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里是西藏122萬平方公里內(nèi),最神圣、最古老、最美麗、卻又最難抵達的地方?;臎?、神奇、古老、壯麗……</p> <p class="ql-block">種草多年的阿里環(huán)線之旅開啟了,第一站便是羊卓雍措,它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nèi)陸湖,湖面海拔高度4441米,面積638公里。</p> <p class="ql-block">它像一塊鑲嵌在群峰之中的藍寶石,碧綠的湖水平滑如鏡,白云、雪峰清晰地倒映其上,湖光山色,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的顏色像極了大海般的深藍色,但卻超越了大海的藍色,藍得純粹,藍得徹底,碧藍如洗,一塵不染,湖天一色,風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滿拉水庫是西藏“最美”的水庫,好像高原之上的綠松石,美的讓人感覺不真實!</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始建于1447年,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的尼色日山下,為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與拉薩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青海塔爾寺、甘肅拉卜楞寺并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廟宇的屋頂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著金光。</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廟堂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和諧對稱。</p> <p class="ql-block">這里雖然缺氧,但從不缺信仰。</p> <p class="ql-block">珠峰大本營位于西藏的日喀則地區(qū)定日縣,珠峰南坡位于尼泊爾境內(nèi),北坡位于我國境內(nèi)。</p> <p class="ql-block">珠穆朗瑪峰,是我們高不可攀的一座雪山。來到珠峰大本營,是一種對于珠穆朗瑪峰無限崇敬的情懷。</p> <p class="ql-block">這里看不到植被,只有無盡的大風、密集的沙石和險峻的石頭、山峰。我們冒著寒冷在這里等待它的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當?shù)却龘Q來結果的這一剎那、高反、寒冷、缺氧全都拋在腦后!剩下的只有驚嘆,震撼,敬畏,眼眶濕潤!</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看到了珠峰的日照金山,會好運一整年。</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珠峰的住宿條件已經(jīng)非常好了。</p> <p class="ql-block">你有多勇敢就有多幸運,因早上出來,天公不作美,天路108拐一片霧蒙蒙,所以沒拍照片。但后來我們?nèi)似繁l(fā),當站上加烏拉山口的觀景臺,所有的山峰都在我們面前露出了真容。從左向右依次是瑪卡魯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卓奧友峰和希夏邦馬峰,五<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座8000米高的雪山巍峨聳立,一字排開,這是地球上關于山峰最震撼的畫面。</span></p> <p class="ql-block">我們能做的,只有靜默地瞻仰,于無聲處聆聽心潮里澎湃的驚雷。</p> <p class="ql-block">加烏拉觀景臺的海拔5198米,風也超級大,飄揚的經(jīng)幡在晴朗的天氣,看起來色彩格外艷麗,為家人和自己掛一條祈福的經(jīng)幡,許下美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從珠峰出來往吉隆方向,走219國道然后轉257鄉(xiāng)道,就能看到佩古措。</p> <p class="ql-block">佩枯措是日喀則地區(qū)最大的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馬是喜馬拉雅山脈之一,海拔8027米,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全境在我國境內(nèi)的海拔八千米級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佩古措在希夏邦馬峰的南側60公里處,因為有這座神山的守護,它就像藍寶石一樣點綴著西藏阿里。</p> <p class="ql-block">翻越五千多海拔的孔唐拉姆山埡口,海拔一路下降,從荒蕪人煙慢慢充滿綠意盎然,誰也沒有想到在阿里南線上,會藏著這樣一個如室外桃源般的小鎮(zhèn)—吉隆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吉隆溝位于西藏日喀則吉隆縣,是日喀則五條溝中最深的一道,全程近百公里。