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何為完整的教育?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最新的規(guī)范表述是2021年新修訂的《教育法》第五條,即“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币簿褪菆猿帧拔逵辈⑴e,全面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但我認為,任何一個完整的教育活動都應該覆蓋生命、知識、道德和審美四個維度,生命是基礎,知識和道德是兩翼,而審美則是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審視我們當今的學校教育活動,大多局限于知識這一翼,對生命、道德和審美維度往往是忽視的,學業(yè)負擔的壓力,是影響孩子們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jīng)成為這個時代一塊時刻讓人隱隱作痛的心病。因此,生命安全教育至關(guān)重要!</p> <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在學科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呢?筆者以《跳水》一文為例來談一談!</p> <p class="ql-block"> 《跳水》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小說。文章主要寫了一艘環(huán)游世界的帆船航行在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水手們在甲板上拿猴子取樂,猴子又去戲弄船長的兒子,孩子為了追回被猴子搶走的帽子,不知不覺爬上桅桿頂端的橫木,情況十分危險。在這緊急關(guān)頭,船長急中生智,逼兒子跳水,使孩子脫離了險境。</p> <p class="ql-block"> 課文在情節(jié)的安排上十分巧妙。一方面具體而細致地描寫了猴子“放肆”的行為表現(xiàn),另一方面輔以水手們“取樂”的笑聲,在猴子的逗弄下和水手的笑聲中,孩子從“笑得開心”到“哭笑不得”,再到“氣的臉都紅了”“氣極了”,心情不斷變化,直至不知不覺陷入了險境。文章對猴子逗弄孩子的過程描述得最為詳盡,著重描寫猴子的動作,以充分表現(xiàn)其任意妄為的“放肆”行徑。因此,猴子是惹孩子生氣的直接原因。對于水手,文章著墨不多,只是圍繞“取樂”,將其笑聲穿插其間,這笑聲是促使猴子行動放肆的原因,更是讓孩子不顧不管走上桅桿頂端橫木去追猴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猴子和水手的雙重影響下,孩子的自尊受挫。文章通過描寫孩子的表現(xiàn),將其爬上欄桿頂端的心情變化過程一步步展示在讀者眼前。</p> <p class="ql-block"> 筆者認為,教學此文,除了要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和分析人物形象之外,更應該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 一是在引導學生找出體現(xiàn)孩子心情變化的語句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我在教學此文時,首先拋出一個問題:孩子為什么會冒險不管不顧走上桅桿頂端橫木去追猴子?同學們有的說是猴子戲弄孩子,搶走了他的帽子,讓孩子“生氣”“憤怒”;有的說是水手們“取笑”孩子,讓孩子丟了面子,從而使孩子“惱怒”,不顧一切去追猴子取帽子從而陷入險境。我乘機追問:面子重要還是生命重要?“惱羞成怒”“氣憤”“大發(fā)雷霆”這些情緒好嗎?你們身邊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猴子”和“水手”?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此類“猴子”和“水手”?我們今后還要做此類“猴子”和“水手”嗎?同學們討論激烈,爭論不休。他們在辯論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調(diào)節(jié)、控制情緒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正確與人相處。</p><p class="ql-block"> 二是在體會船長所用辦法的好處時,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學會如何保全生命,處理應急事件。我在教學此文時,先引導學生提煉關(guān)鍵信息,梳理船長出艙時觀察到的情況:一方面是不利的狀況,即孩子正心驚膽戰(zhàn)地站在橫木上,橫木下是硬邦邦的甲板;另一方面是有利條件,即海面風平浪靜,水手們都在甲板上,自己手里有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揣摩他做出決定時的想法:孩子站得這么高,如果摔到甲板上,必死無疑;現(xiàn)在風平浪靜,水手們又在甲板上,只有讓孩子跳進水里,才會有一線生機,還是用槍逼他跳水吧。由此梳理出船長根據(jù)實際情況思考問題和做出決斷的過程,進而說出船長所用辦法的好處。</p><p class="ql-block"> 此時,我又拋出一連串問題:如果孩子不跳水怎么辦?你還有沒有</p><p class="ql-block">拯救孩子的其他辦法?假如是你在橫木上,你會如何解除困境?同學們經(jīng)過思考后各抒己見,有的說水手們可以手拉手圍成圈站在孩子可能墜落的甲板上等候;有的說水手們可以手拉棉被圍在甲板上;有的說水手們可以拉著舊帆迎在甲板上;有的說可以用汽墊或救生圈等墊在甲板上;有的說如果我是那個孩子,我一定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慌張,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 接著, 我又拋出一個問題:假如孩子不跳水,船長會開槍嗎?為什么?同學們回答:不會!船長是用槍逼孩子跳水,并不是真用槍打他,而是為了救孩子。我又問:你們身邊有這樣的船長嗎?有這樣的槍嗎?有些學生恍然大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都是“船長”,他們手上的“棍子”和“教鞭”就是“槍”,他們不是真的要打我們,他們是用這樣的方式教育我們,拯救我們,他們都是愛我們的,以后我們都會好好學習……我接著問:當你們生病了,爸爸媽媽會怎么樣?當你們受傷了,爸爸媽媽會怎么樣?同學們都回答:爸爸媽媽會著急會傷心的。我乘機教育學生,生命是父母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能隨意傷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這樣,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訓練了語文基本功,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同時又學會了如何正確地調(diào)控個人情緒,正確處理人際關(guān)系,學會理性思考,掌握處理困境的方法和生存本領,懂得珍愛生命。</p> <p class="ql-block"> 我認為,這就是完整的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