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主編:</b>內(nèi)咸</p><p class="ql-block"><b>副主編:</b>方遠、白豐</p><p class="ql-block"><b>責任編輯:</b>賈曉燕、李麗菊、姜俊蘭、劉艷芬、張瑞霞、楊林霞、孟慧生、張宇春、李福林、李永安、任曉東</p><p class="ql-block"><b>攝影:</b>王順義、皇甫耀惠(部分圖片來源于托縣攝協(xié))</p><p class="ql-block"><b>美編:</b>楊生力、丁海軍,白吉厚</p><p class="ql-block"><b>歌曲:</b>丁紅娥</p> <p class="ql-block">(接上期)</p><p class="ql-block"><b>全景托克托</b></p><p class="ql-block"> 文/托縣文旅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下一步工作目標</p><p class="ql-block"> 聚焦文旅產(chǎn)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貫徹落實中共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精神,深度挖掘我縣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業(yè)態(tài)、提升質(zhì)量、優(yōu)化服務,高標準建設南部黃河景觀文化旅游帶,與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周邊區(qū)域協(xié)同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豐富旅游生態(tài)和人文內(nèi)涵。把托克托縣建設成呼和浩特市游客吃住舒心、出行便捷、游玩盡興、購物稱心的“區(qū)域休閑度假中心”。</p><p class="ql-block">——吃住舒心。豐富黃河鯉魚、葡萄、辣椒等產(chǎn)品體系,擴大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積極打造精品民宿,創(chuàng)建自駕車露營地,逐步形成以酒店賓館為主體、精品民宿為補充,地方名吃為特色的結構合理的住宿餐飲體系。 </p><p class="ql-block">——出行便捷。為發(fā)展我縣旅游業(yè)發(fā)展,已經(jīng)修建了一條沿黃旅游專線,高速口據(jù)各旅游景點不到5公里,距離機場75公里,新建火車站使得游客更加便捷。多樣化旅游交通出行方式,縮短游客進出我縣時間,真正讓游客行的方便。</p><p class="ql-block">——游玩盡興。南部黃河景觀文化旅游帶,創(chuàng)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fā)展,豐富文旅產(chǎn)品業(yè)態(tài),增強景區(qū)吸引力;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舉辦各類品牌節(jié)慶活動,延長游客逗留時間,讓游客近悅遠來。</p><p class="ql-block">——購物稱心。大力開發(fā)具有地方特色的農(nóng)副土特產(chǎn)品、非遺產(chǎn)品、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旅游商品,做大做強托克托縣產(chǎn)品品牌,完善線上線下多層次多樣化購物網(wǎng)點,拓寬文旅產(chǎn)品銷售渠道,使“觀光”旅游同時成為“消費”旅游,多渠道增加旅游綜合收入。</p><p class="ql-block"> 2021年全縣旅游接待人數(shù)83.4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綜合收入9150萬元,其中農(nóng)家樂接待人數(shù)同比增長47.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956萬元。</p><p class="ql-block">十、重點工作計劃</p><p class="ql-block"> 1、重點發(fā)展黃河一溜灣鄉(xiāng)村旅游。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促進農(nóng)牧業(yè)產(chǎn)業(yè)化、品牌化,并同發(fā)展文化旅游、鄉(xiāng)村旅游結合起來,增加農(nóng)牧民收入”的重要要求,重點推進沿黃一溜灣鄉(xiāng)村旅游,以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郝家窯和黃河上中游分界點河口古鎮(zhèn)等鄉(xiāng)村旅游集聚優(yōu)勢精心打造具備游客互動性和體驗性的“葡萄架下的農(nóng)家樂”、“黃河岸邊的農(nóng)家院”、“古城腳下的特色民宿”等特色鄉(xiāng)村休閑旅游項目,逐步形成“黃河人家”鄉(xiāng)村旅游特色品牌。并且推動郝家窯村葡萄酒深加工項目落地。聚焦黃河文明主題,在郝家窯村精心舉辦黃河文化旅游等品牌活動,繼續(xù)擴大開河魚、托克托葡萄等特色美食的影響力,鼓勵文藝人才通過藝術形式加強我縣文旅宣傳培育做強“千年古云中·魅力托克托”文化旅游品牌。精心舉辦好黃河開河魚節(jié)、黃河文化旅游節(jié)和葡萄節(jié),持續(xù)提高開河魚節(jié)吸引力、關注度,要做到年年有新意、有招牌。打出“觀黃河流凌 品開河魚宴”“天下黃河第一燉(鍋)”、“托克托開河千人魚宴”、競拍“黃河開河第一網(wǎng)”、“魚躍龍門好彩頭”、“黃河龍舟賽”等文旅活動品牌,讓節(jié)慶活動成為我縣物產(chǎn)和美食推廣的重要方式。</p><p class="ql-block"> 2、加強對瑞沃酒莊的扶持力度,完善瑞沃酒店、瑞沃紅酒文化體驗中心和戶外休閑度假區(qū)的建設,使其盡快投入運營。積極配合瑞沃酒莊與如家酒店集團進行商務洽談,開展“瑞沃酒鎮(zhèn)+如家小鎮(zhèn)”休閑度假項目的合作,讓其更具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p><p class="ql-block"> 3、加快神泉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二期建設,目前初步建設內(nèi)容主要包括600間客房的綜合性休閑度假酒店,100間客房的牡丹園親子游游樂區(qū),夢幻城、民族文化演藝營、沙漠戶外狂歡營、黃河文化體驗營、沙漠研學營、房車自駕營等。