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命教育,近年來逐漸走進(jìn)大眾視野。社會各界意識到有必要引導(dǎo)孩子思考生命的價值,在其心中播撒生命教育的種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為父母,要擔(dān)負(fù)起生命教育的第一責(zé)任人,向孩子傳遞敬畏生命的態(tài)度。有些家長面對生命教育,不知道該從何談起不知道該談什么,那么不妨在今天選一部與生命教育有關(guān)的電影,來開啟與孩子的對話吧……</p> 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講述的是一個關(guān)于夢想和死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男孩米格爾從小就對音樂充滿了熱愛和夢想,但音樂偏偏是他家族的禁忌。不甘于放棄夢想的米格爾,在一次與家人發(fā)生嚴(yán)重沖突后,跑去偷偶像(已過世的歌神德拉科魯茲)的吉他,想要參加音樂比賽。然而在墨西哥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亡靈節(jié)來臨之時,米格爾陰差陽錯闖進(jìn)了一個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的亡靈世界,邂逅了自己已經(jīng)逝世的親人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電影名為“尋夢”,其實是讓我們跟著米格爾——以一個孩子般純粹的視角去“尋根”,搞清楚我們應(yīng)該給孩子怎樣的家庭觀、怎樣的愛以及我們該如何告訴孩子接受死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總之,這是一個關(guān)于愛,關(guān)于家庭,關(guān)于原諒的故事,有笑、有淚、有夢想、有收獲。</p> 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韋一航是一個剛做完手術(shù)沒多久的癌癥患者,不管家人和醫(yī)生怎么講,他始終覺得自己遲早會死,并開始“接受”即將死亡的事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知道自己的人生進(jìn)入倒計時,我們應(yīng)該怎樣去生活?因為擔(dān)心自己隨時會離開,就強(qiáng)迫自己不去愛,不去在乎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片通過兩個抗癌家庭的故事,講述了癌癥患者及家人面對死亡的恐懼與勇氣,以及面對死亡的未知時,愛給了彼此前進(jìn)的動力……</p> 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靈奇旅》建立在一個反傳統(tǒng)“追夢敘事”的故事上,沒有講述那些振奮人心的成功故事,而是回歸“當(dāng)下的力量”,講述了“生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部動畫的設(shè)定很有意思,男主心懷爵士音樂夢,但由于現(xiàn)實壓力,夢想和生活無法兼?zhèn)?,身邊人也不理解他,直到一次意外,他的靈魂和身體分離,在遇到另一個名叫22的靈魂后,重新找到人生方向。</p> 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片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姥爺相依為命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影片開頭,姥爺照顧小蘭的日常:燒開水、擠牙膏、烤饃饃……而到了后半段姥爺病倒后,角色互換,當(dāng)年受人照顧的小蘭用同樣的方式為姥爺做這些事。同樣的兩個人,十分自然的輪回,不過是彼時你養(yǎng)我小,現(xiàn)如今我養(yǎng)你老。濃濃的祖孫情,把“雛鳥反哺”的情感用細(xì)膩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雖然時光流逝,卻阻擋不了愛的永恒延續(xù)。</p> 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買了昂貴的大提琴,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的小林大悟,經(jīng)歷了4個月的管弦樂演奏,得到的卻是“樂團(tuán)解散”的噩耗與購買樂器的高昂債務(wù)。迫不得已,大悟與妻子美香搬到老屋,過著清貧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某日,一則廣告吸引了大悟的注意:NK代理公司,幫助旅行,高薪短工時。大悟來到NK代理公司面試,社長二話不說就決定聘用大悟,但卻對工作內(nèi)容避而不談。在大悟的再三追問下,社長終于道明:是入殮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心理上有所忌憚,高額的薪水還是令大悟接受了這份工作。但這樣的工作對普通人談何容易,一方面對遺體的不適,一方面又要對妻友隱瞞自己的工作,小林大悟不平凡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離別,是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避免的一課,也成了這部電影的出發(fā)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人人終將面對的事”為線索,用溫柔的畫面,教會我們正視死亡、尊重死亡。</p>