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王羲之像</font></h5> 王羲之的一生,其實就是個傳奇,這一點,對于一個剛上學(xué)前班的小孩子來說,就深信不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王羲之《足下帖》</font></h5> 你相信一個天生愚鈍的的孩子能最終成為圣人嗎?你可能不相信,可是,王羲之的成功,硬是讓你不得不否定自己的判斷和推理。 史書上說,王羲之少小之時,很笨很木,反應(yīng)遲鈍,甚至因為口吃而羞見于人前交流。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簡直有些呆傻的孩子,以至于讓絕大多數(shù)為他的將來發(fā)愁。然而,時間會改變一切。誰能知道,就在十年之后,他的豐富學(xué)識、他的能言善辯就讓人驚破眼鏡。尤其是他的書法水平之高,以至于社會名流都不得不佩服,說他的水平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古今之冠”。<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九月十七日帖》</font></h5> 人,就怕出名,尤其是當(dāng)了大明星之后。命運會因之驟然改變。這一點不唯當(dāng)今的草根明星如此,其實在古代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王羲之就是個例子。自從王羲之成了名人之后,想跟他攀親的社會豪門簡直擠破門楣,勢力小、地位低的普通群眾就更不用說了。據(jù)說,為了能夠搶奪這個后生,當(dāng)時的大權(quán)貴,高居太尉之職的郗鑒大人就親自派人到王府說媒,要讓他當(dāng)上門女婿。經(jīng)過多次考察后,郗太尉高興的認(rèn)定,“王羲之才是我要選定的乘龍快婿??!”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平安帖》</font></h5> 有了這門親事,對于王羲之來說,絕對是鯉魚跳上龍門。此后,他的事業(yè)發(fā)展得非常順利。從此,他游歷四方,結(jié)交名流,連謝安、孫綽、李充這樣的頂尖龍鳳也都與他親密往來。他們在一起吟詩作賦,暢談人生快事,指點大好江山,抒發(fā)治國平天下的豪情。他們選中了浙江會稽這個山水絕佳的好地方作為會所,定期集會。也就是在這里,春風(fēng)得意,留下了千古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遠(yuǎn)宦帖》</font></h5> 王羲之的的盛名,讓他從此讓他不再為金錢發(fā)愁,縱然自己身無分文,也照樣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據(jù)說,王羲之非常喜歡把鵝當(dāng)成寵物來養(yǎng)。他打聽到山陰縣有一個道士,養(yǎng)了一群好鵝,就決定前往索要一個。到了那里,越看越喜愛,說什么也要道士送他一個。道士看他誠心,說是自己的鵝概不送人,也不出售。如果想要也容易,只能以物換物。王羲之想,自己來的時候兩手空空,也沒帶什么值錢的物件啊。老道士笑笑說,物品就在你的筆下,只要你給我寫上一幅《道德經(jīng)》,不要說一只鵝,就是滿群鵝也會拱手相送。王羲之這才明白,原來自己的書法相比金錢來說,更是稀缺難得啊。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喪亂帖》</font></h5> 我從來不相信什么勤奮之說,那些都是激勵人的善意謊言。真正成為大才的人物,從來都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使然。說王羲之為了練字,染黑了一池綠水,說起來是一種美談,但是如果沒有那份天賦,你就是把整個太平洋的水都染黑也未必管用。圣人,就是圣人,絕對不能用平常人心而揣度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快雪時晴帖》</font></h5> 王羲之對自己的藝術(shù)水平很自信,在書法上他甚至可以藐視天下人,就連跟他齊名的驃騎將軍王述也不放在眼里,以致于二人不和,到死這份感情糾結(jié)都沒有彌合,事情的根源,無論從何說起,王羲之的個性也是占了相當(dāng)大的原因的。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蘭亭序》</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