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八問: 屈原究竟是一個什么形象的人。</p> <p class="ql-block"> 文/肖峰 編輯制作/楊曉明</p><p class="ql-block"> 在當代,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屈原形象?這是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屈原文化的首要問題。</p> <p class="ql-block"> 一、扮演屈原</p><p class="ql-block"> 人物形象,是人物性格、氣質和品格的外在表現(xiàn)。對于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來說,只有準確地抓住了人物性格,才能準確地表現(xiàn)好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屈子究竟是什么形象?2023年4月12日晚,在宜昌奧體中心舉行的湖北省第16屆運動會開幕式上,第一篇章《水之“脈"》中,中國青年舞蹈男演員鄭南,扮演20多歲時的屈原。他頭戴切云冠,面容清瘦,胡須飄逸。為了演繹好屈原這個角色,他閱讀了《離騷》、《天問》等屈原的作品,也關注了央視《典籍里的中國》中王洛勇老師對屈原的演繹。在對屈原這個歷史人物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屈原堅持不懈地與黑暗抗爭,為了心中的理想與家國情懷而殉道的人生經(jīng)歷,讓鄭南發(fā)自內心的為之惋惜,不由抱著一種崇敬而悲憤的心情去舞蹈。</p> <p class="ql-block"> 于是,鄭南將“文人"和“堅強″,界定為屈原的兩大性格特征,將動作、肢體和想要表達的語言,融合起來展示給觀眾。燈光耀燦,宏大場景的體育場上,鄭南裝扮的青年屈原,身著白色寬袖楚服,情緒激昂,悲憤萬腔,時而騰挪跳躍,時而作潑墨揮毫狀;時而摸著胡須,背著手,來表現(xiàn)屈原作詩的思考狀。在屈原出場的大概五分鐘的舞蹈中,鄭南演繹的屈原,向觀眾表現(xiàn)了一個立體的、“骨子里很堅強的文人形象。"(三峽商報全媒記者鄭健捷、通訊員印蘇:《展現(xiàn)骨子里很堅強的文人形象一一專訪省十六運會開幕式屈原扮演者鄭南》,載《三峽商報》2023年4月11日第3版。)</p> <p class="ql-block">青年舞劇演員鄭南扮演的“屈原”。</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在特定的時代環(huán)境中,在科技賦能藝術的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開幕式上,青年男演員鄭南用舞蹈的形體動作、肢體語言,所展現(xiàn)的屈原“骨子里很堅強的文人形象"。運用審美的藝術眼睛,看待鄭南所塑造的這個藝術形象屈原,我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他準確地把握了屈原不畏強權、勇于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堅強”的性格特征,并且運用現(xiàn)代舞蹈的肢體語言,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朝氣蓬勃、“骨子里很堅強的文人形象”。這個舞蹈表現(xiàn)出來的屈原形象,契合互聯(lián)網(wǎng)高科技時代觀眾求新、求異、求奇的心理需要,抒發(fā)了人們對屈原崇敬而悲憤的情感,使觀眾們從中得到了弘揚正氣、鞭撻丑惡的藝術享受。</p> <p class="ql-block"> 二、“孤獨”屈原</p><p class="ql-block"> 屈原是一個什么形象?陳洪綬的《屈子行吟圖》中,屈原相貌清瘦,氣度神采遠勝過后來的一些畫家所畫的長發(fā)披肩、不修邊幅的屈原,他的形象看起來孤獨清高,加上那個與端午節(jié)相聯(lián)系的投江的形象,似乎成了“懷才不遇,憤世嫉俗”一詞的代言人。</p><p class="ql-block">屈原的形象,是隨著我的文化修養(yǎng)、人生閱歷、時代變遷以及感同身受他的處境,而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p><p class="ql-block">少年時,屈原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顏色憔悴、滿面愁容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夏天,我9歲的時候,那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年代,社會風氣樸實,雷鋒叔叔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天,我在做宜昌市委機關報《動態(tài)報》編輯父親的書櫃中,找到了郭沫若的一本書《屈原賦今譯》。他說:“屈原是一位理智很強的人,而又熱愛祖國,……他的自殺必然有更嚴肅的動機。頃襄王二十一年的國難,情形是很嚴重的。那時,不僅郢都破滅了,還失掉了洞庭、五渚、江南。頃襄王君臣朝東北逃難,在陳城勉強維持了下來。故在當年,楚國幾乎遭了滅亡。朝南方逃的屈原,接受著壓迫,一定是看到國家的破碎已無可挽救,故才終于自殺了?!惫羰乾F(xiàn)代屈學中持“殉國”說的主要代表。郭沫若多次申述其“殉國”說。</p> <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我還小,我從這本《屈原賦今譯》中,讀了屈原的詩:“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感到他是“特立獨行,懷才不遇”,“牢騷滿腹,文人相輕”。我從這本書的插圖中,看到了一個屈原年老時期的體貌形象: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身材高大,形態(tài)細瘦,滿面愁容,鬼都不理睬的一個倔老頭子。我想,長大后,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好事,不做壞事。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今天,在宜昌市濱江公園的鎮(zhèn)江閣旁邊,還可以看到一個雕塑的愁眉苦臉、形單影只的屈原一一這個藝術形象,已經(jīng)大大落伍于今天的時代了。</p> <p class="ql-block"> 三、“詩人”屈原</p><p class="ql-block"> 青年時,屈原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忠貞愛國、嫉惡如仇;激情洋溢、剛直不阿的詩人形象。</p> <p class="ql-block"> 原因是我經(jīng)歷了震驚世界的“天安門事件”。1976年4月5月,爆發(fā)了紀念周總理、反對四人邦的“天安門事件”。