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賞李臘石山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尋石城紅色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紀念園,建立在風景秀麗、游人眾多的李臘石風景區(qū)。李臘石距縣城北1.5千米,海撥398米,古時是迎接圣旨的地方,古稱迎恩石,后一個李姓將軍常到此狩獵,故后來更名為李獵石,臘為獵之誤寫。</p> <p class="ql-block">為緬懷革命先烈,紀念聞名的石城阻擊戰(zhàn)。經(jīng)中共石城縣委、縣人民政府批準,2009年11月10日在李臘石正式動工興建石城阻擊戰(zhàn)紀念園,2010.7.24日落成?,F(xiàn)在,石城縣烈士紀念館已成為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重點烈士紀念設(shè)施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雖然我到李臘石爬過幾次山,知道石城是紅色石城,蘇區(qū)重鎮(zhèn),但其實我對石城紅色文化了解得不多。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石城的紅色文化,2023年4月16日上午,我和朋友特意參觀了石城阻擊戰(zhàn)紀念園。</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紀念園入場口,勝利廣場</p> <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14日,石城烈士紀念館被評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結(jié)束后,參戰(zhàn)的紅三軍團第4、5、6師和紅一軍團15師在石城進行了短期休整和補充。不久,25000余名紅軍戰(zhàn)士從石城出發(fā),向于都集結(jié),開始了長征之路。所以,石城也是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fā)地。</p> <p class="ql-block">紅軍浮雕藝術(shù)墻</p> <p class="ql-block">黨永遠在心中,革命理想高于天!</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對石城的評價:石城是很要緊的。</p> <p class="ql-block">沿景觀大道往上走,是名人題詞薈萃墻,收集了很多領(lǐng)導(dǎo)人和名人對石城的贈詞,刻在石上,以勉勵后人銘記歷史,開創(chuàng)未來!</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的浴血12日</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紅一方面軍為實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在石城戰(zhàn)場進行的最后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戰(zhàn)斗。戰(zhàn)斗從1934年9月26號到10月7號,歷時十二天,不僅給敵軍大量殺傷,而且有效地遲滯了敵軍南犯的步伐,為蘇區(qū)中央機關(guān)和主力紅軍安全集結(jié)和轉(zhuǎn)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1934年四月底,廣昌戰(zhàn)役結(jié)束后,國民黨軍隊兵分六路,向中央根據(jù)地腹部進逼。為了讓中央機關(guān)和主力紅軍順利實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彭德懷、楊尚昆率領(lǐng)的紅三軍團,和彭紹輝、蕭華率領(lǐng)的少共國際師及閩贛軍區(qū)獨立七團和石城縣游擊大隊共三萬人阻擊國民黨10萬大軍。經(jīng)過十二天的激烈戰(zhàn)斗,石城阻擊戰(zhàn)取得了偉大勝利,敵人傷亡很大,而我軍損失也不小,1萬多人的少共國際師只剩下5000多人,該戰(zhàn)斗中石城籍紅軍戰(zhàn)士就犧牲了569名。</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p><p class="ql-block">阻敵十余萬。</p><p class="ql-block">激戰(zhàn)十二日,</p><p class="ql-block">鮮血染紅山。</p> <p class="ql-block">紅軍烈士英名墻</p> <p class="ql-block">英名廣場</p> <p class="ql-block">烈士墓區(qū)</p> <p class="ql-block">烈士墓區(qū)附近的景觀大道兩旁,種滿了嬌艷的玫瑰、熱烈的杜鹝和火紅的茶花,四周山野里也開著各種不知名的野花。每天有美麗的鮮花競相開放,有眾多游人參觀、鍛煉,烈士們,你們還會孤單嗎?</p> <p class="ql-block">沿烈士墓區(qū)左側(cè)的景觀小道上往上走,是一座烈士紀念亭和六位著名烈士雕塑。</p> <p class="ql-block">烈士紀念亭</p> <p class="ql-block">六位著名烈士的雕塑,其中石城籍烈士三名,分別是:《七根火柴》原型——鄭金煜;北上抗日先遣隊第21師代師長兼參謀長——陳尚發(fā);抗日英雄團長——陳祖林。另外三名是犧牲在石城的烈士,分別是:紅四軍12師師長耿凱;紅四軍31團3營營長——陳正春;紅3軍團衛(wèi)生部部長——何復(fù)生。</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暸望哨塔</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紀念碑:烈士不朽,豐碑永存!</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下面是當年挖的戰(zhàn)壕,有一部分戰(zhàn)壕因蘆葦叢生,已無法辯認。</p> <p class="ql-block">石城阻擊戰(zhàn),彭德懷任紅三軍團的總指揮,楊尚昆任政委,功德亭旁邊立著二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紅色記憶廣場</p> <p class="ql-block">紅軍故事亭</p> <p class="ql-block">李臘石山頂是中華寺,游客眾多,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李臘石山頂俯瞰縣城</p> <p class="ql-block">游人休息亭</p> <p class="ql-block">李臘石半山腰,有一間建在峭壁中的石頭房子</p> <p class="ql-block">烈士紀念館上面有座古老的寺廟</p> <p class="ql-block">寺廟下方是巖壁流下積聚的井水</p> <p class="ql-block">沿著景觀小道走下來,就走到了烈士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紅色石城有多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熱血丹心耀中華!