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送過閨女,閑來無事打算去候公公園鍛煉。在路邊無意間發(fā)現(xiàn)有種矮樹上結(jié)了紅紅的果子,個頭還不小。我以為是紫葉李果實,誰知走近發(fā)現(xiàn)這個樹葉子正面是深綠色,背面有點發(fā)暗紫色。結(jié)的果子和紫葉李不一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紫葉李果實是圓溜溜,光滑的小果子。這種是有點磨砂面,表面長了細細絨毛,個頭也比紫葉李大一點。</p><p class="ql-block"> 我忍不住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我的朋友*靜。她說這個是大的紫葉李果實吧?她學校門口的花壇里長的有好多。</p> <p class="ql-block"> 我好奇地嘗了嘗,發(fā)現(xiàn)果實雖然紅艷艷,可不到成熟的時候。酸的直倒牙。發(fā)圖片給靜看,她說這個切面和紅葉李不一樣,可能不是紅葉李。那會是什么呢?我不禁聯(lián)想,是某種杏嗎?表面澀澀的好像杏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我忽然又想起美女群里一位姐姐發(fā)的紅杏圖片。那水靈靈的鮮嫩嫩的杏一串串地擠在枝頭,好像一群抹著高原紅的娃娃臉蛋。讓人忍不住想親自撫摸。</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贊嘆,掛在枝頭的各種果實確實誘人又美好。讓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這時我吟誦起古人的一句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p><p class="ql-block"> 背完詩,細想這首詩描寫的肯定不是掛滿紅杏果實的枝椏。而是春天盛開的杏花!紅色的杏果今天我有幸見到,而紅色的杏花誰見過呢?我反問靜:“你見過紅色的杏花嗎?”她聽了一怔,揣摩了半晌,“紅色的杏花?還真沒有,不都是白色的杏花嗎?”</p><p class="ql-block"> 可是,這首詩是我們小學還是初中學的詩啊?記不清楚了。那個時候?qū)W到這句詩,為什么不覺得奇怪呢?遲了幾十年的今天,我才發(fā)出了疑問?這是我們?nèi)狈ε芯駟??學習都學傻了,缺乏思考。還是沒有太多認知,以為世間還有紅色的杏花,所以見怪不怪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guī)е蓡査阉靼俣取?lt;/p> <p class="ql-block"> 百度說:杏花有變色的特點,會苞待放時,朵朵艷紅,隨著花瓣的伸展,色彩漸漸變淡,到謝花時就成一片雪白。</p><p class="ql-block"> 花期在3-4月含苞時是純紅色的,開花后顏色逐漸變淡,落花時變成純白色?!暗腊追钦姘祝约t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边@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詠杏五絕,他對杏花的觀察十分細致。 </p><p class="ql-block"> 看來美是無處不在的,缺乏的是發(fā)現(xiàn)美,觀察美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 胭紅脂白,占盡春光</p><p class="ql-block"> 或許是因為“紅”字本身傳遞出的熱烈和嬌媚,后人對紅杏的形象進行了新的解讀和演繹。事實上,杏花的顏色并不是熱烈的大紅色(未開時純紅實則包裹花瓣的萼片的顏色)。</p><p class="ql-block"> “杏……葉似梅差大,色微紅,圓而有尖?;ǘ麻_,未開色純紅,開時色白微帶紅,至落則純白矣?!?lt;/p><p class="ql-block"> ——清《廣群芳譜》</p><p class="ql-block"> 明白了,明白了,詩人指的紅色不是杏花花瓣顏色,而是萼片的紅色呀!</p> <p class="ql-block"> 開時色白微帶紅,這里的紅其實是淺粉色,粉紅色。</p> <p class="ql-block"> 隨著開放的時間變長,顏色變白。</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理解差異是因為:現(xiàn)代人和古代人理解的紅色不一樣。</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人看到“紅”字,認為是正紅色,大紅色。</p><p class="ql-block"> 而古代的紅其實就是粉色。大紅,正紅用“赤”字形容。漢·許慎《說文解字》對“紅”的解釋是:紅者,帛赤白色也。春秋釋例曰,金畏于火,以白入于赤,故南方間色紅也。論語曰,紅紫不以為褻服。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所以古代的“紅”,并不是大紅、正紅,而是粉紅。</p><p class="ql-block"> 今天真是漲知識了,好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