目前,北京巔峰設計公司正在做規(guī)劃設計,辦理前期相關手續(xù)。積極推動神泉景區(qū)由觀光型景區(qū)向休閑度假型景區(qū)轉(zhuǎn)變,并啟動神泉生態(tài)旅游區(qū)國家5A級景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4、黃河麥野谷旅游區(qū)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以“旅游+農(nóng)業(yè)”為發(fā)展目標方向,2022年開始計劃建設黃河幾字灣非遺館、林中帳篷營地、親子小牧場、景區(qū)基礎設施提升項目、研學基地、科技館、卡丁車項目、嘉豐假日酒店擴建項目、科技培訓中心擴建項目、實景演藝劇場、農(nóng)產(chǎn)品深加工項目。景區(qū)實現(xiàn)了一、二、三產(chǎn)業(yè)互融互動,是建設集生態(tài)觀光、休閑娛樂、養(yǎng)生度假、文化藝術、農(nóng)業(yè)活動、戲水、采摘、研學、游樂、等多種旅游活動于一體的田園休閑旅游度假區(qū)。</p><p class="ql-block"> 5、景豐海洋世界由內(nèi)蒙古天外景豐農(nóng)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常州希貴演出有限公司托克托縣分公司于2017年10月開始共同籌建,于2018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該海洋世界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伍什家鎮(zhèn)北達瓦營村,即呼托103省道49公里處,總投資約8700萬元,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總水體5000立方米,內(nèi)設可一次性容納3000人的海洋劇場,下一步我們主要工作是通過招商引資完善景區(qū)建設。</p><p class="ql-block"> 6、積極配合企業(yè)使托克托黃河康養(yǎng)農(nóng)旅特色小鎮(zhèn)落地,小鎮(zhèn)總投資11.8億元規(guī)劃范圍5.2平方公里,以康養(yǎng)、文旅、農(nóng)業(yè)三大產(chǎn)業(yè)支撐的、集養(yǎng)生養(yǎng)老、康養(yǎng)度假、文化旅游、生態(tài)旅游、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體驗、科技示范于一體的宜業(yè)、宜游、宜居、宜養(yǎng)的特色小鎮(zhèn)。該項目落地將極大豐富我縣沿黃旅游觀光經(jīng)濟帶的產(chǎn)品體系。</p><p class="ql-block"> 7、打造黃河“幾”字彎精品旅游線路</p><p class="ql-block"> 充分依托黃河“幾”字彎的濕地、沙漠等自然資源優(yōu)勢,深入挖掘整合黃河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優(yōu)化現(xiàn)有旅游景點,規(guī)劃打造黃河“幾”字彎精品旅游線路。借助京呼高鐵全線開通有利契機,主動對接,設計規(guī)劃“長城腳下出發(fā),穿過草原,翻過陰山,越過沙漠,拜訪母親黃河"旅游專線、48小時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專線等,吸引北京上班族游客群體。重點在高鐵汽車接駁上方便游客,實現(xiàn)順暢連接,高鐵站公交規(guī)范化運行,旅游旺季開通專線,出租車、網(wǎng)約車規(guī)范運行管理,最大限度方便游客。</p><p class="ql-block"> (1)、生態(tài)休閑游:神泉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君子津傳統(tǒng)手工藝體驗基地--黃河印象神泉山莊旅游區(qū)--黃河麥野谷旅游區(qū)--瑞沃葡萄酒莊--天外景豐海洋館。</p><p class="ql-block"> (2)、紅色教育游:北臺基紅色教育基地--托克托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黃河上中游分界點--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3)、歷史文化游:云中郡故城--東勝衛(wèi)城--托縣博物館--河口蟠龍旗桿--革命歷史紀念館--海生不浪文化遺址。</p><p class="ql-block"> (4)、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游:古城農(nóng)業(yè)開發(fā)園區(qū)--五申香瓜園--云中稻夢產(chǎn)業(yè)園—黃河麥野谷。</p><p class="ql-block"> (5)、節(jié)慶體驗游:黃河開河魚節(jié)--端午龍舟賽--黃河文化旅游節(jié)-- 葡萄節(jié)—豐收節(jié)—冰雪節(jié)。</p><p class="ql-block">8、不斷加大沿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p><p class="ql-block"> 一是深入推進沿黃生態(tài)廊道建設,打造以魚蟹養(yǎng)殖和稻田種植為主的魚米經(jīng)濟、以葡萄種植和農(nóng)家樂為主的庭院經(jīng)濟、以瓜果蔬菜種植為主的休閑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三條經(jīng)濟帶”。 </p><p class="ql-block"> 二是打造內(nèi)成環(huán)、外相聯(lián)的旅游快捷通道。進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服務,積極構建旅游交通網(wǎng);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著力推進旅游要素全域覆蓋;進一步推進沿黃生態(tài)廊道建設,沿黃公路兩側(cè)實施綠化工程,沿線山梁打造花果經(jīng)濟林和風景林,建成快捷通道,做到“快旅慢游”。積極規(guī)劃建設集風味飲食、商品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街區(qū)。依托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特色農(nóng)業(yè)資源,規(guī)劃建設一批以農(nóng)業(yè)觀光體驗、城郊休閑度假、民俗文化風情、休閑養(yǎng)生等為主題的鄉(xiāng)村旅游度假區(qū)。