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四連” <p class="ql-block">佘山: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海撥約100.8米,分東佘山西佘山,是上海陸地第一高峰。佘山上有著名天主教圣母大教堂,秀道者塔佘山月湖,上海地震基準臺和佘山天文臺等景觀?!百苌剿倪B”就駐守在佘山半山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佘山四連”是我們對上海警備區(qū)守備二師七團二營步兵四連的簡稱。說起四連和我特別有緣,1974年12月18日我應證入伍來到七團鳳凰山新兵連分配到一排五班。排長是到我們家鄉(xiāng)帶兵首長花立義,他也是四連的一排長,我的五班長也是四連派到新兵連訓練我們的班長來渙潮。1975年3月3日結(jié)束了在新兵連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我們新兵要分配到全團各單位,我有信被分配到“佘山四連”。</span></p> <p class="ql-block">1975年3月3日我被分配到二營步兵四連(佘山四連)。四連是全團先進連隊(佘山紅四連)。連長:王步余、指導員:陸志興、付連長:沈毛林、付指導員:潘紀年、司務長:馬新忠,文書:楊(羊)建明,衛(wèi)生員:王秀軍,司號員:張千才,倉庫管理員:蒼建華。四位排長分別是一排長:花立義、二排長:唐伯康、三排長:陳元相、四排長:楊振林。我分配在四排機槍班,和我一道分配到機槍班的還有石廣軍、胡良春。我們班的班長裘自林七0年兵浙江嵊縣人,付班長李志明七三年兵江蘇漣水人。老兵有:金岳標七三年入伍浙江上虞人,陳小龍七三年入伍浙江上虞人,朱衛(wèi)生七三年入伍浙江上虞人,宋靜忠七三年入伍上海崇明人,高文勝七四年入伍安徽潁上人加上我們?nèi)齻€新兵共十人。四排又稱火力排共三個班:機槍班、六0炮班、四0火箭筒班。其他三個排都是二個班。我們四連駐守在佘山半山腰天主教堂的房子里,三排住在佘山腳下。連部、一排、四排住在一撞小摟里,二排住的是平房。我們住宿房子再下臺階一段路是連的倉庫和籃球場,我記得倉庫里存放的都是國防施工用的工具及各種機械配件,存放的很整齊,所有物資都有明細登記一目了然。保管員是一名個子不高的老兵“蒼建華”,工作認真負責為人熱情。連隊有幾位老同志籃球??打的不錯,我記得有花立義排長、一班長:滕立慶、二班長王永富、宋成基、朱堯山等老同志,還有幾位球打的不錯的老同志記不得名字了。因球場在半山腰一不注意球就滾到山腳下,我時常幫助下山去撿球。</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是我們連隊官兵上下山的必經(jīng)之路,記錄著官兵們每一步的艱辛。連隊住在半山腰一切給養(yǎng)都要從山下運上去,特別是煤炭大米等都是團里派車運到山腳下,車子上不去都是戰(zhàn)士們?nèi)颂П晨干先?。記得車子到了后連隊值班首長飯前結(jié)合站隊上下達每個班飯后派一人去下煤扛大米,我們新兵飯吃的特別快,吃好飯碗還沒放好就和班長說班長:我去下煤扛大米。那個積極性別提了!那時年輕力壯一百八十斤一袋大米一路小跑扛上半山腰。我們四連的伙食是全團吃的最好的連隊!那時我們的伙食標準每天每人四角五分油鹽醬醋茶一切開支都包括在內(nèi),但我們戰(zhàn)士們吃的都很好。這個成績要歸功于連首長的領導和安排,連隊豬圈里幾十頭體大腰圓的大肥豬,每個月都要殺它幾頭。素菜基本自理,連隊陳山生產(chǎn)基地各種蔬菜應有盡有。星期六搞小生產(chǎn)我們用水泥船將連隊的大糞運到菜地上肥,我這個漢鴨子也學會了劃船蕩槳。</p> <p class="ql-block">佘山的房子并不是部隊營房(房子是天主教堂的),上級為了方便國防施工需要臨時讓我連連住在那里。那時連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國防施工,施工的工程是上海市委的戰(zhàn)時指揮部。 連隊在施工中。干的都是技術活,開機械搞測量、車、鉗工及工程內(nèi)部安裝等工作。連隊除了國防施工外也安排一定時間的軍訓和政治學習。到了周六營房內(nèi)歡聲笑語不休,上午搞小生產(chǎn)種菜打掃衛(wèi)生等,下午擦武器、黨團員過組織生活、包餃子有時也包包子改善伙食。記得我們新兵下連隊時間不長的一個星期六,連隊吃包子我的同鄉(xiāng),碗口大的包子一口氣吃了十多只外加兩碗粥。星期六還有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助民勞動,到山腳下的朱家濱生產(chǎn)隊幫助干農(nóng)活。到了春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等節(jié)日生產(chǎn)隊也會派村里的女社員到連隊幫助干部戰(zhàn)士洗衣被,軍民關系處理的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連隊還有一項重要任務,站崗!按說站崗是當兵的職責,但我們連隊站崗只是為工程管理處看黃砂。管理處的黃砂堆放在佘山化工廠內(nèi)數(shù)量很大,具體多少我也說不清楚,不少于幾千噸吧?;S坐落于西佘山腳下西河邊,距連隊駐地約2.5公里,走山腰小路約2公里。小路雖近但路況及差還有很多墳墓坑,天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墓坑。站第一班崗晚上還能睡一覺,第二第三崗一夜睡不到一會連隊就起床了。</p> <p class="ql-block">連隊在佘山駐守到七六年三月份左右就移訪到鳳凰山原機炮連營房,約五六月份左右陸志興指導員轉(zhuǎn)業(yè)蔣榮富接任指導員。連隊工作任務還是國防施工至老兵退伍后。七七年三月七號連隊移訪到南匯外三灶和八團七連合并,改為八團三營七連。 “ 佘山四連”沒了!我心中永遠的疼! “佘山四連”對我的印象深刻,在連首長教育和老班長們的幫助下為我十八年的軍旅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五年~一九七七年三月“佘山四連”連、排領導。 連長:王步余</p> <p class="ql-block">指導員:陸志興</p> <p class="ql-block">指導員:蔣榮富</p> <p class="ql-block">付連長:沈毛林(已故)</p> <p class="ql-block">付指導員:潘紀年</p> <p class="ql-block">司務長:馬新忠</p> <p class="ql-block">一排長:花立義</p> <p class="ql-block">二排長:唐伯康</p> <p class="ql-block">三排長:陳元相</p> <p class="ql-block">四排長:楊振林(已故,集體照中標名者)</p> <p class="ql-block">作者:任祥和。這篇美篇素材是我回憶:近五十年前的事,很多細節(jié)記憶模糊加之作者水平有限表述不清,請知情戰(zhàn)友提出批評和指正我再進行修改。連首長和戰(zhàn)友們?nèi)缬泻玫乃夭氖吕峁┙o我進一步修改完善。謝謝!</p> <p class="ql-block">外三灶七連大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