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紅頭咬鵑(學(xué)名: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 體大,體長約33厘米,體重75-110克。頭、頸暗緋紅色;背、肩銹褐色。兩翅黑色,翅上覆羽和內(nèi)側(cè)飛羽密被白色細蟲蠹斑紋,初級飛羽黑色,外側(cè)具白色羽緣;腰和尾上覆羽較多銹色。中央尾羽深栗色,具黑色羽干紋和端斑。雄鳥以紅色的頭部為特征,背部頸圈缺失,紅色的胸部上具狹窄的半月形白環(huán);雌鳥與其他雌咬鵑區(qū)別在腹部紅色,胸部具半月形白環(huán);而與所有雄咬鵑的區(qū)別在頭黃褐色。虹膜褐色;眼周裸皮藍色;嘴近藍色;腳偏粉色。</p> <p class="ql-block">紅頭咬鵑多單個或成對活動;樹棲性,或攀于小喬木的頂枝間啄食野果,或靜立于樹椏上俟機突襲飛過的昆蟲,偶爾也尾隨著飛蟲而去,飛行力較差。</p> <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2]</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xué)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