(完)</p> <p class="ql-block"><b>托克托東閣廣場記憶</b></p><p class="ql-block"> 文/薛志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廣場布局</p><p class="ql-block"> 后溝自由自在的淺灘、小溪,再往下游,被人工束縛住了。磚頭砌成的堤壩以有限的寬度讓溪水乖乖地流過,堤壩兩端用椽檁架起一座木橋,上面覆蓋著泥巴,可以通過馬車。向西的小溪經(jīng)過小橋后,折向南流去。</p><p class="ql-block"> 短短幾十米彎折的小溪,默默地見證了集交通、商業(yè)、集貿(mào)、文化、餐飲、旅游、娛樂、休閑于一處的東閣廣場繁華的盛世容顏。</p><p class="ql-block"> 東閣廣場匯聚了托城的三條主道路和一條溝(后溝)。三條道路分別向東、向西、向南,后溝在向東道路的靠南一些,基本走向東西向略偏南,與東向道路呈一個很小的銳角。</p><p class="ql-block"> 東閣廣場正北是最高建筑——電影院。正西是綜合商店,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基本上都能在這里找到(糧油肉蛋奶等憑票供應的食品要到專門的糧店、食品公司)。</p><p class="ql-block"> 廣場南邊隔著小溪和小橋,是大食堂,院里是二旅館。與大食堂建筑連體、順小溪流向折轉(zhuǎn)正面朝西的是照相館和澡堂。</p><p class="ql-block">2、自由市場</p><p class="ql-block"> 盡管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部分時間都在反對“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包產(chǎn)到戶,但東閣廣場的自由市場卻依然熱熱鬧鬧,生機勃勃。綜合商場前硬化出一片空場,為自由市場發(fā)展提供了絕佳場所。</p><p class="ql-block"> 周邊的農(nóng)民挑著擔,背著筐,拉著車,紛紛到這里試圖賣出自家產(chǎn)出的東西,有新鮮蔬菜如西紅柿、茄子、豆角、黃瓜、韭菜、大蔥、白菜、圓白菜、青椒等等,有瓜果桃李如西瓜、香瓜、太平果、杏、南瓜、倭瓜、西葫蘆、土豆、玉米、毛豆等等,也有挑擔或推獨輪車賣豆腐的。別看這些人來自農(nóng)村,念書不多,可是都能熟練使用盤秤,看一眼秤桿就能準確報出幾斤幾兩,同時心算+口算速度也是一流,幾元幾角幾分馬上報出來,根本不用算盤,那時也沒有計算器。</p><p class="ql-block"> 最讓小朋友開心的要數(shù)各種小吃,小到炒麻子、葵花籽、南瓜子、西瓜子,大到茶湯、涼粉、碗饦......</p><p class="ql-block"> 太陽高了,“大卷粉皮”的聲音飄來——二圪蛋開始了叫賣。一卷卷綠豆粉晶瑩透亮,放在掌心,找出了頭,用竹板劃成窄窄幾段,扯住頭一提一抖,滿滿一海碗,撒上黃瓜絲、蔥花、芫荽、鹽,澆上芥沫油、蒜糊糊、熗紅的辣椒,色香味美。</p><p class="ql-block"> 蕎麥生糊碗饦極有名氣。單聽那吆喊聲讓人口水欲滴?!巴腽?,自撩兒”。只有老托城人才能弄懂叫賣的含義。蕎麥生糊碗饦,二寸大小,二塊銀元薄厚,放在吃碟里,給你一根竹簽,橫豎劃四、五道,你根據(jù)自己的口味澆各種調(diào)料,才有自撩一說。</p><p class="ql-block"> 賣羊雜碎的吆喊聲更具誘惑力。“喝油油來,喝油油來”,“盡油沒血,上頭飄的辣椒”,“碗大舀得稠,上頭飄的油”。羊雜碎的香味讓人駐足。</p><p class="ql-block"> 還有著名的“肖三茶湯”。托城茶湯多用小米粉為主要原料,龍頭銅嘴大茶壺底部炭火燒得正旺,有人買茶湯,從壺里倒出開水剛夠覆蓋碗底,來回晃動碗,水溫降下來,盛入滿滿一勺米粉,攪拌均勻,左手持碗,右手握壺,馬步站好,壺嘴傾斜,水由慢到快沖出壺嘴,左腿弓,右腿蹬,碗由近到遠一直到快接近地面,再往回收,到壺嘴跟前恰好水也收回,大茶壺回歸水平狀。</p><p class="ql-block"> 整套動作行云流水,快而不亂,毫不拖泥帶水,做營生變成了藝術,又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其原理是利用足夠的落差,讓開水產(chǎn)生足夠的動能,把碗里的米面糊從上到下翻騰均勻,避免生熟不均。然后小勺蒯一點糖稀,撮一點青紅絲,黃、棕、青、紅四色茶湯擺在面前??匆谎?,色繽紛;聞一鼻,香噴噴;喝一口,甜入心。</p><p class="ql-block"> 由于當時糧食限量,喝茶湯的人們希望多一些米粉好抗饑餓,然而肖三婉轉(zhuǎn)拒絕,因此有人就編排他:肖三的茶湯——稀拉稀拉。也是一個深刻記憶。我猜想如果面加多,會導致面糊太稠而沖不熟吧。</p><p class="ql-block"> 廣場上及周邊,自行車、排子車、獨輪車、擔子、框子見縫插針,叼著煙鍋子的下棋老爺子圍成一堆,半大小孩在人堆中追逐打鬧,馬、驢、騾拉的車不斷穿行還直著脖子嘶吼幾聲,偶爾還有鈴兒響的嘩啦嘩啦的壓騾子隊伍過來......有點亂,可這就是百姓的生活,接地氣,充滿煙火味兒,仿佛一幅現(xiàn)代版的“清明上河圖”。</p><p class="ql-block">3、元宵節(jié)鬧紅火</p><p class="ql-block"> 每年元宵節(jié),都要“鬧紅火”。東閣廣場是主要熱鬧地方。白天好多表演隊輪流表演,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高蹺、獅子、皇杠、抬閣、娃閣、跌跤人(二鬼摔跤)、雙墻秧歌、隆咚大鼓、武(術)秧歌、河口舞老龍等等。</p><p class="ql-block"> 端的是:鑼鼓響振聾發(fā)聵,嗩吶聲沖天破云。</p><p class="ql-block"> 四鄉(xiāng)八鄰都聚集到縣城,更是聚集到東閣廣場,大人小孩老人婦女,人人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入夜,一輪明月升起,三堆旺火燒得正旺,分別位于電影院、綜合商店和大食堂門口。各路紅火都聚集過來,鑼鼓喧天,目不暇給。一聲號炮,焰火開始。電影院、綜合商店、大食堂房頂早已架設好各式焰火,外形各異,有高樓大廈,有城墻城門,有亭臺樓閣,有神話人物。</p><p class="ql-block"> 焰火從一處點著,曳光彈跨過廣場,隔空打向?qū)γ妫芭诖虺情T”、“三打金蛋”、“一炮雙響”、麻雷子(二踢腳)、梯子火(鉆天猴)、花兒筒子、鞭炮、閃光炮等各式花樣、各式“武器”統(tǒng)統(tǒng)綻放,蓋住了街上喧天的鑼鼓,映襯著此起彼伏的驚嘆、叫好,霎時東閣廣場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b>東勝衛(wèi)城</b></p><p class="ql-block"> 文/郜 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荒城瀟灑枕長河,古寺碑文半滅磨。