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城市,之所以迷人,并不在于有多少高樓大廈,而在于街道上所體現(xiàn)的城市風貌與個性,在于她的特色與底蘊。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堅硬軀殼,更在于能讓人產(chǎn)生喜悅感與歸屬感,它一定是柔軟的、有溫度的。當你身處其中,發(fā)現(xiàn)建筑可以閱讀、街道可以漫步,弄堂里坊有煙火氣息,精致的小樓上層居住下層店鋪,沿街店鋪沒有統(tǒng)一店招,每家小店都別致有趣,你可以眼帶笑意、心中愉悅~~這樣的空間,仍然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老上海,存在著......5月13日團隊組織了第一期City walk,讓我們一起來領略梧桐樹下的上海吧</p> <p class="ql-block">建業(yè)里是上海目前最大的一片可改造石庫門建筑,建于1930年,分為東弄、中弄和西弄3部分,有近200幢石庫門房子,占地約1.8萬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清水紅磚、馬頭風火墻、半圓拱券門洞形成其鮮明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懿園位于靠近烏魯木齊南路的建國西路506弄,東側緊鄰著名的建業(yè)里民居住宅。懿園由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投資建造,1941年竣工?;孛娣e為1.53公頃,共有房屋61個單元,分為19排和2個單幢,每排由2-5個單元組成。弄內47個單元及沿建國西路3個單元都屬雙開間新式里弄住宅,10個單元為里弄式花園住宅,1個單元為非居住用房。它的立面外觀有兩種式樣:一種為西班牙式,西班牙紅筒瓦緩坡屋面,窗間柱處有西班牙式繞繩柱;另一種為仿英國鄉(xiāng)村別墅式,紅平瓦陡坡屋面,為仿英國露明木骨架建筑。</p> <p class="ql-block">臨街不少鐵藝的大門緊閉,高高的圍墻有些神秘的院落聽說是有地位或身份人的家,鮮有人出入。</p> <p class="ql-block">夏衍(1900一1995年)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夏衍是中國著名的革命文藝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被國務院授于“國家有杰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稱號。著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等,創(chuàng)作改編電影劇本《春蠶》、《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時》、《革命家庭》、《林家鋪子》,話劇劇本《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報告文學《包身工》等。</p><p class="ql-block">夏衍長期在上海工作,在滬居住近三十年。1949一1955年擔任上海市委宣傳部長時居住在此。</p> <p class="ql-block">一幢幢飽經(jīng)滄桑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是上海歷史的一個個片段</p><p class="ql-block">遍植梧桐的馬路和市井里弄</p><p class="ql-block">幻化成多種曲調,讓人永不疲倦</p><p class="ql-block">城市,之所以讓人著迷</p><p class="ql-block">并不在于有多少高樓大廈</p><p class="ql-block">而在于她的特色與底蘊</p><p class="ql-block">能讓人產(chǎn)生喜悅感與歸屬感</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p><p class="ql-block">尋找著,追逐著,向往著</p><p class="ql-block">不妨慢下腳步,去城市的街頭</p><p class="ql-block">感受她的溫度和靈魂</p><p class="ql-block">會發(fā)現(xiàn),幸福就在我們身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