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們到深圳游覽逛景,有項內(nèi)容我熱心提示一下。"紅色基因,薪火相傳",我以親訪見聞的15個景點,向大家介紹"深圳紅",作為游覽指南。</p><p class="ql-block"> 可謂:"都說深圳經(jīng)濟特,鮮知景區(qū)亦紅色,熱心為君作向導,薪火相傳故事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共寶安縣委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span></p><p class="ql-block"> 寶安區(qū)松崗街道燕川社區(qū),有一座素白陳公祠。1928年2月23日,中共寶安縣委在祠堂內(nèi)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到會代表19人,大會通過了《提案大綱》。這里還有個寶安抗日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我去舊址參觀,講解員小陳專門迎候,為我做詳細解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陳郁故居</span></p><p class="ql-block"> 陳郁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參加了香港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在廣州起義中任主要領導人之一。陳郁1973年3月21日在廣州病逝。</p><p class="ql-block"> 我去南山區(qū)南頭陳屋村陳郁故居參觀,紀念館王館長熱情接待,并詳細講解,贈我《陳郁》畫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梁金生烈士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 紀念館在羅湖區(qū)草埔新屋嚇村,館名由胡耀邦題寫。我曾兩次到該館參觀,并錄制"梁金生之歌"宣傳片。</p><p class="ql-block"> 梁金生是個無產(chǎn)階級國際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懂越、法、英三國語言,精通中醫(yī),在教育方面頗有研究,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抗日歌謠。</p><p class="ql-block"> 梁金生在延安任光華制藥廠廠長時寫有《光華藥廠廠歌》,在安塞任邊區(qū)保育院小學("保小”)校長時寫有《延安保小是我的家》,他的書法很有功力,為保小禮堂題寫石匾。梁金生1947年在越南犧牲。我赴深圳、延安、安塞尋訪梁金生的紅色足跡,寫了專題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 該紀念館在羅湖區(qū)東門南慶街,由一座三層主樓及其西側的二層磚木結構副樓組成,占地面積24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紀念館有“葉挺將軍與深圳”展覽。1938年11月底,新四軍軍長葉挺在此組建東路守備區(qū)總指揮部,為成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南粵抗戰(zhàn)史上書寫了濃厚的一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深圳東江縱隊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 1945年,朱德在中共“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qū)戰(zhàn)場》中將東江縱隊、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并稱為“中國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p><p class="ql-block"> 我到深圳坪山、深圳土洋村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和“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坪山是東江縱隊的誕生地,也是東縱司令員曾生的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 該館位于寶安區(qū)民治街道白石龍社區(qū),我曾兩次詳細參觀,同時還參觀了陽臺山"勝利大營救紀念碑"和群雕。</p><p class="ql-block"> 大營救紀念館占地860平方米,院內(nèi)有陳列室、舊教堂、主題雕塑,以及文化名人塑像等。</p><p class="ql-block"> 1941年,一大批文化名人從香港聚集于此,白石龍村也被譽為“小延安”。“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目前是嶺南地區(qū)收藏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史料、文物最全的專題性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營救美國飛虎隊員紀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 該紀念碑在深圳東湖公園內(nèi)。1944年2月,美國空隊戰(zhàn)斗機飛行員唐納德?克爾中尉在轟炸香港機場時被日軍戰(zhàn)機擊中,他跳傘逃生被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營救。</p><p class="ql-block"> 2008年,唐納德?克爾的兒子戴維等親屬與獨立大隊老戰(zhàn)士及后代在東湖公園共同植下兩棵“感恩樹”,后來又修建了“翻書式”紀念碑,將歷史故事刻在石碑上。 </p><p class="ql-block"> 深圳市小品話劇團以此為素材創(chuàng)演了小品《狹路》,受到觀眾的好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東江縱隊北撤紀念公園</span></p><p class="ql-block"> 東縱北撤紀念公園位于深圳葵涌鎮(zhèn)沙魚涌海灘。