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迎著五月的芬芳,六月伴著炎炎的日光和動人的旋律款款走來,為推進落實“高效課堂工程”,緊跟教體局“十大教育工程”政策的目標,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精準性,貫穿新課改理念,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提升教師學科素養(yǎng)。課改組在王曉艷主任的帶領下每周堅持聽教師的隨堂課。</b></p> 聽課篇 <p class="ql-block"><b> 今天我們課改組走進了一14班張悅老師的課堂,張老師執(zhí)教的是15課《一分鐘》。</b></p> <p class="ql-block"><b> 《一分鐘》講的是主人公元元因為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通過學習,要讓學生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b></p> <p class="ql-block"><b> 上課伊始,張悅老師讓學生在“一分鐘”內(nèi)說一說能做些什么?為學生營造了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又順其自然地把時間觀念參透其中,順理成章的導入新課《一分鐘》,引領學生走進文本。</b></p> <p class="ql-block"><b>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學生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讀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在生字詞的教學中,張老師采用豐富多彩的游戲創(chuàng)設了快樂識字。有在談話中識字、在朗讀中識字、在表演中識字;還有自編字謎識字,例如,學習生字“哈”“欠”,作為詞語“哈欠”,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演。這些過程,看似平常,卻喚醒了學生以往的活經(jīng)驗。把它放到漢字身上,使學生感到漢字就是生活的一個部分,是經(jīng)常接觸到的,是活的、有意義的收起滿感覺的。</b></p> <p class="ql-block"><b> 授課結束之后,在王主任的帶領下,課改組成員就每一節(jié)課跟授課老師進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討。各位老師暢所欲言,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談了自己的感想、體會,指出有待改善的地方,授課老師積極聽取、虛心接受改進建議。</b></p> <p class="ql-block"><b> 張老師能根據(jù)低年級的教學重點組織教學,通過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提出朗讀課文的三大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習慣。整堂課中梁老師始終是親切的學生交談,在教學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讀書,鼓勵學生發(fā)言,對學生的發(fā)言總是給予及時的激勵與表揚。如“你讀的真棒!”“別緊張,再想想”。“同學們真是太厲害了”等等,使課堂充滿了人文光懷: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b></p> <p class="ql-block"><b> 在閱讀中張老師精心設計問題,引起學習探究欲望,抓住重點問題并討論: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先讓學生讀書感悟,體會元元當時著急的心情再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然后派全班交流;最后通過朗讀表現(xiàn)元元當時的心情,注意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b></p> 聽課篇 評課篇 <p class="ql-block"><b> 授課結束之后,在王主任的帶領下,課改組成員就這節(jié)課跟授課老師進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討。老師們暢所欲言,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談了自己的感想、體會,指出有待改善的地方,授課老師積極聽取、虛心接受改進建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教育是一捧花的種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們都是種花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徜徉在語文教育的百花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行走在漫漫的教研之路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守護、眺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只為最初的夢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能一直綻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