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的大院記憶與情結(jié)

JK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導(dǎo)語:這是一篇我一直想要寫的東西,也是一部大院發(fā)小期待分享的文章,其中收錄了半個多世紀以前的珍貴圖片近百幅,有7000多的文字介紹,希望能喚起您對童年及中學(xué)時代、對大院的美好回憶……</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說的大院是指文化大革命前后,各級黨政軍的機關(guān)大院。大院有大門、有門衛(wèi)、有圍墻、有辦公樓、宿舍和飯?zhí)?,自成一體。大院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精神文化已引起社會的一定關(guān)注。</span></p> <p class="ql-block">▽發(fā)小兼老伴在大院子弟聚會時雙雙登臺201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十年代,我出生在一個有點文化的干部家庭,有幸在LZ的4個大院居住過。大院鄰里和諧、幽靜整潔、綠樹成蔭,處處可聞鳥叫蟲鳴,特別是在大院渡過的歡樂童年,這些都讓我難以忘懷。人老了喜歡懷舊,我們這些花甲發(fā)小聚集在一起就會津津樂道當年的大院趣事。我母親晚年常說很想回到她工作過的大院,岳父在晚年時常夢見當年在大院居住過的平房,他們懷念往日的平靜和幸福時光……,我與老伴是發(fā)小,又是鄰居,彼此相同的大院感受與情結(jié)經(jīng)常成為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為此,將這些遙遠的記憶及思緒整理記錄下來,送給親友及晚輩們共同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地委大院平面圖1960-1968</p> <p class="ql-block">  ▽專署大院平面圖1960</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地區(qū)發(fā)小聚會合影2018</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閱讀目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大院居住經(jīng)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二、大院環(huán)境記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大院人文印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紅色基因,(二)團隊精神,(三)體育啟蒙。</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大院生活軼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露天電影,(二)豪吃月餅,(三)文革蠢事,(四)爬墻摘果,(五)打鳥樂趣,(六)玩具制作,(七)喂養(yǎng)金魚, (八)美味葡萄。</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后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附:大院部分家庭老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  ▽LZ專署辦公樓左前發(fā)小合影。我(左一)和我大妹(左三)1963。</p> <p class="ql-block"> ▽LZ地區(qū)保育院發(fā)小們畢業(yè)合影1964,其中有我妹妹和妹夫,真是歷史的巧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 大院居住經(jīng)歷</b></p><p class="ql-block"> 我從出生到讀大學(xué)(1955-1979)的20多年時間里,母親在LZ市機關(guān)工作,父親在LZ地和市機關(guān)中來回調(diào)動,我家在LZ的市委、人委、地委和專署等4個大院共居住過7次,可能是LZ機關(guān)大院居住經(jīng)歷最豐富的子女。</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LZ市委大院出生的,印象當時住的是一棟平房,后來搬到一棟新建的樓房的一樓,記得某天,我看見門前一輛車廂蓋著帆布的卡車來把我病逝的爺爺拉回老家,我小姑姑很傷心,抱著我不讓我出去看。</p> <p class="ql-block">  ▽我在巿委的第一張室外照,1958</p> <p class="ql-block">  在LZ市委大院居住了幾年后,我家就搬到了人委大院(現(xiàn)市委/市府二大院),短暫的住了一段時間。我記得那時住在一棟靠墻邊的新樓,房間是木地板,開窗就看見公園小學(xué),從母親的辦公室出門右轉(zhuǎn)就是繁華的市中心“五角星”。</p><p class="ql-block"> 在我上小學(xué)前,我家搬到了LZ地委。記得在小學(xué)入學(xué)面試時,老師問我是哪里人?我回答是“地委人”,至今也不知對否。