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科柳屬的分類識別我一直沒真正弄清楚,在2019年編寫《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觀》時僅記載了筐柳1種。 實際上就筐柳來說,當時觀察到的特征也與資料上的介紹并不完全相符,一直十分糾結(jié)。 今年春天在幾種柳的花期做了較細致的觀察,拍了野外實物照片和室內(nèi)解剖放大照片,查閱了《中國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河北植物志》等資料,與我們唐山野生植物業(yè)余愛好小團隊的李建飛、孫李光、龐博等進行了幾次交流,特別是通過微信得到了北京林業(yè)大學詹振楓博士的指教,將這幾種柳的枝條標本快遞到了北京林業(yè)大學,基本上弄清了本地柳屬的分類識別。 <p class="ql-block">本地柳屬植物種類很少,現(xiàn)在知道的只有筐柳、旱柳和垂柳這三種。</p> 1.筐柳 筐柳是灌木,高2-3米,見于水溝邊。 花先葉開放或與葉近同時開放 <p class="ql-block">4月6日在第十一農(nóng)場孫家灶的一個水溝邊見到雄株時,花期基本過去了,雄花序花藥散粉前紅色。</p> <p class="ql-block">花序互生,雄花序長寬2-3*0.65-0.7厘米,側(cè)生于小枝上,基部具短葉2-6枚(資料上介紹花序基部具2枚長圓形的全緣鱗片)。</p> <p class="ql-block">花序梗短,基部具小葉,基部具1枚易脫落的鱗片(資料上介紹具2枚鱗片,實際上是1枚鱗片縱裂而成)。</p> 具1腹腺,無背腺。 <p class="ql-block">苞片2色,每雄花雄蕊2但花絲和花藥均合生如1(《中國植物志》的描述為雄蕊2、花絲合生,《河北植物志》的描述為雄蕊1枚,均不妥當,詹振鋒博士講解后才明白這個有些特殊的結(jié)構(gòu)特征),具1長不足0.5毫米的腹腺,無背腺。</p> <p class="ql-block">詹振鋒博士說,從它的雄蕊花藥4室能看出是2個雄蕊合生的,而下面的旱柳和垂柳雄蕊花藥室數(shù)是2。</p> 花先葉開放或與葉近同時開放 <p class="ql-block">雌花序細長,3.5-4*0.7厘米?;ㄐ騻?cè)生于小枝上,基部具短葉2-6枚,與雄株一樣,雌花序基部具1枚(可縱裂似2)長圓形的全緣鱗片,有的鱗片隨花序生長跑到了頂端。</p> <p class="ql-block">花序梗短,基部具小葉。</p> 花序互生 苞片2色,下部綠色,端部黑褐色,外側(cè)被長柔毛。 無背腺 可見腹腺 <p class="ql-block">子房被短柔毛,基部無柄?;ㄖ幻黠@、柱頭2裂。</p> 具1腹腺,無背腺。 幼枝、葉無毛,葉窄倒披針形,葉緣有鋸齒或全緣。 葉緣具鋸齒 春天的筐柳托葉極小,與資料上均介紹托葉明顯較大而宿存,長可達1.2-3厘米不符,當時很是困惑。 6月10日再去觀察,這時筐柳已如資料介紹,托葉明顯較大而宿存。 2.旱柳 喬木,枝條不下垂或稍下垂,下垂枝條短。 花序互生、側(cè)生于小枝上。 雄花序長寬1.5-3.3*0.8cm,苞片卵形,短圓,每花雄蕊2. <p class="ql-block">花序下部具短葉2-5枚,基部具易脫落的鱗片1枚(有時縱裂似2枚)。</p> 苞片被毛,每花雄蕊2、分離,花絲基部具柔毛,具1腹腺1背腺。 花序梗長2.5mm,密被毛。 苞片被毛,每花雄蕊2、分離,花絲基部具柔毛,具1腹腺1背腺,腹腺長一般在0.5毫米以內(nèi)。 托葉極小 <p class="ql-block">雌花序短,長寬1-1.5*0.45-0.5厘米?;ㄐ蚧ド?