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i> 朝覲之旅 我心皈依</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i style="font-size:18px;"> </i><span style="font-size:18px;"> __湖南黨性教育現(xiàn)場教學(xué)巡禮</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武建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毛澤東韶山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28日,我曾偕妻有幸踏上了湖南長沙這塊紅土地,朝覲開國領(lǐng)袖毛澤東的故居和他青年時代求學(xué)游歷的橘子洲頭。 當(dāng)返程航班凌空而起時,我與腳下這塊血染的紅土地深情告別,心里默默祈愿,將在有生之年,只要有機會,我還要朝覲偉人的故居,朝覲人民中國紅太陽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事隔四年的2023年4月,正值江南梅雨初臨季節(jié),我再次完成了我的莊嚴踐諾。旗政協(xié)組織全體委員遠赴湖南長沙參加了中南大學(xué)承辦的“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xùn)班,這樣我就二次開啟了韶山、橘子洲頭之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南大學(xué)、內(nèi)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政協(xié)“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xùn)班簽到處</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nèi)w政協(xié)委員在中南大學(xué)培訓(xùn)班班主任張俊雅的引領(lǐng)下,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追尋到毛澤東青年時期游歷過的橘子洲頭。我上中學(xué)的時候,就讀過偉人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長沙》,至今還能全文背誦下來?!伴僮又揞^”是留存我記憶中一抹火紅瑰麗的人文景觀,它彰顯了青年毛澤東求學(xué)時代的光輝足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14年春,毛澤東與母親和弟弟在長沙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14年秋季,毛澤東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讀書。圖為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大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匾額</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簡介</span></p> <p class="ql-block"> 1914年秋季,毛澤東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讀書,博覽群書,心憂天下,有幸結(jié)識了楊昌濟、徐特立、周世釗等愛國開明的教授,結(jié)交了蔡和森、何叔衡等志同道合的同學(xué),度過了“修學(xué)儲能”的五年半青春年華。在橘子洲頭,在湘江之濱,在省會長沙,在湖南大地,毛澤東和一批憤世嫉俗、憂國憂民的熱血青年,把個人的讀書志向與尋找國家出路結(jié)合起來,把個人的命運與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結(jié)合起來,縱論天下,針砭時弊,爭鳴社會,切磋問題,砥礪品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18年3月,青年毛澤東(四排右二)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xué)校第八班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師范湘潭學(xué)友會合影。二排左三為毛澤東,當(dāng)時他是湖南學(xué)生反帝愛國運動的實際領(lǐng)導(dǎo)人</span></p> <p class="ql-block"> 他參與領(lǐng)導(dǎo)了驅(qū)逐校長張干的學(xué)潮;在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雜志發(fā)表《體育之研究》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這一真知灼見至今是我國建設(shè)體育強國的思想精髓;又與同學(xué)蕭子升游學(xué)湖南長沙、益陽、岳陽等五縣,廣泛接觸社會,在國情民意中研讀“無字書”;與湖南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者建立了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宗旨的新民學(xué)會;經(jīng)過廣泛社會調(diào)查、縝密思考、比較分析,終于找到了濟世良方——走蘇俄式的革命道路。青年毛澤東豐富的生活實踐,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深厚思想和意志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19年11月16日,青年毛澤東(后排左四)與部分新民學(xué)會會員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20年1月18日,青年毛澤東(左四)同進步團體“輔社”成員在北京陶然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薄皵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xué)少年,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曾記否,到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p><p class="ql-block"> 我莊嚴地凝視著橘子洲頭廣場毛澤東主席的潔白巨型雕像,撫今追昔,遐思縷縷。在《沁園春.長沙》詩篇中,毛澤東以壯闊絢麗的詞境,昂揚振奮的豪情,抒發(fā)了改造舊中國和誓挽狂瀾的宏偉氣魄,喚起人們?yōu)槔硐攵鴬^斗的英雄氣概和斗爭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橘子洲頭青年毛澤東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橘子洲頭鳥瞰圖</span></p> <p class="ql-block"> 述及橘子洲頭,不能不提到一個妙趣橫生的佳話。那是1956年,毛澤東和周恩來一起到長沙視察,兩人同乘一輛車,來到了湘江橘子洲頭觀光。