這是我家第一次在地委居住,是一棟兩戶聯(lián)排的蘇式建筑風(fēng)格平房,俗稱“部長房”,有三個房二個走廊一個廚房一個沐浴間,公家在房內(nèi)標配有沙發(fā)、衣柜、辦公桌等家具,父親在門前種了辣椒,家里還養(yǎng)了兔子(見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地委我家平房前與大妹玩兔子,背景是平房的外走廊,約1959</p> <p class="ql-block">▽岳父母及子女在平房家門前合影,1975</p> <p class="ql-block">  上小學(xué)沒多久,家里又搬到了LZ專署大院,住在一棟兩層紅(磚)樓的一樓,有4房一廳配有廚房、廁所和沖涼房,樓上是一位副專員,隔壁一姓程人家,后來升遷進京。這是我家第一次住行署大院,在這里我完成了小學(xué)學(xué)歷,排街隊放學(xué)、參加學(xué)習(xí)小組學(xué)習(xí)、到同學(xué)家玩耍和到柳江游泳,滿滿的美好童年回憶。</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地委和專署之間來回搬了幾次家,在地委居住了3次,行署住了2次。共產(chǎn)黨的干部,黨叫干啥就干啥,而且當時家當簡單,家具基本是公家配的,私人物品借輛板車拉兩趟即可完成搬家。第2次搬回地委是父親工作調(diào)動,在那里我們經(jīng)歷了4年文化大革命,目睹了父輩們被批斗游街的慘狀,看到了武斗的流血與生死;第2次搬到專署是因為地委大院要讓給部隊,我家又回到專署原住過的那棟紅樓的二樓,但已是兩家人擠在一起了,在這里我度過了我的初中和高中生活;第3次搬回地委是因部隊遷走了歸還了大院,大概是1973年,我下鄉(xiāng)插隊2年后就到南寧讀大學(xué)。1980年,我們一家隨父親搬到了南寧。</p> <p class="ql-block">  ▽在地委大院部長平房,我家居住過3次的位置(見紅字123),岳父家也居住過3次的位置(見綠字123)。</p> <p class="ql-block">  ▽專署少年之家發(fā)小在辦公大樓前1965</p> <p class="ql-block">  ▽父親與女兒在專署辦公大樓前留影1963,非常珍貴,重現(xiàn)辦公大樓大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二、 大院環(huán)境記憶</b></p><p class="ql-block"> 過去的LZ城區(qū)不大,市委、人委、地委和專署大院相距都不遠,地委和專署大院在灣塘路,市委在三中路,人委在五角星。難得的是當年我們這些在1955年前后出生的大院子女,基本上集中在灣塘路小學(xué)的一個班,即十三班,我們的父母大都相知相識,小學(xué)同窗的真摯情誼至今已維持了60年!</p> <p class="ql-block">   ▽大院發(fā)小兼小學(xué)同學(xué)合影2022</p> <p class="ql-block">▽地委行署大院發(fā)小兼小學(xué)同窗合影2022</p> <p class="ql-block"> ▽市委大院發(fā)小兼小學(xué)同窗合影2022</p> <p class="ql-block">▽市委、地大院發(fā)小兼小學(xué)同窗合影1968</p> <p class="ql-block">  LZ市委、地委和專署大院都在柳江邊上,都有后門下到江邊,當年每逢夏天的晚飯后和周日,大院的干部及家屬都成群結(jié)隊的到江里游泳和洗衣物。我岳父和個別干部能躺在水上自然漂浮,大院的子女們都練就了一身游泳的本領(lǐng),一般水平的可“放流”千米,水平好的隨時游過河或到江中心的“蘿卜洲”玩玩。</p> <p class="ql-block">  LZ市委和地委大院相鄰,之間有一條路(或壩)連接,各自都有一個小門可出入。幼年時,母親常帶我(從地委)走這條路到她(市委)辦公室,當時市委這邊路口有幾只大鵝喜歡“操”路人,這讓我極度害怕,從來不敢獨自來回。</p> <p class="ql-block">  ▽地委大院書記處美景2021</p> <p class="ql-block">  LZ市委和地委大院當時面積較大,綠化很好,道路兩邊種有修剪整齊、齊腰高的冬青樹,尤其是兩個大院深處的“書記處”,幾棟書記的獨棟住宅,隱藏在一片茂密的樹林里,有部隊警衛(wèi),有各種鳥類和野生小動物出沒,是我們童年時代最喜歡去“打鳥”的地方。但在文革期間,這里是造反派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地委一位書記、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的家被抄,人被帶走,房門全被打開,物品灑落滿地,一片狼藉。</p> <p class="ql-block">  LZ地委一進大門正中是一棟4層的辦公樓,左邊是一棟兩層的辦公副樓,右邊是一座園拱形的倉庫。辦公樓后面是一排地基很高的平房據(jù)說是檔案室,再后面就是連著4、5排的平房的干部宿舍,盡頭就是飯?zhí)煤烷_水間及公共洗澡房,記得打開水要票,熱水2分錢一桶。</p> <p class="ql-block">  ▽發(fā)小們在地委大門前合影1967</p> <p class="ql-block">▽文革時最時髦的照片,發(fā)小拍于1967</p> <p class="ql-block">  地委最熱鬧的地方是在大院中部的球場,約正方形,水泥地面,大概有3個籃球場的面積大,中間有個燈光籃球場。球場東面邊上是電影屏幕架,再往后是地區(qū)工會;北面是小禮堂,后面還有一棟宿舍;西面是6棟“部長房”,布局像麻將牌的“六條”,房屋之間種有黃花樹和玉桂樹。