</p><p class="ql-block">青冢路遙人去少,黑山寒重雁來多。</p><p class="ql-block">正愁曉雪冰生硯,不忿西風葉墜河。</p><p class="ql-block">偶憶先君舊游處,潸然不奈此情何。</p><p class="ql-block"> 如此動人的詩章,出自元朝著名詩人、丞相耶律楚材的《過東勝用先君文獻會韻上(其一)》。當我們站在黑河(原黃河)故道舉目眺望高高的黃土岡上的東勝衛(wèi)城垣,不難悟出此城當年一夫守衛(wèi)萬夫難取之威勢。從詩章的字里行間可領悟到,當年的城池旁古寺引人注目,古碑蘊藏神秘。</p><p class="ql-block"> 詩人吟哦的年代,東勝衛(wèi)城并未建筑。詩中所提及的“荒城”只不過是東勝衛(wèi)城的城中城,即現(xiàn)在當?shù)孛耖g稱謂的“大荒城”與“小荒城”,史書所記載的遼金元東勝州城。</p><p class="ql-block">屯兵重城東受降</p><p class="ql-block">萬里去長征,連年慣野營。</p><p class="ql-block">人群來擇馬,拋伴去擒生。</p><p class="ql-block">箭捻雕翎闊,弓盤鵲角輕。</p><p class="ql-block">問看行遠近,西過受降城。</p><p class="ql-block"> 這首豪壯而蒼涼的詩篇,乃唐代邊塞詩人朱慶馀所吟。詩中告訴我們,唐朝將士為奪回陰山以南黃河流域的沃野,以受降城為基地,進行過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p><p class="ql-block"> 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朔方大總管張仁愿在陰山以南、黃河以北筑西受降城(今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zhèn)北)、中受降城(今包頭市西)、東受降城(今托克托縣黃河與黑河交匯處)。同時,于牛頭朝那山北置烽火堆1800所。這標志著唐王朝重新控制了陰山以南、黃河以北地區(qū)。唐宗憲元和七年(812年)正月,黃河與金河(黑河)大溢,將東受降城徹底沖毀。同年五月,以前平盧軍節(jié)度使薛平檢校左仆射兼戶部尚書賜振武軍(治所在今托克托縣南,領有今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西南部及鄂爾多斯市東北部等地區(qū))錢14萬貫,修筑東受降城。然而,因該城濱河年久失修,雉堞摧壞,振武節(jié)度使張惟清將其移至綏遠烽南,即現(xiàn)托克托縣境內(nèi)黃河岸邊的蒲灘拐古城。</p><p class="ql-block"> 由于未改道的黃河水的滔浸,以及之后筑遼、金東勝州城,與明代東勝衛(wèi)城,首座東受降城的遺址逐漸消逝,僅有東勝衛(wèi)城中出土的唐代文物可以佐證。</p><p class="ql-block"> 關于首座東受降城的建筑規(guī)模,我們可以參照再筑的東受降城,即蒲灘拐故城遺址。該城位于蒲灘拐村西山梁前沿臺地,山勢高峻,向前延伸突出,南臨滔滔黃河。古城遺址西墻無存,北墻只剩8米一段,東墻斷續(xù)長約200米,南墻長約300米,殘墻高4至5米,墻體夯土版筑,底寬20米,夯層厚度6至10厘米。因不見馬面和甕城,故而守城兵將出城迎敵不易退回城中,頗有背水一戰(zhàn)的意味。</p><p class="ql-block">軍事前哨東勝州</p><p class="ql-block">落日平沙接天荒,蕭蕭衰草籍河湟。</p><p class="ql-block">受降城在今何處,此地空提古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 這是金末元初詩人郭允升面對黃河與黑河交匯處,目睹“平沙接天荒”、“衰草籍河湟”的凄涼景色吟誦的詩句。唐末至元初,西夏、遼、金、元四國在塞外連年征戰(zhàn),大都以東受降城一帶的黃河沿岸為軍事前哨。戰(zhàn)亂嚴重破壞了這里的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 遼太祖神冊元年(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破振武軍,將勝州(今準格爾旗十二連城)之民皆趨河東,置東勝州于河東。而今東勝衛(wèi)城中的大荒城便是遼代的東勝州城,遼王朝隔黃河與西夏王朝對峙。西夏軍隊不時越黃河侵擾。雙方的小規(guī)模戰(zhàn)爭時有發(fā)生,常常殃及東勝州地區(qū)的民生。</p><p class="ql-block"> 時隔206年后的金太祖天輔六年(1122年),遼西南面招討使(設于豐州天德軍,今呼和浩特市東郊白塔村西南城)耶律佛頂降金,東勝(東勝衛(wèi)城中的大荒城,即東勝州城)等州皆降附于金??墒牵瑑H4年之后的金太宗天會四年(1126年),西夏派大軍強渡黃河攻打東勝州以至云內(nèi)州(今托克托縣古城鄉(xiāng)白塔村),3年后才以失敗而告終。自此,西夏軍隊再不敢越河侵擾,金王朝得以喘息。為了加強防御,屯兵更多,金王朝緊依東勝州城東新筑了一座小城,即東勝衛(wèi)城中的“小荒城”。</p><p class="ql-block"> 現(xiàn)所見的東勝州故城遺址大荒城呈長方形,四墻聳立,頗具氣勢。東墻長630米,最高處7.5米;南墻長470米,殘高約5米;西墻長629米,殘高約8米;北墻長500米,殘高約8米。東墻正中設置城門,并加筑護門城,護門城長寬各30米。東勝州城的子城(小荒城)現(xiàn)僅存北、東、西三墻,南墻已辟為灌溉農(nóng)田的渠道。從城內(nèi)發(fā)現(xiàn)金代的建筑基址及構件,我們可判定為金代所筑。</p><p class="ql-block"> 91年后的蒙古國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蒙古軍攻克西南路,鄰郡皆降,唯獨伯德窳哥(金駐守東勝州城將)不肯屈服。東勝州城被蒙古軍攻破后,伯德窳哥招集義軍,收復了東勝州。伯德窳哥因有功連升三官,并被授予同知晉安府事,不久又升遷為東勝軍節(jié)度使。蒙古國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東勝州被蒙古軍圍困,城中糧盡,援兵斷絕。伯德窳哥率眾突圍,走保長寧寨。金宣宗詔令各進一官,戰(zhàn)死者贈升三官。九月,東勝州城復被蒙古軍圍困,伯德窳哥戰(zhàn)死。(未完待續(xù))</p><p class="ql-block">北國水驛第一站</p><p class="ql-block">天荒地老物消磨,贏得詩人感慨多。</p><p class="ql-block">兩鬢黃塵秋色里,又投東勝過黃河。