</p><p class="ql-block"> 望著風(fēng)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江面,毛主席逸興遄飛,提出要與周總理對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p><p class="ql-block"> 周總理思忖片刻,眺望到雄峙于江畔那座飛檐斗拱的天心閣。倏然間對起了下聯(lián):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毛主席聽了,會心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橘子洲頭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語)”_這是古代賢哲對古今中外凡立大事者的最好褒譽。鄧小平曾說過:“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我們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橘子洲頭的朝覲,讓我品讀到青年時代毛澤東的志向、學(xué)識、風(fēng)采和胸襟,更讓我渴望走進少年時代的毛澤東。毛澤東的出生地——韶山?jīng)_是熱愛他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以及持不同政見者一直追尋破譯解讀的精神密碼。</p><p class="ql-block"> 朝覲,迫不及待的朝覲,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懷憧憬的夢想!我雖然在四年前朝覲過韶山?jīng)_,但是我這次朝覲之執(zhí)念更加強烈。</p><p class="ql-block"> 大巴車一路向圣地疾駛,導(dǎo)游小羅深情地講述毛澤東的故事,講述他六位親人在殘酷的戰(zhàn)爭年代,為了中國人民解放的偉大事業(yè)和人類和平事業(yè)先后英勇犧牲的悲壯事跡,我聽得不禁淚目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毛澤東與楊開慧(油畫)</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9年4月,毛澤東與毛岸英、劉松林、李訥在香山</span></p> <p class="ql-block"> 韶山快要到了。我耳畔響起小學(xué)時代耳熟能詳?shù)母枨痘鹕较蛑厣脚堋贰败囕嗭w,汽笛叫,火車向著韶山跑,穿過峻嶺越過河,迎著霞光千萬道,嗨迎著霞光千萬道。陽光燦爛照車廂,車廂里面真熱鬧,真呀真熱鬧,藏族大爺彈起琴,新疆姐姐把舞跳,蒙族叔叔唱起歌,一路歌聲一路笑……”毫不夸張地說,我是唱著兒歌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長大的,這兩次又是為了神圣的信仰而來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毛澤東韶山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 韶山?jīng)_,這就是中國人民的領(lǐng)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lǐng)導(dǎo)人,被視為現(xiàn)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時代》雜志評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_毛澤東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據(jù)考證,“韶”乃虞舜時樂名?!稌ひ骛ⅰ吩唬骸昂嵣鼐懦?,引鳳來儀?!笔份d:韶山,相傳舜南巡時,奏韶樂于此,因名。以后人們便把舜帝欣賞過的音樂稱為韶樂,把他賞韶樂的山嶺叫韶山。</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故居,是一個群山環(huán)繞、綠竹掩映、草木蔥蘢、鮮花綻放的美麗地方。它坐落在湘潭縣西北部韶山?jīng)_上屋場,坐南朝北,系土木結(jié)構(gòu)的“凹”字型的普通民居。 1893年12月26日,一個嬰兒在這民居呱呱落地,多少年之后,居然與山外廣闊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他的深邃、雄渾的思想和前瞻性的遠見卓識,沖破了封建小農(nóng)意識的藩籬,穿越風(fēng)雨如晦的近現(xiàn)代時空,演繹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曠世傳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毛澤東同志故居” 匾額</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深情地觸摸著老人家少年時代故居的土黃色墻壁、端詳著古樸簡約,仿佛還氤氳著稻秸煙火氣的屋宇,仰視著仿佛開啟世界之窗的天井,駐足花香沁人的庭院,游覽書香依舊彌漫的南岸私塾、凝視主席兒時游泳的波光瀲滟的池塘,憑吊山岡上萬綠叢中毛澤東的父母墓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19年毛澤東與父親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又一次循著偉人的人生軌跡,追尋他一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思緒放飛到高遠的寰宇,大山外的世界。他沒有坐井觀天,沒有畫地為牢,沒有囿于狹小的天地,做一個父親為他設(shè)定的小富即安的鄉(xiāng)下紳士,從他初諳人事時起就與讀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南岸私塾等等六所舊的私塾發(fā)憤讀書,后在表哥的影響下,17歲考入到湖南湘鄉(xiāng)縣立東山高等小學(xué)堂讀書,毅然走出大山,接受新式小學(xué)教育,開闊了思想視野,他那積聚于胸的救國救民的宏大抱負,在《七絕.改詩贈父親》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昂毫⒅境鲟l(xiāng)關(guān),學(xué)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18歲,他考入湘鄉(xiāng)駐省中學(xué)讀書,來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座“大城市”省城長沙。從此他走向中國,俯瞰世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韶山毛澤東故居內(nèi)陳列的老物件</span></p> <p class="ql-block"> 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山村,如果不是現(xiàn)代發(fā)達的通訊網(wǎng)絡(luò)覆蓋,交通觸角的延伸,完全是與世隔絕、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武陵桃園,我不敢想象這個“信息孤島”飛出一只火鳳凰,竟然在半個世紀后,燒毀了一個千瘡百孔、民生凋敝的舊世界,建立起一個屹立于世界東方的泱泱大國!