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九江的老城區(qū)里,有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庾亮南路》聽說聯(lián)盛超市旁邊的巷子就可以轉到老街上去,起先我以為是大巷子走了一段路覺得不對,返回時正好遇見這個男孩,我便上前咨詢他,這個男孩很熱心迅速拿出手機查詢高德地圖,經(jīng)左右旋轉方向確定就是一條小小的巷子進去,謝過男孩,直向巷子里走,其實不到20—30米就出了巷子向右轉就到了這條街。</p> <p class="ql-block"> 順手用手機抓拍男孩認真仔細地查詢路線時的照片 .</p> <p class="ql-block">出了巷子直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 這條街是座將舊址與現(xiàn)代融合于一體,讓人走在街上,隨時可見遺址,老街,寺廟即可觀賞景點,又可欣賞到曾經(jīng)那個年代的風俗民情文化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 崇文勵學, 從社學到私塾,從縣學到府學,從科舉改制到西學漸進古往今來,莘莘學子發(fā)奮于寒窗苦讀; 瑯瑯書聲,回蕩在塔嶺云間。</p> <p class="ql-block"> 這些東西有年代感,掛在墻上的勾起很多人的回憶!見過的人都不年輕了.....</p> <p class="ql-block"> 看見這些老物件就有甜甜的回憶!好多東西現(xiàn)在很難見上了,那代表了一個時代,是那個時代人的記憶。墻上掛著的看到它們想起過去,留下的是歲月的痕跡傷感和孤獨。</p> <p class="ql-block"> 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那個年代的數(shù)學書不叫數(shù)學書叫算術書。</p> <p class="ql-block">水井民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沒有自來水之前水井是人類的生存必不可缺的保證,有了</span>水井就有人煙的標志,有了水井就有炊煙,也就有了生命。在一座城市中,水井可謂是見證歷史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票證歲月</p><p class="ql-block">票證歲月雖已離我們遠去,但它留下的票證情結卻影響著許多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曾經(jīng)是票證下的公民,各自都有著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和記憶。</p> <p class="ql-block">老屋記憶</p><p class="ql-block">老房子是一幀歷史風塵的插圖,其中老物件蘊涵了無窮無盡的信息,記錄了一座城市的沿革,一條街巷的變遷。老房子是一幅厚重的歷史畫卷,領悟和認知其中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讓其一脈傳承,發(fā)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有綠色的郵箱,飽經(jīng)風雨滄桑。曾經(jīng)有綠色的自行車,穿行于大街小巷,那長方的信封,那小小的郵戳,那分值的郵票是綠色的天使,把思念送到天涯海角,把希望帶到萬戶千家。</p> <p class="ql-block"> 二八大杠自行車,承載了多少人美好的回憶!小時候看見賣冰棍、送信的都是騎著這種車子來回叫賣,信送到千家萬戶,在六七八十年代,這種自行車可是奢飾品,結婚時的標配物件,家里有一輛,出行非常的方便,很多買不起的看見了眼里滿滿的都是羨慕。</p> <p class="ql-block"> 這樣紅墻紅瓦的房子,在這里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 將歷史上著名的廉政故事做成宣傳牌掛在墻體上,潛移默化讓廉政教育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明代嘉靖九江府郡城圖</p> <p class="ql-block"> 清代同治九江府城圖</p> <p class="ql-block"> 陽光明媚時這條路的光影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在這條路上還有一座千年古寺-能仁寺,它閱盡人間煙火,矗立千年,一直見證著潯陽古城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 大勝寶塔曾是九江市的標志,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資料查詢寶塔明洪武十二(1379)建。清咸豐三年(1853)被拆毀三層,同治九年(1870)由九江兵備巡道景福倡修。塔為磚石結構,七級六面樓閣式,通高42.26米。塔門朝西,從第二層起,每層六面均有門,三實三虛。塔內有磚砌梯階,如此可盤旋而上。此種塔梯結構在我國眾多古塔中,僅為一例。</p> <p class="ql-block"> 寺廟還在修繕當中,我們站在門口看了一下,沒有到里面去。</p> <p class="ql-block">附:用手機錄制的部分景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