</p><p class="ql-block"> 這是元朝著名學者、大臣劉秉中吟詠東勝州的《無題》詩句。顯然,目睹這一經(jīng)過幾百年戰(zhàn)亂的古老戰(zhàn)場,誘發(fā)了詩人無限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接上期)</p><p class="ql-block"><b>托縣晉劇團往事</b></p><p class="ql-block"> 文/張曉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劇團的領導班子,按照上級的建議,召開會議,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在這次會議上,我父親提出要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辦團。同時再招收一批學員,培養(yǎng)一批新人?!白叱鋈ァ本褪前延信囵B(yǎng)前途的青年演員,送到高一級的專業(yè)團體去學習深造?!罢堖M來”是把過去烏盟三團的,家在山西的老演員再請回來。首先經(jīng)過多方打問,找到了青衣演員武玉珠和刀馬旦演員任桂英兩位。又聘請了集導演編劇于一身的原北京京劇團的王金鐸同志,為參加慶祝國慶三十周年匯演而排練新編歷史劇“竹茬關”。</p><p class="ql-block"> 在這一階段,托縣晉劇團一邊下鄉(xiāng)演出,一邊排練新的劇目。經(jīng)過大半年的時間,整個團體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新招收的學員也可以登臺扮演一些配角。特別是青年青衣演員張文秀和老生演員祁威正、學員花臉演員范永茂及須生演員郭鮮枝、小生演員亢鮮花都脫穎而出,在舞臺上塑造了很多優(yōu)秀的形象。在慶祝國慶三十周年呼市專業(yè)團體的匯演中,托縣晉劇團演出的新編歷史劇“竹茬關”,獲得了優(yōu)秀劇目獎。青年演員張文秀、何清石獲得了優(yōu)秀演員表演獎。匯演結束后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局的領導接見了托縣晉劇團的全體演職人員,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一個重新組建不到一年的專業(yè)文藝團體能有這樣的水平,今后的發(fā)展前景是光明的。要多排練好的優(yōu)秀劇目,為豐富呼市的文藝事業(yè)做出更大的成績。為此,市政府領導為托縣晉劇團特批了一筆資金,用于服裝道具的更新。 </p><p class="ql-block"> 在全市匯演中,托縣晉劇團一炮打響。青年演員張文秀、何清石、祁威正、郭鮮枝也一舉成名,周邊旗縣來托縣邀請晉劇團演出的絡繹不絕。在三年多的時間里,托縣晉劇團從自治區(qū)東邊的烏蘭察布市到西邊的巴彥淖爾市,橫跨1000多公里,從北面的武川縣到南面的山西省平魯縣,跨度500多公里。每年演出500余場,年收入11---15萬。演出范圍之廣,場次之多,收益之高,托縣晉劇團,均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 有了一些資金積累后,我父親等劇團領導,經(jīng)研究后,更新了音響設備,給每位演職人員量身定做了一套西服,去外地演出有了統(tǒng)一的服裝。有一些老演員調(diào)侃的說“哈哈哈,我們有了團服了”。1982年又購買大轎車一輛,從此改變了去外地演出,演職人員乘坐貨車的現(xiàn)象,從而保證了人員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我父親等劇團領導,一直注重新人的培養(yǎng)。從恢復劇團開始就和山西省晉劇院聯(lián)系,選送有培養(yǎng)前途的學員去學習、進修。托縣晉劇團從參加完國慶匯演以后,到1983年,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里,送到山西省晉劇院培養(yǎng)學習的學員三批次40余人?,F(xiàn)在呼市晉劇團獲得梅花獎的女須生演員渠建紅,就是托縣晉劇團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演員。現(xiàn)在呼市晉劇團的還有范永茂、郭鮮枝、張玲花、劉勇等,都在自治區(qū)和市一級的文藝匯演中獲得優(yōu)秀演員獎稱號。特別是青年演員張文秀,在國慶三十周年匯演獲獎后,1980年參加呼和浩特市專業(yè)劇團匯演中扮演“楊文光招親”劇中的吳金定,又一次獲優(yōu)秀演員獎。在1986年呼和浩特市首屆“昭君杯”專業(yè)劇團大獎賽中,演出新編蒙古族歷史劇“大汗嬌子”,扮演乃莫珍獲表演一等獎。1988年參加呼和浩特市第二屆“昭君杯”專業(yè)劇團大獎賽中,扮演“柳明月”劇中的柳明月第二次獲表演一等獎,受到市領導同志的接見。 </p><p class="ql-block"> 從1980年以后,我父親每年都要去山西省晉劇院聘請晉劇名家和導演,來托縣指導演員的演出技巧和排練新的劇目。先后聘請名家王愛愛、田桂蘭、高翠英、馬玉樓、劉寶俊、季榮生、田進平、楊德昌等20余人次。在這些名家、名角兒的指導下,托縣晉劇團整體上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排練出許多優(yōu)秀的劇目,有“回荊州”、“臥虎令”、“三救薛仁貴”、“血濺鴛鴦鏡”、“貍貓換太子”、“三關點帥”、“買妙郎”等大型歷史劇。每到一個地方演出,可以不重復演出20余場,這在旗縣級劇團,首屈一指。 </p><p class="ql-block"> 由此,托縣晉劇團,成為內(nèi)蒙古西部地區(qū)最受群眾歡迎的劇團之一。張文秀、何清石、祁威正、郭鮮枝等一批演員,在大青山南麓廣袤的土默川平原上,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深受群眾喜歡?;謴秃蟮耐锌h晉劇團,再次成為土默川上的一朵璀璨之花。我父親等托縣晉劇團的領導及全體演職人員,沒有辜負縣領導的厚望和全縣人民群眾的期望,他們以“走出去請進來”創(chuàng)新辦團的工作思路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寶貴汗水,為托克托縣這個文化先進縣的戲曲事業(yè),爭了光添了彩!