球場具有多種功能,打籃球,放電影和大型集會等,也是孩子玩耍的集中地,打球和看打球、練自行車、打陀螺、滾鐵環(huán)、砸沙包、捉迷藏,尤其是球場邊有一排“蒙古包”,一種稱為迎春花的藤狀植物,上面開著黃色小花,經(jīng)花匠的修剪,長成半球形且中間空似帳篷,晚上玩捉迷藏躲在里面很隱蔽。</p><p class="ql-block"> 球場在文革期間成了群眾某派的集合點,停放汽車和高射機槍,開誓師大會和追悼大會,旁邊的小禮堂變成“軍營”,發(fā)小們喜歡去看熱鬧,幸運時可檢到高射機槍子彈殼。</p> <p class="ql-block">▽發(fā)小在地委球場合影,右后是小禮堂1964</p> <p class="ql-block">  ▽專署大院的珍貴照片,一是后面的樓為民國時期廣西省立柳州醫(yī)院;二是國家困難時期出生的孩子集體照。</p> <p class="ql-block">  地委最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是大院深處的會議室或禮堂:LZ地區(qū)及所屬11個縣的重大事情在這里研究決定,是LZ地區(qū)領(lǐng)導(dǎo)向來指導(dǎo)的自治區(qū)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匯報的主要場所,而如今已掛牌成為“地委禮堂”的歷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地委最有風(fēng)水的地方是池塘,當時的平面標為“風(fēng)景塘”,與“書記處”相鄰,四周綠樹環(huán)繞,風(fēng)景如畫。池塘呈橢圓形,低于地面約4米,塘邊用石頭砌有高壁,池塘的對面是LZ飯店,其塘邊上一排茂盛的竹林遮擋了這個國賓館的神秘。池塘建有三個下到水面的臺階,一個在西面地委方,一個在東面LZ飯店,一個在北面,我們經(jīng)常到這玩耍,坐在池塘邊墻上乘涼聊天……。</p> <p class="ql-block"> ▽地委會議室/禮堂前的重要活動合影</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地委禮堂外景2021</p> <p class="ql-block"> ▽如今會議室巳成為文物“地委禮堂”</p> <p class="ql-block">  LZ專署大院大門外就是龍城中學(xué)(七中),我的母校。一進大院大門是一條兩百多米的馬路,直達行署辦公大樓。路的兩旁是小樹林,左邊是小禮堂,禮堂后面是飯?zhí)煤烷_水間及洗澡房;右邊是一棟平房宿舍和燈光球場,球場后面有排宿舍。燈光球場晚上一開燈就非常熱鬧,許多群眾和孩子們圍觀,要么是地區(qū)籃球隊練球,要么就是有什么比賽,要么就是我們自己打球和玩耍。</p><p class="ql-block"> 順著馬路直往前走是一個十字路口,左右兩條林蔭道分別通往兩片宿舍區(qū),往前就是專署辦公樓前的小廣場和綠地,此處當年放過露天電影,小廣場左右兩旁不遠分別有兩棟兩層樓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  ▽在專署辦公樓前臺階看過去,是大樓左側(cè)的干部宿舍。前一棟二樓盡頭正好是發(fā)小CF家,后一棟二樓盡頭正好是同學(xué)LXD家。</p> <p class="ql-block"> ▽△發(fā)小在專署辦公大樓前合影1967</p> <p class="ql-block">▽鄰家阿姨及發(fā)小在專署辦公室樓前1969</p> <p class="ql-block">  行署辦公樓呈U字型,共5層,樓正前有14個臺階上到辦公樓前廳,前廳開放式,有6根大柱子,左右兩邊分別有斜坡走廊,前廳夏天很涼快,是我們經(jīng)常玩耍的主要地方。辦公大樓的左右兩邊是干部職工的宿舍區(qū),后背有兩棟專員的獨棟平房,還有我們喜歡的“少年之家”,那里有個小門出去直達江邊。辦公大樓右邊馬路上坡是一棟很有歷史的兩層樓宿舍,木地板,層距高門窗大,再往里走有個柚子林,靠墻邊曾是個幼兒園;左邊上坡后有間單車房,再往前就是我家住的紅樓。</p> <p class="ql-block"> ▽專署大院(局部)平面圖,我家曾在紅樓居住過2次,見紅字(12)標注位置。</p> <p class="ql-block">  ▽專署大院紅樓前,3家革命老人合影1971</p> <p class="ql-block"> ▽發(fā)小在專署辦公大樓前合影1969</p> <p class="ql-block"> ▽發(fā)小在專署辦公大樓側(cè)面合影197?</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后的2021年春節(jié),我?guī)е鄼C來到我家居時間最長的地委和專暑大院,尋找當年的環(huán)境痕跡,地委的球場、池塘和曾經(jīng)居住過3次的“部長房”, 曾經(jīng)居住過2次的專署紅樓及院內(nèi)的燈光球場都不見了,永遠消失了,物是人非,建筑林立、車滿為患,但我的美好記憶仍依舊永存。</p> <p class="ql-block">▽珍貴照片,發(fā)小在地委池塘留影1963</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專署辦公大樓前202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 大院人文印象</b></p><p class="ql-block"> 人文是人類文化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guī)范。