、側(cè)生于小枝上,下部具短葉2-5枚,基部具易脫落的鱗片1枚。</p> 苞片卵形 苞片卵形,花柱不明顯。 無背腺(資料介紹有背腺) 子房無毛或僅基部有毛、無柄,具1腹腺。 葉片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狹橢圓形 幼小枝、幼葉有毛,但無絨毛和銀白色絹毛,托葉極小。 3.垂柳 喬木 枝條細長、柔軟、下垂。 <p class="ql-block">花序下部具短葉,基部具1枚易脫落的鱗片。</p> 雄花序互生、側(cè)生 苞片披針形 苞片披針形、狹長。 苞片披針形,狹長。 <p class="ql-block">雄花雄蕊2,腺體2,具腹腺也具背腺。</p> 苞片披針形 苞片披針形 苞片披針形 雌花具1腹腺、無背腺,子房無柄,無毛。 雌花序?qū)Ρ龋鹤鬄楹盗?,苞片卵形;右為垂柳,苞片披針形? 雌花苞片:旱柳卵形,垂柳披針形。 托葉極小 托葉極小 <p class="ql-block">小結(jié):</p><p class="ql-block">1、筐柳為灌木,葉片狹長,苞片二色、外側(cè)被毛,雌花序細長,雌雄花腺體1、僅具腹腺,子房被短柔毛,這些都符合筐柳的特征。托葉變化較大,春天時極小而與旱柳和垂柳相同,到了夏天才如資料介紹的長達1.2-3厘米。雄蕊2但花絲和花藥均合生如1并非簡單的雄蕊2或1枚,花序下具幾個短葉而非易脫落的2鱗片,與《中國植物志》等資料均不符,但詹振楓博士說這些特征都不是固定的,鑒定仍為筐柳。2019年在編寫《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觀》楊柳科柳屬時,糾結(jié)再三將其記載為筐柳,算是歪打正著了。本地野生分布地點已知有兩處。</p><p class="ql-block">2、旱柳為喬木,葉片披針形,苞片卵形、一色,外側(cè)被毛,雌花序短,雄花序較長,雄花腺體2,子房基本無毛,這些也符合旱柳的特征,雖然雌花腺體1而非2與《中國植物志》等資料均不符,同樣詹振楓博士說有些旱柳就是沒有背腺,鑒定仍為旱柳。也曾糾結(jié)于旱柳與圓頭柳和絳柳的區(qū)別,詹振楓博士說圓頭柳和絳柳名稱不成立。旱柳本地野生較多,2019年在編寫《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觀》楊柳科柳屬時,因被資料上的雌花腺體2而實際見到的是腺體1卡住了,就沒有記載收錄。</p><p class="ql-block">3、垂柳與旱柳近似,詹振楓博士說兩者就是一個大種,《河北植物志》柳屬檢索表上用小枝顏色和被毛特征來區(qū)分旱柳和垂柳,詹振鋒博士說不能作為區(qū)分的依據(jù)。垂柳枝條下垂,雌花腺體1,與資料相符,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同是旱柳小枝既有黃綠色也有紅褐色,而看到的垂柳小枝卻是淡黃色。旱柳的變種絳柳也有枝條下垂現(xiàn)象,與其相比,垂柳枝條更加細長柔軟下垂,而且苞片狹長披針形以雄花序上的更為明顯。垂柳為園林綠化的栽培樹木,嚴格來說不算本地的野生植物。</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北京林業(yè)大學詹振楓博士的指教,這三種看似簡單的柳屬植物因與中國植物志等資料有特征不符的地方,我不知道還會糾結(jié)多長時間能真正識別它們,特別感謝詹振楓博士!今年春天楊柳科柳屬的調(diào)查很有收獲,現(xiàn)總結(jié)整理分享給好友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