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綜合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4月 18日上午我校語文組迎來了四年級同課異構活動。全體語文教師積極參與聽評課。</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動的課題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囊螢夜讀》。執(zhí)教的三位老師不僅給大家展示出扎實的教學功底,更讓我們領略到了不同的教學風格,大家都收獲滿滿的!</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廖小潔老師和四(3)班孩子帶來的精彩課堂。廖老師以讀為主線,展開教學。初讀感知———聽錄音感受——指名讀——老師范讀——自由放聲朗讀。不同形式的讀,解決了學生從讀不準到讀準再到讀熟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是周曉球老師的出色的講授(四2)班。老師的課堂教學,目標定位準確,緊緊抓住語文要素。圍繞本節(jié)課主人公:車胤的故事展開課堂教學。并對重難字“囊”、“恭”、“焉”進行詳細的講解。</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王藝熾老師和四(1)班孩子的課,老師在教學理解句意的環(huán)節(jié),更多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理解,總結,教師適當地點撥學生。挖掘人物品質,注重表達能力的訓練。這篇文章的教學可以說遵循的是從題目入手初識主人公——理解句意,挖掘主人公內在的品質,學習了第一句之后:你知道車胤是個怎樣的人?很巧妙地過渡到他是怎樣學習才成為這樣一個人的?到想象畫面,之后再問此時你眼中的車胤是怎樣的人?到教學的最后再次叩問我們應該學習車胤什么?讓學生有文章想生活,由古人想自我,做到讀書學習上聯系實際。這樣就把這篇文章學活了,</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師精彩的課堂結束后,下午4:00,語文組老師進行了教研活動,活動過程中聽課老師們對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深有體會,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暢所欲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虛夸不溢美。把各自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做法進行了深入有效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同課異構”是指教師打開教學思路,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產生相同的教學效果,達到殊路同歸的教學目的。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強調“同中有異、異中求同”。教學時彰顯教師教學個性,提高課堂效率;教研時達到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