大院是建國時期地方黨政精英聚集的地方,有老紅軍,有很多是南下的部隊轉(zhuǎn)業(yè)干部和知識分子,也有不少是地方培養(yǎng)起來的共產(chǎn)黨干部,形成了特別的大院人文環(huán)境,在這樣大院長大的孩子,應(yīng)自然受到不同程度的人文影響。</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徐特立來LZ,圍在他身旁的紅領(lǐng)巾大都是經(jīng)過嚴格政審的孩子,其中幾位就是我們大院的發(fā)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三(一)紅色基因</b></p><p class="ql-block"> 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大院的人文環(huán)境很好,黨風(fēng)純正,民風(fēng)淳樸,我感覺不到干部間的等級森嚴,也沒聽說什么腐敗現(xiàn)象,父母們以身作則并嚴格要求子女,不能搞特殊化,平時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子女從不嫌棄縫補過的舊衣服,如果誰穿得過于花枝招展,倒會引來非議。1963年學(xué)雷鋒開始,我們大院發(fā)小就主動到碼頭幫助推板車,做好事。</p> <p class="ql-block"> ▽當時專署的干部真年輕1954</p> <p class="ql-block"> ▽地委大院至今健在的兩位革命老人,我岳母和鄰家杜阿姨,他們經(jīng)歷和見證了大院的變遷,2022</p> <p class="ql-block">▽仍住地委大院最資深的兩家母女合影2021</p> <p class="ql-block">  實際上,大院老革命的紅色基因,通過大院生活已經(jīng)群體傳遞給了大院的子女們,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埋下了紅色的種子,更有不爭的實事,大院許多發(fā)小的名字都烙上了學(xué)習(xí)蘇聯(lián)老大哥印記,諸如,麗莎、麗達、維嘉、端娃。我的曾用名為經(jīng)布克,“布克”就是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布爾什維克的簡稱。在我小學(xué)懂事不久,就帶著疑問詢問父母,你們是黨員嗎?母親就我名字的來源和初衷講了一番。我幸運的在20歲入了黨,光榮在黨48年,我認為我對得起父母起名的初衷!</p> <p class="ql-block">  ▽地委大院部分抗日老戰(zhàn)士合影2010</p> <p class="ql-block">  ▽鄰居戴伯伯(前右二),我仰慕的戰(zhàn)斗英雄。這是他全家的幸福合影1978。</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二)團隊精神</b></p><p class="ql-block"> 大院既像一個小社會,又像一個大家庭,院里幾乎樣樣有,家家都熟悉,不是父母之間熟悉,就是兄弟姐妹之間認識,去上學(xué)同行,放學(xué)一起玩,經(jīng)常相約做家庭作業(yè),相互串門,甚至可在同學(xué)家留宿,發(fā)小或同學(xué)們之間的團結(jié)和諧程度達到了一個極致。</p><p class="ql-block"> 學(xué)校放假了,我們就一起到大院的少年之家玩,相互照應(yīng),還有鄰家一位優(yōu)秀的姐姐帶隊輔導(dǎo),記得她姓魯;父母出差和到五七干校,我們這幫“留守兒童”就拿著父母留給的飯票和菜票,拿著一只搪瓷碗和一雙筷子到食堂吃飯,有時與伙伴們圍桌聊天,有時打好飯回家,一路走一路就吃光了。</p> <p class="ql-block">  ▽地委大院的女紅小兵們1966</p> <p class="ql-block"> ▽專署發(fā)小在辦公樓前認真學(xué)習(xí)1967</p> <p class="ql-block">  大院里的大人及孩子們聽指揮,講大局的團隊合作精神隨處可見,有兩件事可充分體現(xiàn)。第一件是在文革初期,地委大樓遭到紅衛(wèi)兵沖擊。一群干部排成幾排,手挽著手,群情激昂,封攔住樓梯入口,誓死保衛(wèi)不讓紅衛(wèi)兵沖進上大樓破壞檔案。站在第一排的全是女同志,一位姓希的阿姨穿著白短袖襯衣,袖口被紅衛(wèi)兵撕破。我站在旁邊看熱鬧,當時真不明白,這些平日上班斯斯文文的叔叔阿姨如此激情!第二件事約在1969年,整個地委大院要全體住戶遷出,讓給部隊使用,要搬到專署和老軍分區(qū)大院,不論什么級別干部,每戶通通壓縮住房面積50%以上,廚房衛(wèi)生間共享,空間狹窄,但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大家步調(diào)和行動統(tǒng)一,按時完成搬遷。這種事情在當下社會是非常難做到的!南寧一政府宿舍某小區(qū),從動員至全部搬遷完成,用了九年時間!</p> <p class="ql-block">▽地區(qū)大院發(fā)小響應(yīng)號召上山下鄉(xiāng)1974</p> <p class="ql-block">  ▽專署辦公樓前發(fā)小知青合影1975</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三)體育啟蒙</b></p><p class="ql-block"> 在那沒開放的年代,僅有文藝和體育廣受群眾歡迎。