溝內(nèi)綠色蔥蘢、生機盎然,野生動物繁多,被諸多熱愛西藏的人所津津樂道。</p> <p class="ql-block">地處吉隆溝中的吉隆鎮(zhèn)便是西藏境內(nèi)最為宜居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恬靜的村莊被若隱若現(xiàn)的雪山和郁郁蔥蔥的森林環(huán)抱著,也就是說在那里既可以看到白雪皚皚的雪山,又可以見到綠樹成蔭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人口還不到2萬人,但卻是中國與尼泊爾最重要的一個邊境貿(mào)易港,這里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也僅有160公里。</p> <p class="ql-block">有護照可以直接出境去尼泊爾。</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的朋友和尼泊爾警察的合影,我的護照可惜過期了。</p> <p class="ql-block">整個吉隆鎮(zhèn)充滿了異域風情,不僅寺廟有很明顯的尼泊爾風格,且鎮(zhèn)上的餐廳和商店,都讓人覺得仿佛置身在尼泊爾一般。</p> <p class="ql-block">描述吉隆溝用“一條吉隆溝,半部西藏史”最為恰當,吉隆是中國與外來文化和外來文明之間密切交流與薈萃之地。</p> <p class="ql-block">帕巴寺建于公元637年,與松贊干布聯(lián)姻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從吉隆進西藏時,隨身攜帶三尊釋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就留在了吉隆,被供奉在為它建造的帕巴寺里。</p> <p class="ql-block">乃村像是一座被雪山環(huán)繞的天空之城,這個360度無死角的天然雪山觀景臺,滿眼都被雪山映襯著。</p> <p class="ql-block">清晨看乃村美麗的日出。</p> <p class="ql-block">吉隆溝堪稱西藏的后花園和珠峰腳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吉隆溝到日喀則最西端的仲巴,海拔由低至高,沿途風景堪稱西部風光大片,這里還是動物的天堂,有野驢、藏原羚、金絲牦牛等</p> <p class="ql-block">在4500米的高原腹地,會突然現(xiàn)出沙漠和戈壁灘,還是在雅魯藏布江的源頭區(qū),不是雪山而是沙漠,可以算得上奇幻了。</p> <p class="ql-block">仲巴之所以有沙漠,主要因為它對面平均7000米高的的喜馬拉雅超級雪墻,更有兩座8000米的高峰領銜,組成了一道銅墻鐵壁,吸干了印度洋季風的絕大部分水分,留給仲巴的只有狂風呼嘯和大片沙漠。</p> <p class="ql-block">過了仲巴,正式進入阿里地區(qū)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去普蘭必經(jīng)的一個埡口。</p> <p class="ql-block">在埡口碰到了幾位騎行者,真的被他們的毅力和堅持所折服!也祝他們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公珠措,是進入阿里地區(qū)的第一個高原湖泊,湖面海拔4786米,年均氣溫只有0-2攝氏度,風景絕佳。</p> <p class="ql-block">珠峰的震撼還在心頭繚繞,就又抵達了“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在藏傳佛教的四座神山里,岡仁波齊被譽為“神山之王”。它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當看到那如同金字塔般的山頂,不化的積雪,你很難不相信,神明或許是真的存在的。</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錯位于岡底斯山脈主峰岡仁波齊與喜馬拉雅山西段納木那尼峰之間,與納木措、羊卓雍錯并列為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它也是許多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心中最神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周邊的野生動物種群保護得很好。紅嘴鷗在湖面上自由地飛翔。</p> <p class="ql-block">對面的雪山就是喜馬拉雅山脈七千米級別的納木那尼峰,它靜靜的守護著圣湖瑪旁雍錯。</p> <p class="ql-block">納木那尼峰——岡仁波齊“之妻”,和瑪旁雍措有一段凄美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拉昂錯與瑪旁雍錯就一山之隔,可瑪旁雍錯是淡水湖,它卻是不折不扣的咸水湖,可拉昂措的水卻美得有點像假的,它就像深海里黑藍色大海的水,刮起風來泛起的浪紋也像極了大海。</p> <p class="ql-block">鬼湖拉昂措的風比我們南方的臺風都還要大,如果你不足百斤,就有被吹走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觀看由張揚執(zhí)導的電影《岡仁波齊》,我深深地被那種虔誠打動,期盼著哪一天有緣接受洗禮。