</span></p> <p class="ql-block">走進烈士紀念館,最先看到的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xí)近平等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題詞,他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視紅色教育,要求國人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相傳!</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陳列的圖片、雕塑、資料和實物,一下子把觀眾們帶入炮火紛飛、烽火連天的戰(zhàn)爭年代。</p> <p class="ql-block">紅色石城,可謂是鄉(xiāng)鄉(xiāng)有紅色資源,村村有紅色故事。據(jù)統(tǒng)計,全縣大大小小紅色資源有300余處,重點保護的有25處,分布在10個鄉(xiāng)(鎮(zhèn))。</p> <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紅軍攻打石城最大的白色據(jù)點:紅石寨,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14日,原國民黨26路軍17000余人在寧都縣城武裝起義。起義后,部隊進入中央蘇區(qū),于12月17日來到石城,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整編,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五軍團。第五軍團后來成為長征中的鋼鐵勁旅、鐵流后衛(wèi)。</p> <p class="ql-block">1932年8月到1934年10月,中央蘇區(qū)國家銀行秘密金庫設(shè)在石城橫江鎮(zhèn)張坑村的爛泥坑,歷時兩年零兩個月。</p> <p class="ql-block">《參觀石城阻擊戰(zhàn)紀念園有感》</p><p class="ql-block">紅軍阻敵十二日,</p><p class="ql-block">犧牲多少好兄弟。</p><p class="ql-block">今人生活得幸福,</p><p class="ql-block">莫忘先烈恩與義!</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蘇區(qū)時期發(fā)生在石城的重大革命事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紅色石城,烈士鮮血染紅大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蘇區(qū)重鎮(zhèn),革命精神永放光芒!</span></p> <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22日,“八一”南昌起義部隊7500余人,在朱德、賀龍率領(lǐng)下抵達石城,點燃石城的革命火種。后來毛澤東等人也親臨石城宣傳真理,石城的大地紅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至翌年3月,石城展開了土地革命,鎮(zhèn)壓了土豪劣紳,沒收了他們的土地,燒毀了地契、債券,廢除了高利貸,把土地、山林和房產(chǎn)分配給了貧苦農(nóng)民,土地革命得到了農(nóng)民的熱烈擁護。</p> <p class="ql-block">主力紅軍長征后,石城人民和石太游擊隊繼續(xù)堅持艱苦的游擊戰(zhàn)爭。僅1934年10月至1937年三年時間,全縣就有576人遭敵屠殺,其中鄉(xiāng)級干部332人,為保衛(wèi)蘇區(qū)做出了重大犧牲。</p> <p class="ql-block">石城毗鄰瑞金,處中央蘇區(qū)的核心區(qū)域。僅13.6萬人口的石城,卻有3.3萬人參加革命,1.9萬人參加紅軍,1.6萬人參加長征。也就是說,參加長征的8.6萬名紅軍戰(zhàn)士,其中有1.6萬人是石城人。長征路上每走一里多路,就有一位石城籍紅軍戰(zhàn)士倒下。</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戰(zhàn)爭中,有黃景升、陳祖林等大批石城熱血兒女,上前線英勇殺敵,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p> <p class="ql-block">勤勞勇敢、憨厚樸實的石城客家兒女不僅踴躍參加紅軍,還竭盡全力籌集糧食、認購公債,在物質(zhì)上支援紅軍。后方還組織運輸隊、慰勞隊、破壞隊等團隊,在后援上全力支援紅軍。</p> <p class="ql-block">1.6萬余名參加長征的石城籍紅軍戰(zhàn)士,走完長征到達陜北時,僅余73人。這些幸存的長征干部在后來的解放和建設(shè)事業(yè)中,繼續(xù)發(fā)揮著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數(shù)一數(shù)石城烈士,贊一贊石城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課文《七根火柴》紅軍小戰(zhàn)士原型——鄭金煜,石城小松人,犧牲時才17歲。鄭金煜對黨的無限忠誠,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心,是長征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者。</p> <p class="ql-block">抗日電影《血戰(zhàn)陳莊》中的英雄團長原型——陳祖林,石城高田人。陳祖林參加過五次反“圍剿”,成為多種武器特等射手,被稱為“神炮手”。32歲犧牲,陳祖林的英雄事跡被《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英烈大典》收錄。</p> <p class="ql-block">北上抗日先遣隊第21師代師長兼參謀長——陳尚發(fā),石城珠坑人。1935年1月20日途經(jīng)懷玉山封鎖線時壯烈犧牲,時年25歲。</p> <p class="ql-block">紅四軍12師師長耿凱,1931年11月指揮部隊在石城橫江打土圍子時不幸犧牲。</p> <p class="ql-block">紅四軍31團3營營長——陳正春,1929在石城帶隊偵查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5歲。</p> <p class="ql-block">石城木蘭區(qū)兒童團書記——溫木蘭,是劉胡蘭式的英雄,就義時年僅16歲。</p> <p class="ql-block">石城大由區(qū)蘇婦女部長——胡鳳香,帶頭送結(jié)婚不久的丈夫參加紅軍,紅軍北上后不幸被敵人逮捕。