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全長6000余米,現(xiàn)存5000余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巖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p><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墻始建于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臺州府城墻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甕城,是一座具有軍事防御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墻。</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臺州府城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由臺州府城墻等組成的“中國明清城墻”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曾被中國古建筑學家羅哲文先生贊譽為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范”和“藍本”。</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5日,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qū)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城墻起始處198級臺階,算是最陡的一段了。</p> <p class="ql-block">一進攬勝門,就看到民族英雄戚繼光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回頭遠眺東湖。</p> <p class="ql-block">一少年在認真的看游覽圖。</p> <p class="ql-block">登上攬勝門城樓,湖山一覽。</p> <p class="ql-block">城墻的起始段,還有一些仿建的兵營,旌旗招展。</p> <p class="ql-block">與北方的萬里長城一樣,江南長城也有烽火臺,在這里稱“敵臺”。</p> <p class="ql-block">整個城墻有八個“敵臺”,用以瞭望據(jù)守。</p> <p class="ql-block">雙層敵臺,是戚繼光所創(chuàng)造。</p> <p class="ql-block">敵臺內(nèi)的光影。我把那個廣告牌挪開了,拍完又放回原處。沒人看見。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期盼“府城網(wǎng)紅雪糕”,沒貨!</p> <p class="ql-block">通過左手小橋,驚現(xiàn)帝都美景。</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一處類似天壇寰丘的四層漢白玉圓形平臺。稱“望天臺”。</p> <p class="ql-block">建筑風格和格局,跟天壇寰丘一樣。</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心點,也有回聲效果。</p> <p class="ql-block">一塊刻有“重建望天臺記”的石碑,記述了望天臺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在第三到第四敵臺之間,有一個古建閣樓“煙霞閣”。</p> <p class="ql-block">沿著蜿蜒曲折的古城墻前行,這個指示牌赫然入目“雍正帝御筆”</p> <p class="ql-block">大紅的“至真妙道”雕刻在山巖上。如果不走城墻上,沿此山路游覽,可見八座寺廟。</p> <p class="ql-block">敵臺內(nèi)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大將軍炮臺</p> <p class="ql-block">從高處望去,江南長城還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一處敵臺內(nèi)還放置了幾面大鼓,共游人體驗。</p> <p class="ql-block">城墻邊有一處鹿苑。據(jù)說是城墻住到這里,不知道往哪個方向修了,有人提出沿著鹿的足跡,一定有路而且險要。</p> <p class="ql-block">郁郁蔥蔥的植被,是北方長城不能比擬的。</p> <p class="ql-block">有二處路段,正在維修。</p> <p class="ql-block">走到朝天門,我們沒有走最后一座敵臺。從這里出去,可以到另一個網(wǎng)紅景點“紫陽街”。</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座建筑,就是臺州府城的甕城。</p> <p class="ql-block">臺州府城墻全景示意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