LZ地區(qū)的體委及相關(guān)運動員都住在專署大院里面,安裝有單杠、雙杠,還有練舉重的杠鈴,我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尤其是籃球運動,經(jīng)常看訓(xùn)練看比賽,經(jīng)常得到他們指導(dǎo),使大家練就了良好的籃球基本功,有相當多的發(fā)小被選拔為中學(xué)、中專和大學(xué)校籃球隊隊員,有幾位被推薦到市業(yè)余體?;@球訓(xùn)練班,最讓人羨慕的是兩位成為LZ地區(qū)青年、青少年籃球隊集訓(xùn)隊員,穿著體委發(fā)的全套運動服,包吃包住包玩幾個月。最實惠的是憑借打藍球的一技之長受到招生招工單位的親睞。專署的男孩經(jīng)常受邀與地區(qū)成年女藍隊比賽陪練,他們也經(jīng)常自己組織到別的單位和大院進行籃球比賽,專署子女藍球打得好的美譽在當?shù)仄毡榱鱾鳌?lt;/p> <p class="ql-block"> ▽七中女子藍球隊,青一色的專暑大院女孩,個個漂亮身材好,深得男孩子的喜歡。人民公園合影1973</p> <p class="ql-block"> ▽ 七中女子藍球隊(校內(nèi))合影1973</p> <p class="ql-block">  除了籃球就是游泳,每當夏天傍晚在河邊游泳,體委譚老師都會現(xiàn)場指導(dǎo)和示范我們,糾正姿勢。譚老師曾經(jīng)是我家鄰居,我在田徑中長跑、游泳方面得到了他的欽點,高中時,我每天圍繞著專署大樓晨跑,多次獲得校中長跑冠軍、大學(xué)獲全區(qū)高校400米亞軍;籃球是公社知青和大學(xué)系隊的主力;游泳方面被選入市水球隊參加全區(qū)比賽,如果不是因為腳板尺寸偏小,也許就吃上了“體育飯”。</p><p class="ql-block"> 當年無聊的把體育當娛樂,并得到良好的啟蒙,練就了較好的體質(zhì)和身體靈活性,算是歪打正著,終身受益。</p> <p class="ql-block">  ▽大院發(fā)小合影,其中有多位藍球高手</p> <p class="ql-block"> ▽專署大院發(fā)小在江邊合影197?</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 大院生活軼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露天電影&nbsp;</b></p><p class="ql-block"> 在六、七十年代,看露天電影是最高端的文化享受!不論什么電影,不論LZ地委還是行署或其他大院放電影,我們必須去看,那怕要爬墻進去,那怕只能在幕布背面看。像電影《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等,我們是看了N遍,但百看不厭。</p><p class="ql-block"> 地委球場留給我們最快樂的記憶是看電影。得知當晚有電影我們就像過大節(jié)一樣高興,我們家住的“部長房”距球場僅幾十米,晚飯前我們就早早把家里的藤椅及板凳搬去占據(jù)了最佳位置,晚飯沖涼后再搖扇子來,十分愜意!</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專署大院大門2021</p> <p class="ql-block"> ▽專署大院(大門至大樓前)鳥瞰202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二)豪吃月餅</b></p><p class="ql-block"> 在我快速生長發(fā)育的那些年,食品憑票供應(yīng),家庭也不富裕,逢年過節(jié)就是我們難得一飽口福的機會。記得每當過中秋節(jié),母親把一個月餅切成五、六份給全家人享用,當時我總感覺月餅入口后美味剛上來,很快就結(jié)束了……,不論蓮蓉豆沙都很不過癮,但又很奢侈了。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在地委書記處玩耍,偶然看見房東在室外走廊里吃月餅,打開油紙的包裝,幾大囗一下就吃完了整個月餅……,我非常羨慕,很受刺激,記憶深刻!約幾十年后某一中秋節(jié),當月餅已成為節(jié)日的大眾禮物時,我把這個羞澀的故事告訴了老伴,從此,我想“豪吃”月餅的故事成為家人的笑料,但在月餅自由的今天,再也吃不出兒時吃月餅的那種美妙味道!</p> <p class="ql-block"> ▽專署辦公室大樓背后景色202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三)文革蠢事</b></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是一個非常的時期,大院許多“走資派”被批斗和抄家,我資本家出生的母親也很害怕,尤其擔心她的一些祖?zhèn)鞯摹凹氒洝睍腔馃?,與隔壁阿姨多次商量后將值錢的東西藏到了天花板上。自己還主動在家“破四舊”。我當時在讀小學(xué),也胡亂參與學(xué)校組織的這類紅小兵活動,思想幼稚,深受影響,我把母親單車的“鳳凰”標牌撬了下來,把父親養(yǎng)的一缸金魚拿到地委池塘“放生”,這些母親看在眼里也不做聲。文革以后多年,母親告訴我,她也把家里那一副象牙麻將倒池塘里去了,那副象牙麻將我兒時常當作玩具,淺黃色,做工精致、手感很好,配有骰子,還有一個正方形裝麻將子的樟木盒子,全榫頭、油漆光亮,非常精美。</p><p class="ql-block"> 母親在退休后打麻將時經(jīng)常提起這副象牙麻將,其實,我很明白,這是她心愛之物!