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腳步走不到的遠方,文字可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眼睛看不到的風景,文字可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以治疾,書以療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讀書是最好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更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為促進教師形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和職業(yè)幸福感,張果屯鎮(zhèn)三行小學于4月3日下午開展了“教育因讀書而更精彩”——教師讀書分享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辛可蕊:</b>無意中看到這本書的一些片段,感覺很實用,就找到了這本書,細細品讀起來。我邊讀邊記錄,化成一道道教育教學的可口飯菜,我品在其中,精神亦在成長。全書實用性、針對性強,是一本對一線教師富有借鑒和啟迪意義的書。</p><p class="ql-block"> 書中為我們介紹了一線帶班的“七抓”。抓開頭、抓家長、抓時間、抓作業(yè)、抓基礎、抓常態(tài)課、抓復習。從怎樣了解學生?怎樣了解家長?開學第一天和開學第一課怎么上?怎么與家長溝通?怎樣抓書寫?等等,管老師的《一線帶班》為我們支招,招招見功夫。</p><p class="ql-block"> 在讀到抓作業(yè)這一章節(jié),管老師提問:學生如何及時上交作業(yè)?血淚史一串串,心里五味雜全。由于班里留守兒童多,離異孩子難管教,讓他們及時上交作業(yè)是我的一大難題,至今頭痛。每天的作業(yè)不是這個沒帶,就是那個沒做,借口五花八門。曾經(jīng)也用過許多方法,但是招招不靈驗,做不到斬草除根。學習了管老師的十二招,總算柳暗花明了。表揚有空就做家庭作業(yè)的學生,表揚超前完成回家作業(yè)的學生,男女競賽,拖拉王競賽,淘汰了一個又一個作業(yè)困難戶……12招,招招有實效。尤其是現(xiàn)在國家大力提倡“雙減”,如何提高學生在校期間的知識鞏固程度,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大挑戰(zhàn),所以將學生積極調(diào)動起來,發(fā)揮學生之間先進生帶動后進生的方法,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成績會慢慢提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做題的準確率和速度,一舉多得。</p><p class="ql-block"> 但是管老師還是說,身體上的病是會反復,用一種藥來治身上的同一種病,病毒是有耐受力,所以要掌握多種招數(shù),靈活且交替著使用。學會從心靈上去抓作業(yè),學會抓關鍵事件、關鍵人物,攻心與外在激勵相結合,讓學生心甘情愿完成作業(yè)。</p><p class="ql-block"> 這本書,具有甜品的魅力,讀來津津有味,讀后回味無窮,體會到了我們平凡工作中所包含的大學問。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還得像管老師學習,對待工作中的一切事情認真、負責,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張紀生:</b>《教師的幸福資本》這本書也給了我積極向上的動力。特別是里面的一章挑戰(zhàn)工作——優(yōu)秀教師的職業(yè)資本,這里既有數(shù)學特級教師華老師的教,也有他對別的老師執(zhí)教的課的評;既有他教學實踐的反思,也有他對人生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講述教學實踐的真實短文,不僅操作性強、實用性強,使人想看,而且愛看。讀完全書,我感覺仿佛每個章節(jié)的背后都蘊藏了無窮的玄妙,讓人懷著更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近作者、走進專家。華老師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尊重、溝通、寬容、欣賞”使他的課堂教學充盈著時代氣息,洋溢著濃濃的師生情誼,一股清新流動的生命活力讓學生特別愛上他的“瘋狂數(shù)學”。讀了這本書,我認識到課堂上,要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讓孩子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我們要不斷嘗試,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的氛圍,孩子們的思考才能任意奔馳。課堂上,要千方百計帶給學生一些思考,讓其尋找數(shù)學知識背后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華老師雖然是一名數(shù)學教師,但卻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文章中經(jīng)常引古論今,從我國古代的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到黑格爾、恩格斯、愛因斯坦;從詩歌到故事他都能結合課堂中發(fā)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當?shù)匾茫宜€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農(nóng)民種地、打籃球等事情聯(lián)系到教師的教學,聯(lián)系到數(shù)學。這些,都得益于他的喜讀善思。一個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時間里閱讀了如此多的書籍,真的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了。</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在仰望書上一系列這么優(yōu)秀老師的高度時,不禁感嘆,我能否實現(xiàn)從“經(jīng)師”向“人師”的轉(zhuǎn)變?如何提升自己思想的高度?看完了這本書,帶給大家的收獲不僅改變著我們,更應該把這份收獲變成教育教學方法的改變,帶給孩子們!其實靜下心來想想,對于一個普通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p><p class="ql-block"> 那么,就讓我們翰林這個大家庭一起幸福吧,去寬容他人、寬容學生吧。努力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做一個幸福的教師。</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朱殿奎:</b>王曉春教師的著作《今日怎樣當教師》一書中有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關系到我們所有教育戰(zhàn)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今日怎樣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活力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yè)水平。教師是使人類和自我都會變得更加完美的光輝職業(yè)。教師以其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去實現(xiàn)自我的生命價值,并在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中,享受因過程本身而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fā)的歡樂。教師在為事業(yè)奉獻的過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斷獲得更新和發(fā)展。教師在為孩子操勞的過程中,也享受著教育的歡樂和幸福。