</p> <p class="ql-block">早上六點半從塔爾欽大經(jīng)幡廣場出發(fā),天還沒亮就開始了我們的朝圣之路。</p> <p class="ql-block">不一會兒轉山路上的人越來越多,大部分是藏民。他們或手握念珠,或舉著轉經(jīng)筒,輕聲吟唱,低頭前行。</p> <p class="ql-block">經(jīng)幡廣場到止熱寺約13公里,海拔從4740米逐漸拉升到5080米。一開始與妹妹一起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后來妹妹在第一個補給站休息,決定不去止熱寺,選擇了放棄,我一人獨行,與十點五十分到止熱寺。</p> <p class="ql-block">止熱寺到天葬臺,全程4公里,海拔5080米到5375米,這4公里是考驗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我在朝圣、我在祈禱、我在尋找自己心靈中的天堂。 </p> <p class="ql-block">止熱寺到天葬臺的坡度也不小…天葬臺邊上的瑪尼堆上到處都掛著衣服,帽子,手套等,為尊重當?shù)氐娘L俗,我不敢拍照。</p> <p class="ql-block">總是有數(shù)不盡的藏族人,以獨有的磕長頭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間,向圣地跋涉。藏民通常是1天轉完神山,而瞌長頭者視體力而言是15-20天。</p> <p class="ql-block">絕望坡!天葬臺到卓瑪拉山口,海拔5375米到5648米,全程還是4公里,這才是真正的考驗!人在大自然面前顯得那么渺小,大家可以把圖片放大看看人像螞蟻搬家一般在一條直線上蠕動…為什么叫絕望坡?在5375米海拔的高原上,眼前出現(xiàn)一個直線拉升看不到盡頭的斜坡。</p> <p class="ql-block">空氣稀薄的讓人困乏無力容易出現(xiàn)幻覺!就算是平路,5000多米海拔對于我們這些漢民來說,也是生死一線間,極其大的考驗,更別說這大坡了。</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卓瑪拉山口的時候,經(jīng)幡舞動,風在歌唱,海拔5640米。再回頭看看,自己是怎么爬上來的都已經(jīng)不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還是非常慶幸自己在翻越最艱苦的卓瑪拉埡口遇到了這個藏族妹妹和阿媽,阿媽走最前面,我中間,妹妹在最后面,就這樣在她們的護送下順利抵達了埡口,而且雪山的路很滑,一不小心就要翻滾下去…</p> <p class="ql-block">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路也被稱為“地獄坡”,藏族妹妹她看我穿的旅游鞋要打滑,把她的戶外鞋換給我穿了,真的特別感謝她們,我一生難忘!轉山這事能不能洗凈一生的罪孽我不知道,但那一刻我是真的被深深觸動了。</p> <p class="ql-block">不知路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往下看,山口南面是碧綠如玉的托吉錯(5608米),意為慈悲湖。傳說在此湖中沐浴,能洗凈身上的污垢和孽障。</p> <p class="ql-block">而快到第一個補給點前下山坡,可謂條條是路,又條條不是路,冥冥中告訴蕓蕓眾生,走哪條路全靠自己的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赝覀兎^的這段碎石坡,難以想象在這樣的路上,藏人怎么完成一整套磕長頭的動作。</p> <p class="ql-block">下面紅色的房子就是不動地丁補給站,看到房子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最后我和藏族妹妹、阿媽在不動地丁補給站一起休息了一會,她們請我喝了一杯酸奶后,匆匆告別了她們,我繼續(xù)走了2公里,在前面一個補給站留宿一晚。</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的隊友在晚上9點左右也到了我住宿的那個補給站。</p> <p class="ql-block">還是很佩服他的毅力,畢竟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離塔爾欽還有20公里,我七點半一個人又出發(fā)了。</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山路有些都還結著冰,一不小心就會滑倒。</p> <p class="ql-block">充分理解和體會到什么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真諦!</p> <p class="ql-block">當我的腳步踏上了塔爾欽的水泥大道,坐上越野車的那一刻,一切顯得那么平靜!兩天的轉山,經(jīng)歷了夢幻般的時空輪回,品嘗了人生從未有過的艱辛,有歡樂、幸福、感恩、痛苦、煎熬,最終走向了勝利。</p> <p class="ql-block">這次轉山之旅,凈化了我的靈魂,超越了我的精神,是我一生中首次突破靈魂與精神高度的幸福經(jīng)歷。無論是否佛教信徒,在有生之年能留下一次轉山的美好經(jīng)歷都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