為呼和浩特市的文藝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托縣晉劇團的這段經(jīng)歷,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但托縣晉劇團的紅黑生旦凈末丑,唱念做打的真功夫,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在托縣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完)</p> <p class="ql-block">(接上期)</p><p class="ql-block"><b>車馬炮那些事兒</b></p><p class="ql-block"> 文/岳春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棋壇代代出英賢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一時期,舊城東閣上的象棋攤子是象棋高手們經(jīng)常聚集的地方。在那里下棋人除了李二旦,還有李勝利、高文凱、郭宏賓、常家風等人。這些人都是托縣象棋界的一流高手,在后來的全縣象棋比賽中都得過第一名。在我的記憶中,李勝利得的第一名最多。同時李勝利也是最早能夠戰(zhàn)勝李二旦的棋手之一。這一時期下棋能夠戰(zhàn)勝李勝利,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因此李勝利便當之無愧地成了托縣新的棋王。由于托縣愛好下象棋的人非常多,水平也普遍很高,再加上象棋又是國家正式體育比賽項目,當時的托縣政府和體委非常重視,曾有過縣領導親自到現(xiàn)場觀看象棋比賽的情景??h體委從一九七八年開始組織全縣的象棋比賽,到今年二零一五年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三十七年。特別是在一九九七年由體育局張學飛組織舉辦的全縣象棋賽上參賽的人數(shù)多達九十八人。一個地處內(nèi)蒙的北方縣城,能夠連續(xù)三十七年、年年舉辦象棋比賽,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三十七年來,縣體委變成體育局,體育局變成文體局,領導也換了好多屆,唯獨全心全意抓體育工作的精神沒有變,每年組織象棋比賽的熱情沒有變。想起來令人感動! </p><p class="ql-block"> 通過三十七年的象棋比賽,為托縣培養(yǎng)和打造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質(zhì)、高水平的棋手,拉出了一支過硬的象棋隊伍?!伴L江后浪推前浪,江山輩有人才出”。這是歷史的規(guī)律。托縣棋壇也是一樣。到一九八六年后,又涌現(xiàn)出了一批年青棋手,他們的水平已經(jīng)能夠和老一代縣級頂尖高手抗衡。當時名氣最大的有趙千軍、劉志強、張虎小、楊俊亮。由他們組成的托縣青年隊沖破層層壓力,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強手,勇奪本縣比賽的團體冠軍。特別是趙千軍多次奪得本縣比賽的個人冠軍,成為當時托縣棋壇的一顆新星,一個年輕的棋王。說起托縣的象棋還不能不說常家風,常家風應該是當時托縣水平最高的象棋理論大師。他在托縣林管站退休以后,每天在家里刻苦研究象棋理論,家里各種象棋書籍堆積如山。特別是在象棋布局方面,對提高托縣整體水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過去老一代棋手們布局走的“當天炮”居多,后手應對也是“順手炮”、“列手炮”居多。而對于“屏風馬”、“反宮馬”、“士角炮”等布局卻走的很少。常家風發(fā)現(xiàn)以后,專門研究這幾種布局,并通過和別人交流對弈、驗證和傳授棋藝。慢慢地“屏風馬”、“反宮馬”、“士角炮”等布局在托縣流行開來,水平越來越高,發(fā)展成為托縣象棋的主流布局。</p><p class="ql-block"> 國運昌、棋運盛,托縣象棋愛好者多的數(shù)不清,各種棋賽層出不窮。有全縣團體賽,全縣個人賽,象棋擂臺賽,象棋雙人賽等。在一次全縣各大局、各鄉(xiāng)鎮(zhèn)的象棋比賽中,又有幾顆新星閃爍在托縣棋壇的上空。他們是古城王福義,交通局曹廣德,新營子賈恒智,五申劉永、劉富,黨校李禎。王福義布局流暢,殺法靈利,第一次參賽便力克幾名縣級高手,打進六強,成為托縣一流名手。曹廣德第一次參賽就戰(zhàn)勝了曾經(jīng)得過縣冠軍的棋手,一戰(zhàn)成名。其聰明的頭腦,精湛的棋藝令人耳目一新。李禎、賈恒智、劉永、劉富棋風穩(wěn)健,基本功扎實,令人刮目相看。 </p><p class="ql-block"> 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托縣工會象棋室是人們經(jīng)常活動的地方。我在閑時也經(jīng)常去工會下棋。忽然有一天發(fā)現(xiàn)了幾個小孩子的身影。他們站在棋桌旁看的挺認真,有時還忍不住指手劃腳給大人們支招,而且招招靈動,招招管用。后來偶爾報名參加比賽,成績還不錯。功夫不負有心人,就是這幾個當年進入人們眼簾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名手的指點,終于修成正果(其中常家風指導的最多)。一躍成為托縣棋壇最年青最有前途的耀眼新星,并開創(chuàng)了托縣象棋界一個更高層次、更高境界的新時代。他們就是康瑞君、米海濱、康文君、苗燕林??等鹁诤髞淼钠遒愔蝎@得托縣象棋冠軍無數(shù)次,獲得呼市地區(qū)冠軍多次,獲得內(nèi)蒙省級比賽第四名,獲得三省十三旗縣區(qū)比賽第二名,獲得內(nèi)蒙農(nóng)運會象棋比賽第一名。并和米海濱一起代表內(nèi)蒙參加了在云南麗江舉辦的全國農(nóng)民象棋賽,取得了個人第十八名,團體第十四名的好成績。在這次比賽中還戰(zhàn)勝了全國名手河北范向軍??等鹁€是我縣唯一取得內(nèi)蒙棋協(xié)象棋大師稱號的棋手。米海濱同樣獲得托縣冠軍無數(shù)次,獲得呼市地區(qū)冠軍多次,獲得了三省十三旗縣區(qū)象棋賽冠軍一次,獲內(nèi)蒙農(nóng)運會象棋賽第五名,和康瑞君一起代表內(nèi)蒙參加全國農(nóng)民象棋賽,取得團體第十四名的好成績??滴木@托縣冠軍多次。和康瑞君、米海濱一起多次代表托縣象棋隊參加呼市地區(qū)、周邊旗縣區(qū)、三省十三旗縣區(qū)象棋大賽,為托縣象棋代表隊取得優(yōu)勝名次,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苗燕林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勤奮好學,取得了國家級象棋裁判員證書?,F(xiàn)在內(nèi)蒙象棋協(xié)會擔任秘書長工作,經(jīng)常組織內(nèi)蒙的一些大型的象棋公開賽,并參加全國象棋比賽的裁判工作。 </p><p class="ql-block"> 光陰荏苒,時間過了二零零零年,縣交通局局長肖玉成退休以后,擔任了托縣老年體協(xié)主席。肖玉成一生酷愛象棋,他不僅是個好領導,同時也是象棋水平很高的棋手。