盡管偉人與世長辭已近半個世紀,他的思想和豐功偉績至今還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影響著世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9年,毛主席在湖南視察韶山,同貧農(nóng)社員親切談話</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9年,毛澤東回到故鄉(xiāng),與韶山學(xué)校師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美國有8任總統(tǒng)對毛澤東頂禮膜拜、折服至極。第37任總統(tǒng)尼克松流淚贊揚毛澤東是“是充滿思想活力的偉人,無論人們對毛有怎樣的看法,誰也否認不了他是一位戰(zhàn)斗到最后一息的戰(zhàn)士”,“毛澤東是一代偉大的革命領(lǐng)導(dǎo)人中的一位出類拔萃的人。他不僅是一個完全獻身的和重實際的共產(chǎn)黨人,而且他是一位對中國人民的歷史造詣很深的富有想象的詩人”,“歷史學(xué)家將會對他的事業(yè)和他對中國人民和世界的影響作出估價。毫無疑問,他只爭朝夕地為了他所看到的前景和他那樣強烈信仰的原則而努力?!蔽疑钜詾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72年2月,毛澤東主席會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span></p> <p class="ql-block"> 韶山?jīng)_民居_天安門城樓_四大洋五大洲,現(xiàn)實觀照與歷史邏輯的切換交織,矛盾必然性與偶然性相依相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的哲學(xué)思辯,給人以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巨大的心靈震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開國大典上</span></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這個從韶山到湘鄉(xiāng),從長沙到北京,隨后又到過上海,到過廣州,到過武漢,到過井岡山,到過瑞金,到過遵義,到過延安,到過西柏坡的共產(chǎn)黨人,與他的戰(zhàn)友們形成了黨的堅強領(lǐng)導(dǎo)集體,帶領(lǐng)全體中國人民,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犁庭掃穴地推翻了蔣家王朝,最終帶領(lǐng)億萬中國人民一洗百年來蒙受的屈辱,肇建了新中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政協(xié)委員在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韶山毛澤東故居廣場,我們政協(xié)委員和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自覺地列隊,神情肅穆,在《東方紅》雄渾磅礴的樂曲聲中,向毛澤東銅像敬獻花籃,鞠躬致意,深切緬懷他老人家畢生建樹的豐功偉績。聽著《東方紅》樂曲,我又一次地淚花婆娑,啊,久違了!《東方紅》以樸實的語言,唱出了億萬人民群眾對毛澤東主席及其領(lǐng)導(dǎo)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深情,它不僅是人民集體創(chuàng)作的結(jié)晶,也是人民情感的真摯表達,影響了我們幾代人。這首穿越時空的不朽傳世之作,已成為一個象征中國精神的國家記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政協(xié)委員向毛澤東銅像鞠躬致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部分委員在毛澤東銅像廣場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毛澤東紀念館中,陳展著毛澤東生前的遺物,他老人家生前衣食住行之用度、辦公用品之簡陋,使我們睹物思人,感慨萬千?!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人民領(lǐng)袖毛澤東一生儉樸,作風(fēng)清廉,遠超我們國人的想象,堪稱舉國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風(fēng)范。他老人家穿了幾十年、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以及他家庭生活賬單、菜譜等,令人心靈震撼,撫膺反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毛澤東紀念館生平展廳</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毛澤東紀念館內(nèi),陳列著老人家臨終時的中山裝。臨終前,他全身浮腫,工作人員無法脫下他的衣服,只得用剪刀順著上衣兩袖從腋下全部剪開,兩片前頁被分離,褲子也同樣被剪開。因此也就有了后來我們所看到的毛主席臨終時穿的這件支離破碎的中山裝。</span></p> <p class="ql-block"> 反觀當(dāng)今揮金如土的奢靡之風(fēng),令人痛徹心扉,悵然嘆息!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太需要補上這一課了,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給年輕一代進行艱苦樸素的思想教育,乃當(dāng)務(wù)之急!</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驅(qū)車前往韶山東北30公里的湖南省寧鄉(xiāng)縣炭子沖花明樓原國家主席劉少奇故居朝覲。劉少奇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之一,中國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p><p class="ql-block"> 劉少奇故居始建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是一棟普通土木結(jié)構(gòu)江南四合院。故居前臨綠水,蓮荷滿塘;背靠青山,樹木參天。劉少奇家祖祖輩輩在這里耕讀傳家、繁衍生息。1898年11月24日,一代偉人劉少奇就誕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難忘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劉少奇故里</span></p> <p class="ql-block"> 1919 年劉少奇帶領(lǐng)一批同學(xué)離開長沙,奔赴北京參加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救國救民道路,朝著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為百姓謀福祉的目標(biāo)前進,勇敢地投身到風(fēng)云激蕩的革命洪流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青年時代的劉少奇</span></p> <p class="ql-block"> 劉少奇從炭子沖封閉偏遠的山鄉(xiāng)出發(fā),走出寧鄉(xiāng)、走出長沙、走出湖南、走向莫斯科,回國后領(lǐng)導(dǎo)全國工人運動,在上海、廣州、武漢等地參加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和武漢工人群眾收回漢口英租界的斗爭,成為萬人矚目的工運領(lǐng)袖。