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冀豫晉歷史文化探秘之旅(一)</p><p class="ql-block">作 者:清雅如蘭</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87375</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6日早7點我們姐妹一行四人駕車從北京朝陽呼家樓出發(fā),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冀豫晉歷史文化探秘之旅。車外小雨淅淅瀝瀝,車內歡聲笑語,第一天行程就這樣開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第一站是定州市,定州是一座具有2600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古城。它以其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豐富的旅游資源而成為河北名城。從京港澳高速公路定州收費站下道,大約十一點半左右到達定州文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古城遺韻之定州文廟。定州文廟又稱“孔子廟”,始建于公元848年(唐大中二年),是河北省歷史較久的州府文廟之一。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刀槍街1號,占地1.2萬多平方米,是河北省保存規(guī)模最宏大、建筑格局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文廟建筑群。保存下來的東、西、中三個相鄰的院落,建筑布局為中軸式。東院主要建筑為崇圣祠與魁星閣;西院為明倫堂;中院為大成殿、戟門、欞星門。文廟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古城遺韻之開元寺塔。該塔因建在開元寺中而得名,開元寺早已毀掉,寺中建筑唯存此塔。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為供奉開元寺大僧人令能奉旨從西竺取回的佛經、舍利而下詔筑塔,北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落成。在北宋時期,定州地處宋遼交界邊陲,為國之門戶,為防契丹入侵,利用此塔瞭望敵情,所以又名料敵塔。塔高83.7米,全部為磚木結構,平面八角形,十三層,平面由兩個正方形交錯而成。比例勻稱,外觀秀麗。塔有四個正面辟券門,其余四面設假窗,雕幾何形窗欞;塔內每層均有梯級,兩層之間形成八角形回廊。塔內有佛龕、彩繪。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的磚塔,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將其譽為“中華第一塔”,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去時此塔正在施工,沒有開放,只能在外圍參觀。</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塔的塔前廣場,紅色的透雕走廊里擺放著很多傾斜的大理石雕刻,雕刻的內容是孝道故事,故事雖然不新鮮,格式做得還是很有幾分古意。</p> <p class="ql-block">三、古城遺韻之晏陽初故居</p><p class="ql-block"> 開元寺塔旁邊就是定州博物館,在去博物館的路上遇有一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親筆題寫“宴陽初故居”甚為好奇,來定州之前從未聽說過此人,懷著濃重的好奇心,請教了度娘:晏陽初四川巴中人,在塾師兼鄉(xiāng)醫(yī)的父親的教育下,他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1913年赴香港圣士提反書院深造,后轉美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1918年畢業(yè),獲學士學位。1919年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歷史學,獲碩士學位。學畢業(yè)后,立志獻身平民教育。1929年晏陽初舉家遷居定州,在定州進行平民教育實踐,他在這里創(chuàng)辦了“中國鄉(xiāng)村建設學院”,帶領一批各界精英進入定州農村,通過文藝教育、衛(wèi)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方式來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由于他的成就,聯(lián)合國聘請他擔當國際平民教育委員會主席,一度受聘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特別顧問。被益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他在定州的十年的平民教育實踐,為定州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的有形和無形資產,2006年他的舊居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晏陽初舊居的入口,門上掛鎖,謝絕參觀。</p> <p class="ql-block"> 四、古城遺韻之定州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定州市博物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中山東路南側,緊鄰開元寺塔、貢院、文廟、晏陽初故居四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定州市博物館于1959年11月建館,新館于2018年8月28日對外開放,占地面積約3.6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庫房面積3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展覽面積7000平方米,有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塵外千年、畿南文獻、故鄉(xiāng)星空六個展廳面向公眾開放。六大主題展覽,依據時代先后順序,呈現(xiàn)定州地區(qū)跨越千年的發(fā)展變化。館藏文物5萬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珍貴文物965件,有陶、瓷、玉、石、金、銀、銅、骨、木等,以漢代和宋代為主,藏品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中山穆王劉暢的銀縷玉衣</p> <p class="ql-block">掐絲鑲嵌金辟邪(劉暢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金鑲玉龍首(劉暢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一面墻的畫像磚</p> <p class="ql-block">北齊-隋早期定窯器物,看上去比較粗糙。</p> <p class="ql-block">北宋-黃釉鸚鵡壺</p> <h1>定州三大國寶之一:<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東漢龍螭銜環(huán)谷紋青玉壁。</span>該玉璧1969年出土于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該玉璧為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完整最大古玉壁。</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州三大國寶之二: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同<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1969年出土于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其紋飾將神話中的人物、景色和動物巧妙地組合一起,是東漢時期玉器中的珍品。</span></p> <p class="ql-block"> 定州三大國寶之三:白釉龍首蓮紋凈瓶河北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凈瓶形體高大,是定窯凈瓶之最,也是定窯白瓷藝術的瑰寶。</span></p> <p class="ql-block">唐宋時期的水晶飾品</p> <p class="ql-block">館內壁畫</p> <p class="ql-block">五、古城遺韻之定州貢院</p><p class="ql-block">定州貢院,是我國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封建社會選拔秀才和貢生的考場,民間稱為考棚。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區(qū)草場胡同22號,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創(chuàng)建定州貢院。2001年6月25日,定州貢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州貢院為坐北朝南,中軸式布局,平面呈方形,占地22150.7 平方米,建筑面積1547.6平方米。主體建筑由號舍、魁閣兩組建筑組合而成。</p><p class="ql-block">東轅門</p> <p class="ql-block">西轅門</p> <p class="ql-block">魁閣號舍是貢院的主體建筑,面闊七間,進深九間,是考試的正式場所,可容納上百人,最南間魁閣為半四角攢尖結構,殿脊疊澀四層出檐,翹起的翼角如鳥似翼,結構嚴謹復雜,與出三檐硬山卷棚頂形式的號舍相連。</p> <p class="ql-block">魁閣號舍考場內</p> <p class="ql-block">考場一角</p> <p class="ql-block">攬勝樓</p> <p class="ql-block">古中山國城樓</p> <p class="ql-block">古定州署遺址</p> <p class="ql-block">定州署</p> <p class="ql-block"> 北京距定州二百三十多公里,3個多小時左右的路程,但這么多年多次去山西、河南,從來也沒有把定州作為一個作為旅游目的地的游覽過。此次雖然是走馬觀花粗糙的的看了一圈兒,但仍然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受到了定州古城獨特的魅力</span>。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