在象棋活動的資金籌備和組織領導象棋比賽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當年成立了托縣象棋協(xié)會,由肖玉成任主席,馬秉亮、薛溫和我任副主席,劉志強任秘書長。有一天肖老發(fā)現(xiàn)青年人下棋的比較少,讓我多留點心,看有沒有水平比較高的新秀。我在街上的各個棋攤轉(zhuǎn)了幾天,果然發(fā)現(xiàn)幾個小青年棋下的不錯,回去向肖老作了匯報。為了培養(yǎng)和鍛煉新一代棋手,決定專門邀請這幾個小青年進行一次象棋比賽。他們是王楠、陳英俊、李軍、馬軍、任二寧、吳利平。由肖玉成、李勝利、岳春生、韓金貴、王福、松紅計組成老年隊和他們進行對抗賽。結果不負眾望,每個年青人都發(fā)揮出了較高的水平,王楠還得了第一名。從此后他們經(jīng)常參加全縣象棋賽,王楠、陳英俊、李軍、馬軍多次進入個人前六名。馬軍還在近幾年二次獲得全縣個人賽第一名。他們四人都曾作為托縣象棋隊的一員,代表托縣參加過市級以上的比賽。成為托縣棋壇的后起之秀,中堅力量。</p><p class="ql-block"> 今年呼市殘疾人運動會在托縣召開,其中象棋比賽項目我擔任裁判員,在組織比賽期間,有幸認識了我縣殘疾人象棋名手王美仲。這次比賽時間安排的特別緊張,一天半的時間內(nèi)要下完七輪棋。期間王美仲還要參加另一個項目的輪椅比賽。象棋比賽地點在離家很遠的凱旋門大酒店,早、中、晚都有自助餐。王美仲每天早早地坐著輪椅來到賽場,賽完棋后連飯都顧不上吃,趕緊回家。我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家里開著小賣部,媳婦沒文化,不會算賬,沒辦法。”為了托縣的榮譽他這種身殘志堅、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使我非常感動。王美仲曾經(jīng)多次代表托縣參加呼市殘運會象棋比賽,取得了個人第一名二次,第二名一次,第三名一次。充分展現(xiàn)了托縣棋手高素質(zhì)、高水平的風采。 </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溫才和焦心智多次取得托縣老年象棋賽個人冠軍。并和李勝利、岳春生、張虎小代表托縣老年隊多次參加全市老年賽,取得了團體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優(yōu)勝名次。 歷年來獲得過全縣象棋比賽前六名的棋手還有:張來生、董元勝、楊俊義、曹補中、李和平、廣增平、張英旺、李成棟、王小青、王大山、馬勝利、王占平、王明在、郭文治、宣小中、武二虎、高進、續(xù)懷龍。還有已去世的王福、松紅計、潘元。(未完待續(xù))</p> <p class="ql-block"><b>昭君女兒到沙陵城</b></p><p class="ql-block"> 文/姜俊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夏天,莽莽蒼蒼、一望無際的土默川平原上,從大青山的西北方向走來了一隊人馬。他們都穿著匈奴民族的服裝,舉著拴有牛尾的旗幟。人馬中間,簇擁著一輛華麗的馬車。馬車里坐著一對貌美如花的姐妹。她們就是王昭君的兩個女兒,按照匈奴人的習慣,一個叫當于居次,一個叫須卜于次。</p><p class="ql-block"> 人馬沿著秦漢時修的直道急速前進。當太陽快要消失在大青山西北角的時候,她們來到了位于黃河邊上的沙陵縣城。沙陵縣令領著全城百姓在城門口迎接。等車子停下的時候,縣令走到車子旁邊說:“我們早早接到朝廷的公文,知道兩位公主回鄉(xiāng)省親。我奉大丞相安國公的旨意,前來迎接兩位公主?!苯忝脗z同時問道:“如今大丞相安國公是何人?”縣令回答:“是王莽?!苯忝脗z聽了,點一點頭,隨后跟著縣令進了沙陵城。</p><p class="ql-block"> 沙陵城在土默川平原南端,黃河東岸。漢朝建立以后,沿用了秦朝時期的行政區(qū)劃設置。沙陵城(故址在今托克托縣哈拉板申村)屬于云中郡(郡治在今托克托縣古城鎮(zhèn))管轄。40年前的漢元帝競寧元年(公元前33年),王昭君出塞,與匈奴呼韓邪單于和親,開啟了長達40多年的邊境和平。沙陵縣處在最前沿,這里的人民深切感受到和平生活的美好,常常懷念王昭君的功勞。這次聽說是王昭君的兩個女兒路過,更是把她們當作了最尊貴的客人。黃河畔的漁民特意打來黃河大鯉魚在水里養(yǎng)著,等待王昭君兩個女兒的到來。當于居次和須卜于次很感動。她們說:“我們在草原上,雖然不缺牛羊肉,但是一直沒有鮮魚。這里的黃河鯉魚真是太好了?!笨h令說:“等你們返回來的時候,再住上幾天,我們再用黃河鯉魚招待你們?!?lt;/p><p class="ql-block"> 須卜于次和當于居次一行人離開了沙陵縣,越過黃河渡口和庫布齊草原,經(jīng)榆林、潼關進入西漢首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市北)。同樣受到了官員和百姓的熱烈歡迎。大丞相安國公王莽親自接待了匈奴使者和姐妹倆,鼓勵他們繼續(xù)為漢匈兩族的友好往來做貢獻。同時,王莽為了紀念這件事,還下令把沙陵縣改為希恩縣,意思是希望記住漢朝的恩澤,永遠保持漢匈兩族人民的友好往來。</p><p class="ql-block"> 這次事件,后來被歷史學家記錄在《漢書·地理志》、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和《綏遠通志稿》中。希恩縣在王莽改革失敗后又改回原名,其遺址就在今天的托克托縣哈拉板申東北的農(nóng)田里。這里曾發(fā)現(xiàn)過許多漢朝時期的瓦當?shù)葰埩粑奈?。歲月的風沙掩埋了故城遺跡,但是這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千古流傳。</p> <p class="ql-block">(接上期)</p><p class="ql-block"><b>旱魃 </b></p><p class="ql-block"> 文/方遠 孟慧生——(節(jié)選自長篇小說《大河口》下部第63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東梁上出現(xiàn)了旱魃的事,像一顆巨大的炸彈,很快震動了河口鎮(zhèn),一些膽大的人跑去觀看,回來嘴都團舌了,“那……躺柜里有一具女尸,沒……漚了,連眼睫毛都在。”</p><p class="ql-block"> 一向沉穩(wěn)的楊銀寶不走正門,從后墻翻墻進入了陳家大院,“九叔,不好了,九峰塔挖出了一具干尸。”</p><p class="ql-block"> 陳隋保心里咯噔一下,九峰塔是他的禁區(qū),有人在那里動土,丑娃也不來稟報一聲。“丑娃,丑娃了?”</p><p class="ql-block"> 史三牛從門房出來道:“老爺,丑娃讓韓小人叫去去朔州一帶購糧去了?!?lt;/p><p class="ql-block"> “誰讓他走的?”</p><p class="ql-block"> “夜來(昨晚)你醉酒后答應的?!