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認識你自己”這句話,是刻在德爾菲神廟石柱上的箴言,據說也是蘇格拉底思想的核心主張。</p><p class="ql-block"> 他認為,知道自己的智慧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人人都應承認自己的無知。</p><p class="ql-block">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這一生,總會處于不同的位置,懂得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言有所界、行有所止。</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白巖松曾說:</p><p class="ql-block"> “讓一只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但要知道,沒了央視的舞臺,很可能不用多久,它就會變回土狗。”</p><p class="ql-block"> 雖然是句玩笑,卻也值得深思。人最大的愚蠢,就是錯把平臺當本事。</p> <p class="ql-block">《華盛頓郵報》曾經做過一項社會實驗。</p><p class="ql-block"> 地鐵站里,一位街頭藝人正在用小提琴演奏。</p><p class="ql-block"> 他演奏了一首世界名曲,只有6個人短暫逗留,總計收到32美元的小費。</p><p class="ql-block"> 但這個小提琴家并不是普通的街頭藝人,他世界上最厲害的音樂家之一,約夏·貝爾。</p><p class="ql-block"> 在試驗的前兩天,約夏·貝爾才在波士頓劇院的演出同樣的樂曲,那時門票雖然需要200美元,可仍然座無虛席。</p> <p class="ql-block">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優(yōu)秀的人,很多時候,自己之所以能獲得高處的榮耀,不是因為自己長得高,而是自己站的位置高。</p><p class="ql-block"> “愚者自以為聰明,智者則有自知之明?!币粋€人無論成就有多大,也總有需要學習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認清自己的位置,才能遠離傲慢,減少犯錯,踏踏實實地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有足夠了解自己,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得多。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選擇正確的方向,往往能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 。堅持不懈的執(zhí)著精神固然重要,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并能夠付出實踐,更加難能可貴。</p><p class="ql-block"> 喜歡的,不一定是擅長的。生活中,找準了自己真正的閃光點,就是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心理學上,有種現(xiàn)象被稱為“達克效應”。</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在評估自己能力時,會有種高估的傾向,而且一個人能力越差,這種高估就越嚴重。</p><p class="ql-block"> 但打腫臉充胖子,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事情,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智者,能夠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懂得及時止步。</p> <p class="ql-block"> 曾經有位登山運動員為了征服珠穆朗瑪峰,準備了好幾年。</p><p class="ql-block"> 但在攀登到海拔7000米時,體力尚有剩余的他毅然選擇了后撤。</p><p class="ql-block"> 許多人表示不解,但他自知,沖頂雖是一步之遙,可自己的極限已到,逞能只會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最怕的,不是沒有能力,而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凡事要盡力而為,更要量力而行。</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能夠平視自己,才能看到最真實的自己和世界,行穩(wěn)致遠。</p> <p class="ql-block">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走向幸福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看過一位“農民詩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位詩人學歷并不高,忙完農活的閑暇時間喜歡讀書,便學著用詩抒發(fā)內心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參加了一個文學大會,有人對他說:“你以后改寫愛情詩吧,閱讀的人群會更多?!?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卻說:“我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哪懂什么愛情詩???我一走進莊稼地里,看到我親手耕種的大片莊稼,心底的詩就咕嘟咕嘟地往外冒?!?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來的日子,他并沒有轉向去寫愛情詩,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農耕與筆耕,還憑借自己的實力加入了當?shù)氐淖鲄f(xi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子如果沒有目標地過下去,不過是幾段散亂的歲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如果把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實現(xiàn)自己的某一個目標,散亂的歲月也能成就生活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人生的遺憾,不在于目標沒有達成,而在于沒有目標可以達成。</p><p class="ql-block"> 找準目標,慢慢去沉淀自己、鍛煉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人有兩個眼睛,可以看世間、看萬物、看他人,但少有人看到自己。</p><p class="ql-block"> 偏偏我們最緊要的不是關注別人,而是認清自己,如此才能逐步找準自己的定位,掌控好人生前進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p class="ql-block"> 與其枕著不切實際的空想做美夢,或者這山望著那山高地怨天尤人,不如從認清自己、找準目標、做好手邊的事開始。</p><p class="ql-block"> 只管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