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多么全面的題目,把上周末兩天的行程一并交代清楚。大疫三年,身為公共衛(wèi)生工作者,親歷了從上報、采樣、環(huán)評、流調(diào)、追陽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往事不堪回首...春天是五彩斑斕鳥語花香的季節(jié),臨時動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用報備就天馬行空的感覺暢快淋漓!</p><p class="ql-block"> 一路歡笑一路歌,在大巴車上貪婪的眺望遠方,恨不得把三年辜負的美景都盡收眼底融入心中-- 青島,我們來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游歷嶗山仰口景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泰山保佑國泰民安,嶗山祈福長生不老,國家長治久安,人民才能富庶綿長,仙山賜予我們無盡的希望,但真正謀取幸福的,是靠我們的雙手勞作,我們的步伐丈量。登山,就像一種修行,是一種只要多登高一步就有多一步風(fēng)景的修行,當(dāng)你身心俱疲的到達山頂?shù)臅r候,無限風(fēng)光盡收眼底,你會覺得,這所有的汗水和付出都值了,登山如此,生活亦如此,斯人已矣,吾輩亦如斯。</p> 仰口景區(qū)入口 太平宮前的華夏迎客松招手歡迎我們到來 清靜無為是修道的目標, 但也亂世下山救世,盛世歸隱深山, 說明無為即有為,有為又是為無為,人生在世,要肩負起歷史責(zé)任。 上一注平安香,不圖升官發(fā)財,只求國泰民安, 敲三聲平安鐘,祈福天下太平。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太多人負重前行,唯有萬眾一心,方能八方來賀,吾輩當(dāng)自強! 龍池和仙人洞 一頭神獸在此匍匐,是蒼龍老鰲 供奉著太上老君和道教全真派七子像,未敢去驚擾 別有洞天 神秘的“混元星斗圖”鐫刻其上,破解了也許能獲得神秘的宇宙力量 這仙桃不管是不是王母娘娘蟠桃園里的 能坐落于此也是喜歡這里的風(fēng)景旖旎和仙氣飄飄吧 有了仙桃自然是會益壽延年 這不,萬壽崖正好隨了眾生的心愿 天下第一壽 想要長壽,必先登天,這不,給你準備好了通天之路 道路蜿蜒崎嶇 狹窄濕滑 成功的路肯定都是艱難萬險 只有體力和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天塹變通途! 咫尺天涯,無限接近但又有紋理相隔,那么近又那么遠 神龜探海,見證世間滄海桑田 遠處群山裊裊 近處怪石嶙峋 到達景區(qū)的最高處--天苑 <p class="ql-block">郭老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天上街市刻于石上</p> 登天的人們是種啥感受?弱弱問一句,這街市有城管嗎? 五指石,鎮(zhèn)龍伏虎,提醒我們要行善積德 五指神威 玳瑁小憩 人杰地靈,樹和石都羽化成仙,是石模仿樹,還是樹在模仿石?心有靈犀一點通,是彼此的感應(yīng)吧。 打手印的尊者 翹首以望的生靈 是不是也貪戀這人間仙境? 這么看像個啥,爬在巖石上 哎呀,換個角度瞅,這殿宇樓臺上咋還俯視著一頭神獸? 像雄獅也像奔牛,難道是大殿神仙的護法坐騎? 修道也好,成仙也罷,我看--- 還是回到人間建設(shè)和享受國泰民安的康莊盛世最好! 再見,仰口 再見,嶗山! 膠州灣大橋,國內(nèi)僅次于港珠澳大橋的第二大跨海大橋 觀瞻完天上的街市,再領(lǐng)略海上的城堡<div><br><div>進駐黃島,一夜無書...</div></div> (二)金沙灘游泳<div><br><div>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盡管說的是山是水又非我們理解的真山真水,而是道家里的山和水,是用我們能理解的客觀存在比喻思想境界的心如止水和剛毅如山,我們旅行中跋山涉水不正是苦心智勞筋骨,也許就離圣人說的境界更近些了吧,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許就是這個道理。</div><div> 金沙灘地處黃島,綿延近4公里,是我國沙質(zhì)最細、面積最大的海水浴場之一,有“亞洲第一灘”的美稱,不巧的是4月9日風(fēng)大浪急,氣溫12度,海水估計也差不多溫度,入水有點刺骨但痛感不強,因怕浪頭把眼鏡沖走(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就只游了幾分鐘,算是濕濕身也不枉到此一游。</div></div> (三)大珠山賞花<div><br><div><div> 上岸小跑微汗,天涼風(fēng)大,大家自然沒在沙灘上多待,隨后趕往大珠山賞杜鵑花。在車上想,昨天登頂嶗山累筋骨,剛剛又下海練意志,這下總該愜意的賞花讓心境飛升吧,但現(xiàn)實是想的過于樂觀啦,還是應(yīng)了那句老話,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杜鵑花也羞答答的開在險峰之上大有考驗我們之意,不長途跋涉難睹芳容,看來此行還真是一場體力和意志的修行,有山有水有花香,但必須要付出相應(yīng)的汗水才能獲得。</div><div> 大珠山,位于山黃島區(qū)南部,巍峨挺拔、山勢陡峭,奇峰異石迭生,但最主要還是以萬畝杜鵑盛開時映山而紅更加聞名,被列為古膠州第一勝景。我們此行正好趕在兩茬花的間隙,山下基本無杜鵑可賞,要想一睹杜鵑芳容就得邁開腿的攀登。這里雖不及貴州百里杜鵑來的壯觀,但在北方能有這萬畝規(guī)模,也應(yīng)該是得益于有東瀛靈山滄海的眷顧吧,有了大海的洗禮,再有這靈氣加持,你還別說,登起山來一點不覺得累,超凡脫俗是不是這種感覺呢,哈,境界升華啦,不虛此行。</div></div></div> 趕時間下山,一路小跑,提前1分鐘到達集合點,滿頭大汗,正好逼出下海的寒氣,造化弄人。吃完午飯?zhí)ど蠚w途,回想兩天的行程和經(jīng)歷,都說行百里者半九十,細想還真是,不然也無法賞到杜鵑,無法聚焦這映山美景,旅行如此,其實人生亦如此,當(dāng)人生遇到太多的艱難困苦,沒有理由退縮和逃避,一往無前的走下去,用汗水用信念鼓勵自己,腳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會記住我們的堅持和信仰,眼睛捕捉的每一處風(fēng)景,都會沉淀在我們的思想里。旅行是一種修行,人生更是,勇敢的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