我更明白,文革期間做蠢事的人會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  ▽地委禮堂外春色202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四)爬墻摘果</b></p><p class="ql-block"> 與地委大院一墻之隔的是沿江而建的LZ飯店、屬國賓館,經(jīng)常有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和重要外賓下榻,保衛(wèi)嚴密。LZ飯店綠化的程度遠遠超過LZ市委和地委大院,各種果樹應(yīng)有盡有,有柑橘、蜜橙、柚子、芭蕉、柿子、棗子、枇杷、黃皮果、林琴(音)等,每到成熟的時候,瓜果飄香,熟透的水果在雨后灑落在地,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遇上這幫正在長身體、饑餓嘴饞的孩子,自然激起了強烈的食欲……,多年后,據(jù)發(fā)小們的“坦白”統(tǒng)計,幾乎不論男女、年少年長,不論靦腆內(nèi)向還是調(diào)皮搗蛋,人人都有爬圍墻進LZ飯店摘果的“光榮歷史”。一位機靈的小伙伴當年就得意的告訴我,他經(jīng)常進去摘果,進出平安,把芭蕉摘下來藏在草叢中漚熟后,下次去再享用。</p><p class="ql-block"> 我去LZ飯店有兩次深刻的記憶。第一次是隨父母去參加舞會,在一個小池塘旁邊的一棟白色的平房,柔和的燈光和“蹦嚓嚓”的音樂,一位陳姓叔叔叫我坐在他旁邊……;第二次是最后一次去摘果不幸被俘,被抓去飯店大門的值班室里教育了一番。</p> <p class="ql-block">  ▽地委深處的獨棟平房1圖2021</p> <p class="ql-block">▽地委深處的獨棟平房2圖202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五)打鳥樂趣</b></p><p class="ql-block"> 以前大院的生態(tài)很好,樹茂鳥多,國家無生態(tài)環(huán)保要求,把樹上的鳥打下來給家人加菜,無人非議,還遭羨慕,自我感覺像獵人。在文革小學(xué)停課期間,我們游手好閑,無樂不作,彈弓打鳥,尤其喜歡是打哪些為列為“四害”且剛學(xué)飛的麻雀幼崽,命中率極高。</p><p class="ql-block"> 打鳥是一種樂趣,經(jīng)常練習(xí)打靶,想射那就射那,到處檢彈子,諸如鵝卵石、碎石、泥彈、苦戀果等。我曾有兩次精準的彈弓射擊佳績在伙伴中流傳:一次是我一天收獲3只鳥,兩大一小,一只大鳥是停在高高的樹頂端被我射中嘴甲落下來,另一只大鳥是遠在院外的樹上,我在墻內(nèi)射中了它的要害部位翅膀;第二次是“當眾表演”。一幫小伙伴發(fā)現(xiàn)一只長腳螞拐,在洋芋叢中,約10米遠,只能看清半個蛙身,大家商量只能一槍命中,否則將驚動它失掉機會,誰來打?他們在商量時我正好路過,一致推舉我來,結(jié)果我不負眾望,彈弓一彈射中蛙體中部,伙伴們歡呼雀躍立即去收取戰(zhàn)利品。</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彈弓高科技,用紅外線瞄準</p> <p class="ql-block">  打鳥的樂趣還在于給家人美味的享受。我每打得一只鳥都會拔毛破肚處理,然后抹上鹽,風(fēng)干臘起來,日積月累夠一定數(shù)量,母親就油炸給我們吃,味道真是好極了。</p><p class="ql-block"> 打鳥練就了我極佳的眼神和熟悉了拋物線的規(guī)律,造就了我后來在步槍的射擊中頻頻出彩。文革以后的某天,我和一發(fā)小帶著氣步槍,重返父親曾經(jīng)下放的LZ地區(qū)五七干校看朋友和順便打鳥,當天下午到晚上,我們彈無虛發(fā),收獲了滿滿一簸箕的各種鳥類。第二天,我們到公社乘班車回家,正好是圩日,有3個擺氣槍射擊的游戲攤位,游戲規(guī)則大家都知道;擊中靶子(倒下砸響拋炮)免費,打不中一槍一分錢。乘候車我們就去玩玩,結(jié)果我們幾乎槍槍命中,兩人連續(xù)打完了他們的3個靶板,圍觀看熱鬧的群眾也越來越多……。我倆身高1.7米以上,身著風(fēng)衣,有人就猜測說,他們是體委射擊隊的!他的預(yù)測很有點道理,后來我到農(nóng)村插隊時榮獲公社民兵實彈射擊第一名,然后到縣里面參加比賽,如果不是用生疏的7.62式步槍參賽,我可能又獲第一名,會打到地區(qū)甚至自治區(qū)里面。</p> <p class="ql-block">▽我(左后二)參加縣民兵軍事比賽1974</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六)玩具制作</b></p><p class="ql-block"> 打鳥也是一種技能,要會做彈弓,諸如,彈弓弓架可選用樹叉、鐵絲等,皮筋可選用輪胎橡膠等,這方面我在小伙伴中也有點名氣,我首先選用了單車輪胎的氣門芯做彈弓膠,它彈力大耐老化。善于琢磨和熱衷動手制作,逐漸成為我的愛好或強項。在制作陀螺時很關(guān)注陀螺的“腳”是否釘在中軸線上;在制作(竹筒)水槍時很會選用槍嘴和活塞材料。在做同一樣玩具時,大家都會相互學(xué)習(xí)和比較,感覺到我比他們更高一籌,我做的水鏡絕不漏水且佩戴舒適,我做魚槍的材料很講究并帶槍帽,我做的沙槍扳機幾乎沒人能做到,在紅磚上琢出扳機的模型,用單車鈴鐺蓋裝著鋁線高溫燒熔,然后再澆鑄到模型成型。記得我一位在LZ工程機械廠工作的親戚,幫我弄了一根一米多長的無縫鋼管,我做了一支有模有樣的沙槍或鳥槍。</p> <p class="ql-block">  ▽地委大院大門新貌2021</p> <p class="ql-block">  也許是少年時代打下的這些基礎(chǔ)、培養(yǎng)出來的興趣,讓我在上大學(xué)時選擇了機械工程方面的專業(yè)。