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常德市的大小河街景區(qū)往東那條河不再叫穿紫河,與之相連的叫姻緣河。連通常德大道的那座圓拱橋叫姻緣橋,姻緣橋靠西邊一座仿古橋叫紫月橋。</p><p class="ql-block">好幾個月前就想去看看,因為疫情,也因為樹枯無葉不好看,更因為我最近腿腳不方便,一直沒去成。</p><p class="ql-block">最近朋友從外地回來,大、小提琴昨天互相拉扯了半天,趣味相投的相約今天去姻緣河看看。計劃是過紫月橋,從姻緣河南岸遠眺大小河街,溯水而上,沿穿紫河到達白馬湖公園。結(jié)果犯了路線錯誤,沒見到穿紫河的七里河橋,順著姻緣河一路向南走到了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錯過了穿紫河,一路上是很辛苦的跋涉,沒有見到想見的景色,如同沒有見到湘君。</p><p class="ql-block">姻緣河,據(jù)說是湘君與湘夫人來相會 的地方。源自于屈原在《九歌·湘君》和《九歌·湘夫人》中講述的湘君與湘夫人的愛情故事。相傳遠古時候,這對“洞庭配偶神”應“北渚之約”分別來到姻緣河畔相會,在漫長的等待中,男女雙方分別都在河岸邊采集了杜若準備贈予對方。然而天有不測,他們望斷秋水卻不見伊人,姻緣河的故事則傳說至今。</p><p class="ql-block">于是,常德大道上就修建了一座似彩虹一般的姻緣橋。</p><p class="ql-block">姻緣橋太過于現(xiàn)代,鋼鐵架構(gòu),冰冷無情。</p><p class="ql-block">幸好在姻緣橋之前有一座紫月橋。</p><p class="ql-block">紫月橋,花崗巖石鋪就,青磚黛瓦,只供行人過河。橋上有樓,仿古風雨亭,全木結(jié)構(gòu)。橋那頭有花鼓戲愛好者,拉弦打鼓,認真演唱,盡顯古代浪漫愛情故事風情。</p><p class="ql-block">陽光下,大地上到處拋灑著溫柔,微風輕輕晃動著河水。樓閣、岸草、藍天、波影,小河兩岸一派寧靜。</p><p class="ql-block">于是,端起相機拍下了一組照片。</p> 那拱形的就是姻緣橋 這是紫月橋 這些是姻緣河北岸所見景色 紫月橋風雨樓上所見 以下是姻緣河南岸所見 藍線是正確路線,紅線是錯誤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