經(jīng)歷了各種非人的拷打和凌辱,最后被投入池塘,犧牲時年僅23歲。電視連續(xù)劇《長征》有位被沉塘犧牲的婦女干部,就是以胡鳳香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p> <p class="ql-block">父子同赴刑場:石城小姑鄉(xiāng)蘇維埃主席——劉世獻,和他的兒子鄉(xiāng)蘇埃兒童團長——劉振水,1934年6月在本村被鏟共團殺害。父親就義時45歲,兒子僅12歲。</p> <p class="ql-block">寧都起義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也就是秋溪整編后的紅五軍團主要領(lǐng)導(dǎo)人: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黃中岳,為革命壯烈犧牲。</p> <p class="ql-block">紅3軍團衛(wèi)生部部長——何復(fù)生,1934年廣昌戰(zhàn)役上前線救護時不幸中彈,轉(zhuǎn)至石城小松后犧牲,年僅22歲。</p> <p class="ql-block">國民黨200師598團副團長黃景升,石城琴江鎮(zhèn)人。1942年春,他所在的部隊被編入遠征軍,開赴緬甸抗擊日寇。黃景升奉命掩護部隊突圍,以身殉國,時年31歲。黃景升是黃埔精神的”代表人物,他與日軍作戰(zhàn)時壯烈犧牲,犧牲前說的話,“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感動了無數(shù)人……</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似的軍醫(yī)——溫端生,石城琴江鎮(zhèn)人。因勞累過度,43歲患心梗去世。南京軍區(qū)追記其一等功,并發(fā)出開展向溫端生同志學(xué)習(xí)活動的決定。</p> <p class="ql-block">當代大學(xué)生的楷?!慅垼秦S山鄉(xiāng)人,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生,已入圍中山大學(xué)研究生復(fù)試,在2017年3月22日為救同學(xué)身亡,犧牲時年僅22歲。</p> <p class="ql-block">舍己救人的少年英雄——溫誠有,石城琴江鎮(zhèn)人。1984年6月16日,為救落入山塘的兩個小孩而犧牲,兩小孩得救了,而溫誠有卻獻出了年僅15歲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救火英雄——黃道海,石城大由鄉(xiāng)人。石城公路段養(yǎng)路隊長。1981年8月30日,機修車間樓上失火,汽車、設(shè)備、汽油庫面臨嚴重威脅,黃道海為救火獻出了寶貴生命,犧牲時43歲。</p> <p class="ql-block">舍己救人好榜樣——張素珍,石城橫江鎮(zhèn)農(nóng)民,1985年4月3日為救觸電農(nóng)民身亡,犧牲時51歲。</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館內(nèi)重點陳列的187位石城籍與外籍知名烈士的遺物和事跡。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普查,有名字記載的烈士4225人,其中蘇區(qū)時期的烈士4183人,犧牲的2.3萬余人為無名烈士。</p> <p class="ql-block">國家對烈士一直非常重視,不僅建館紀念,每年的烈士日都安排專人祭祀送花。</p> <p class="ql-block">烈士們的功績?nèi)缛赵陆?jīng)天,江河行地;名垂千史,萬古流芳;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p> <p class="ql-block">中國黨史專家石仲泉給石城的評價:石城是中央蘇區(qū)核心區(qū)域,是中央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fā)地,石城人民在創(chuàng)建和保衛(wèi)中央蘇區(qū)的斗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石城阻擊戰(zhàn)為中央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和紅軍主力準備戰(zhàn)略轉(zhuǎn)移贏得了時間。</p> <p class="ql-block">參觀途中,適逢烈士紀念館陳春陽館長在給大學(xué)生們講解英烈們的生前故事。他豐富的紅色知識吸引了我。從朋友口中得知,陳館長是個以館為家的人。他89年入職烈士紀念館,96年任館長,30多年來,為石城烈士紀念館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為弘揚石城紅色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向陳館長致敬!</p> <p class="ql-block">司馬遷曾經(jīng)說過,人都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就重于泰山;剝削人民而死,他的死就輕于鴻毛。烈士們都是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們的死都重于泰山,值得后人世代銘記和緬懷!</p> <p class="ql-block">此次烈士館之行,給我的思想很大的滌蕩和啟思,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懷著無限崇敬之情,我給烈士們送上了一束鮮花,向烈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烈士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基地。越來越多的單位和游人走進烈士紀念館,學(xué)習(xí)先烈們的革命精神,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外,到處可見爬山、健身的游人和幸福玩耍的孩子。這盛世,正如烈士們所愿,烈士們有知,亦當含笑九泉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先烈們留給我們的紅色寶藏,傳承紅色血脈,弘揚革命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奮斗!</p> <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一首詩結(jié)束這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游李臘石》</p><p class="ql-block">昔日將軍狩獵場,</p><p class="ql-block">今成烈士紀念館。</p><p class="ql-block">烈士鮮血不白流,</p><p class="ql-block">紅色薪火萬代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