我在大學(xué)實驗室干鉗工活,維護設(shè)備,調(diào)試機器,以及參與工業(yè)試驗和科學(xué)研究等,都有優(yōu)秀的操作表現(xiàn)。記得最高光的一次,是我在剛參加工作到LZ汽車廠進行實驗,順為該廠及時解決了一項重大工裝難題——汽車車箱體噴漆生產(chǎn)線水錘現(xiàn)象,并寫成論文發(fā)表于《廣西機械》雜志。</p> <p class="ql-block">▽在大學(xué)實驗里,我向鑒定專家介紹情況</p> <p class="ql-block">  ▽在大學(xué)液壓研究室與課題組成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七)喂養(yǎng)金魚</b></p><p class="ql-block"> 從我懂事起,不論住地委還是住專署,家里都有一個玻璃金魚缸,文革前我父親就一直喜歡喂養(yǎng)金魚。我也喜歡觀察它們,投喂它們,喜歡幫它們換水,甚至在池塘里撈些小魚與它們?yōu)榘椤?lt;/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我家搬至專署紅樓的二樓,那里有個露天陽臺,我自己開始飼養(yǎng)金魚。用一個大水缸,到LZ市金魚巷選購魚苗,魚苗僅2-3公分長,幾乎辨不出它將來變化的顏色和品種。我與其他養(yǎng)金魚的小伙伴不辭辛苦,到處尋找金魚喜歡的活飼料,如,沙蟲、水蚜蟲等,金魚一天天長大,變成黑色、紅色和雜色,突眼我水泡眼也越來越大,身長達10多公分,我天天欣賞,樂在其中,還經(jīng)常邀請朋友來觀賞。一次,一位好友的父親看上了我的幾條“黑牡丹”,試問是否可送給他一條?我考慮了很久,最后忍痛答應(yīng)。</p><p class="ql-block"> 喂養(yǎng)金魚是在我讀初中、高中階段時的閑暇活動之一,放學(xué)回來在露臺上看看江河、種些盆栽辣椒和觀賞一下金魚,十分休閑和愜意。</p> <p class="ql-block">▽當年玩得好又比較帥的大院發(fā)小兼小學(xué)同學(xu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八)美味葡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地委大院果樹不少,當然比不上LZ飯店,但地委的葡萄架的數(shù)量是最多的,部長房前有2個,食堂傍邊有一個,廁所前面有個大的,書記處后面有一個,至少有5個以上。所謂的葡萄架就是用磚頭砌起約3米高的幾根柱子,上面用木頭橫豎搭起來,葡萄藤爬滿上面。站在葡萄架下面,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哪里有葡萄和葡萄的長勢。</span></p> <p class="ql-block">  大院調(diào)皮的孩子喜歡中午、在干部午休時去摘葡萄。一般是兩人配合,一個順著葡萄藤爬上葡萄架,一個在下面指示葡萄的位置和接上面摘到的葡萄,如遇上有行政干部來,下面這位發(fā)小可在第一時間撤退,上面那位被叫慢慢的下來,因為是大院的子弟,也不會對他怎么樣,最嚴重的是被認出是誰家的孩子,被告到家長哪里去。</p><p class="ql-block"> 我岳父在門前種的是水晶葡萄,熟時個大、晶瑩剔透,我倒喜歡那種熟時發(fā)紅發(fā)紫的土葡萄。每當葡萄收獲完成以后,我們發(fā)小就喜歡到葡萄架下面去仔細搜索,經(jīng)??梢运@一些很藏得隱蔽、熟得發(fā)紫的葡萄,其味道是又香又甜,我感覺如今市上的玫瑰香葡萄、巨峰葡萄都不如它。</p> <p class="ql-block">  ▽地委大院發(fā)小聚會合影2018</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后 記 </b></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院記憶幾乎就是我的童年記憶、青少年記憶,雖然經(jīng)歷了一些動亂年代,但在父母的呵護下能快樂和健康地成長,我感到非常幸運且一直記憶猶新,一直感恩在心!今天終于將其中部分寫出來,釋放出來,在欣慰的同時還有深深的遺憾,我失去了我最珍貴的讀者——父母!我失去了兩位最佳發(fā)小讀者,他們知我懂我!最后幾次見面還在夸我當年做水鏡做沙槍的手藝。</p><p class="ql-block"> 這輩子我享受了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安穩(wěn),體驗了在體制內(nèi)工作的優(yōu)越,至今仍然在感受黨組織的關(guān)心和溫暖。在我家搬離LZ地市機關(guān)大院后,我先后又在廣西大學(xué)、區(qū)政府大板二區(qū)、三區(qū)和區(qū)教育廳宿舍等大院居住,繼續(xù)接受組織的管理和領(lǐng)導(dǎo),心里十分踏實!我的大院情結(jié)似乎就是我的組織情結(ji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編父母(右)與自治區(qū)老領(lǐng)導(dǎo)肖書記夫婦(中)、地區(qū)老領(lǐng)導(dǎo)劉書記夫婦(左)三家人在LZ地委大院相聚合影1997。