1946年6月30日, 東縱兩千多名北撤人員從廣東抗日各根據(jù)地來到這里集合,乘坐三艘美國坦克登陸艦到山東煙臺。部隊到煙臺后,被擴大成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參加了豫東、濟南、淮海等著名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 紀念公園是一個綜合景觀區(qū),有經(jīng)典照片《東江縱隊抵達煙臺》影雕、北撤紀念墻、《北轍進行曲》碑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英街歷史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 深圳沙頭角中英街,其歷史變遷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縮影。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展樓總建筑面積為1688平方米,收藏有400余件近現(xiàn)代歷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余幅珍貴的歷史照片。</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廣場建有中英街警示鐘,它與中英街1號界碑相互映襯,成為中英街一景。每年3月18日,當?shù)卣M織“3.18警示日”紀念活動,鳴警世鐘18響,警示人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深圳中山公園</span></p><p class="ql-block"> 深圳中山公園是深圳市唯一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公園,位于南山區(qū),占地49萬平方米,也是深圳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園內(nèi)有花草樹木,還有一段古城墻。</p><p class="ql-block"> 公園以全國最大的孫中山雕塑頭像為主題,結合各種園林建筑、歷史文化遺跡、名人雕像等設施,形成了一個具有歷史文化教育主題紀念意義和時代氣息與傳統(tǒng)特色相結合的綜合性休閑公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羅湖區(qū)漁民村村史館</span></p><p class="ql-block"> 羅湖區(qū)漁民村位于南湖街道。漁民村是深圳改革開放以來輝煌成就的縮影。鄧小平、胡錦濤、習近平都來過漁民村視察。</p><p class="ql-block"> 漁民村村史館展覽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當家作主—深圳解放漁民上岸”、“共同富裕—全國首個‘萬元戶村’”、“和諧社區(qū)—舊村改造成功典范”、“先行示范—新時代新羅湖新漁村”,系統(tǒng)展現(xiàn)了漁民村的發(fā)展歷程和時代精神。村里還有350米長的文化長廊,通過20幅銅鑄浮雕的再現(xiàn),反映了漁民村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深圳老戰(zhàn)士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 紀念館坐落在海上田園旅游區(qū),由卓振翠創(chuàng)辦。紀念館是一座三層小樓,館內(nèi)展品均由全國各地革命老戰(zhàn)士無私捐贈,有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的老照片,老將軍親筆題名的回憶錄,紅色革命文物,以及近百位將軍、戰(zhàn)地記者和著名書畫家的題詞、題字。</p><p class="ql-block"> 我曾三次到紀念館與卓振翠交流,細觀展品,還給紀念館贈送了我的紅軍文化專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東江潮"紅色文化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 該館坐落于龍崗區(qū)龍崗街道新生路。展廳展館面積600多平方米,以延安窯洞為元素,呈現(xiàn)出濃郁的大禮堂歷史風貌,頗具時代特色。館藏有兩千多件紅色革命歷史文物的陳列。生動地再現(xiàn)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艱苦卓絕的斗爭史。該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私家紅色文物收藏館。我參觀該館受到館長肖成洲的熱情接待。肖館長贈我紀念品,我回贈紅軍文化專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館</span></p><p class="ql-block"> 該館位于坪山,由企業(yè)家陳龍創(chuàng)辦,我專程參觀,陳館長熱情接待了我。</p><p class="ql-block"> 館內(nèi)收藏了珍貴的黨史文獻和革命文物等千余件,全方位展示中國共產(chǎn)黨從1921年到1949年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革命歷程。徜徉展廳,人們仿佛穿越到了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深圳東門老街歷史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東門紅色記憶館)</span></p><p class="ql-block"> 該館位于東門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展覽用五個篇章展示東門的歷史變遷,展示了黨領導工人運動、抗日戰(zhàn)爭、改革開放等各個階段的生動歷史。展覽運用歷史影像素材,增設20世紀60年代東門街景微縮場景、手搖放映機播放今昔對比圖等場景。</p><p class="ql-block"> 我在社區(qū)簡書記的陪同下,參觀了紀念館,并互贈《老街歷史記憶簿》史書和專著《訪紅札記》。</p> <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深圳翠苑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