那今日,我們應當怎樣做一名好教師呢?</p><p class="ql-block"> 一、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我一向認為:沒有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造成績,做出貢獻。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是因為我崇拜蠟燭精神——它燃燒了自我卻照亮了別人。同時我堅信自我的選擇,無怨無悔。我想,僅有當我們對事業(yè)注入深厚的感情時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內(nèi)心極大的允實和滿足,甚至能夠以茜為樂,以苦為趣,到達物我兩忘,醉迷其中的“孔顏之樂”的境地,做一名教師既是我們對人生事業(yè)的追求,也是自我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我們想要體現(xiàn)自我的價值就必須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干出事業(yè),干出成績。</p><p class="ql-block"> 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很喜歡一首歌中唱的:“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蔽铱偸窃谙?,是不是就像雞媽媽愛小雞一樣,愛學舌功能也成了我們教師的一種本能,并且又正是這種愛,才得以使我們每一天能滿腔熱情地迎接他們,無怨無悔地教育他們。20多年的教學經(jīng)歷,我全力營造一種熱情洋溢的教育環(huán)境,以和滿可家的教念,關切溫暖的語音,溫柔親和的目光組織教學。由只提要求到多給關懷,由一味指責到千方百計讓學生品嘗成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把信任和期待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用愛贏得每一位學生的信賴。愛,包容了教師工作的所有內(nèi)涵。“金鳳凰”可愛,“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學校學生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出自真心地贊揚,去鼓勵,為他們供給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必須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p><p class="ql-block">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舌功能的思想、行為和品質(zhì)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范性。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熓巧钤趯W生中間的,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廣大學生看得見的,所以我平時能嚴于律己,處處檢點。僅有這樣,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么”,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教師們,讓我們簡便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教出不一樣的人才,歡樂地生活,歡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p><p class="ql-block">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p><p class="ql-block">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熱愛學生,誨人不倦。</p><p class="ql-block">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以身作則,為人師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宋冰雪:</b>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老師。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蔽覀冇泻芏嘟處熑諒鸵蝗漳陱鸵荒甑卦诮蹋撬鼜臎]有在教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心中也沒有涌起一種愛的熱潮。這樣的教師永遠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遠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諦。</p><p class="ql-block"> 我們每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的東西是它的職業(yè)。你是厭倦它還是喜歡它,對整個心理的發(fā)展,對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獲得,都是至關重要的。你不愛這個職業(yè),這個職業(yè)也不會愛你。你不愛教師這個職業(yè),你就不能從教師這個職業(yè)中獲得樂趣。</p><p class="ql-block"> 我們過去經(jīng)常說:“家有二豆糧,不做孩子王”。和孩子們打交道確實是一件非常煩心的事,每天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境,每天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煩惱。但是說,大煩惱才能有大樂趣,大問題才能有大成就。你仔細去挖掘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會發(fā)現(xiàn)它實在是美。可以說,世界上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yè)更美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育的樂趣,因為我們每天擁抱的是一個新的太陽,我們每天面對著的都是一些個性炯異的孩子,都是一個個前程不可限量的個體。他們當中可能會有今后的政治領袖,可能會有今后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可能。只要你精心地去照料他們、哺育他們。只要你幫助他們?nèi)フ一刈约旱淖孕?,只要你幫助他們?nèi)ネ诰蛩麄兩砩系臐摿?,他們的能量就是不可限量的,是會遠遠超出你的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教師是一根能夠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發(fā)揮到極限的、永遠都沒有止境的事業(yè)。這還不值得去愛嗎?未來的教育家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全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yè),教育事業(yè)才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也才會讓你在和他們的交往中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忘記了生活的煩惱。</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王麗娜:</b>幸福是人類生活的永恒情結,追求幸福是推動人類發(fā)展的源動力。幸福的概念很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教育,我們要追求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不是簡單地通過教給學生有關幸福的知識來實現(xiàn),還需要鼓勵他們?nèi)⑺鶎W的東西付諸實踐,培養(yǎng)一個幸福的學生。