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說起來,小時候我也算個愛學習的孩子。那時北京市規(guī)定七歲入學,而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我們那個時期的孩子,遲遲不能正常入學。</p><p class="ql-block"> 父親在家里教我認了不少字,走到外面他經(jīng)常指著墻上的字讓我“念!”在家里我也喜歡拿著報紙大聲地讀,除了少數(shù)字不認識,基本能讀下來。我經(jīng)常問父親:什么時候我才能去上學?</p><p class="ql-block"> 8歲時終于跨進了史家胡同小學的校門,第一天上學,興奮的我和小伙伴一起提前半小時就到了學校。學校有許許多多的活動,就是學習文化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樣度過了三年,我跟著父母離開了北京。</p><p class="ql-block"> 輾轉(zhuǎn)之后,我來到縣城邊上一所公社小學,學校雖然簡陋,談不上有多么好的師資力量,也經(jīng)常要參加學農(nóng)學軍活動,但學習文化的時間比北京多了些。課程淺,很容易就消化了,于是有了大把的玩耍時間。我喜歡期末考試,因為考試時只要答完題,隨時可以交卷。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是快速做完卷子,然后在同學們羨慕的目光中交卷,神氣活現(xiàn)地離開教室。這滿足了我一點小小的虛榮心,成了那時讓我快樂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最頭疼的是“積肥”,每個學期總有那么幾次,來到學校,卻被通知不上課,放兩天假回家積肥!到哪里去找肥料呢?我掏過家里爐膛里的灰。垃圾堆上的土看起來比較黑,有一次幾個小伙伴就挖了那上面的土挑到了學校??墒俏覀兊摹胺省钡惯M同學們積的肥堆上顏色變淺了,看起來更像黃土,那樣扎眼。幾個鄰班的學生用方言向我們喊叫,雖然聽不懂,但知道那一定是在罵我們。我的兩個小伙伴靈機一動也操起了她們的方言,開始了對罵。霎時,福安話、福州話、常州話在空中飛舞撞擊,我看看這個,望望那個,一句也聽不懂,不會一種方言真是遺憾??!</p><p class="ql-block"> 后來到了福州,中學里仍然有積肥任務,那次我刮了些雞欄里的糞挑到了學校。裝過肥的用具就堆在教室講臺旁邊靠窗戶的位置,我用的土箕開始散發(fā)出濃厚的氣味,整個教室充滿了這樣的氣味。走進教室的同學紛紛用手捂著鼻子“怎么這么臭啊!”我坐在后排捂著嘴偷笑。</p><p class="ql-block"> 物理老師進來了,鎮(zhèn)靜自若,不露痕跡地在離氣味最近的講臺前坐下。教室里同學們?nèi)栽谏戎乔埃煌5卣f著“真臭!”老師開口了,他不慌不忙,一字一頓地說:“沒有大糞臭,哪有稻米香?,F(xiàn)在上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