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23年4月,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正式官宣落地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yè)園記憶長廊1F,這是一場跨越130年的時空對話,從自然之美到人文科技,從細微之物到浩瀚宇宙,170幅精彩的攝影作品將引領我們感受鏡頭背后的故事與瞬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國家地理》雜志自1888年創(chuàng)刊以來一直致力于探索我們所在的星球和其中的一切。它不僅探索和記錄了自然地理的萬千概貌,還定格了野生動物、人文、歷史、社會珍貴而動人的經典瞬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35年間《國家地理》對世界和人類的無盡探尋、對社會和人文的深入觀察,都將在本次展覽里一一呈現。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照片和故事反映著我們所處世界的廣闊視野,極富美感和詩意的視角導引著我們重新認識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采集燕窩的馬來族漁夫,皮皮島,泰國,1989年? 埃里克·瓦利/ 國家地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一只充滿好奇心的雌性北極熊正在窺探攝影記者所居住的圓木屋內部。攝影記者保羅·尼克倫高興地按下了快門,但事實上,這小家伙可能在尋找著有沒有什么可以吃的東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保羅·尼克倫是一名極地攝影專家,他從1995年開始就觀察和拍攝北極圈的生物與環(huán)境變化,他用鏡頭揭示了全球變暖對北極圈的影響,讓人們直觀地看到冰山融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巨大影響,從而引起人們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重視。他的極地影像富有視覺沖擊力,為讀者揭開了一個神秘的冰雪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首次設立巍巍華夏展區(q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見證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這是第一次在展覽中設立“巍巍華夏”主題展區(qū),跟隨《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師們的腳步,我們得以足不出戶,飽覽華夏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國丹霞地貌是世界重要的自然遺產,也是中國第四十項世界遺產,這一地區(qū)壯觀的紅色懸崖和高聳的天然石柱是由不同顏色的砂巖和礦物層在數百萬年的擠壓下形成的。拍攝者是獲得北美自然攝影協(xié)會出會員獎、擅長風光攝影的著名美國攝影師湯姆·蒂爾。他著迷于天地萬物的自然之美,巧妙利用自然界的光線與反射,從而獲取到一幅不同于尋常的五彩丹霞地貌圖像,令人驚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北京紫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的最佳世界遺產,它是明清兩代最后兩個封建王朝建立的宮殿,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現今也成為中國的象征,承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攝影師何娟鏡頭下的皇宮,在藍天白云、湖水及綠樹掩映下,特殊的構圖使得皇宮少了一份威嚴,多了一份柔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跟隨《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師們的腳步,領略輝煌宮殿、獨特地貌、經典民俗,以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最佳世界遺產的名勝古跡等多樣化拍攝作品,以卓越的紀實攝影角度記錄絕美中國,一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