</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書中寫道“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yè),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完善和發(fā)展”。換句話說,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有幸福感的教師才會感染自己的學生,也會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幸福,學生也能體會到教師的幸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善良。</p><p class="ql-block"> 做一名人民教師,就要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教師;要有一顆感恩之心,要善于捕捉生活中點滴幸福的感覺并及時放大遷移;要凈化自己的心靈,將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這兩道最美麗的光環(huán)送達我們接觸到的每個學生。同時我們需要有欣賞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頭腦,我們的精神要融入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幸福尺度,滋養(yǎng)學生的未來生活。我們更要有寬容的心態(tài),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讓我們走近孩子,走進幸福教育,讓幸福感與專業(yè)成長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趙乾康:</b>《正面管教》本書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比绾芜\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技能,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如果一味地懲罰孩子,是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的。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在生活中我們就要對他們進行積極地引導。</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很多老師小時候在學校接受的都是傳統(tǒng)教育,如何轉(zhuǎn)變成新一代的教師,符合新課標理念的教師,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細致的指導,幫助我解決了很多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們自覺地遵守規(guī)則,教師和家長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有個別學生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一味地指責孩子“你不完成作業(yè)是不對的!你怎么能不完成作業(yè)呢?”這樣說的話,學生的抵觸情緒肯定很強,即使他嘴上說的是“我錯了,不該這樣做”但是他心里面是沒有真正地服的。所以一開始要先對學生表達你的“理解”。從理解入手才能讓學生一開始就“服氣”,從心理入手才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你所說的。我們的教育活動是為了孩子,一切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p><p class="ql-block"> 當家長和老師太嚴格和控制過多時,孩子們培養(yǎng)不出責任感:當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太驕縱時,孩子也培訓不出責任感。孩子的責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有機會去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時,才能培養(yǎng)出來。有多少家長代替孩子們做了孩子該做的事?而他們犯錯的時候,卻要懲罰孩子?家長們應該反省,你所要求孩子做到的一切,你有沒有在平時的生活中教給他?比如,你要教會孩子感知力和技能,那么你在做家務的時候,就不要以孩子把東西整理不好、把地掃不干凈為由,而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們“自己的事情”家長卻幫忙做了。我們必須明白,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遠比專橫的控制更為有效。這就涉及到了與孩子之前的規(guī)則。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孩子之間肯定有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是如何制定的呢?是家長的要求?還是和孩子共同制定的?班級教育管理中,我們有班規(guī)制約學生,然而這些班規(guī)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還是老師單獨提出來的要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兩種制定規(guī)則的方式不同,學生的表現(xiàn)也不同。參與了規(guī)則制定的孩子,自律性更強;沒有參與規(guī)則制定的孩子表面上服從規(guī)則,暗地里是規(guī)則的破壞者。從學生階段過來的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在教育路上,我們要牢記:教會孩子們生活才能讓他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p><p class="ql-block">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受益非淺,從中學到了很多可操作性強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去,真正讓學生們受益。</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琚慧香:</b>這本書在手里已經(jīng)有兩三年了,每年都會拿出來翻翻,尤其近年來心理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又千奇百怪、層出不窮,原有的理念已經(jīng)難以解決現(xiàn)實的教育問題了。</p><p class="ql-block"> 有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理論性太強,讀著比較枯燥。這本書不同,它采納理論和案例相結合的方法,更貼近實際,更通俗易懂。它讓我了解,其實,我們的工作中許多方法都可以與心理學掛起鉤來。比方,獎與罰,就運用了行為矯正技術,運用了感情的鼓勵機制;循循善誘的談話,就是試圖從改變學生的認知,來改變學生的行為;班級集體輿論的調(diào)動,就有社會心理學、群體心理學的效應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我們說,班主任是學生的人生導師,承當著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使命。其中,“解惑”不僅僅指知識之惑、社會生活之惑,更重要的是心理之惑,成長之感。每個學生在成長中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他們都會期望了解周圍的世界,體驗生活的愉快,渴望得到別人尊重和理解。