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止嗝</p><p class="ql-block">打嗝是膈肌的痙攣,膈肌一興奮之后,它就嗝聲不止。打嗝也分虛實,實癥的時候就是緊張,吃飯的時候比較快、比較干,膈肌就打嗝了。還有一些是慢性的,比如有人打了一個禮拜的嗝,只有通過中醫(yī)的調(diào)理才能止住。李教授給大家推薦一個穴位——攢竹穴,可簡簡單單止嗝。</p><p class="ql-block">【位置】在眉頭的內(nèi)側(cè)凹陷處,就是攢竹穴,左右各一個。</p><p class="ql-block">【方法】用拇指用力地按揉兩分鐘左右,有酸脹的感覺。一般按一側(cè)即可有效。</p> <p class="ql-block"> 止咳</p><p class="ql-block">久咳不愈的人都知道,咳嗽起來是非常難受的,特別是晚上,還影響失眠。李教授推薦一個穴位對止咳非常有效,按摩的方法也很簡單,就在我們鎖骨上窩。</p><p class="ql-block">【位置】天突穴,在鎖骨上窩正中。</p><p class="ql-block">【方法】盡可能地向內(nèi)下方向按壓,可以刺激或者激發(fā)迷走神經(jīng),堅持3~5分鐘,有立刻止咳的效果。你也可以在睡前貼一個傷濕止痛膏在天突穴上,也有同樣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寬胸理氣</p><p class="ql-block">您在生活里,有沒有生氣時胸悶氣短的經(jīng)歷?這種胸悶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還有一些中老年人,心臟血管本身動脈硬化了,血管供血不足了,也會有胸悶氣短的癥狀。</p><p class="ql-block">如果有胸悶氣短,不管是哪一個原因引起來的,有一個小穴位都能起效——極泉穴。</p><p class="ql-block">【位置】在腋窩中心腋動脈的波動處就是極泉穴。</p><p class="ql-block">【方法】用拇指彈撥左側(cè)腋窩的穴位,彈撥一分鐘左右,會感到左側(cè)手指有發(fā)麻的感覺,胸悶氣短就會緩解,另外還可以緩解心臟的供血,寬胸理氣,疏通經(jīng)絡(luò),活血化瘀。</p> <p class="ql-block"> 舒緩落枕</p><p class="ql-block">落枕是個常見病,輕來輕去的落枕不用找醫(yī)生治療,李教授教給大家一個穴位,對緩解肌肉的緊張和落枕的疼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位置】微握拳,小指掌關(guān)節(jié)后尺側(cè)的近端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就是后溪穴【方法】用力地按壓,用力地再轉(zhuǎn)頭,然后慢慢的落枕疼痛就緩解。</p> <p class="ql-block"> 緩解肌肉痙攣</p><p class="ql-block">小腿抽筋又叫腓腸肌痙攣,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癥狀,怎么辦?去找承山穴吧。</p><p class="ql-block">【位置】墊起腳尖,小腿后腓腸肌肉浮起的尾端就是承山穴。</p><p class="ql-block">【方法】用力地按壓。因為承山穴在膀胱經(jīng)上,而膀胱經(jīng)有很好的疏通經(jīng)絡(luò)的作用。所以,如果你頸椎、胸椎,一直到我們的腰臀腿發(fā)生了疼痛或麻痹,都可以按揉承山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