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想起這些年常常被熟知的朋友說我太傻,湯先生在之前也稱我為“傻女孩”,我是真的傻嗎?怎么傻呢?</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自己還沒房子,先幫父母建設(shè)房子,朋友說“做得太多了,自己太累了,太傻了?!笨晌艺嫘牟挥X得,我認為他們生養(yǎng)我,有恩于我,我理當(dāng)感恩,只要我能做到,我愿意的都是無怨無悔的。</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婆婆幫小叔子妯娌帶孩子沒幫忙我們帶,我總說“沒關(guān)系,她能愿意幫忙是好事,我們沒有享受到,至少小叔子他們會輕松些”。朋友說我“沒見過你這么傻的,被賣了還很開心幫人家數(shù)鈔票那一型的”。我內(nèi)心其實覺得“不計較,心里不是更舒坦嗎?我計較了又如何呢?我們比較大,婆婆第一次當(dāng)婆婆,她認為媳婦生孩子理應(yīng)自己帶,等小叔子結(jié)婚生孩子她也那樣說,可不是每個兒媳婦都愿意買賬,那又如何呢?無論是什么方式都是彼此成長,她最終愿意妥協(xié)愿意幫忙,也許也是一種關(guān)系上的更進一步,理解就好”我內(nèi)心踏實,無債一身輕,她若幫我,我可能覺得自己欠她人情,可能覺得她為我付出,我于心不安,而這樣的情況回想開來我內(nèi)心坦蕩。至于她沒有幫我多少,我還該不該孝敬她,我覺得既然接受成為她兒子的媳婦,我能做的也自會盡量,但不會無事獻殷勤。</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兩方面被稱為大傻,還有其他一些小方面,工作生活中有些事情能不計較盡量不計較,別總什么都想掰扯清楚明白,回頭想想累了自己影響了關(guān)系。</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母的影子是我內(nèi)心深處的另一版本教材,想到他們?yōu)楹螘呷虢裉爝@份田地,源于為何?是他們不夠善良嗎?不,他們本是善良人,從來都是見人有困難就熱心熱情幫助,無論農(nóng)活還是別人有難,都是這般非常愿意付出,只要看到,只要別人提出,都是最盡力的那一類。這樣的人不是應(yīng)該很多人喜歡嗎?</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本應(yīng)很多人贊賞,可為何卻沒有呢?他們錯在付出了后只要看到別人沒有熱臉反饋,一有不熱情對他們,他們就會抱怨,計較,覺得自己那么好,人家為何對他們這么不好,再遇到要是有人背后議論他們是非,他們就更心口起怨。認為自己好,不但得不到別人的好報還反被“陷害”,長期抱怨,果然真的如他們所說人人不好。</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什么樣一種因果呢?嘴上道人是,人不一定是,但道人非,人聽久必?zé)o法為是。</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身為旁觀者的我看清了這所有的種種,也曾極力規(guī)勸,莫去揚人惡,如若無法做到道人善,那就盡量不多言語,可他們做不到,因為他們內(nèi)心有怨,不去滔滔不絕,深怕別人不知他們所受的“委屈苦楚”,他們想以此來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殊不知,卻得到完全相反的結(jié)果。而他們卻不具反思能力,我多勸什么,他們便覺得是我太傻,為人過于忠厚老實,是會吃虧的。</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們?nèi)绱送吹慕逃?xùn),足以深深的刺痛我,做為如此痛的反面教材,我深知怨恨只會讓人越陷越深,最終淹沒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傻一點吧,人生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不是你吃點虧就是我吃點虧,那有什么呢?千金難買我心安,如若這個傻在一開始就是你愿意的,無論最后結(jié)果如何,請記得忘了自己的付出,請記得你的所有付出都是心甘情愿,與別人是否回饋都毫無關(guān)系,假如你能做到這一點再去付出,當(dāng)個不太聰明的有點兒傻的人又何嘗不可?</span></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