他在復(fù)雜而艱難的環(huán)境中開展工作,成為黨在白區(qū)工作中正確路線的代表。他主政華北、華中建立抗日根據(jù)地,臨危受命擔(dān)任新四軍政委。他指導(dǎo)解放區(qū)土地改革,參與指揮全國解放戰(zhàn)爭并領(lǐng)導(dǎo)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shè),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上堅持真理,無畏前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5年,劉少奇在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4年9月,劉少奇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dāng)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委員長,代表們向他表示熱烈祝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5年,劉少奇視察清華大學(xu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span></p> <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當(dāng)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制定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針政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他受到錯誤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殘,于1969年11月12日含冤病逝于河南開封。令人欣慰的是,黨中央撥亂反正,十一屆五中全會推翻了強加于劉少奇身上的一切不實之詞,使我們敬愛的國家主席劉少奇得以平反昭雪,恢復(fù)名譽。 有道是: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 強于污淖陷渠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劉少奇與夫人王光美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岳麓書院是實事求是策源地,也是我們這次現(xiàn)場教學(xué)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它是中國四大書院(應(yīng)天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之一。它也因青年毛澤東在此遍讀浩瀚書卷而名揚海內(nèi)外。岳麓書院始創(chuàng)于公元976年,歷經(jīng)千年弦歌不絕,其古代傳統(tǒng)的書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閃爍著時光淬煉的人文精神。書院延續(xù)了千年的教育辦學(xué)和學(xué)術(shù)研究傳統(tǒng),成為了全國書院中承繼其傳統(tǒng)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譽為“千年學(xué)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中國四大書院之一__岳麓書院</span></p> <p class="ql-block"> 1917年懷揣實業(yè)報國的湖南公立工業(yè)專門學(xué)校校長賓步程,手書“實事求是”懸掛于岳麓書院講堂,將其作為校訓(xùn),引導(dǎo)學(xué)生從事實出發(fā),崇尚科學(xué),追求真理。彼時,青年毛澤東曾寄宿在岳麓書院的半學(xué)齋,深受其熏陶。他不但身體力行“實事求是”,更是在革命實踐中創(chuàng)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明了正確方向和實現(xiàn)的根本途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__岳麓書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實事求是”的策源地__岳麓書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參訓(xùn)的政協(xié)委員在岳麓書院門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部分政協(xié)委員在岳麓書院門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部分政協(xié)委員與班主任張俊雅(前中)在岳麓書院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坐落在岳麓書院中的愛晚亭</span></p> <p class="ql-block"> 長沙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抗戰(zhàn)的相持階段發(fā)生了三次大會戰(zhàn),從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zhàn)區(qū)進行了3次大規(guī)模的激烈攻防戰(zhàn),殲滅日軍共計11萬余人,也稱為“長沙保衛(wèi)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1942年1月,中國農(nóng)歷春節(jié)臨近,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鏖戰(zhàn)正酣。圖為中國戰(zhàn)士在長沙城內(nèi)與日軍進行巷戰(zhàn)時的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 長沙會戰(zhàn)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zhàn)迫降”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zhàn),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地位,有力地保衛(wèi)了湖南廣大地區(qū)和我國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穩(wěn)定了湖南局勢,并使之成為支持全國長期抗戰(zhàn)的重要基地。但是三次長沙會戰(zhàn),中國軍隊陣亡、受傷和失蹤的將士達93944人。</p> <p class="ql-block"> 朝覲之旅,我心皈依。秉持思想火炬,我將踔厲奮發(fā)、逐夢前行。當(dāng)CZ3719南航航班飛上萬米高空時,我深情地俯瞰湘瀟大地默默承諾,只要有機會,我還會來朝覲,接受思想和信念教育的洗禮,因為我的信仰已融入了我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察哈爾右翼前旗政協(xié)委員在中南大學(xué)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