1976年10月,黨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邦。經(jīng)過撥亂反正,北京市委為“天安門事件"徹底平反。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農村開始實行聯(lián)產承包生產責任制,城市實行經(jīng)濟體制改革。</p> <p class="ql-block"> 這時,我已在農村下鄉(xiāng)當知青時入黨,并己回城務工。經(jīng)過參加恢復高考落選,我決定走自學成才之路,報名參加電大、人民日報社新聞干部函授班學習。春回大地,文化戰(zhàn)線呈現(xiàn)欣欣向榮的景象,一批“文革"中封禁的文化作品,都紛紛“解凍"和復印。“傷痕文學”、“大墻文學”和“改革文學”,使我從迷茫走向清醒,對歷史進行反思,增強了我對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1978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沬若劇作選》,其中有他寫的五幕話劇《屈原》。</p> <p class="ql-block">讀郭沬若劇本《屈原》,感到郭老對屈原特別崇敬和推崇。他在劇本中,塑造屈原的形象,是一個熱愛祖國、愛憎分明;不屈不撓、矢志不移的詩人屈原。劇情以《橘頌》開始,表明屈原的志向遠大,志潔行廉。劇終以屈原在暴風雨中高吟《宇宙頌》,以雷氣、閃電烘托氣氛,把劇情推向高潮。郭老的《宇宙頌》寫得非常好!屈原就是一個激情澎湃、似顛若狂的詩人形象。</p> <p class="ql-block"> 四、“文人”屈原</p><p class="ql-block"> 許多人把屈原的社會角色,定位于“文人"。什么是“文人”?文人是現(xiàn)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會寫文章的讀書人,出自《詩經(jīng)·大雅·江漢》。指寫過不少文章的讀書人,如,文人、畫士。</p> <p class="ql-block"> 郭老在話劇劇本《屈原》后記中說:“我把宋玉寫成一個沒有骨氣的文人,或許有人多少會生出異議吧!不過我這并不是任意誣蔑。司馬遷早就說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這年,我22歲。屈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這樣一個仗義執(zhí)言、剛正不阿,敢于犯上直諫的文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后來,我經(jīng)歷了好多事,特別是在遭到打擊、誣陷的時候,我想到了屈原的詩句:“雖九死其猶未悔。"我就增強了信心和力量!因為,我和屈原一樣,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而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在奮斗、在拼命!對風雷電的呼喚和歌頌,表現(xiàn)了他橫掃一切邪惡的頑強戰(zhàn)斗精神。雖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撓,浩然正氣凜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現(xiàn)了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p> <p class="ql-block"> 五、“美政”屈原</p><p class="ql-block"> 屈原究竟是什么形象?</p> <p class="ql-block"> 少年時,屈原以描繪丹橘而自喻:“綠葉素榮,紛其可喜。"“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任道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志向遠大,朝氣蓬勃,充滿自信,使屈原的形象更為豐滿可愛。</p> <p class="ql-block"> 當其成年,屈原以楚之同姓入朝堂,不僅身材好,而且眉毛彎彎,“眾女嫉余之峨眉兮″;屈原注重服飾之美?!坝嘤缀么似娣?,年既老而不衰";注重服飾色彩搭配,“制芰荷以為衣兮,及芙蓉以為裳″。注重配飾之美,“捐余缺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一個意氣風發(fā)、躊躇滿志,以復興楚國為己任,以推行美政為理想的屈原的形象躍然紙上。</p> <p class="ql-block"> 即使到了晚年,屈原仍然保持著高潔的情操?!胺寂c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p><p class="ql-block">愛國情懷、心憂天下,忠誠、干凈、擔當、廉潔、法治、民本等共同品質,構成的“美政"屈原,乃當為曠世美男、愛國志士,他是民族精神的旗幟!</p> <p class="ql-block"> 據(jù)司馬遷《屈原列傳》描述,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如下:可以說,屈原在戰(zhàn)國時期“七雄競爭"之中,是楚國具有戰(zhàn)略眼光,熟悉歷史,人民愛戴,才華橫溢,雄才大略的領袖人才。他“博聞強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屈原博學多才,懂得制定法律法規(guī),依法冶國,善于行政管理,順應時勢,文筆優(yōu)美,有文采也;“入則與王議國事,以出號令,”屈原具有膽識,視野開放,思維縝密,他經(jīng)常規(guī)勸楚王孝法先王,發(fā)憤圖強,深得信仕。入則與之商討國家大事,出則代表楚王發(fā)號施令,有謀略也;“出則結交賓客,應對諸侯,”屈原儀表堂堂,口才很好。他懂得外交禮義,擅長處理內政外交,既維護國家利益,同時又兼濟天下。廣交天下朋友,應對各路諸候;釋疑解惑答問,化解矛盾糾紛;縱論世界風云,運作收放自如,有外交才能也。政治思想之純,綜合素質之高,舉國上下無人可匹敵。</p> <p class="ql-block"> 今天,屈原在我心中的形象,既不是那個“牢騷滿腹”的枯槁的老頭子,也不是那個暴雨中吟詩《宇宙頌》的大詩人。而是正義和光明的化身,他既是戰(zhàn)斗不屈的戰(zhàn)士形象,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否則,他如果沒有審時度勢、把握大局的政治家才干,怎么能吟哦出影響全世界的詩句呢!</p> <p class="ql-block"> 綜上所述,屈原在我心目中,就是這樣一位審時度勢、治國理政有方,具有天下情懷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的“美政"屈原形象。</p> <p class="ql-block"> 作者:肖峰 宜昌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文學博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