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盧丹攝影《廣州西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3年5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據(jù)《荔灣區(qū)志》載,廣州西站修建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名西村站,民國36 年(1947年)改名廣州西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提起西站,不少年輕人很陌生,但如果稍稍留意春運的新聞,你會發(fā)現(xiàn),這幾年,西站都作為春運的臨時客運站,肩負起分流廣州站旅客、減輕廣州站客運壓力的重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如果是上了年紀老街坊,或許還能回憶起西站建國前忙碌的景象。那時候的廣州西站主要辦理客運,在這里候車的旅客身份可不一般。那時源潭、新街一帶村鎮(zhèn)的鄉(xiāng)民,會將家里養(yǎng)的豬、牛以及雞鴨等牲禽帶到城里販賣,火車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疖囄髡?0平米的站房前,80米長月臺上,每天都可見到為了生活而奔波的勤勞身影。1946年左右,火車西站開始辦理牲禽整車的卸車業(yè)務(wù),每月到達量為20輛~30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國后,廣州西站成為北煤、北果南運,南菜、南果北運的貨運終到始發(fā)站,省、市城鄉(xiāng)副食品供應(yīng)的貯運站。后來還建起了8 條專用線。廣州西站最輝煌是在1985年到1991年,當時它是廣州地區(qū)惟一的集裝箱辦理站,所有集裝箱業(yè)務(wù)都必須在西站辦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以說在過去的百年間,廣州西站一直肩負著貨運要道的重任。綿延的鐵軌上運載過無數(shù)特殊的“旅客“,服務(wù)著廣州人的生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