教育心理學教會我發(fā)覺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自我探究、自我認識、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完善的過程中獲得經(jīng)驗,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p><p class="ql-block"> 自從接觸了心理學,我將它運用到班級治理中。我開始嘗試從心理學角度觀察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把積極的心理輔導式的關注融入工作中。我在班級中盡可能讓每個學生擁有積極的情緒體驗,信任并肯定每個學生的成長。我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氣氛,盡可能提供積極的群體環(huán)境,讓每個身處其中的個體都能感受到集體的正能量。我還將繼續(xù)摸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使自己的班級管理更走上一個新的臺階。</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王艷平:</b>本學期,我有幸讀了《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書中收集了作者陳震老師從教30多年對為師、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隨筆,內(nèi)容豐富,論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貫穿其中的,則是作者從生活中采擷教育智慧、在教育中追求人生的姿態(tài),正是這種姿態(tài)形成了作者獨特的教育觀、教師觀、教學觀;舉例生動形象,比喻獨到精確,提出了許多現(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diào)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閱歷和教育思想。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中進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 作者陳震老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形成了二十七萬余字的教育類著作。書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自在尋覓過程。面對現(xiàn)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老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xiàn)實,展現(xiàn)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tài)。我覺得要是我想做好我現(xiàn)在的本職工作,就應該像他學習,同樣也要看看他的書,我想以后對我的工作會有一定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教育者,自己本身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姿態(tài),有一種尋求的境界。還記得書中的第一段寫道:站在冬日的陽光下,倍感身體的溫暖;躺在母親的懷抱里,享受母愛的溫暖;手捧一本書,觸摸文字的溫暖;觀看陶妙如教授的講座,感受心靈的溫暖;學生進入校園,自然要得到教育的溫暖。溫暖是一種感覺,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的溫暖呢?就是這么一段話,引起了我的興趣,同時也感動了我。我在想,里面的主人公也是一位老師嗎?就是一個個的問題,讓我把這本書看下去。</p><p class="ql-block"> 教育教學是一項既簡單又復雜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條件是教師應具有愛心。教育要用愛來溫暖,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書里說到了很多對教育者的建議,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的和諧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形成寬容的內(nèi)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tài);“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努力培養(yǎng)出有懷疑態(tài)度,批判思維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p><p class="ql-block"> 對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態(tài),陳震老師認為是有境界的。有的境界是教育自成格調(diào)、有的境界是教育才有生命力的、還有的境界是大小、高下之分,并無優(yōu)劣??傮w來說,教知識,教心態(tài),教方法,可以形成教育的三種境界。</p><p class="ql-block"> 剛剛我們說到的是我們的態(tài)度,接下來說說書里給我的做法,或者說是給我們教育者提的建議。我們不妨來看看吧!第一,我們要低下身子看學生,不要認為自己比學生高明,其實我們有些時候比不了學生,我們時常犯自以為是的錯誤。不要要求學生十全十美,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講一點世界上的千奇百怪,不能只教學生本學科的知識,不要經(jīng)常嚴厲地批評和威嚇學生,可以批評學生做錯的事情,但不要責罵學生。我認為,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只要老師低下身子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在學生的身上都能學到很多東西,老師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是相互學習的,學生是老師的一堂課,老師是學生的指向標。第二,把微笑留給學生,把寬容留給自己。在學生的眼里,老師臉上的微笑是什么?老師的微笑對學生來說就是認同,就是接納,就是鼓勵,就是嘉許,就是贊揚。而在這之下,誕生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調(diào)皮,更是他們的自信,是他們對社會的感恩和自身胸懷的寬廣。權衡利弊,微笑一下又何妨?我們不妨把微笑寫在臉上,將微笑送給學生,讓孩子多些自強與自立;多些愛他人,少些愛自己;多些寬容,少些狹隘;多些善良,少些丑惡。相信在與孩子分享微笑的日子里,他們定會變的慷慨大方、充滿自信、真誠善良、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能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嘗試做一做。我也希望能經(jīng)過書上提出的意見,能讓自己變的越來越好。在教師的工作道路上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世界,最后用書中的原文勉勵:做溫暖的教育者,是一種教育理想與情懷,也是新時期對教育一線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讓我們一起努力,不遺棄一個學生,讓每個孩子都樹立起成長的信心,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收獲,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精彩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讀書交流會的舉行,不僅展示了老師們的讀書成果,還達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進的目的。各位教師們紛紛表示今后將抽出更多的時間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為教育事業(yè)健康、持續(xù)、快速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