩上配有兩尊石制水獸。橋兩側(cè)各有一座仿石牌坊,橋面和牌坊紅墻青瓦,飛檐翹角,曲欄回廊。</p> <p class="ql-block">錦里古街,號稱“西蜀第一街”。</p> <p class="ql-block">成都版“清明上河圖”。街道全長550米,以明未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錦里,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fēng)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chǎn),充分展現(xiàn)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fēng)民俗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諸葛廬大門上懸掛著“一泓清水鑒風(fēng)云,三顧隆情真蜀漢”。相傳是諸葛亮未出山時的住所。院里有一口井,名諸葛井。</p> <p class="ql-block">“老子明天不上班了”,一個玩字,體現(xiàn)了閑散和慵懶?!俺渣c小吃聊會天”只有在成都才能看到如此巴適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是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人物的祠廟所在,是全國唯一一座紀(jì)念劉備、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等蜀漢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廟。</p> <p class="ql-block">寬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區(qū)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guī)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大街小巷里,三五成群的人們,一把芭蕉扇,一張小竹椅,一懷蓋碗茶。慢悠悠地?fù)u著,慢悠悠地品著,慢悠悠地聊著,安逸又巴適。</p> <p class="ql-block">文殊院的文殊牌坊</p> <p class="ql-block">成都美食之兔頭</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琴臺路于2002年12月正式開街,全長900多米。以漢唐仿古建筑群為依托,以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爰情故事為主線,展示漢代禮儀、舞樂、宴飲等風(fēng)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這里最富特色的是全長920余米橫貫整條街道的漢畫像磚帶,游人隨磚帶前行,宴飲、歌舞、弋射、車馬出巡等2000多年前漢代人的社會現(xiàn)實圖景和理想天堂便復(fù)活在游人的視線中。</p> <p class="ql-block">四川廣播電視塔,塔高339米,觀光分別為208米的室內(nèi)觀光層和218米的室外觀光層。是成都市的標(biāo)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府廣場,成都市的經(jīng)濟、文化和商業(yè)中心,又是成都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它是成都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成都乃至四川的象征。周圍聚集了現(xiàn)代化的圖書館、博物館、購物中心、星級酒店以及文化娛樂中心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聳立在廣場邊四川科技館上的漢白玉毛主席塑像。高13米。</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市花“木芙蓉”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望江樓公園,是明清兩代為紀(jì)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薜濤而先后建起來的。公園大部份地面被竹林覆蓋,因薛濤一生愛竹,常嘆竹子的“蒼蒼勁節(jié)奇,慮心能自持”的美德來激勵自己,后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遂成國內(nèi)名竹薈萃之地,也被稱為“竹子公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