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記得小時候,家里燒煤,往往在最底下都是煤面子,燒它不起大作用,扔掉可惜,于是煤坯子誕生了。</p><p class="ql-block"> 說起打煤坯,那已經(jīng)成傳說了,估計你90后都不知道那是什么,腦海里可能沒有這個詞的形象。不過對于我來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相對熟悉一些,那個年代家家離不開燒煤,這樣一來每天都要和煤打交道。如何讓煤既省又燒的旺,就得在煤上下功夫。首先把買來的煤用篩子進(jìn)行篩過,將煤塊和煤面分離,然后用黃土或者煤泥摻在一起,用水?dāng)嚢柚谱鞒擅号?。什么是煤坯,就是爺爺用木條制作好的坯模子,這個神器真的沒的說,就連小孩子也很快學(xué)會。在空地上一塊塊往坯模子里倒攪拌好的煤面,讓它們定型,曬干后就算完成。</p><p class="ql-block"> 這個活計都是我們孩子來做,清楚記得我們家門前的小房里,每年都要整整齊齊碼放不少這樣的煤坯。現(xiàn)在再說起打煤坯的事兒就像是在說故事一樣新奇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