</p> <p class="ql-block">  ▽小編與地區(qū)大院兩位資深的前輩在LZ飯店合影2022</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附:大院部分家庭老照片分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些大院家庭老照片,主要是2018年9月地區(qū)子弟聚會活動時收集的,來自30多個家庭,很有代表性,年份久遠,彌足珍貴,照片上的許多老人已經(jīng)不在,他們?yōu)楦锩聵I(yè)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們是我們子女的驕傲,也是我們子女永遠的懷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謝提供家庭照片的所有發(fā)?。∽8魑话l(fā)小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金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梁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王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王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劉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5)▽姜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6)▽趙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7)▽莫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8)▽張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9)▽姚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0)▽覃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1)▽韋家</p> <p class="ql-block">(12)▽莫家(背景是地委辦公副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3)▽陳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4)▽劉家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4)▽劉家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5)▽宋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6)▽李家(背景地委平房宿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7)▽祖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8)▽劉家3</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8)▽康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趙家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關(guān)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1)▽莫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2)▽樊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4)▽魏家</p> <p class="ql-block"> ?。?5)▽趙家3(小學(xué)女同學(xu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6)▽李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7)▽劉家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7)▽呂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8)▽唐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9)▽崔家</p> <p class="ql-block">(30)▽程家(北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1)▽楊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2)▽經(jīng)家</p> <p class="ql-block">封面:地委大門2021</p><p class="ql-block">配樂:讓我們蕩起雙槳</p><p class="ql-block">圖文:J 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謝謝觀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br></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