笔啡P÷曊f:“老爺真是貴人多忘事。”</p><p class="ql-block"> 陳隋保這才想起來徐萬金向他借丑娃赴山西購糧之事。陳隋保和楊銀寶來到東梁上,張守智已經(jīng)帶著保安團包圍了現(xiàn)場,人群在遠處觀望,像一群烏鴉嘰嘰喳喳,幾個膽大的在躺柜跟前觀看,卻也不敢上前瞧那干尸。張守智陪著陳隋保來到躺柜前,人們議論著僵尸的身份,讓他更加震驚的是,這俱不腐女尸竟是去年秋天失蹤的溫素素,因為尸身沒有腐爛,從外貌上可以認出就是那個迷倒半個河口鎮(zhèn)男人們的狐貍精。</p><p class="ql-block"> 一會兒的功夫,干尸臉上的皮膚變黑(碳化),一個挖墓的流民道:“剛揭開柜蓋那會兒,皮膚還是白的,好似睡著一般。”</p><p class="ql-block"> 躺柜已經(jīng)被抬了出來,陳隋保大著膽子踱過去,探頭向里一瞥,一俱碳色的女尸蜷縮在里面,面部上仰,干枯黑色的雙手向上抓著什么,讓人難以聯(lián)想到這雙烏雞爪般的黑爪竟是當年河口鎮(zhèn)名妓溫素素宛如柔荑的纖纖玉手。干尸衣服零亂,死前似乎被侵犯過。雖然是一俱僵尸,但是從輪廓上還能辨認出來人的相貌,就是溫素素。小嘴微張著,碎玉般的牙齒閃耀著白森森的光澤,似乎有冤情向人訴說。其實,當時溫素素受辱上吊后并沒有死透,被趙半吊子匆匆裝入躺柜埋在東梁。陳隋保失態(tài)叫道:“守智,快!請渭南子前來鎮(zhèn)妖?!辈还芩窃鯓釉┧赖模愃灞P睦锸浅隽丝趷簹?,這貨差點害死他的四兒子。</p><p class="ql-block"> 陳隋保話音剛落,渭南子走了過來,他聽說東梁挖出了旱魃,便命小道童帶上鎮(zhèn)尸符、木桃劍、陰陽盤等法器,故而來遲一會兒。渭南子看了一眼僵尸道:“大家不必驚慌,還好旱魃沒有變成犼,不然就麻煩了?!蔽寄献诱f罷,從隨身帶的百寶馕里掏出一張鎮(zhèn)尸符,貼在干尸腦門上,隨即把手中的木桃劍插入干尸胸口,口中念念有詞,繞躺柜三圈,突然停住道:“快,弄些柴火把干尸燒掉?!?lt;/p><p class="ql-block"> 張守智忙指撥手下去撿柴禾,樹林中枯枝多的是,不一會兒幾個團兵就揀來幾大捆枯樹枝。幾個大膽的團兵,把干尸放在枯樹枝上,張守智蹲下點燃了柴火。傾刻,烈焰升騰,熱浪滾滾,枯枝噼里啪啦發(fā)出聲響。陳隋保和渭南子捂鼻后退,站在上風頭。陳隋保不解的問渭南子:“道長,這干尸為何要燒掉?”</p><p class="ql-block"> 渭南子手提佛塵道:“佛所騎之獅、象,人所知也,佛所騎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變。尸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犼有神通,口吐煙火,能與龍斗,故而焚燒之,以免變成犼難已鎮(zhèn)壓?!?lt;/p><p class="ql-block"> 陳隋保明白渭南子的意思,現(xiàn)在干尸變成了旱魃,如果最終變成犼,不只是能吃人,而且還能吃龍。這旱魃變犼他還是聽閻懋說的,修平綏鐵路時,他陪同閻懋赴北京申請鐵路延伸到托城項目。在京等候批文時,兩人出來逛街,當走到天安門城樓的華表下時,陳隋保抬頭望著華表上的神獸,問閻懋:“德甫,這上面是什么野獸了?”閻懋哈哈大笑道:“這不是野獸,這是神獸,叫犼,這兩個坐北朝南的石犼叫‘望帝歸’?;实鄣耐庋?,如果久游不回,它們就呼喚皇帝速回,料理政事。城樓后還有兩只,是面北而坐,叫‘望帝出’。它們分工不同,那兩只是監(jiān)視皇帝在宮中的行為,如果皇帝深居宮闈,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它們便會催請皇帝出宮,體察民情。”</p><p class="ql-block"> “犼?”陳隋保頭一次聽說犼這個神獸,他問閻懋道:“犼這個神獸是怎么來的?”</p><p class="ql-block"> “袁枚的《續(xù)子不語》中記載為女僵尸變成旱魃,最后變成犼,旱魃出世,天下大旱。”</p><p class="ql-block"> “旱魃出世,天下大旱。”陳隋保不住的重復這句話,心情無比的沉重,看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將會餓死。</p><p class="ql-block"> 東梁上的女尸被焚毀了,那焚尸的臭氣熏的在場的人們像患了魔征似的嘔吐起來,沒有吃糧食的流民吐的是酸綠水。陳隋保聞到那焚尸的臭味也吐了,真是邪性了。旱魃被焚了,旱災乃在持續(xù),沒有一絲下雨的際象。一些商號作坊為了省下口糧提前歇業(yè),多付半月工錢打發(fā)學徒伙計回家,無所事事的學徒伙計沒幾天便成災民。</p><p class="ql-block"> 走西口出來謀生的回老家避難,許多人餓死在回家的路上。大批走投無路的災民向城市和大集鎮(zhèn)涌來。災難就像瘟疫一樣,在這片昔日富饒的土默川大地上蔓延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糧價漲的嚇人,然而人命遠比食糧微賤,一條人命,竟是連10元也不值。婦女價格約為兩三元左右,兒童因為力氣小,干活少,賣價更低。這些待價而沽的女人和孩子,身價尚不及一斗小麥的三分之一,著實令人咋舌。</p><p class="ql-block"> 窺見商機,狡猾的人販子從山西、河南蜂擁而至,將低價收買到的大批婦女兒童運出蒙地,獲利出售。綏遠政府下達的禁販人口之令,實際只是一紙空文,趁機抽取油水、從中漁利者,不勝枚舉。人口買賣剛剛興起時,因為可以作童養(yǎng)媳之用,一個十幾歲的女孩還能賣到5元的“高價“。然而,隨著災情的日益嚴重,無計可施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性命,甚至連錢都不要,直接讓買家把人帶走,只求兒女能活命。很多女人為了活命,也只好分文不取,自賣自身。 </p><p class="ql-block"> 食不果腹的百姓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朝夕相伴的家禽家畜。耕牛騾馬,悉數(shù)宰殺;看家護院的貓與狗,甚至上躥下跳的老鼠,都成了饑民們的捕食對象,無一幸免。饑腸轆轆的人們,如同焦黃的麥稈般,被這場席卷而來的饑荒成片的放倒,瞬時間就躺滿了街頭巷里。不計其數(shù)的饑民們,在田野上搜尋草根、樹皮充饑;更有甚者,將鳥糞拾起后用水洗凈,挑食其中未被消化的糧食顆粒,只求腹中不再空蕩。從包頭到歸綏,從歸綏到張家口,一路上盡是衣衫襤褸逃難的饑民。他們拖兒帶女,目光呆滯,每時每刻見到的生離死別讓他們已經(jīng)麻木了,也許下一個就是他和他的家人。路上,許多婦女兒童餓斃在回逃的途中,路旁的溝池和田野的枯草中里隨處可見餓殍的身影,那些窮兇極惡的男人已撇下妻兒獨自逃生。(未完待續(xù))</p> <p class="ql-block"><b>本視頻由黃河麥野谷王娜提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