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喜歡《回響》這部劇,線索清晰,人物形象豐滿,主體傳播正能量。劇中多個角度值得思索,我深有感觸的是冉咚咚的婚姻生活。</p><p class="ql-block"> 劇中的冉咚咚睿智,敏感,思維縝密,能捕捉到別人不易覺察的小細節(jié),說話一針見血,不拖泥帶水,當發(fā)現(xiàn)丈夫開房的事情之后,她對自己的婚姻生活進行了多次的復(fù)盤。</p><p class="ql-block"> 慕達夫感性,多才,心細,對愛人的照顧自然也無微不至,太多細節(jié)打動冉咚咚,陪她值班也變成了既難忘又浪漫的事情,口香糖期的甜與黏持續(xù)了三年,這其中一定是有心人的刻意維系,哪有那么多的相看兩不厭,三年的時間不長,但也足夠暴露給對方自己所有的短板,尤其對于兩個相對獨立的靈魂來說,互避鋒芒還不是婚姻初期的低調(diào)狀態(tài),我們都憧憬浪漫的愛情,也都倔強地又笨拙地扮演著愛情里的主角,即使演技蹩腳也要竭力追求,所以無論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還是浪漫氛圍的刻意營造,這個階段注定是最美妙絕倫的,最光鮮亮麗的,也最容易拿來做對比的階段。</p> <p class="ql-block"> 用冉咚咚的話來講,第二個階段是從孕育孩子到孩子5歲這個階段——雞尾酒期。我覺得更準確的話,應(yīng)該是從孩子出生到孩子入學(xué)穩(wěn)定的時間段,懷孕期間是幸福美妙的,擁有愛的結(jié)晶是口香糖期的升華期,夫妻二人會因為孩子的存在更加甜蜜,更加懂得包容與體諒,初為父母的角色升華讓這個階段美麗如絢爛的煙花,但也轉(zhuǎn)瞬即逝,成為雞尾酒期前的黎明。孩子出生后,母親的天性使然,冉咚咚自然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孩子身上,這個階段夫妻之間會出現(xiàn)一道必然的距離,無關(guān)對錯,而疏遠也是必然,客觀的必然存在造就的是無意的主觀缺失,他們自己或許都意識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認會因為孩子影響他們的親密關(guān)系。這個階段的冉咚咚是忙碌的,忙于家庭和工作,忙于尋常和瑣細,連敏感細膩的玻璃心都要被難得的睡眠所吞噬;而慕達夫在這個階段的狀態(tài)是偶爾不在服務(wù)區(qū),在婚姻中他有疲倦與懈怠,雖然在努力完成人設(shè)內(nèi)的基本日常,但心思會時常游離在世俗之外,日常的缺憾用精神世界來豐滿,而貝貞或成了其精神世界的女主。有沒有越矩暫且不說,精神已然偏離軌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個時期是飛行模式期。如果不是在查案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丈夫開房,她可能永遠不會想到自己一直篤定愛自己的人會去和別的女人開房。看劇的時候覺得慕達夫冤,甚至覺得冉咚咚過于敏感,把工作態(tài)度帶到家里很過分,但實際上慕達夫真的清白嗎?他兩次開房是事實,第一次是自己太緊張,主動取消約會;第二次是對方放棄,自己被迫終止這荒唐的婚外情。他冤嗎?在他開房之前,心里不知道動過多少次出軌的念頭?他為什么想出軌?是冉咚咚哪里做的不好還是他那顆躁動的心不安分?沒有出軌過難道也是一種遺憾?還是以尋找靈感為借口欲做茍且的事情?穿著人的衣服做動物的事情還要冠冕堂皇指責對方過分和不可理喻,慕達夫是怎樣說服自己的?</p> <p class="ql-block"> 每個人都有軟肋,面對劉青時,慕達夫?qū)⑷竭诉俗o在身后,毫不顧忌危險的舉動把觀眾都打動了,更何況是冉咚咚,記憶中溫暖的畫面也是一幀幀浮現(xiàn)在眼前,大坑案破了,心里明朗了,也不愿意跟這個讓自己既愛又恨的人死磕了,所以她決定收回他的自由,選擇復(fù)婚,但是冉咚咚真的原諒慕達夫了嗎?眼里不容沙子的冉咚咚真的可以當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嗎?慕達夫從始至終沒有跟她說真話,起碼在這件事兒上他沒有一個誠懇的態(tài)度,也許他真的沒有出軌,但他也絕不清白。冉咚咚想了所有的路,她能怎么選?離了又怎樣?跟邵天偉結(jié)婚還是自己帶著女兒做單親媽媽?</p><p class="ql-block"> 快樂是一種心境,幸福是一種選擇,她沒必要太較真,生活已然不易,何苦再給自己戴上枷鎖?倘若慕達夫以后不會在相同的問題上翻車,那么埋在冉咚咚心里的那根刺也會同化在自己的身體里,鋒芒盡收,相安無事。</p><p class="ql-block"> 冉咚咚真的原諒慕達夫了嗎?原不原諒只是一個答案,卻沒有意義,她只是做出了一種選擇,如果這種選擇能夠使生活圓滿,彼此成全,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呢?相比于夏冰清以失去生命為結(jié)果的死磕,這種原諒又何嘗不是最明智的選擇呢?</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